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对违背物理常识的新禅学的批判

      对违背物理常识的新禅学的批判

       (天云)

 


我本来准备写关于思维意识的宇宙密码的内容,却碰见消失好久的天行出来,兜售他的新禅学和波性意识。于是,便决定先将天行的新禅学的思想再彻底批判一番,也是在剖析错误思想的同时,为更加深刻的哲学思想的出现扫清道路。

 

 

一、          对天行粒性物质的批判

 

天行新禅学的物质包括粒性物质和波性物质两种实在方式,意识也包括粒性意识和波性意识两种实在方式。这里先谈它们之间表面现象有关联的粒性物质和粒性意识。

(下面的红色引号中的字都来自于天行的“新禅学”里的)

天行的新禅学对于粒性的概念为:“这里的‘粒性’,不是狭义的经典物理所说的具有质量体积的微观粒子,而是指非连续性为基础的,一份一份的特性,类似于量子物理所说的量子性。是指存在最终不可分割的物质单元、意识单元。它们之间是分立性的、间断性的”

新禅学的粒性以普朗克空间和普朗克时间作为粒性不可分割的最小单位。粒性实在包括粒性物质和粒性意识。粒性的特点包括缘起、非连续(无常)、时空限制等等。而且粒性物质和粒性意识都是非连续的。

 

1、普朗克常数只是一个数学常数,将普朗克常数作为粒性不可分割的最小单位,是直接定出的,没有现代科学的依据。

   而且,然而,这个“不可分割的”、“非连续的”最小单位的粒性存在不就是连续的吗?新禅学从这里一开始就发生逻辑思想的矛盾了。

 

 

2下面以他的应用例子为标靶进行批判:

(下面的红色引号中的字都来自于天行的“新禅学”里的)

“我们在对类似一个苹果或者树木的对象进行观察时,实际上并不是一次观察就完成,而是极高频率的N次微小的观察行为的累积。观察生起就灭,生起就灭,根据前文所述的观察和被观察对象的依赖关系,那么着也就必定意味着被观察对象生起就灭,生起就灭。理论上一秒钟对苹果的连续观察,实际上大概有1043次方个(普朗克时间)微细观察事件而组成。在这一秒钟对于苹果的持续观察,观察者同生同灭了1043次方,而我们自己却浑然不知。我们的意识对它进行了某种掩盖,使得1其平滑化、连续性化,遮蔽了真相。”“

  --------这里,如果宏观的石头是以微观的普朗克时间进行这样的瞬间出现、消失的反复过程,这样的反复质变需要能量吗?需要多大的能量?乘以普朗克常数的能量,那是天文数字了。而根据能量的守恒定律,这样的反复质变的能量从哪里来?(单个的微观量子的坍缩能量改变很小,质量也经常被忽略,所以,这是量子力学的一个缺陷。而应用到宏观石头、人体、飞机、火箭的生灭,需要多大的能量?而且以普朗克时间间隔反复的生灭,需要多大的能量?)

     这里,体现出来了新禅学的粒性物质违背基本的宏观物理常识。其原因是由于天行一开始就将经典物理的体积质量排除在外,而又将微观的量子力学原理和微观的普朗克常数直接用在宏观物理现象来,而导致的物理错误。说明他根本不懂现代物理学,不懂微观的量子力学与宏观物理质量、引力的分割。(凡是一个懂现代物理的人都不会这样直接将微观原理应用到宏观物理现象中来的)

 

二、          对天行缘起认识论的批判

  天行新禅学中的物质与意识都是粒性实在的,粒性物质前面已经阐述了,是不断的以普朗克时间常数瞬间生灭的。而新禅学的现象存在包括粒性物质和粒性意识,也是以普朗克时间常数不断的反复瞬间生灭的。

(下面的红色引号中的字都来自于天行的“新禅学”里的)

“不但我们观察到的事物是如此变化,连我们自己其实也是如此,每个时间点上、现象界出现一个我,但是瞬间停留后,有从现象界彻底消失,接着又突然出现,然后又瞬间彻底消失。”

 

 “这里的意识实际是指现象性的粒性意识,这里的物质是指被观察的现象性的粒性物质”,“以意识的观察为条件产生现象性的物质实在”。

 

