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硕士生卖重庆小面 引入标准化流程一个月卖8000碗
9月15日上传至腾讯视频的不到两分钟的《我从这里开始——遇见小面》微视频截止到昨日,已有近2万次的播放,这是宋奇自拍自导的一段视频,从拍摄到剪辑制作完成,只花了几天时间,“这得益于我读书时做过拍摄和制作短片的兼职,再次拍短片让我有种重操旧业的感觉。”
每天清晨从睁眼开始,宋奇就没停过,精力旺盛的他,在自己和合伙人开的两家餐饮店里,大小事情都亲力亲为:厨房忙不过来,他摇身一变为厨师,流水线一样配好一碗碗面;客人吃完面一起身,他又要帮服务员迅速清理餐桌,让外面排队的客人能够坐下;城管过来,不让其在店门外摆桌子,他还得世俗地笑脸相迎,给城管大哥递烟拉家常……
港科大硕士毕业的宋奇从没想过,为了坚持自己开餐饮连锁店的梦想,自己现在就一“小老板”。不过,种种落差和创业艰辛让他越挫越勇,他的重庆小面店开业第一个月,就卖出了近8000碗面。从2012年7月开始创业到现在,宋奇发现他的梦想才刚刚起步,他给面店起名为“遇见小面”,也寓意着他们遇见了并正在实现着的梦想。
宋奇出生于黑龙江一个书香世家,爸妈都是大学老师,他读大学前也认为自己今后会从事和爸妈一样稳定的工作。高考后,他考上了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在广州读大学这几年几乎颠覆了前面18年的所有观念想法,南北方在观念意识上差别很大,在北方,大部分人‘重学轻商’,总是认为知识改变命运,读大学就为了进体制内,而南方人明显要现实很多,读大学并非唯一出路,比较有商业意识和头脑。我觉得人生就应该丰富多彩一些,我希望自己的人生有更多可能性,而不是进入体制内,年轻的时候就能看到自己年老的样子。”
这种不希望人生受太多限制的想法让他在2008年本科毕业时放弃了保研的机会,选择到香港科技大学攻读机械与工程专业硕士。读硕期间,由于港科大白天是本科生上课,研究生的课安排在晚上,就在其他同学白天都泡图书馆或实验室的时间里,宋奇做了四份兼职,给两个香港小学生当家教、帮学校出版与技术中心拍摄宣传短片、帮教授做私人视频。这四份兼职除了让他赚到在香港读研一年的生活费外,也让他开阔了眼界,对香港社会有了更直观认识。
确定要在饮食业大展拳脚
辗转香港广州两地学习运营和选址
宋奇2009年硕士毕业后留在香港工作,第一份工作是连锁店IT系统解决方案方面的工作,与餐饮和零售企业打交道。“香港餐饮零售业的成熟与繁华让我大开眼界,奠定了我日后选择餐饮创业的基础。”宋奇在工作中发现,“如果创业的话,在香港机会要少很多,因为发展太成熟了,不过正是因为各方面都很成熟,所以在香港特别适合学习,学习他们的成功经验。”
每天西装革履穿梭在高级写字楼,拿着不错的收入,这样的生活并不是宋奇想要的,他要为自己打工。可当他把想法告诉家里人时,意料之中地遭到反对,宋奇很明白,求稳是父母对他的核心要求。不过宋奇依旧遵循着内心的想法,一步步为创业做准备。“创业第一步就是要了解这个行业。当我确定了要在饮食业大展拳脚时,我就应聘进入香港麦当劳,在那里,我不但得到了世界第一餐饮品牌营运管理上的系统培训,还负责香港地区最繁忙分店红磡火车站店的运营管理,开始三班倒:早班凌晨三点起床;晚班凌晨三点回家;而且时常早晚班轮替。这样的工作强度有时候让我疲惫到想放弃,为了鼓励自己,我在上下班路上听beyond的励志歌曲,不断告诉自己要坚持。”
宋奇说,运营和选址是连锁餐饮业两个极其重要的内容,懂得了餐饮的运营管理,他需要继续锻炼选址的本领。当身边很多同学为了获得“香港永久居民”而选择在香港继续奋斗的时候,宋奇却回到广州,加入了百胜餐饮集团,负责肯德基、必胜客餐厅的选址开发。“现在回头看,香港餐饮百态模式的探究,麦当劳营运管理的历练,百胜餐饮选址开发的实践,都是为今天创业所做的铺垫。”
粤式茶餐厅开局不利
转战东北水饺开始月盈利过万
既然决定创业,首先要有一个团队。宋奇把他想开餐饮连锁店的想法跟很多华工的同学都聊过,他希望能从校友中找到合伙人。“我把想法跟他们说的时候,几乎每一个人都觉得很好、很不错,也表示出了极大的兴趣,但最后真正愿意跟我一起实践并付出行动的只有我的师弟苏旭翔。”宋奇现在回想,认为创业最重要的一点是付诸行动,“其实这个世界上本来就没什么梦想,只有为了梦想的行动。”
创业初期,启动资金是个大问题。宋奇和苏旭翔都出生于普通工薪家庭,没有雄厚的资金支撑。当时,他们只是跟亲戚朋友借了点钱,再加上家里给宋奇准备的50万结婚和买房的钱,拼拼凑凑几十万就这样开干了。
