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当希特勒自杀的4月30日,布塞的突围部队与苏军混战成一团
userphoto

2023.07.05 四川

关注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个“关注”,既能有很好的体验,还可以有不一样的参与感,谢谢您的关注!

前言:

当希特勒自杀的4月30日,柏林南面的森林里,布塞的突围部队与阻击苏军混战成一团。德国官兵不顾一切向西涌去,在森林、河流、湖泊里寻找任何一个可以逃出去的缺口。

歼灭第9集团军

党卫第502重坦克营最后的3辆“虎王”坦克也丢失了。第9集团军司令部的军官们不得不降驾屈尊,跳下“大众”敞篷车,戴上钢盔拿起步枪,胆战心惊地徒步穿过森林。阻挡他们的俄国炮兵故意把炮弹打到树梢上,四散横飞的木屑深深扎进躯体。大量德军官兵坚持不住,开始集体放弃战斗。

这天光是科涅夫的部队就抓获了24000名俘虏。但还是有大量德军继续向西。恰好在此时,包围他们的苏军开始大规模换防:朱可夫麾下的第3、69集团军向柏林以北移动,第33集团军将与阻击温克的第13集团军换防,科涅夫也开始准备向布拉格方向移动。用来阻击布塞的苏联步兵骤然减少。利用这个机会,布塞在4月30日又前进了10公里。5月1日,他带领的数万残兵终于冲到苏联近卫第5机械化军的背后——这个军一直在贝利茨地区阻击温克,现在被迫回头,与从森林里涌出来的布塞残军搏斗。

科涅夫一时拿不出足够多的步兵,只能由近卫第4坦克集团军匆忙投入一些机动部队,包括:近卫第68、61坦克旅,近卫第12机械化旅,第7摩托车团,第71轻型炮兵旅,2000多名苏联轻伤员也被迫留下来战斗。近卫第1强击航空军的飞机超低空飞来,向林间道路上涌动的德军猛烈开火。恶战后,5000名德军的尸体塞满了这些道路,还有13000人被俘。

当匆忙赶到的苏军坦克和摩托车在森林里拼命剿杀的同时,“库尔马克”师最后4辆“黑豹”坦克引导着突围德军先头,驱散了贝利茨以南苏军的一个团,打开一条生存通道。包括已经变得瘦巴巴的前胖子布塞将军在内的大量残兵得以逃入温克第12集团军阵地,很多人获救后立刻昏倒在地,然后被踢打着赶上卡车匆匆向西逃跑。

突围者人数说法不一。西方史料认为有约3万人(包括25000名德军和数千平民),阻击他们的科涅夫则坚持只有3000~4000人逃出了他的手掌。而从温克交给美国人的资料看,第9集团军只有“2个师残部”幸存。

苏联宣称在消灭“法兰克福—古本”集团的战斗中,打死了6万名德军,另外俘虏了12万人(包括7个将军),缴获坦克与强击火炮300辆、野战炮1500门、机枪2180挺、汽车17600辆。上述俘虏数字现在基本为德国官方所接受,但德军死亡数有些夸大。战后至1958年底,哈尔贝地区改葬的德方尸体有19178具,到1989年底又增加到20222具。此后不断有新尸体被发现,至今哈尔贝公墓已埋葬约24000人。据德国战争公墓组织网站的介绍,哈尔贝之战死亡总数约4万人。据信其中有近3万名德军,另有1万名平民。

苏军阵亡者被另外埋葬在巴鲁特—措森“B96”公路附近,约有1300人。阻击战主力之一的近卫第3集团军在4月份共有3159人阵亡,12763人负伤,但其中包括了此前突破尼斯河防线等一系列战斗的损失,只有一部分伤亡是包围战期间造成的。

苏德战争的最后一次大规模野战合围就这样结束了。经过这次战斗,除了在柏林覆灭的第56装甲军和一些零星部队外,德国第9集团军基本被全歼。值得一提的是,科涅夫后来对第9集团军的评价要高于第12集团军。在科涅夫看来,温克的救援行动展开得相当消极敷衍,倒是布塞的突围既坚决又大胆,给苏军带来了很多的“不愉快和困难”。

