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解放军16个兵团政委里谁的军衔最高,建国后谁的职位又最高呢?

解放战争后期,随着战争形势的发展,中国人民解放军将所属的部队改编成16个兵团,分别是第一野战军的第一、第二兵团;第二野战军的三、四、五兵团;第三野战军的七、八、九、十兵团;第四野战军的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兵团以及华北军区的十八、十九、二十兵团。那么16个兵团政委在建国后谁的职务最高呢,本文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

1、第一兵团政委王震,上将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兵团于1949年6月在陕西户县地区组成,辖第1、第2、第7军,全兵团一共8.3万余人,由王震担任司令员兼政委。兵团成立后,直指大西北,王震率部向新疆进军,进入新疆后王震担任中共中央西北局新疆分局第一书记,新疆军区第一副司令员等职。1954年2月王震转任铁道兵司令员兼政委,同年担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

1975年1月,王震当选为国务院副总理,1983年在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连任国务院副总理,1988年在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王震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成为副国级领导人。1993年在广州逝世,享年85岁。

王震将军在晚年做到了国家副主席,成就已经是相当的高了。

王震上将

2、第二兵团政委王世泰,未授衔

第二兵团于1949年6月在陕西礼泉地区组建而成,辖第3、第4、第6三个军共计7.4万余人,由许光达担任兵团司令员,王世泰担任政委。同年11月,王世泰调往地方任职,担任甘肃行政专员公署主任,新中国成立后,王世泰曾有一段时间担任国家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和国家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外,大部分的时间都在甘肃任职,担任过甘肃省委书记和省政协主席。

1982年的十二大和1987年的十三大上王世泰均当选为中顾委委员,1997年王世泰离职休养,2008年在海口逝世,享年98岁。

王世泰

3、第三兵团政委谢富治,上将军衔

第三兵团于1949年2月在安徽阜阳地区组建,辖第10、第11、第12三个军及所属炮兵团共计6.7万余人,由陈锡联担任兵团司令员,谢富治担任兵团政委

第三兵团成立后,谢富治率部参加了渡江战役和解放大西南的诸多战役。新中国成立后,谢富治于1952年担任了中共云南省委书记、云南省人民政府主席、云南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等职。1959年接替罗瑞卿担任公安部部长,1965年谢富治当选为国务院副总理,次年又当选为政治局候补委员。

文革开始后,谢富治走上了错误的道路,最终在他去世8年后被开除党籍。

谢富治上将

4、第四兵团司令员兼政委陈赓,大将军衔

第四兵团于1949年2月在河南漯河地区组建,下第13、第14、第15三个军及所属炮兵部队共计8万余人。由陈赓担任兵团司令员兼政委。

陈赓大将是解放军中的传奇战将,兵团成立后,陈赓大将率领四兵团转战大半个中国,会同林彪的第四野战军歼灭了桂系的部队,解放了广东、广西、云南等省大片的土地。新中国成立后,陈赓先是援越抗法,后又抗美援朝,回国后担任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的院长兼政委及院党委书记。1959年又当选为国防部副部长、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等职。1961年在上海逝世,年仅58岁。

陈赓大将

5、第五兵团政委苏振华,上将

第五兵团于1949年2月在河南沈丘地区组建,辖第16、第17、第18三个军及所属炮兵部队共计8万余人,由杨勇担任兵团司令员,苏振华担任兵团政委

兵团成立后,苏振华率部参加了渡江战役和解放大西南的战役,新中国成立后,苏振华在贵州任职,担任过贵州军区政委、贵州省委书记等职,1954年4月调任海军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同年9月被授予上将军衔。

文革时期,苏振华遭到陷害被解除了一切职务,1973年复出后担任海军第一政委,之后又相继担任过中央军委常委、中共上海市委第一书记,上海市革命委员会主任等职。1979年苏振华在北京病逝,享年67岁。

苏振华上将

6、第七兵团政委谭启龙,未授衔

第七兵团于1949年2月组建,辖第21、第22、第23和第35四个军共计13.3万余人,由王建安担任兵团司令员,谭启龙任兵团政治委员。

谭启龙在解放后转到地方任职,先后担任过浙江省委副书记、山东省省长、山东省委第一书记、浙江省委第一书记、青海省委第一书记、四川省军区第一政委等职。1985年和1987年两次当选为中顾委委员。谭启龙在新中国成立后担任过多个省份的省委书记,又因为已经到地方任职,所以没有被授予军衔,2003年谭启龙在济南病逝,享年90岁。

谭启龙

7、第八兵团政委袁仲贤,未授衔

第八兵团于1949年2月组建,辖第24、第25、第26、第34四个军共计12.7万余人,由陈士榘担任兵团司令员,袁仲贤担任兵团政委。

新中国成立后,袁仲贤转入外交战线工作,担任中国驻印度大使,1956年回国后袁仲贤先后担任外交部副部长,1957年因为肺癌病情迅速恶化,与世长辞,年仅53岁。

袁仲贤

8、第九兵团政委郭化若,中将军衔

第九兵团于1949年2月组建,辖第20、第27、第30、第33四个军共计13.8万余人,由宋时轮担任兵团司令员,郭化若担任兵团政治委员。

新中国成立后,郭化若到华东军区任职,从1955年起担任了14年的南京军区第一副司令员。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到冲击,复出后担任军事科学院副院长、军事科学院党委常务委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85年离职休养,1995年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郭化若中将

9、第十兵团政委韦国清,上将军衔

第十兵团于1949年2月组建,辖第29、第29、第31三个军共计10.8万余人,后来第32军划归第十兵团,由叶飞担任兵团司令员,韦国清担任兵团政治委员

新中国成立后,韦国清曾两赴越南,帮助越南人民进行抗法战争。回国后,韦国清担任过广西省长、广西壮族自治区自治区政府主席、广东省委第一书记等职。1977年韦国清上调北京,担任总政治部主任、中共中央军委常委、副秘书长,还当选过第四至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第四、第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1989年韦国清在北京病逝,享年76岁。