“观察与被观察对象是同生同灭的”,,“观察和被观察对象,意识和被观察物质是同时生起同时灭除的,二者彼此依赖,互为条件”。

“任何粒性意识(观察者)和粒性物质(被观察者)都是刹那生灭,而且是同生同灭,微观上升起即灭,宏观上升起便灭。这符合无我要素之无恒常”。

 

“转化为波性实在的关键是粒性意识的熄灭。当物质粒子不被粒性意识观察的时候,就立刻转化为抽象的波性实在。”

------下面进行批判:

   1)、如果粒性意识(观察者)和粒性物质(被观察者)都是刹那生灭、同生同灭。如果随着人观察行为的消失,被观察的粒性物质也解体消失的观点,完全违背现代的科学常识。人们都知道考古发现的陨石、化石等,不会是在现代人的观察行为中才生成的,而且还可以用同位素碳-14的放射来检测它的存在时间的长度。所以,这是因为天行将他不懂的微观量子力学胡乱应用到宏观而出现的背离科学常识的观点,而且在哲学上还属于肤浅的一种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思想。

 2)、如果观察与被观察者的生成,以观察的行为为主动。去观察时,由于后面的波形物质实在是连续的、弥散在所有空间的,因而这个随着观察行为而缘起生成的粒性物质现象,就也是缘起的,可能因为A的观察而缘起生成塑料杯子,而因为B的观察而缘起生成玻璃杯子,因为C的观察而缘起生成不锈钢杯子,因为D的观察而缘起生成黄金杯子哈。

 

(说明天行不懂物理的对称、非对称)。

于是,这里顺着天行所阐述的缘起认识论的理论思想进行再重新组合后给大家阐述:

   因为贪嗔痴的粒性意识再因为缘起而产生需要观察的过程,于是粒性意识便与在弥散于所有空间的波性物质的作用中,由波性物质缘起而生成了一个粒性物质的物体(当然也是不断反复的瞬间生灭)。这简直就是无中生有的特异功能啊。

3)、现在再根据天行的观察过程的理论,再结合现代物理的原理,我们来进一步分析天行的观察客体的过程:

因为观察者的观察而缘起生成不锈钢杯子在以普朗克时间单位瞬间形成和灭除。我们都知道形成一定质量的杯子需要大量的能量,而又从一定质量的实体灭去为没有质量的波形实在,又需要放出大量的能量。这样的反复生灭的物体质量,那简直就是核裂变和合聚变。于是,人们只能无我,控制自己不能去观察。任何人只要一观察,就会导致粒性物体不断的生灭,产生核爆炸啊,哈哈。

 

  总结,

天行的新禅学的观察过程,是基于人的粒性意识的观察过程,而导致的被观察对象的粒性物质的生成和反复的瞬间生灭,不仅违背基本的物理世界的不对称原理,背离宏观物理的具有可重复性的实证过程,而且违背了宏观物理的质能转换关系和能量和裂变和聚变,成为没有质量和能量的宏观物理变化生灭。这是天行缺乏基本的物理常识(他看不懂),因而将微观量子力学的概率生灭现象直接用在了宏观物理现象的荒谬结果。

而且从认识论来讲,观察过程中粒性物质与粒性意识的彼此依赖、相互独立的联系过程和同生同灭,也违背现代认识论的主客体统一的认识反映原理,还是唯物论的反映论,体现出他的哲学思想的肤浅。

因此天行根本不懂现代科学,将量子力学的微观原理和微观物理现象直接用在了宏观物理中,因而在宏观物理现象中排斥了质量、体积、能量等基本的物理量,不仅导致他的粒性物质和缘起认识论的物理基础的失败,更体现出他的哲学思想的贫乏,于是这两种缺陷思想的结合才会结出这样的荒谬思想的怪胎。

 

 

三、          对天行波性物质的批判

1、(下面的红色引号中的字都来自于天行的“新禅学”里的)

 “量子物理所说的波性,不是经典物理所说的水波电磁波等三维空间上的实体性的波,而是抽象的概率波,是数学抽象空间上的弥散,而不是现实的三维物理空间的震荡传播,…这里的弥散,物理学上用波函数来描述”,,“波性的物质实在,是物理学所说的物质不被观察测量时的量子态,也称为叠加态,用波函数描述。这种实在是抽象的、没有体积大小、位置长度等任何的物理量,不是物理实在,而是一种抽象的数学实在”,“波性的物质实在由于弥散在抽象空间上,而我们的三维空间是抽象空间的映射,所以它出现的概率值可以遍布空间各处。它也是各种可能性的叠加,所以也称之为叠加态。”,“波性实在的特性:非缘起,常、无我,不生不灭,弥散,超越时空”。“波性实在包括弥散的波性物质和弥散的波性意识”。

