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方枕流[全国劳动模范]
方枕流
方枕流
全国劳动模范
方枕流(1916—1991),江苏无锡人,中国共产党员,1950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基本信息
出生日期
1916年
去世日期
1991年6月12日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出生地
江苏无锡
出生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籍贯
江苏载锡
中文名
方枕流
职业信息
职业
劳动模范
人物经历
1949年任海辽轮船长。同年9月19日由香港开往厦门途中,组织全体船员起义,改变航线,绕道菲律宾朝鲜到达大连。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后历任大连航务局航运处副处长,中国远洋运输公司广州分公司副经理、大连分公司经理。
人物事迹
方枕流1938年毕业于上海海关总署税务专科学校。1946年年初,他到上海招商局任船舶驾驶员,同年11月提任海湘轮船长,不久又改任海辽轮船长。解放前,他历任船舶驾驶员、二副、大副、船长。1949年9月19日,他组织国民党招商局海辽轮起义,获得毛主席的嘉勉电。海辽轮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直接领导的第一艘海轮起义,方枕流也因此成为海轮起义船长第一人,在中国海员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险恶风浪中首举义旗周密筹划
海辽轮隶属国民党控管的上海招商局,是一艘航行于上海至厦门的客货班轮。1949年4月南京解放后,国民党军队溃不成军,随时准备逃离大陆,他们强招各招商局和船公司的船舶抢运物资、军队,规定船员不得擅自离船,声言对违抗的船员以军法论处。当时正逢岁修的海辽轮也在应征之列。海辽轮船员不愿离开上海,更不愿为国民党徒劳卖命,在中国共产党的暗中帮助下,海辽轮全体船员在船长方枕流的带领下,积极策划起义。
为确保起义万无一失,船长方枕流与船上起义核心成员多次研究,最后决定,海辽轮在离开驻地香港后,立即沿香港到马尼拉航线向南航行,穿过巴林塘海峡,转向进入太平洋,远离台湾东海岸,绕道北上,经日本海域,沿韩国西海岸北驶进入渤海,最后到达大连。沿着这条航线航行,可随时驶入太平洋中心从而避开国民党的搜寻。他们还做好最坏的打算,准备武器,以防止起义时出现反起义暴动;万一起义失败,也绝不能让敌人生擒。
为保证起义成功,方枕流船长和起义核心人员在中共党组织的密切配合和指导下,积极对广大船员进行宣传。1949年中秋之夜,海辽轮举行了一个意义非同寻常的赏月会,方枕流船长希望利用这个吉日对船员进行宣传。赏月会上,方船长向全体船员致辞:“月是中秋明,人是同心好。在这传统佳节里,我祝愿大家幸福。去年中秋节,我们在日本,因台风的原因没法和家人团聚。今年,我们因为被军队拉军差,已经在祖国的门口,却还是不能和家人团聚。月亮还是这样圆,我相信大家对亲人的心,如同这圆圆的月亮一样,几片乌云遮不住明亮的月光……我们只有团结起来,互相帮助才能克服一切困难,我们海员最珍贵的东西就是友谊和团结。”船长一席话深深打动了船员们的心。整个赏月会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船员们的心被进一步拉近。
就在这时,香港招商局命令海辽轮于9月19日从香港出发,驶向汕头运送部队。方枕流船长向船员们宣布了开航命令。此刻,每一位起义核心人员已经明白,盼望已久的起义时刻就快要到了。
可也正是这个开航命令给海辽轮带来了新的麻烦。按原定计划,起义航线要航行9天9夜,可是香港到汕头的航程仅需18个小时。这样大的时间差距给起义行动带来了巨大困难。怎样才不会引起敌人的怀疑呢?
