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战争绞肉机,让血腥的战场看不到一具完整的尸体!

作者:旱地雪狼

接上期:山坡上那600个整齐的墓穴,也许就是我们归宿

———————— ————————

坦克部队轰轰隆隆地一辆跟着一辆,在战时的急造军路上排着队准备出击。

战后很多人都说为什么要在反击战中让坦克部队在这种不利的地方出击?其实他们有所不知,越南人早在战前就已经构筑了各种各样的坚固阵地,因此步兵在这种阵地攻坚战中需要坦克的火力支援。坦克部队是为了支援步兵才去冒这样大地风险的,没有他们,步兵的攻击难度会大大的提高,仗打的也不可能那么顺利。

连队里的士兵们都已经把枪里的子弹压上了枪膛,手榴弹的盖也都打开了;爆破筒,炸药包都已经抱在手中;一个一个的排雷组、火力组和突击组都按照出发的先后排列着;连首长们忙着给各个班排长明确最后的分工。班排长们一次又一次地在检查每一位士兵的各种装备,一次又一次地安慰和鼓励每一个士兵。大家都静静地等着,等着那一刻的到来。

其实说老实话,心情紧张的又何止是战士呢?毕竟大家都是第一次上战场。在每一个士兵的心里,那一刻究竟是怎样的想法,现在已经无法考证了。

想起了远在家乡的父母双亲?

想起了家里咿呀学语的儿女?

想起了家乡那美丽的未婚妻?

……

可以说,每一个士兵都是他们母亲的全部,但在战场上,在那充满了血与火的炼狱中,他们仅仅是那滚滚铁流中的一个小小的颗粒而已。

实在是微不足道!

一将成名,需要消失多少个这样的小颗粒才能筑起他们走上将军宝座的台阶?

在我们红一团出来的那200多位将军的背后,究竟有多少这样的小颗粒呢?

1979年2月17日6时25分,大炮终于响了。

地动山摇,隆隆的炮声震撼了南疆大地。瞬间,炮火映红半边的天空。不、应该说是整个天都红了。我们的炮口喷着火,火中夹带着炮弹,炮弹犹如倾盆大雨一般,泼向了越军阵地。炮弹掀起的气浪,把越军阵地那边的士兵躯体抛上了黑暗的半空,各种残缺不全的肢体和碎肉带着血、连着筋被炸上了天,然后又洒落在还在燃烧着的大地。

130火箭炮、152榴弹炮、130加农炮、各种型号的大炮都在喷火。一时间,军区的炮师,军里的炮团和师炮团,几乎把他们50年代和60年代仓库剩下来的老炮弹全都扔给了对面那个“世界第三强大的军事强国”的阵地。其实,很少有人知道的消息是:中国军队的炮兵火力编成在1979年的时候,已经超过了一贯强调和重视炮兵的苏联。

当双方的炮弹在黑暗的半空中相撞的时候,我们还可以在空中看到如同国庆典礼时燃放礼花一样的奇观。可以想象,当时双方炮火对抗的密集程度。

在163师487团友谊关的前沿阵地不远处,有一座三孔桥。战前越军在那里派驻了一个工兵连进行扼守,预先安放了半吨TNT炸药,并装好了电源引爆装置,妄图在我军发起进攻时炸毁那座桥,以阻断我军前进的道路。没有想到我师的炮团一轮大炮打过去,整个工兵连100多号人被打掉了一大部分,我们后来路过时,看到的是一大片、一大片的污黑血迹,残缺不全的尸体和碎肉,连河里的水都是紫红色的,有很多越军至死那一刻连裤子都没来得及穿,三孔桥当然也就来不及炸了。

我们的大炮就是这样用血红的炮火把越军防御的钢筋铁骨一点一点熔化的。

随著炮兵15分钟的炮火准备,步兵终于开始进攻了。我们也开始走向那充满了血与火的战争。没有电影中常见的军号声,没有电影中常见的举着红旗冲锋的场面,只看见步兵一个小组接着一个小组地向前运动,标准的班进攻和排进攻而已。随之而来的是此起彼伏的爆破筒和炸药包的爆炸声和火球,接着下来的就是那漫天的枪声。

炮火还在继续向敌人的纵深延伸。刚从河内开往同登满载军火的列车被击中起火爆炸,死蛇般的摊散在同登的铁轨上。

坦克连长李德贵就是在这条战时的急造军路上开着他的坦克向同登进攻的。

当年,李德贵烈士在围歼越南同登越军战斗中,指挥全连坦克摧毁越军高射机枪火力点,掩护步兵攻占了480高地。后因我军步坦脱节,李德贵和他的驾驶员许森两次驾驶62型坦克单车冲入越军炮兵阵地,压毁越军高炮两门、 高射机枪两挺、汽车三辆。当炮弹打完后,又指挥全车人员用轻武器反击越军,最后壮烈牺牲。

(11-1) 必争之地和敌我态势

谅山位于越南北方与中国广西边境上的一个交通要道,离中越边境十八公里,离越南首都河内130公里。谅山以北至中国边境一带,是层峦起伏、丛林密布的典型亚热带山区。谅山的奇穷河以南至河内一带,则是水网密布的北部平原,那里的扣马山、扣当山、巴外山和扣考山一起组成了一圈对谅山的天然屏障,地势万分险峻。历史上对此地的交趾野人用兵,谅山都是兵家必争之地。谁守住了它,南方来的敌人就不能踏入我广西一步。拿下它便是一马平川,可直取河内。

在50年代,法国人曾经饮恨在此;60至70年代美国的士兵则根本无法到达此地。

同登、谅山战场示意图

此地乃历来兵家必争之地!

