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的中医之路】黄金昶老师:兼谈肿瘤要局部与整体综合治疗(12月2日讲座文字资料实录)



作者:黄金昶

选编:敏禾

导读:本文根据12月2日,黄金昶老师在应象青年中医书院微信群语音讲座整理。原创首发,欢迎转发,请标明出处。



前言

杨永晓老师:各位朋友各位同道大家好,我们的讲座马上就要开始了,今天我们欢迎黄金昶老师给我们一个精彩的讲座,谈一谈他学习中医的历程,还有他对肿瘤治疗方面的一些认识。

黄老师也是我的老师,我有幸跟黄老师学习了一段时间肿瘤的治疗。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黄老师的,第一立足于中医理论的本身,第二利用各种各样中医传统的方法进行肿瘤的治疗。譬如不但用中药还是用针灸、火针,还有用拔罐、放血等等各种各样的传统中医的方法进行治疗。第三个我印象最深的是黄老师对某一个问题没有解决的话,他会想尽各种思路去研究,用中医传统的思路去探讨怎么样抑制肿瘤甚至消除肿瘤。所以这个我是有非常有深刻的体会。时间关系,我们就欢迎黄老师给我们做精彩的演讲,谢谢。

黄金昶老师:

各位同道晚上好。我对中医的认识分几个阶段,在大学、硕士、博士、工作这几个阶段对中医的认识是不一样的。其实我的诸多经历和大家是一样的,作为过来人,作为对中医和中医治肿瘤有一些个人的见解的中年人。我想把我这些年经历过的,或者这些年我自己的一些的教训和经验跟大家分享一下,谢谢。

那么我先从大学来说吧。



一.大学:“初学不知啥滋味“懵懵懂懂

刚上大学时不知道学什么,是盲目的。前段时间我跟大学的谷晓红校长说,新进校门的学生应该先跟诊,先到几个看病好的老师那里跟诊几天,学生们对中医有了感性认识,马上就对中医感兴趣了,以后学起来就有动力了。目前所有国内中医药大学都是这样,开学先讲阴阳五行,大家云里雾里的不知道阴阳五行是什么,所以对中医不感兴趣。我是八五年上大学的,因为那年高考失利,数学语文都不及格,恰巧报了河北中医学院,重点大学的分数也只能读中医了。我数学特别好,我经常到黑板上去讲题的。当时我们那个数学老师,高宝祥老师是我们县高中的数学组组长,他数学特别好,他经常出完题背着手在下面看,我经常是他题出完了,我题也做出来了,所以他特别喜欢我。因为我是农村出来的学生,英语不行,我就拼命地补英语,利用数学课空闲时间拼命的背英语,就造成我英语高分、数学低分(当年高考数学题特简单,我上大学后20来年经常梦到我参加高考,而且考数学,这是我很多年的心结)。所以只能考到河北中医学院去。那么为什么要进河北中医学院呢?我小的时候身体孱弱,经常感冒嗓子疼,父母又觉得学中医比较干净、不累,所以建议我去学中医对自己身体也是一个保护。恰恰数学的抽象逻辑思维对我的中医思考有很大帮助,我的许多中医观点源自于我善于思考擅于推理的数学头脑。

上学的时候一开始学阴阳五行,那阴阳五行跟我们高中时候学的东西差别很大,所以我就抵触了,不想学了。正好十一回家跟父母说不想学了,学中医没啥意思,也不会有出息。父母说,大学那么好考啊?!你赶紧给我回学校去;学中医没错,人家都能学成,你为什么不能学成呢,不要谈别的,赶紧给我回学校去。没办法还得学中医。我这人性格就是这样,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我后来特别努力学习,河北中医学院好多人都认识我,因为我在学校里一直很有名,很多科目考试都是第一名。为什么是第一名呢?当时因为我觉得高考考得不好,那些高中成绩不如我的人上的学校都比我好,我一定要出人头地,一定要把中医做出个样子来,让大家看看。我就赌气,这几年就拼命地学习。李士懋老师说我5年时间读了别人7年才能读完的书。

我大学期间,有几个老师特别喜欢我,就是李士懋老师、田淑霄老师,然后还有省中医院儿科的张贵印老师,特别特别喜欢我,经常教我怎么去读书,怎么去看病,所以说跟他们学了好多东西。当时是读了很多很多的书,而且教材每一页有什么内容我都能背下来。在90年毕业的时候,辅导员许华老师力鼎把我保送到北京中医药大学,读伤寒专业的研究生。