经过数个日夜反复研究,起义方案最终形成:海辽轮一旦开航,报务员就立即用电台向汕头发报,以主机故障,需要抢修的借口来拖延时间。如果能以此方法迷惑国民党,海辽轮可以争取到5天时间,航行1000多海里,这样国民党便无法掌握海辽轮的真实动向。方船长等人还专门研究伪装船身方案,为此方枕流买了一本《船务录》,和起义核心船员一起研究马勒公司船舶上层建筑的调漆配方,并备足漆料。海辽轮储备了两个多月的太平粮和副食品,申请添加可用一个半月的燃料和淡水,买了朝鲜半岛西面海域的海图和准备改装船舶使用的钢锯。大副仔细检查了救生艇的全部设备,配足了必要的物品。起义前的准备工作基本就绪。
发动起义
1949年9月19日18:00,海辽轮在苍茫暮色中,悄悄地驶离香港。按船上惯例,船出港后,报务员就要向目的港招商局拍开航电报,可这次航行与以往不同,报务主任马骏告诉报务员于振坤:“没有船长方枕流的命令,不得与任何电台联系。”
20:00,海辽轮驶近香港鲤鱼门,信号台发出灯语,询问海辽轮开往何处。方枕流有意用手电筒而不用信号灯回答,并把灯语打得模糊不清。对方一再表示看不清楚,要求重新回答。就这样,一来一回地周旋,海辽轮已驶过了鲤鱼门。之所以要这样做,为的是让汕头招商局知道海辽轮是20日清晨开航的,这样就可以多争取半天航行时间。
船过鲤鱼门后,方枕流确定了改向驶往菲律宾海峡的转向点,并让起义核心人员马骏、席凤仪分头召集船员们到驾驶员休息室开会,并要他们掌握好会场。
实际上,船离开香港后,轮机部的几个船员已猜到了船将开往何处的意向,连忙去找轮机长张阿东商量。他们走进轮机长房间,正要交谈时,方枕流正好打去电话,请轮机长上来。这些轮机部人员更加疑惧。方枕流见到张阿东,向他讲了起义行动方案,请他支持,张阿东表示坚决拥护,保证听从命令。
船员们突然被召集起来开会,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他们预感到,一定有非同小可的事情发生。方枕流船长在会上庄严宣布:“我们海员深受国民党压迫之苦,现在国民党已是穷途末路。我们现在决定起义,脱离国民党的统治,开往解放区。”船长的言辞意外而令人震惊。少数船员在关键时刻还是显示出软弱和畏惧。大管轮由于极度惊吓,瘫软在沙发上。个别船员坚决反对,甚至说:“我们不管什么国民党、共产党,我们只知道工作、吃饭。什么起义不起义,这是白白送死。船跑一天,飞机一下子就追上了。国民党一发觉,大家就都没命了。这太危险了!”
面对部分船员不稳的情绪,方枕流和起义骨干们又进行耐心解释,如果这次起义成功,意义将十分重大,到那时,大家可以回到家乡,不必在外漂泊了,而且起义方案周密,万无一失,只要大家同心协力,安全完全可以保证。最后,除了仍有两位船员公开表示反对起义外,其他大多数船员都表示赞同或保持沉默。
方枕流在这种情形下没有任何犹豫,果断向二副鱼瑞鳞下令:“海辽轮改向113度,全速驶向巴林塘海峡。”并向大家宣布:“现在是1949年9月19日晚上9点。这是我们海辽轮解放的时刻,大家要永远记住这个时刻。我们现在正在驶向菲律宾海峡,然后,绕道太平洋,驶往解放区。我们有足够保证安全的措施。只要大家团结一致,我们就可以胜利到达解放区。”
大多数船员纷纷支持起义,但仍有一小股反对起义的逆流从中作梗。他们暗中串联、密谋,妄图暴动,声称要打死船长。有的甚至深夜带着匕首摸到方枕流船长房间企图行刺。船上形势一度非常危急。关键时刻,舵工孙新祚坚决站在起义者一边,并严词相告对方:“你们想过没有,船长要干这样的大事,难道就没有防备,没有武器来对付你们吗?再说,即使你们把船长打死了,船上还有很多拥护起义的人,除非把他们全打死。你们有这个种,就动手好了!”孙新祚的这席话,大大震慑了对方,也使这场一触即发、有可能造成流血事件的暴动彻底失败。
归途历尽艰险
为了防止海辽轮被反动势力发现,方枕流指挥船员在19日夜便开始伪装船只,把海辽轮重新涂漆。他还亲自去甲板上指导调漆工作,同时在心存疑虑的船员之间耐心地做说服工作,少数反对起义的船员态度因此有所改变。包括船长在内的许多船员夜以继日地油漆船身,目的使国民党的飞机、军舰看不出海辽轮的真面目。他们用漆刷把救生圈上原来的“上海”、“海辽”字迹涂掉,改成英国的船名“MARY MOLLER”;烟囱上,也换上了英商莫拉轮船公司的标志“M”;为了消除海辽轮的外貌特征,起义海员还非常细心地把救生艇吊进大舱。