-----下面对天行波性物质进行批判:

1)、首先,混淆了量子物理的量子态和波函数,将物理的量子态、波函数当做了物质本体的波性物质的波函数的抽象。

2)、量子力学的波函数叠加态的公式中的速度、位置、动量、幅值怎么不是物理量了?天行连量子力学的波函数的方程都看不懂,胡言乱语。

3),故意混淆了量子力学波粒二象性的概率波(物理粒性)与天行的波性实在的数学抽象波。将量子力学的波粒二象性偷换成为了他的粒性物质与波性物质(抽象波函数)的二相,

4),混淆了物理的波函数与抽象的数学实在。总之,就是概念思想的一片混乱。

 

2、(下面的红色引号中的字都来自于天行的“新禅学”里的)

 “连续性是指此种实在方式不会间断性的灭去,连续性的演化。波函数的弥散是连续性的。波性实在的物质(比如电子),是一种概率波,它可以被薛定谔方程所描述。根据薛定谔方程,可以计算出粒子在某个时间某个空间区域出现的概率”

-------他将物理的电子与非物理的抽象数学、波性实在,完全混乱了。

另外,连续的、“不生不灭”、常恒的就不是概率出现的,弥散的连续性就否定弥散的概率性,被薛定谔方程所描述电子的就不是非物理的抽象波性。这里天行完全混淆了波性实在的连续性与量子力学量子态的物理性和概率性,概念的混乱在这里已经暴露无遗。

 

3、(下面的红色引号中的字都来自于天行的“新禅学”里的)

 弥散性:波性实在的物质,是在抽象空间上弥散,抽象空间是一种数学空间,不是真正的我们看观察的三维空间。这种弥散可以被薛定谔方程所描述。处于弥散的物质实在是处处在,处处不在。它处处在,是因为空间各处都可以有它出现的概率;”

    这里的波性实在的概率弥散性,与它的连续性自相矛盾。连续的、常恒的,就不会是概率出现的,就不会有概率,也就不会概率的弥散。能够被薛定谔方程所描述的波函数量子态,就是对于量子力学的物理的量子态的描述,就不是他的波性实在的抽象数学。只有非连续的、粒性物质才有概率和用波函数的概率来描述,处于连续的、常的波性实在会有概率吗?概念混乱啊。所以,也将物理的波函数描述的物理量与他的波性意识的抽象的数学相混淆了。

 

4、纠缠性:纠缠本来是两个以上物理量子态之间的纠缠关系,被天行变异称为了抽象的数学实在的波性实在的特性:“纠缠是很深刻的波性实在的特性,是波性实在的叠加性导致的”。

量子纠缠现象中,量子是对原子、电子、光子等物理物质基本单元的统称。所谓量子纠缠是指两个或多个处于纠缠态的物理量子系统中,不论两个粒子间距离多远,一个粒子的变化都会影响另一个粒子的现象.

        在这样的超距作用的量子纠缠实验中,作为纠缠态中的量子还是物理的量子,只是物理量子之间的联系实现非定域(超越物理空间距离)的信息获取。而在天行的波性意识中,将处于纠缠关系中的物理量子也歪曲变成了非定域、非物理的抽象的波性实在的特性和操存在本身,这是对于量子纠缠实验的歪曲。

    天行的波性实在,无论是波性物质还是波性意识是紧密纠缠在一起的。这与物理的量子纠缠已经风马牛不相接了。他只是取了非定域超时空的纠缠关系来套在他的波性实在上面,这是缺乏任何根据和推导的直接定论。他这样描述他的波性实在的纠缠:“禅界的具有贪嗔痴性的波性意识,通过独占性的信息获取,将本来纠缠叠加在一起的波性物质解开了,造成了波函数的坍缩转化,同时也使得直接从何其他禅界万物的纠缠状态脱离,从整体变成了孤立”。这里全是没有任何依据的猜测。而且是从一个猜测到另外一个猜测,都没有逻辑联系。而且也违背纠缠才是独占的量子力学实验。完全是随心所欲的阐述。