那时候应届毕业生不能直接搞临床,只能选一个与临床接近的学科,伤寒论专业和临床很接近,我就选了伤寒专业。

毕业时大学同学多数认为我是一位书呆子,只会读书,可以当老师,临床看病就不一定好了。后来证实,我看病还行,我不仅经常到去全国各大著名中医院授课,而且经常在北京市中医局125人才培训班授课,下面做着的科主任年龄并不比我小,或者小多少。我的每一点滴进步与我的数学逻辑思考问题有关。



二.硕士:牛刀小试,初尝甜头

读大学时曾在老县城街面搭摊给人看病,没人看。当时我觉得中医实在是很悲催。觉得中医不行,基层老百姓不认同。90年我来北京中医学院读硕士,伤寒论专业的硕士,导师是聂惠民教授。我形容这一段时间叫“牛刀小试,初尝甜头”。在硕士的时候已经尝到甜头了。聂老师1977年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当时叫黑龙江中医学院调到北京中医学院,回来教伤寒。她在黑龙江也是教伤寒的,她来北京用四五年时间泡在中医研究院的图书馆,查阅了大量的与伤寒论相关的资料,学到了很多很多有用的东西。她对治疗小孩的厌食、咳喘效果特别好。我跟她学习,假期就在村里开门诊看病。九十年代初的时候,一个假期四十来天能挣两千多块钱,相当好了,特别高兴,而且有了疗效这时候就找到信心了。读书就有方向明确和学习动力了。我在读硕士的时候,发了九篇论文、主编了一部书。硕士虽然读的是伤寒论专业,我还不是特别喜欢经典,只是喜欢临床。那时候特别不喜欢被别人说是中医,我觉得读纯中医硕士还不如读一个中西结合专业硕士,中医学硕士低人一等。中医往往被别人说知识面窄,中医前途不行。这阶段和大家一样,也喜欢偏方、验方的。

硕士期间我发了较多文章,也培养了我擅于思考的习惯,坐在图书馆,满脑子都是要写的文章。硕士期间我学习同样刻苦,不敢懈怠。

三.博士:硬啃肿瘤,前途未卜

在北京铁路总医院(也就是北京世纪坛医院)工作了两年,就去读博士了。我不想学纯中医了,中医不被理解,好多时候我觉得“中医”就是不会看病的代名词。所以我硕士时期,大家一说我是中医我就不爱听,本能的抵触,所以我要搞中西医结合。读博士时我读一个中西医结合的博士,开始搞肿瘤,这时候我形容它叫“硬啃肿瘤,前途未卜“。当时我不知道我的前途是什么?肿瘤是一个很硬的骨头,研究肿瘤具有挑战性,而且预测到肿瘤发病率会迅猛增加,肿瘤学以后会是热门,所以选择了肿瘤为研究方向。我在读博士的时候,对肿瘤的认识还是停留在减轻放化疗副反应,改善一些症状方面。当时也认识到了,很多肿瘤放化疗疗效不佳,是否可以从中医找到突破口。肿瘤既有器质性病变又有功能性病变,所以治疗就特别困难。我这人有个毛病,喜欢啃硬骨头,喜欢攻坚,别人能做的事我也要做到,而且要完美;别人做不到的我想到了就要做。坚信“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读博士的时候我是先从中药学入手,翻遍了所有的抗肿瘤的药物,我想从这里面找出抗肿瘤有效中药来。

在2000年的时候,我就写了一篇“以毒攻毒治疗肿瘤”的文献论文发表在中日友好医院学报上。那时候我就想找单药来治肿瘤。想法跟大家一样,肯定想走捷径,就是说想走短平快,这是当时我最初最简单的想法。

我读博士时也非常勤奋,我导师是著名的中西医结合肿瘤专家张代钊教授,他对中医药防治放化疗副反应研究国内外首屈一指。那时我想借张老师之名写一部大部头的著作《中医肿瘤研究大成》,把解放后所有的学者做的中医肿瘤研究汇总一下,但是张老师不太热衷,我就没做成。那时我就立下决心了,既然张老师在放化疗副反应研究很有名,其他一些老师重点研究减轻肿瘤患者的症状。我要是追随其后难有出头之日,而且许多西医没有办法的肿瘤需要中医来控制。我必须从中药抑制和/或消灭肿瘤下功夫,我必须找出中医治疗肿瘤的方法,这是我读博士时候的一个大胆的想法。很快,九八年博士就毕业了。