在船形伪装结束后,海辽轮又启用船上电台迷惑敌人。马骏和于振坤日夜轮流值班,监听汕头、台北、香港三地招商局的通讯情况。两台收报机也同时使用,多方了解敌情和气象,并按照常规和汕头招商局保持联系,以安其心。
20日上午,海辽轮分别给香港、汕头招商局发出当日驶离香港的电报。这样,海辽轮一开始就争取到一夜的航行时间。20日傍晚,海辽轮发电告诉汕头招商局,主机滑动汽门调节阀发生故障,在同安湾抛锚修理。此时,直接组织和指导这次起义的中共党员刘双恩从这封电报中也分析出,海辽轮已起义,他立即上报北京,通知旅大区党委,做好接应海辽轮的准备。从21日到24日,海辽轮不间断编造各种理由来迷惑敌方,以拖延时间。
25日傍晚,海辽轮监听到台北招商局发给香港招商局的电报,大意是:海辽轮主机失灵,现在同安湾抛锚修理,不能应差,另派“蔡锷”轮驶汕替代,顺道去同安湾查看一下海辽轮修理情况等。情况已经比较明显,对于海辽轮“连续修理五天未好”的状况,台北招商局可能已经产生了怀疑。为了给对方吃一颗“定心丸”,海辽轮又给汕头招商局发了一个电报:“主机修妥,明日抵港。”此电一发,海辽轮立即关掉发报机,只听不应,严密监视敌情,全船加强瞭望、戒备。
25日晚,海辽轮收到香港海岸电台发出的台风有可能影响港汕一带的警报。这对海辽轮很有利,使敌人对海辽轮动向更难捉摸。
27日傍晚,海辽轮过三八线后,改向直驶大连港。据地下党组织刘双恩同志所告,敌舰有时在渤海湾游弋。因此,这最后一段航程,必须加倍提高警惕,严加防范。方枕流下令按战时要求,全船实行灯火管制,不准一点灯光外露,驾驶台加强瞭望,电台加强监听。船员们知道,只要安全度过今晚,明天天一亮,就能看到岛屿了,全船的气氛既激动又严肃。
28日清晨,伪装成“安东尼亚”号的海辽轮,悬挂着秘密约定的“船要进港加水”的国际信号旗,慢慢驶近大连港,约8点30分在港外锚地抛锚。海辽轮历经9夜8天的惊险航程,顺利完成起义。
航海事业
海辽轮成功起义,在海内外引起巨大反响。9月30日,同利公司副经理魏震东通知船长方枕流:10月1日下午3时,北京天安门将隆重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典礼,要海辽轮在船上举行升旗仪式,并亲手交给船长一面新的五星红旗。1949年10月1日下午2时57分,海辽轮提前3分钟举行升旗仪式。全体船员怀着激动的心情,向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敬礼。几乎同时,收音机里传来毛泽东主席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声音,船员们顿时欢呼雀跃,并立誓为建设新中国贡献自己的一切力量。
领导首条海轮起义的方枕流船长,在解放后为我国的航海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1950年5月,他任大连航务局航务处副处长,1950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并出席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大会。1951年8月1日,方枕流任中波海运公司航运处处长,1955年5月,任中波海运公司黄埔办事处主任、航运处处长。1956年5月,方枕流任广州远洋运输公司副经理。1991年6月12日,方枕流在大连去世。[1]
参考资料
[1]
方枕流 简历 - 名人简历 · 名人简历[引用日期2022-01-18]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艘“死亡客轮”为什么会被印在人民币上?
揭秘:1949年起义的“海辽”号轮船,因何能印在人民币正面上
烽火硝烟中,新中国远洋海运事业如何起步?
“海辽”轮离开国民党港口14小时,为何无人发觉?
无一枪一炮的“海辽”轮,如何突破国民党封锁前往解放区?
张丕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