韦国清上将

10、第十二兵团司令员兼政委萧劲光,大将军衔

第十二兵团于1948年12月由东北野战军第一兵团改编而成,辖第40、第45、第46三个军,由萧劲光担任兵团司令兼政治委员

1949年12月,萧劲光受命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担任海军司令员兼第一海军学校校长。自1949年底寿命组建海军以来一直到1980年卸任海军司令员一职,萧劲光在海军司令员任上干了30年,为新中国的海军事业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979年6月,萧劲光当选为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82年和1985年两次当选为中顾委委员,1989年在北京病逝,享年86岁。

萧劲光大将

11、第十三兵团政委肖华,上将

第十三兵团于1948年12月由东北野战军第二兵团改编而来,下辖第38、第47、第49三个军,由程子华担任兵团司令员,肖华担任兵团政治委员

肖华,最年轻的开国上将,新中国成立后,肖华于1950年3月调任空军政委,同年6月又调任总政治部副主任。后来肖华又担任过中干部部部长、解放军监委书记等职。文革时期,肖华被陷害,身陷囹圄长达七年之久。

1975年肖华复出后,相继担任过军事科学院第二政委,兰州军区第一政委、党委第一书记、中共甘肃省委第二书记等职,1983年,肖华当选为第六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1985年在北京逝世,享年69岁。

肖华上将

12、第十四兵团政委莫文骅,中将军衔

第十四兵团于1949年4月28日组建,下辖第39、第41、第42三个军,由刘亚楼担任兵团司令员,莫文骅担任兵团政治委员

莫文骅在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广西省军区政治委员兼南宁市市长,东北军区政治部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副院长、院长,福州军区副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政治委员等职。1955年莫文骅被授予中将军衔,1988年离职休养,2000年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莫文骅中将

13、第十五兵团政委赖传珠,上将

第十五兵团于1949年4月28日组建,下辖第43、第44、第48三个军,由邓华出任兵团司令员,赖传珠担任兵团政治委员

新中国成立后,赖传珠于1950年10月调任人民解放军总干部管理部副部长,协助罗荣桓领导全军干部工作,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自1958年之后,赖传珠先后担任北京军区政委、沈阳军区第二政治委员,1965年赖传珠在沈阳病逝,终年55岁。

赖传珠上将

14、第十八兵团司令员兼政委(前)徐向前,元帅;(后)周士第,上将

第十八兵团于1949年2月由华北军区第一兵团改编而成,下辖第60、第61、第62三个军,由徐向前担任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不久由周士第担任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后期,徐向前的身体不大好,太原战役之后基本上就处于休养状态,新中国成立时,徐向前被任命为解放军总参谋长,不过由于身体原因没能到任,由聂荣臻元帅担任代总参谋长,主持总参的工作。

1954年之后,徐向前元帅长期担任中央军委副主席,期间还担任过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部长、第三、第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第八,第十一、第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等职。1990年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

徐向前元帅

周士第在建国后担任过防空军司令员,训练总监部副部长兼军外训练部部长等职,1979年在北京逝世,享年79岁。

15、第十九兵团政治委员罗瑞卿,大将军衔

第十九兵团于1949年2月由华北军区第二兵团改编而来,下辖第63、第64、第65三个军,由杨得志担任兵团司令员,罗瑞卿担任兵团政治委员

新中国成立后,罗瑞卿受命组建公安部并担任部长,公安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领导了建国初期的镇压反革命运动和肃反运动。1955年罗瑞卿被授予大将军衔。1959年之后,罗瑞卿先后担任过国务院副总理、中央书记处书记、总参谋长、中央军委常委和秘书长等职。1978年在德国做腿部手术时突发心肌梗塞去世,终年72岁。

罗瑞卿大将

16、第二十兵团政治委员李井泉,未授衔

第二十兵团于1949年2月由华北军区第三兵团改编而来,下辖第66、第67、第68三个军,由杨成武担任兵团司令员,李井泉担任兵团政治委员

1949年李井泉由部队转入地方工作,之后长期在四川地区任职,先后担任过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席,中共四川省委第一书记兼省军区第一政委,中共中央西南局书记、第一书记兼成都军区第一政委等职。此外李井泉还当选过中央政治局委员,第三、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1989年李井泉在北京病逝,享年80岁。

李井泉

小结:

不算改编的三个兵团,中国人民解放军16个兵团的政委在建国后除了王世泰、谭启龙、袁仲贤、李井泉四人转入地方工作没有被授予军衔外,其他的12人一人(徐向前)被授予元帅,三人(陈赓、萧劲光、罗瑞卿)被授予大将军衔,6人(王震、谢富治、苏振华、韦国清、肖华、赖传珠)被授予上将军衔,2人(郭化若、莫文骅)被授予中将军衔。

抛去军衔外,好几人在建国后都做到了副国级的职务,像王震上将、徐向前元帅、韦国清上将、李井泉等人都做到了副国级的职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三野战军成立时,下辖四个兵团的政委分别是谁?后来什么军衔?
【每天老照片】-1万-7084- 这个军很奇怪,政委与师长都是中将军衔,为何军长却是少将军衔
解放战争期间四大野战军主官都是谁?各大野战军又有哪些名将呢?兵力和战绩如何?
最奇特的兵团,部下不是上将,就是中将,兵团司令员却没有军衔
三十六位正兵团级开国将领,都被授予什么军衔?
三野四大兵团司令员都是上将,政委成就更高,还出了一个副国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