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师讲精义意识意元体

一  意识的含义


      

     《唱道真言》它讲:“泛意非意也。”泛泛的、没有一定规程的、随随便便的意念活动不是练气功的意念。这就是说练气功的意识和普通的意识不一样。古人那时没有智能气功讲的“内向性运用意识”这个词。他说什么呢?“意者的的确确从心发”,这个意识必须是真真正正地从心里边发出来的,就是说你得感觉到、意识到这个意念,心里边清清楚楚。如果随随便便地想个东西,没有意识到,自己内心里边没有感觉到它,这就不算。

         

        比方说咱们练捧气贯顶法的推拉,意念是“推——拉——”,对自己发出的这个意念自己心里边得能感觉到它,并且感觉得很清楚,这才叫练气功的意念。“意发而心空”,意念发出去之后就完了,就不管了。如一说“推”,推和意念一结合,结合到一起之后,那个意念就没了,就不要再想推了。一发的时候感觉清清楚楚,了解得清清楚楚,意念一动“推”,“推”的意念完之后,过去就完了,和动作结合上就不再留恋。因古书讲得很确切,也很简练,不经过解释理解不了它真正的内容。“有意若无意”,这样的意念,“有意”,你得知道它,可是你又不能留恋这个意念,所以又是无意的。“意之为用大矣哉”,这样的意念在练气功中的作用是比较大的。因为这样的意念可以聚集人体里边的真气。真气一聚集,身体里边就可以发热,热气一升,阳气就升发出来了。这样的意念可统帅气。

       




     即“一日内,十二时,意所到,皆可为”。一天十二个时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当中,意念一动,意念往那儿去,随时随地都可以用它来练功。比如我这儿说话,你们听我说话,当一听的时候,意念一集中,内、外混元气一结合就是练功。《关尹子》中说:“唯其来于我者,皆摄之以一息”、“唯圣人能敛万有于一息”;后世则有“万物付之以息”之说,碰到万物,意念一动,往回一收,这就是最好的功夫了,就是“意所到,皆可为”。当然它里面还有炼丹的含义,那就是意念一动,就有气动,气一动就不能把它放跑了,要把它收到里边去。


       

    但是出世间法又离不开这四禅八定的基本功夫。一禅,一开始练功慢慢能安静下来了,能察觉身体里边,很舒服。舒服之后呢,心里面有高高兴兴、欢喜的感觉。把欢喜加大,把全身充斥起来,全身各处都欢喜了,好像每个汗毛眼儿都带着美劲,高兴舒服。实际上这是气足了,等到真正高兴了,相当于练道家功活子时的时候。佛家活子时不像道家功,道家活子时注重肾气、肾阳,容易出现性兴奋。佛家不是,佛家是把全身都用气充起来,全身各处都舒服,甚至于有的时候练着功都笑起来,美啊,从心眼里面就想笑。当一出现这种感觉,就应“呵弃”,把它扔了,心里不要它。


    人的感觉器官眼、耳、鼻、舌、身再加上个意,每一个都在人体上起一定的作用,都对一定的事物起反应。眼睛本身称为根,能对外界各种有形的物体(外界有形物体称为色,人身也称为色)起反应的那部分功能称为眼识。耳朵本身称为根,通过耳朵能够对外界事物起反应的那部分功能,称为耳识。耳朵是听觉,舌头是味觉,鼻子是嗅觉,周身各部分称为触觉,而且还有个意念。咱们说的这个意念活动,他们不叫意念活动。叫做什么呢?人体里边有这么一部分内容,它可以对外界各种“法”起作用。什么叫“法”呢?比方说黑板、桌子、教鞭等,它们不都有个名字吗?有名相的东西,或能叫的概念就称为法。一个桌子,它本身称为色;一摸,挺光滑的,称为触;桌子这个概念称为法。法指的是一定的具体实物,它又通过不同的内容表现出来。眼耳鼻舌身意,人体就是这么几种东西和外界事物起反应而形成的

意是接受法的那个东西,识是能明了它的那个东西。意,要有思维、思考,但思而不辨;识是分辨,咱们常说认识这个词,你要认,才能识,认了以后把各个东西分开。



     其实元神、识神、真意这三者之间没有一个真正的或者说非常明显的界限。识神本身就带着元神,不能离开识神找元神,因为元神一动就变成识神了,识神和元神本是一个,元神并没有离开识神。离开识神找元神,那是骑着驴找驴,找也找不着。骑着驴向外面找驴去,没有,一回头就是。我经常这样打比喻:元神好比是水,识神好比是波浪。起的波浪有许多动态,可是水的波浪是借着水来波动的,离开波浪哪找水去?水跟波浪是一个东西,把波浪平静下来,就是水的原貌了。而只要一起伏、一动弹,就称为波浪。