四.工作后:研读经典,前途光明

工作以后我自己开方、用针有了施展自己思路的天地,开始探索中医药怎么抑制肿瘤了。几乎所有的医生都不承认中医能抑制肿瘤,大多数中医认为中医治疗肿瘤就是扶扶正气、提高点免疫功能,“中医抑制肿瘤”那是天方夜谭。所以我研究中医抑制肿瘤之路充满了艰辛、充满了无奈、充满了孤独。中医药抑制肿瘤,我最早追随的是孙秉严老师,他承认中药能消瘤子,但是他的药里很多是大毒的。目前的医疗市场决定着我大毒之药不敢用,用了很危险、很麻烦,单位不支持、科室不支持,而且会给自己带来风险。但是要控制肿瘤还必须用这些大毒之药。怎么办?首先研究它的副反应,除了砒霜没用过,基本上很多很多抗肿瘤的中药我都用过,而且我自己吃过。最早用活的蟾皮,当时一个进食水都吐的胃癌病人吃蟾皮2天后梗阻缓解了,当时非常兴奋。还有壁虎,看到有的患者锁骨上淋巴结能缩小,我当时就欣喜若狂不得了。

但是经过一段时间观察发现:以毒攻毒中医治疗肿瘤可以让少数肿瘤一段时间内稳定或缩小,但让肿瘤完全消失确非易事,而且相当多的肿瘤单纯以毒攻毒效果欠佳。这时我开始寻找自己认识的不足,肿瘤的土壤学说引起我的注意,认识到治疗肿瘤要除草育苗并举,既要盯住肿瘤,也要注重土壤,肿瘤生长在脏腑,那当然要重视脏腑辨证,开始研究肿瘤的脏腑辨证。

有人说脏腑辨证有啥意思,这个脏腑辨证谁不会辨呢?其实你再仔细读读有些前辈的书,他们没有做到脏腑辨证。很多人就是用扶正药加上抗肿瘤药来治疗肿瘤,抗肿瘤药就是清热解毒药。前辈们能做到脏腑辨证的凤毛麟角。能认识到不同的脏腑有不同的症状,那你把脏腑调补上去,然后再抗肿瘤,效果会好一些。相当长时间我就研究脏腑辨证,研究每个脏腑特点与辨证用药。

在研究脏腑辨证的时候发现许多肿瘤没有长在脏腑里面,我又开始研究它长在什么部位了?我就研究三焦了、之后认识到“少阳-三焦-膜原”的相关性,以及经络辨证,这样的话肿瘤辨证就基本明确了。而且中药外治疗疗效显著。

大概在2008年,一个青岛的平滑肌肉瘤病人给我敲了一个警钟,这个患者瘤体长在下颌骨了,当时用我的外用药含川乌、草乌等,病人告诉我瘤子增长得特别快,我很是吃惊。从那以后我再深度思考,我们应该怎么去看这个肿瘤?应该怎样辨证。

这时我最早提出来肿瘤要阴证和阳证辨证的一个思维。非常可悲的是:我们中医肿瘤界没有自己的辨证论证体系。眼科有眼科的,皮科有皮科的,儿科有儿科的,内科有内科的,外科有外科的,肿瘤到目前来说,除了我提出来阴阳辨证,别人还没有人在做肿瘤的辨证论证体系,非常可悲的。如果肿瘤你阴阳不辨,寒热不辨,治疗肿瘤效果不会好!绝对不会好!

过了四十岁以后,我就喜欢别人说我中医了。为什么?因为我已尝到甜头了,而且用中药发现有些瘤子能缩小、有些瘤子能消失了。在2003年我还不到四十岁,我就开始提出中药抑瘤应该重视“温阳”“活血”“以毒攻毒”“通利大小便”。老前辈们反对温阳药物治疗肿瘤,说抗肿瘤就用清热解毒,用半枝莲、白花蛇舌草,绝对不能用温阳药,用温阳药刺激瘤体生长。有的老前辈干姜不超过6克,桂枝绝对不超过10克,他们认为温阳药物会促进肿瘤生长的,他们绝对不用这些药。那时抗肿瘤药物是清热解毒药物,这是当时主流。现在人们认识到温阳可以抑制肿瘤,这在当时是不可想象的。