    

 

 

    总结为:天行混淆了量子力学用来描述物理量子态(也就是他的粒性物质)出现概率、位置和速度的波函数与对于量子态塌缩之前的波函数(抽象的数学实在)存在的猜测,将二者混为一谈。

   进而,天行新禅学的抽象的数学实在的、连续的、弥散的、不生不灭的、叠加态的波形物质又与量子力学用来描述物理量子态的波函数完全不同。那是天行自己搞出来的波形物质,却将二者混为一谈。

因而天行新禅学的波形物质与粒性物质的波粒二象性,便于便与量子力学的描述物理量子态(他的粒性物质)的波粒二象性的波函数完全不同,而他将二者混为一谈。(而任何一个稍微懂一点现代物理的人都不会这样做的。)

   物理现象的背后,是会有对应的客体和本体的,但是,却不能简单的、没有根据的、想当然用抽象的数学来浑水摸鱼的,也不能用量子力学的波函数来乱套就成立的。那是需要人类不断的科学探索的、或者在无数的高维时空的方向去不断思考的。

 

 

 

四、波尔的互补原理

波尔的互补原理是不能在实验中同时出现的AB的现象,因而AB的现象成为互补关系。其内涵是在实验中,一种条件可以让他作为本体的波函数包因为塌缩而出现A的现象状态,而在另外一种条件下让波函数包因为塌缩而出现B的现象状态,作为本体的波函数包与作为现象的AB是三角关系,而现象AB成为互补关系。而不是二元的AB关系或者本体A与现象B在互补中相互交替的互换的关系。天行由于没有理解物理的能力,于是将三角关系的波尔互补理解成为了二元的“波尔互换”。还用阴阳互换、五蕴与涅槃、粒性与波性的互换来说明。哈哈。

 

 

五、          现象界与禅界的关系

(下面的红色引号中的字都来自于天行的“新禅学”里的)

1“粒性物质和粒性意识构成现象界,是时空之内的,是世间,是不圆满之实在”,“波性物质和波性意识构成禅界,是超越时空的,是出世间,是圆满之实在”

   弥散的波性意识属于抽象的波性实在,是没有贪爱的、无污染的。“由于这种抽象意识产生的前提必须是粒性意识的彻底被熄灭,也是贪嗔痴的彻底被熄灭,所以成为涅槃”,结合前面的,是将纠缠在一起的弥散的波性意识在贪嗔痴的作用下转换为粒性意识的。而五蕴的彻底熄灭,才能再有粒性意识转化为波性意识。

 

     不过,前面不断阐述观察者的粒性意识是一普朗克时间间隔反复的瞬间生灭的,也是与被观察者的粒性物质同生同灭、反复瞬间生灭的。那么,反复瞬间生灭的粒性意识灭成了什么?不是灭成了波性意识吗?还是灭成了别的什么?就像他所阐述的波性物质的波函数在观察的时候才塌缩成为物理的粒性物质量子的,而且是以普朗克常数反复瞬间生灭的。这里怎么又成为了需要贪嗔痴的彻底被熄灭,粒性意识才能转化为波性意识?这是前后矛盾啊!

 

2、神通

(下面的红色引号中的字都来自于天行的“新禅学”里的)

“物质时空之外的禅界是信息场,是非定域”,“所有的抽象信息彼此叠加纠缠在一起,有着不同程度的纠缠,也是全息性的”,纠缠度的强弱也会影响神通,那些纠缠度很高的信息,更容易被读取到。(双胞胎的波性意识的纠缠度往往很高,所以更容易有心灵感应等现象)

 

-----------既然禅界是由信息构成的信息场,是不生不灭的、圆满的、全息的、纠缠在一起的,那就是各同性的全息信息场。就不可能是有着不同程度的纠缠。这才是“波尔互补”,这是自相矛盾的。

(下面的红色引号中的字都来自于天行的“新禅学”里的)

 “当粒性意识灭去并转化为抽象的波性意识之后,利用它的弥散性以及纠缠等特性可以实现非定域的信息获取,以及促使对应的波函数塌缩转化,进而实现很多神通能力”而前面对于波性意识是这样描述的:“尽管意识的波性实在(涅槃)具有恒常性(连续性)和独立性(非缘起),但是它不能产生任何万物,也不能主宰支配任何万物”