    广义的意识,指人的各种情绪、情志、思维、联想,包括性格、概念的形成过程、感觉、知觉这一切。而狭义的意识呢,只是指的概念活动。概念活动是用词汇来抽象事物本质的。用词汇来思维的过程,就成为狭义的意识活动

智能气功认为,意识是意元体里面的一种特殊的活动内容和活动过程它来源于人体内环境和外环境的各种信息。内环境指人体里面生命活动的信息,外环境指人体之外的信息。这些信息到意元体里面产生活动,这些信息活动,就是意识


二  意元体简介




“感觉到了吗?”“没有。”“回去悟去。”悟一年、十年也悟不着。有的恍恍惚惚感觉着小球了。老师说:往回收,想里面,看里面??学生一想里边就是空的。其实这也是想玄关窍。



      另外,意元体的中心就是脑中心。因为脑实体本身有一个向心性,它不散开,所以气也往那聚。那么这个中心相当于什么地方呢?在大脑皮层里面有个丘脑,丘脑上边有个松果腺,松果腺下前方相当于第三脑室,在第三脑室顶那个地方结合着松果腺的那一块就相当于脑子的中心点。有的搞气功的说松果腺就是脑中心,其实松果腺还不是真正的脑中心,还要靠前一点,是一片的。同学们看解剖图的时候可以看看那个位置。实际上,我们人的各种意识活动都要往那儿集中,意识和各部分的变化都要从那儿发生变化,从功能到形态变化都是以它为中心点的。意元体里的气变成有形的物体,然后到脑细胞里面去,是从这儿形成的;然后有形物质再从这儿散出去,也是从这个地方形成;人的各种功能,如记忆,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也都是从这儿发生变化的。因为是中心点嘛。

       22:16   当你练功到一定程度,能够聚能量了,意念往外一放,意元体这儿能量一集中,好了,体外边的意元体也能够感知到外界事物了,也可以对外界起作用了。遥感、遥控都是把外面的意元体集合起来起作用的。



    随着动物的进化,神经细胞聚合的信息越来越多,最后形成的中枢神经系统是各种神经细胞集合起来的,这样就把从低等动物进化到高等动物的全部信息都淀积(沉淀、积累)到一起了

    

   32:31 只是有的细胞把这一部分发展了,有的把那一部分发展了。细胞里面有一部分基因潜伏起来了,它不起作用,但不等于没有,只是没有展开而已。而脑子又是人体里各种细胞堆积最多、密度最大的地方,人体里没有一个脏器比脑子更大了。脑子里这么多细胞堆到一起,里面信息量就非常充足,人体里面各种信息,脑子里都有。当脑细胞安安静静、人的精神活动也不受外界刺激的时候,意元体也很宁静,有个东西一刺激就显出来了。就好像一个空空的镜子,来个东西就照出来了。所以,它里面有动有静,这个动、静是多方面的。它为什么动,怎么动?突然起个念头,怎么起来的

      意元体一形成,本来它是很空、很静的,它能反映外界事物,能接收信息。一旦它有了接收信息的功能,人体内外的信息“啪”一下进来了,一进来就不是什么都没有的那种状况了。所以,意元体刚一形成的一刹那,就把它原来的体性丢了,它形成的时候就是丧失的时候。它丧失之后有了东西,有东西但它没活动,也不叫意识活动。咱们脑子进去很多信息,信息不运动不叫意识活动,它定在那儿只能叫参照系



     但实际上是气在起变化。意元体就是这样起作用的。在这个传递过程中不是对具体东西起反应,而是里面经过几次转变,最后使脑细胞混元气发生变化,从而影响了意元体的均匀性。意元体本来是非常均匀,现在它里面这儿多一点,那儿多一点,把不均匀连到一块儿,就把原来的东西显示出来了。显出来的不是实物,而是信息,这就是说,脑细胞除了对实体物起反映外,它还可以对信息起反映。既可以把信息接收过来,还可以把信息发放出去。当神经细胞密集到一定程度就慢慢形成很大的一团,大量的细胞连到一起了,而分布在神经细胞周围的混元气也连在一起了,意元体就形成了。意元体和神经细胞就是如此的关系。


     混元气不是有聚则成形的特性吗?一凝聚就变成有形的了。所以,当意元体里的形象、内容、信息变化到一定程度之后,经过反复重复,它就慢慢聚成有形物质,沉淀到神经细胞上。这个过程,一般来说,在婴幼儿时期比较明显。因为婴幼儿脑细胞还未发育成熟,许多内容如树突也还没有展开,他脑子里是空的。外界事物通过各种渠道反映到脑子里边去,意元体就打上了很多烙印、形象。形象一聚成物质,就凝聚到有关的神经细胞上去,有关神经细胞就发生变化;脑细胞的形态变化、脑树突的生长等等。