我是如何提出温阳抑瘤的呢?我认为阳虚者温阳可以温化寒瘤;阳气不虚者,温阳可以帮助恢复脏腑功能。带患者去做影像学检查时,肺上有瘤子部位是不动的,那此处阳气肯定不足了,我给它补阳气,让它动起来,然后邪气更容易去除,所以你用温阳药是永远没有错的,只是量的大小有区别。

我在四十六岁时出了两本书,名字叫《黄金昶中医肿瘤辨治十讲》《黄金昶肿瘤专科20年心得》,就是这两本书改变了很多人的思维方式。他们认为肿瘤原来可以这么治,肿瘤不是那么简单的扶正药加上点清热解毒抗肿瘤药,它可以从脏腑来治,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分析治疗。我的书让大家眼界开了很多,甚至一些大佬书桌上放了我的书,有的大佬出去讲课还讲我的东西,我的中医治疗肿瘤的理念输灌给好多人,这一点我非常高兴。



随着年龄增长,我越来越坚信中医。越坚信经典的价值。我的很多思维来自于经典,来自于《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针灸甲乙经》等。比如说治疗胸腹水的膜原、带脉理论来源于《内经》《难经》;卫阳和白细胞的关系,艾灸气海、关元、足三里来升高白细胞,与《内经》“阳气者,日中则隆”“卫出下焦”有关。悟出这些观点都需要很深厚的中医理论来支撑。

还有乌梅丸治疗胰腺癌,对于胰腺癌脏腑归属问题我琢磨了大概七八年时间,胰腺是什么?中医的胰腺古人怎么认识的?我其实查了很多很多书,我请教过搞基础理论的很多老师,我说你给我谈谈胰腺是什么?中医怎么看胰腺这个问题?问了不下几十个专家、前辈,没人给我一个解释,说不清胰腺是什么?所以说我感觉很困惑。

现在很多人在津津乐道说乌梅丸治胰腺癌,其实是我最早提出来的,而且是我在观察了好多病人的情况下提出的。乌梅丸治疗胰腺癌是无意中认识到的,我同事的一个胰腺癌病人来找我治。本来就腹泻,用健择化疗以后,腹泻更加厉害,一天20-30次,60多岁的一个老人经常便泻裤中,我开始用甘草泻心汤和赤石脂禹余粮丸3天,不好使;用葛根芩连汤2天,无效。后来想到了乌梅丸治疗久泻,用了乌梅丸1天腹泻就止住了,而且病人的上腹疼痛缓解了、食欲好转了、体重增加了。我回头一看原来胰腺癌的症状跟厥阴病提纲很多相似的。所以从那以后我就琢磨出乌梅丸治疗胰腺癌。

我有4个学生做胰腺癌临床和实验研究,蛋白组学已经做过了,远期和近期疗效都做了。乌梅丸治疗哪一部位的胰腺癌效果好呢?胰体和胰尾的,或者以疼痛为主的,这种效果会好一些。上海的刘鲁明老师用清利湿热来治疗胰腺癌,一点都没有错,而且他思路非常清楚。其实在我们国家胰头癌偏多。胰头癌会出现黄疸,湿热的比较多,清利湿热效果也好。我们应用乌梅丸治疗胰头癌时,把黄连、黄柏的量加大,再合用柴胡达原饮,效果也很好

还有用《素问》中的五运六气帮我解决很多很多困惑的问题。肿瘤患者我用五运六气,从病人出生的年月日推断他的五运六气,结合他发病的时候(症状加重或者说身体突然不舒服)五运六气,查查他们重叠的因素有哪些,了解哪几个因素在影响他发病,根据这些因素用药,疗效明显提高。而且根据五运六气可以帮助找到原发灶。老百姓不懂五运六气,只知道你妙算如神,对你佩服的不得了。以上这些都是来自于对经典的解读,对经典的一种不懈追求。

还有我们内科教材的噎膈症,《内经》认为“三阳结,谓之嗝”。历史上很多医家是望文生义,只有张志聪的解释比较接近原意。按教材理论治疗食管癌基本没什么效果。仔细研究发现,西医口服药治改善哽噎症状与三阳结十分相似,西医口服用庆大霉素清热、6542抑制腺体分泌化痰、5-FU抗肿瘤。噎膈症中医的太阳寒水为寒痰;阳明为燥、阴虚,也降为顺;少阳为火、为郁,临床治疗要这几个因素都要考虑进去,再结合肿瘤性状位置用药效果很明显。往往口服中药一个月瘤体明显缩小,梗噎症状消失。