 

    ----前面说是粒性意识导致波函数坍缩,形成粒性物质,这里又成了波性意识也导致波函数坍缩了。自相矛盾哈哈。而且波性意识获取信息,不就是缘起吗?哈哈。

(下面的红色引号中的字都来自于天行的“新禅学”里的)

  实际上任何神通都是大量密集的粒性意识转化诶波性意识,波性意识获取信息,然后再转化为粒性意识的过程”。

 

   

-----也就是粒性意识导致波函数塌缩,所以,每个人的粒性意识在观察的时候,导致波函数塌缩和粒性物质的生成。所以,每个人的观察都是神通的体现。由于波性物质的弥散性、连续的、全息的、圆满的,所以,这个随着观察行为而缘起生成的粒性物质现象,就也是缘起的,可以因为A的观察而缘起生成塑料杯子,而因为B的观察而缘起生成玻璃杯子,因为C的观察而缘起生成不锈钢杯子,因为D的观察而缘起生成黄金杯子哈。

 

 

    总结为:

由于天行没有系统的学习过现代科学的知识,也看不懂现代科学的知识,因而生搬硬套的将量子力学的微观原理和微观物理现象直接用在了宏观物理中。因而他在对于宏观物理现象的认识思考中就排斥了质量、体积、能量等基本的物理量,不仅导致他的粒性物质和缘起认识论的物理基础的失败,还会导致他的观察行为的思想出现笑话:就是他的粒性意识在观察的时候,观察者与被观察的粒性物质在生成后,又进行着反复的瞬间生灭、同生同灭中发生质能转换的核裂变和核聚变的笑话。也体现出他的哲学思想的贫乏,于是这两种缺陷思想的结合才会结出这样的荒谬思想的怪胎。

由于现代物理学并没有发展到能够接触、建立物质本体的地步,还有很多课题和困惑,比如:四种相互作用的统一、微观的量子力学与宏观的相对论的统一、波函数塌缩、物理质量的形成、物理常数的泛滥等等。然而天行正是利用了他不懂现代物理学的“优势”,便能够将用来描述微观物理量子态的波函数当作了物理本体,进而便将量子力学量子力学的描述物理量子态的波函数和量子态了作为描述他的波性物质的例子和内容来进行阐述。导致天行将量子力学的物理的波粒二象性偷换为他的波性实在与粒性实在的波粒二象性。这是偷换概念、生搬硬套的典型案例。

 

   由于天行的思想缺乏深度,因而导致他思想缺乏前后照应,比如:前面因为观察而不断瞬间生灭的粒性意识、粒性物质的现象界,与后面的禅界的关系中,在粒性意识转化为波性意识中便完全脱节了,矛盾而混乱。

   前面的波性实在的非缘起、连续、不生不灭、常恒性与后面神通中的波性意识的获取信息、纠缠强度增加的自相矛盾;

(下面的红色引号中的字都来自于天行的“新禅学”里的)

   当粒性意识灭去并转化为抽象的波性意识之后,利用它的弥散性以及纠缠等特性可以实现非定域的信息获取,以及促使对应的波函数塌缩转化”与“尽管意识的波性实在(涅槃)具有恒常性(连续性)和独立性(非缘起),但是它不能产生任何万物,也不能主宰支配任何万物”的自相矛盾。

 

  

物理现象的背后,是会有对应的客体和本体的,但是,却不能简单的、没有根据的、想当然用抽象的数学、混乱的思想来浑水摸鱼的,也不能用量子力学的波函数来生拉乱套就成立的。那是需要人类不断的科学探索的发展的、或者在无数的高维时空的存在方向去不断思考、探索的。

   佛法修行的涅槃的殊胜,在无数的高维时空都有很多演化,高级而般若,许多也超出了人的语言描述的范畴。不是用波形意识这样肤浅的思想和猜测所能概括、描述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认知革命 | 2022诺贝尔物理奖到底有多重要
量子物理学及其发展简史
意识能控制量子?
悟道(一)——量子力学
人脑由粒子构成,而粒子遵循物理规律,那人的意识还自由吗?
朱清时:不可思议的量子意识【从不确定到确定的诡异变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