   < 第三节课开始="">  一固定,它周围的混元气就有了这个信息的内容了。打个比喻,我们学了意识这个词,意识、意识??不断复重,在脑子里的某个地方总动弹,这儿混元气动得厉害了,就变成物质,长到细胞上来了。长到细胞上,这儿“活动量”就小了,它周围的混元气里边就有意识这个词的内容了,等于把它固定了。小孩子脑子里是空的,空的好固定。信息一固定后,固定点周围有它的混元气了,当再来个别的它就不好接收了,因为前边固定了的信息占住这个地方了。等脑子里面的好多地方都被占上了,发育开了,你再学别的就不好学





另外,现在科学把超光速的物质叫做虚物质、负物质、虚粒子。一般物质速度越大,能量越大,遇阻力运动变慢,加力运动增快。可虚物质、虚粒子速度越大,能量就越小。若加阻力,它运动就快,而推它运动就慢。现在科学推论负物质有这么个特征。咱们想想看,意识有没有这个特殊性?当来杂念,“出去吧!”可越推它,它越不走{懒猪一样}。当你不理它,一会儿就过去了。这是不是具备负物质的特殊性?所以意念活动拿现代科学来分析,它有一定的超光速的特性。因此,我们把意识叫做特殊的维



   要想了解它的性质,就需经过反复观察研究,把与它有关的信息都收进来;进来之后,意元体里边一整合,通过思维才能得出一个正确的概念。在《概论》中讲到灵感的时候就这么讲:必须是全部信息都进来,意元体一整合连在一块儿,事物的整体性质才出来了。这其中,接收信息和加工信息是紧密相联的。



       所以现在的心理学对好多问题就讲不清了。脑子里边这儿一堆脑神经细胞,那儿一堆,怎么连到一块儿成为一个整体?不好连。说什么通过条件反射连起来。那样的话整体也出不来呀!整体怎么出来?思维怎么出来?




    超常智能是接收整体信息的,整体接收,一下子进来,不需要经过耳、眼、鼻、舌、皮肤,意元体直接反映进来。咱们讲意元体时,讲了脑外面还有很稀疏的意元体,它可以直接把这些信息一下子整体地反映到里边来,不需要加工了。


   36:00第一步加工是形成表象,第二步加工叫抽象。“塑料的封闭的保温杯”是个复合概念,也可以说是个小的句子,它是个用词汇来表示具体事物的概念,这个概念就把保温杯具体的形象抽掉了。这一步才真正是意元体的加工,意元体加工信息的特殊性就在这一点上,这个具体变化一抽,似乎是离开了意元体实物的空间而到了第二映象空间,进行第二次映象、第二次集中.


提取时,意元体有个搜索、观察的主动性,一找,就找到A 这儿了。意念往A 处一集中,再把这个信息往外一散,散开了,这个信息就成为意元体的活动内容了。比如说,脑子里有个人名或一个事情,它不能老是在意识里飘浮着,它就被固定起来了,很小的。等到一找时就把它扩大放出来了。因为身体里边的各种神经系统都有级联放大效应(医学已经证明了的),在意元体里同样也有这个扩大效应。通过神经系统的级联放大,功能放大开了,在意元体里边的信息量就加大了。信息量大了,就成了意识活动的内容了



1.发放常人信息。把信息取出来、集中起来之后,信息结合着能量传导到神经细胞,然后作用到效应器官,再作用到客观事物

2.发放特异信息。超常智能接收的是整体信息,发放的也是整体信息。这个整体信息就不通过神经系统和运动器官了,它直接从意元体发出去,直接作用到事物的整体。这样做,事物的整体就不是常态智能认识到的事物的特性了。

整体特性就不一样了。接收桌子的信息时,它是个整体的,是混元气,刚体特性不存在;发放信息的时候,往外一放,跟整体信息起作用,刚体特性不存在了——往桌子上一放东西,“啪”就掉下去了



正是由于这一点,佛家就把它扩大了,说“一切唯心造”,认为世界上的任何东

西都不存在,只是你的心、你的意识的作用。其实这两种都是客观存在,你用不同的机能,你和物质发生作用的通道不一样,因此表现也不一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参照 系在意元体里面为什么有那么大的作用—完人信息序
混元气一共分5个层次,今天我们一层层地剥开她神秘的面纱
Ⅳ、如何有效地行使超常智能
庞老师说整体状态
n音可以打开人的体混元气对意元体的屏蔽
基础就是精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