以上只是通过简单的几个实例说明经典对我们临床的作用,目前真真切切感叹“研读经典、前途光明”。



最后我跟大家谈谈我的教训和经验。

第一.我的教训就是认识中医太美好有些晚了。大约35岁左右的时候认识到“中医真是特别好”。因为本群里学生比较多。我坚定告诉大家:中医非常好。中医不光能治病,调理亚健康,而且在养生方面远远优于西医。中医讲究锻炼身体用太极和五禽戏,不是天天去跑步,不是天天去爬山,不是天天去游泳,通过简单的太极、五禽戏疏通气血筋脉,可以延年益寿。精神与饮食也是如此,中医非常智慧。中医可以预测到每个人一生容易得什么病,可以做到早防早治。还有一个亚健康,目前西医没有办法,可以用中医简单调理,许多症状迅速缓解。所以说中医是非常美好的。

第二.要提高临床水平,必须熟读经典,越早越好。就象小孩学英语一样,背得越早越好,越多越好。你可以在临证中慢慢体会、体悟所背内容,往往不经意间发现枢机,临床水平得到提升临床疗效的提高必须借助于对经典的理解和体会,这是毋庸置疑的。所有的老前辈,看病好的老前辈,对经典的熟知程度要远远比那些临床稍微弱一点的人要多得多。熟读经典是我们必须要做的。现在好多人特别懒特别特别懒,喜欢捷径,喜欢偏方,喜欢敝帚自珍。我不太建议大家过分依赖偏方验方,偏方验方有时把你的思维给限制住了。临床我们应该是有自己的见解,有自己的分析,不能人云亦云,这是我们要做的。临床思维能力的提高多来自经典,来自临床实践。

第三.针药不能分家。先医药后针,针药不分家。读《内经》时,大家先把精力放在《灵枢》上,然后再读《素问》,这样的话就对你的临床水平提高有帮助。《素问》中有诸多解释《灵枢》的内容。中国古代其实有六大治疗手段,针与药是其中的两种治疗方法。悲催的是现在很多人就是会用针的往往不会用药,会用药的往往不会用针,这是非常非常不合理的现象。其实针药是不分家的。我们要了解针与药的优势与不足,做到最佳组合,提高最大疗效。针对是先学针还是先学药的问题,我的理解是先学药、后学针,通过药物治疗了解肿瘤的特点和辨证思路,用针时针对性会更强。目前许多人自诩通过某几个穴位、某些特殊穴位治疗肿瘤,大家不要信,这不可能,这是别人骗钱的噱头。治疗肿瘤没有特殊穴位。我们国家中医从事肿瘤研究的多是用中药治疗肿瘤,针灸治疗疾病涉猎面很窄,也就那么几种病,根本接触不到肿瘤病人,也没有肿瘤患者去找针灸科医生治疗肿瘤。中医肿瘤科医生既要懂中医,也要懂西医肿瘤的放化疗,在给肿瘤患者放化疗中应用中药,患者才慢慢相信中药作用。我是另类,既喜欢药物,也喜欢针灸,在肿瘤科给患者放化疗20多年,形成了一个针药结合治疗肿瘤的模式。


很多人标榜自己是纯中医、铁杆中医,根本不信西医,不用西医药。我觉得这是一个大的失误。西医之所以发展迅速,是因为它汲取了现代科技的内容。虽然我们中医跟西医看病的思路不完全一致,但很多东西是相通的。我明天下午给北京市中医局一二五人才授课,专门谈肿瘤的中西医结合问题,西医可以拓展我们的思路。我们不能拒绝西医,而是要好好学习西医,就是把它们融会贯通。

第四.我们要善用象,取类比象那些思维,善用一些易和象的资料来发展我们的中医。其实我读书不像有些人那么多,但我读书有个特点,喜欢品读,慢慢读,前后对照读,一边读一边画一边思考提出问题,而且我喜欢用推理,我喜欢用一些数学逻辑思维的方法,来分析认识中医的象和易。譬如说小细胞肺癌,我经常问学生小细胞肺癌,为什么瘤体从气管壁长到气管外边去了?然后围着气管长?如何从自然界现象中分析它的道理,后来想到夏天大家不愿把车放在树下,为什么?夏天炎热,热的东西把树里面湿气也就是那油脂给挤出来了。据此我们认为小细胞肺癌湿热并重或痰热并重。