2012年7月,宋奇和苏旭翔的第一家餐厅在珠江新城开业,他们起初构想打造一家概念粤式茶餐厅。“我以前在麦当劳和肯德基工作,以为自己学到了很多东西,实际上我只是这两个伟大的企业链条上的一个小小螺丝钉,缺乏对全局的把握和掌控。我以为开一个餐厅很简单,在网上找几个过得去的厨师,会炒几个拿手小菜就可以了。实际完全不是这样。运营一个餐厅需要一个清晰的模式。你的核心技术是什么?利润占比怎么样?你主打的是特色餐饮还是快餐……这些都要慎重考虑。我们当初完全没有考虑清楚这些,只在网上找了几个3000多块钱的厨师就匆匆忙忙开始了。”匆忙开始的结局完全可以想像。仅仅三个月,不算运营成本,他们每个月净亏1万元,这逼着他们去改变这个粤式快餐的模式。“不如开饺子店吧?”妻子的一句话忽然点醒了宋奇。“对啊!东北水饺声名远扬,是一种广受欢迎的特色美食,同时又具备快餐的特质,品质容易标准化,作为东北人,做起家乡的美食,我也自然更加得心应手。当晚与团队商量到深夜,对转型后各种可能遇到的困难都作出了设想,殊死一搏是我当时的想法。”
产品换了,他们从人员到设备也整个换了一轮,就像重新开了一个店。2012年11月11日,饺子店开张了。而改变的结果是,他们第一个月就净利润一万。“我们开始赚钱了!这证明,之前的选址没有问题,人流是很旺的,模式找对了,我们就一定能赚到钱。”
我们的目标是创建传统美食品牌
用标准化流程制作美味重庆小面
饺子店成功盈利了,但这家店、这个餐饮模式,却并不是宋奇想要的。因为饺子店做得太杂了,这都是为了迎合市场发展的需求,可复制性不强;而且这是个大杂烩,特点不够鲜明。这又让宋奇陷入了痛苦的思索,“我可以利用它赚钱,但是,它却不是我最初的梦想。我们的目标,是创建一个传统美食品牌。”宋奇又开始不断考察市场。
今年年初,宋奇去重庆出差,朋友带他尝试了一家小有名气的重庆小面店,虽然只是一家路边小店,但络绎不绝的客人和那种麻辣鲜香的味道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我们发现小面这种美食并没有以品牌的形式立足,这对这份民族美食来讲是一个遗憾。我们在重庆也吃了十多家不同的面店,最终选定了一家,取得了他们的技术转让资格。我又到广州十几家类似重庆小吃店去一一品尝考察,还想尽一切办法进他们的厨房看他们是怎么操作的。”
宋奇把从重庆带来的原材料和设备搬到家里,尝试研究出一套标准化做面流程,“也就是说,随便一个人经过短时间培训就能调配出一碗美味的重庆小面,就像麦当劳和肯德基一样,它的伟大之处就是把过程设计非常简单,你按电钮就可以做出美食。你的流程越标准化,你的可复制性就越强,人工成本也就越便宜。”宋奇和苏旭翔都是理工科出身,他们立马把厨房变成了实验室,通过精确的用料计算,在配料上引入量杯、油温计、天平、量勺、秒表等实验用品,让原本靠厨师经验做出的一碗重庆小面通过计算变得标准化。他每天召集朋友试吃,对小面进行“内测”。为了适应广州的饮食习惯,他们在保留重庆小面风味前提下,进行了改良,还推出各种层度的辣味以及少麻、少蒜等个性化需求。
各种准备工作就绪后,今年7月,“遇见小面”诞生了,开业第一个月,就卖出了近8000碗面。
创业经验谈
失败了无数次才换来梦想的起步
两年多的创业经历,用宋奇的话来说,失败了无数次才换来现在梦想的刚刚起步,“创业确实不容易,其实我也可以选择不要那么辛苦,找一个单位安安稳稳地过日子,但因为有梦想在,这就激励着我不断克服困难,不让我的人生留有遗憾。”在宋奇看来,现在大环境确实给大学生创业提供了越来越多利好条件,而创业本身也绝对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创业的人越多,这个社会就会多一些马云式的人物,而创业为社会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能造福于社会。”
不过,宋奇认为,创业虽好,但并非人人都适合创业,“其实创业只是我们年轻人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我遇到过太多失败的例子,而我自己也失败的时候居多,所以创业绝对是九死一生的事情。创业前一定要考虑清楚自己适不适合,一旦选择了创业,就要目标非常明确。”
创业时,宋奇也看了不少成功企业家创业的故事,“其实看多了他们的故事你就会发现,成功的法则大家都知道,最关键的是要落地,要自己去实践,然后坚持下去。创业有两方面非常重要,一个是产品,另一个是营销思路,在有了好的产品的基础上,要学会利用网络和新媒体去广而告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某实体店正宗重庆小面标准化技术配方,有钱你也未必买的到!
重庆小面标准化流程化生产流程表,此类配方...
独家|他是“重庆小面”开店的幕后军师 已开8家面馆 净利润20%
未来餐饮的发展将会是这样#美食探店 #重庆小面文化研究中心 @抖音短视频
胡和记面馆:一碗面如何年卖百万元?
胡和记面庄:一碗重庆小面吃出200位百万富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