同登则是越北谅山的要塞门户,扼扣着中越两国之间广西方向的主要交通要道,唯一由广西至越南首都河内的铁路和公路都路经此处。历史上在美国和越南的战争期间,此地就是越北军政最后的指挥中心。

同登坐落在群山之中,东边是扣考山,西南是满布大小天然溶洞的陡石山区,紧扣着从同登到太原的唯一公路。西边的339高地和法国炮台则把扼着从高平至谅山的唯一公路。东南方向的探垄则扼扣着从同登至谅山的铁路和公路。这一圈天然屏障形成了护卫同登的天险。欲下谅山必先取同登,已是自古以来兵家公认的事实。

许世友在战前向中央军委报告时就曾预言:

“由于同登地位的重要,决定着我们必须夺取它。也因为地位的重要,敌人必定死守它。这就必然会产生夺取和坚守的激烈战斗。夺取后我方要控制住,越军要反击夺回,就可能反复争夺。在这里的战斗将是十分激烈的。”

许世友在广州军区前指的会议上还指出:

“由于同登是个军事要塞,越军的作战指导思想和作战原则又是'一线坚守,一线取胜。’因而这里的兵力密度大,阵地坚固,火力的密度和周密程度也很大,障碍的密度也很大,这些都要比一般一线阵地防御要大得多。”

同登,我们看中了它,越南人也看中了它,全世界的目光都看中了这一在地图上小得没有任何标记的点。这个点,我广西前线的东线部队正面为越军第一军区,部署有陆军11个师另9个旅/团,成两线配置。

第一线为高平、谅山、广宁省广大地区,部署6个师另6个团。其中,325B师位于先安地区,338师位于亭立县太平地区,3师(金星师)和473师位于谅山地区,304师位于北山地区,346(A)师位于高平地区。

越军的3师和346师都是越军的王牌师,战斗力极强。不仅火器装备精良,其单兵作战能力也优于我军士兵。

第二线为河北省和北太省地区,部署5个师另3个旅/团。其中312师位于太原地区,431师位于慈山地区,327师位于东潮地区,329师位于鸿基地区,242海岛守备师位于锦普地区。拱守谅山同登一带的越军主力部队为隶属河内第一军区的越南人民军第3师。这支部队又称“金星师”,组建于1965年9月,其称号取“南方的一颗金星”。此师为越南南方对美军作战的主力部队,与其他头等部队如312师、316师、304师和308师齐名。

越军三师师长为阮文球。驻地在陆南。第三师下辖2团,12团,141团和68炮团。其中12团曾获得“英雄团”称号,擅长进攻,能打近战、夜战,在与美军作战中功勋赫赫。另外,141团则能攻善守,曾获得“越南人民武装力量精英”称号。防守同登地区的越军主力部队为第三师的12团和配属该团的独立205营,公安12团1营及第三师的高炮营,接受第二军区独立166炮兵团的兵力与火力支援,另加同登地区的地方武装民军。

根据越军战后出版的“金星师”师史记载:原三垄越军阵地的兵力在2月17日我军总攻开始时应该为12团的一个步兵营和2团的一个步兵连,另外还有一个营的地方民兵。同登西南方向339高地的越军人数应该是一个步兵连又一个步兵排,再加上越军炮兵12营的两门85mm炮。越军在探某阵地动用的是他们12团的一营和四营,总兵力该为两个营。

网络配图

根据原广州军区参谋长周德礼战后的总结:

“越军经过长期的准备,构筑和设置了大量的工事、障碍。除同登火车站构筑了有坑道和永备工事外,在同登周围各要点和同登附近的1、4号公路两侧各要点上还构筑了2~3条可容纳10~12人的马蹄形、丁字形短洞或“A”字形土木工事、大型掩蔽部、火力发射点等,并以交通壕相连,形成支撑点式环形防御体系,在与我接壤便于人马通行的地段,越军设置了防步兵地雷场、铁丝网、铁刺、竹签、陷阱等障碍物。在便于坦克运动的友谊关至同登的1号公路上,设有防坦克障碍和防坦克雷场等13道障碍物,弄怀至苦大的简易公路上,也设有防坦克雷场、防坦克壕、栏障及石墙等障碍物。”

这么严密的阵地和火力布置,总指挥到底会把我们哪一支部队放在这里呢?

—————— 未完 待续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许世友盛怒下令打谅山,6天攻占全城歼灭越军6500多人
79年解放军是一天前进一公里打到谅山的吗
对越自卫反击战到底有多惨?66张图片告诉你
黎笋战后亲临柑塘,目睹废墟泣不成声,10年后磷矿才恢复生产
1979年反击战中,我军在谅山缴获一物,武元甲怒道:拼死也要抢回来
1979年那些事儿(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