针灸的穴位名称非常讲究,非常巧妙,穴位命名有深意,而且它被定在这个部位,就有它的道理。针灸起效比中药快。学中医的认为针灸难学,事实不然。觉得难是因为我们针灸教材编的不够好,不吸引读者,还不如国外私人编的针灸教材。


第六点.要学会独立思考。中国整个社会,有独立思考的人非常少。我们要学会独立思考,不会独立思考,很难发展中医,很难把中医学好。独立思考是我们最重要最重要的一个东西,不能人云亦云,不能跟在西医后面跑。我们应该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地用独立的观点、独立的视角来认识中医和西医。

另外我建议年轻时候别从政,一旦从政就会消耗很大的精力,没有精力去认认真真地读书与思考。看病都有一个过程,不可能仅仅二十多岁就看病特别好,这不可能。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临床有一个积累过程。诊病到一定数了,你又有悟性,疗效会很快提高。临症的时候千万不能碰见问题,困惑了,然后就躲,说什么这是世界难题,还没人解决,世界性难题也总有人来解决,要有信心和雄心,来解决这个世界难题。

说到这想起一个问题,几年前,我看过一个肺癌病人,吃饭流鼻涕。一吃饭就流鼻涕,饭到嘴里,鼻涕就出来了。吃一顿饭,一大包纸巾没了。当时不知道这是什么原因,查了很多资料,没找到答案,吃过阳和汤、六味地黄丸都没效。后来卫生部一个医政司的副司长得食管癌,痰涎多,也是吃饭流鼻涕,我针对肾虚痰多选用了金水六君煎,加了一个苏叶,很快鼻涕就不流了。

还有比如痔疮的问题。现在多认为痔疮是瘀血,在坐便器上坐久了就容易生痔疮。是单纯的瘀血吗?不全是。它有坠胀感,是因为湿气重。我用点大戟,把湿气去掉,就不后重了。


谈谈我对肿瘤的认识

我是从事肿瘤工作的,肿瘤也是最难治的,它比艾滋病难治多了,它是一个器质性和功能性并存的一个疾病。器质性病变,西医往往就是手术了;功能性病变我们有时候可能通过药物改善。很多病人做不了手术,怎么办?内科或放疗科既要消瘤子,又得改善它的症状,而且有些症状瘤体不缩小是不能缓解的。许多肿瘤患者不仅躯体痛苦,而且精神上还遭受折磨,所以肿瘤科医生责任重大。

肿瘤的治疗要关注少阳、三焦和膜原。大家要仔仔细细读读,三焦是怎么回事,膜原是怎么回事,少阳、三焦与膜原的联系,肿瘤的复发转移和少阳、膜原的关系。肿瘤是表现于局部的全身病变,局部治疗非常重要。西医的化疗是全身治疗,微创与手术都是局部性治疗。西医的强项在局部治疗。我们中医局部治疗也有办法,可以中药外敷,中药外敷在肿瘤的体表部位。此外还有针刺,针刺在治疗肿瘤方面效果是非常非常明显的。杨永晓校长知道,他在我身边学习的时候见到过。

肿瘤辨治涉及到全身和局部。全身的辨证主要侧重在脏腑辨证。肿瘤转移到多个脏器,三个以上脏器转移的时候呢,要考虑阴阳辨证,要注重“温阳、活血、以毒攻毒、通利大小便”了,不局限在某一个脏腑辨证了。

许多中医不承认中医药可以消瘤,是因为大家不会辨证,辨证不准,辨证方法不多。而且中医治疗手段太少,只知道中医口服中药,不会中药外敷、针灸等。

另外很重要的是注重病人的心理调护。情志是导致肿瘤的重要诱因,也是加重肿瘤的重要因素,大家要关爱患者,倾听患者诉求,尽量满足患者合理要求。

推荐书目:

其实我书读得不多。我喜欢经典的书,《灵枢》我每年至少读两遍。《素问》读得相对少些。《伤寒杂病论》我是放在身边的,有时间就可以翻。好些知识,看似不相关,在你深度思考的时候就密切联系在一起了。还有一个《针灸甲乙经》,有人说《针灸甲乙经》系东抄西抄拼凑的,我不这么认为,我特别喜欢这本书,这本书为什么敢称经,肯定有很多精彩的东西,比如针灸甲乙经在瘿瘤前加上“气结”2字。把瘿瘤的病机解释的非常清楚了,而且它把内经有些内容系统化条理化。

此外李东垣、陈士铎、王孟英、张锡纯的书还是要读的,而且要细品的。

相对而言,唐朝以前的书要多读,《诸病源候论》也是一本不错的书,我对黑色素瘤的认识源自该书。

肿瘤的书,我还是推荐孙秉严老师的书,孙秉严老师的书,是我硕士刚毕业分在铁路总医院的时候,别人给我复印了一份。这本书,我读了有三十遍,把孙秉严老师治疗肿瘤的思路吃透了,在此基础上演变成我个人许多见解。孙秉严老师对我的影响非常大。

大家如研究肿瘤温病的书要细读,看看温病是如何去热、去火、去湿。因为肿瘤病人里面,湿的因素很多,看看他们如何巧妙把湿气去掉。温病去湿思路和技巧是很多的。而且温病传变与一些肿瘤的发展是一致的,温病方药在肿瘤科也常用。

现代中医书读起来比古书容易理解、读起来方便,但是现代中医书好书很少,有的书根本不值得去读,浪费大家宝贵时间,留出时间去读经典吧。

研究某一个肿瘤或者某一个疑难症状,要纵向(历史上全面论述)总结同时要横向(与西医病理生理影像学)分析,才有可能找出诊治它的方法。

最后要强调的是要多读多思经典,这一点很重要,我形容《内经》就像天上的云,《伤寒杂病论》就像一座很高的高山如喜马拉雅山,它能让很多的云变成雨,变成孕养万物的水。我们很多时候没有能力把《内经》许多的原文理解透,变成我们自己的知识,这是我们欠缺的。所以我们要好好地研究这些经典。看看别人是怎么思考问题的,看看别人是怎么看问题的,这样对我们有很大帮助的。

学好中医既要熟读经典,还要悟思经典,“学而不思则罔”,在读书中独立思考。多读,多临证,这样才能提高疗效。谢谢。


问答

一.问:黄金昶老师,思维如何变成自己的呢?

答:是人为训练出来的。大家学中医不喜欢动脑子,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事情。

训练有两个方面,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第一个就是善于发现问题:临床中有许多问题,这些问题还是别人没有认识到的问题,比如说腹水,一种腹水就局限在肝周和脾周,一种腹水是弥漫在腹腔,这两种水病因和预后肯定不一样,但大家没人研究它、关注它;还有为何腹膜后肿瘤术后容易复发不容易转移;还有为何只有卵巢癌容易脾转移、淋巴瘤容易脾侵犯,临床上有许多这样那样问题,就在于你是否发现了这些问题。善于发现问题不只是简单责任心问题,更多的是考验大家观察问题是否有敏锐性。

第二个是善于解决问题。临床有许多大夫只会照本宣科,书上有的他会,书上没有的他不会,绝不去探究思考,放过问题,这是最可怕的。比如说中医方法升白、升粒、升血小板,针刺抑瘤等等,都是我们急患者之所难、急患者之所需而探究出来的,而且弥补了中医治疗肿瘤许多空白。解决问题得有一个基础,基础就是我们临床与基础功底,你的中医功底有多深,你的西医知识掌握有多少,决定你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多强。所以说我们要把底子打牢,既要读中医,也得要读西医,这是非常非常重要。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训练一段时间,短短两三年,马上你那思维方式出来了,疗效也明显提高了,会生出许多新的方法新的见解。


来源:本文根据12月2日黄金昶老师在应象青年中医书院微信群语音讲座整理。原创首发,欢迎转发,请标明出处。图选自网络。由应象书院编校发表,图文版权均属于原作者。若有版权诉求,请及时联系。本平台历次及本次所发布内容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仅供专业人员学习参考,本平台及应象中医不承担因内容而产生的任何医疗责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宋柏杉:漫谈肿瘤病的中医治疗及其注意事项·365医学网
中医临床针药并用举例分析
初见倪海厦老师 作者:或存
王四进老师经方中医讲堂(7)
恶性淋巴瘤的中医治疗思路
相信自然,顺应自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