5月1日,温克率部——包括从包围圈逃出来的第9集团军残部,撤向易北河(施滕达尔—唐格明德地段)。此前凯特尔曾命令温克与第41装甲军在哈弗尔河以北会合。现在第41装甲军军长霍尔斯特来到了温克的司令部,却没有带来装甲军——霍尔斯特带着老婆抛弃了自己的部队。此后温克收容了第41装甲军的一些残部,他决意向河对岸的美国人投降,于是派第48装甲军军长埃德尔斯海姆与美军第9集团军谈判,交出了第12集团军序列:

第20军:“沙恩霍斯特”师、“克内尔”师、“胡藤”师、“席尔”师

第48装甲军:3个战斗群

第39装甲军:“柏林”师、2个战斗群

第41装甲军:2个战斗群

第9集团军:2个师残部

温克不仅希望美国人允许整个第12集团军渡过易北河,还希望对平民也放行。但只有德军得到获准。尽管如此,还是有很多平民混在队伍里过河,或者自己想办法用小船、木板和油桶逃生,但也有很多人被美军驱赶回去。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因为苏军向渡河的温克实施了凶猛的炮击和火箭弹轰炸,害怕被误伤的美国人只好与易北河岸保持距离,这样才有更多平民趁机过河。5月7—8日夜间,第12集团军最终逃入易北河西岸。温克宣称有10万军队和30万平民获救。美方记录的人数较少,但看起来更精确:4万名战斗人员;25000名徒手官兵;6000名伤员;10万名平民。这7万多名德军不仅有温克自己的第12集团军,还包括第9集团军残部和波茨坦要塞部队等等。

第二天(5月8日)早上,美军坦克和装甲车包围了德军战俘营,宣布将把部分人员转交给苏军。这消息对战俘们来说不亚于晴天霹雳,很多人自杀,还有些人起来反抗而被杀。

被要求移送给苏军的单位包括:

“扬”步兵师全部;“席尔”师一部;

第541国民步兵师最后10个人;

波茨坦要塞一部;

第243强击火炮旅的70人;

第1170强击火炮旅一部;

一些属于高炮和通信部队的女性辅助人员

柏林之战的总结

德国军队在柏林会战中蒙受的损失难以精确查证。取胜的苏军宣称在柏林战役中共击溃德军70个步兵师、12个装甲师、11个装甲步兵师。早期发布的战果数字为:击毙德军45.8万人以上,俘虏近48万人。击毁或缴获的武器包括:4183辆战车、20475门火炮和迫击炮、4995架飞机。

不过俄国人可能自己也觉得上述这组数据某些部分过分夸张,后来就很少再提及诸如“打死德军45.8万”,一般只宣称俘虏了近48万人,缴获了1500余辆坦克和强击火炮、近11000门火炮和迫击炮、4500架飞机。

而根据德国最新官方战史,德国第9集团军以及柏林卫戍部队共有92000人死亡(分布在大柏林区、哈尔贝、塞洛防线),加上第3、4装甲集团军以及第12集团军等,德军在柏林战役中的死者超过10万人。这数字很笼统,也没有列出伤员人数。不过这已经是德国人所能给出的最准确东线战役损失数据了。

德军受伤人数,根据各方资料,仅知苏军在柏林市内俘虏了3万~4万名伤员,温克的突围部队带走了6000名伤员,其他地区人数不详。就当时状况分析,大部分活下来的伤员都包括在48万名俘虏当中。

综上所述,德军在柏林战役的总损失在60万人左右。德军先后投入的2000辆战车,绝大部分都损失掉了。

苏军为柏林之战也付出了极为高昂的代价。三个方面军连同参战的波兰人和海空部队等等,一共损失了361367人,其中8万多人死亡、失踪或被俘。苏军武器装备的损耗同样惊人,包括1997辆坦克与自行火炮,2108门火炮和迫击炮,917架飞机。

在塞洛高地前的鏖战和柏林的城市巷战中,德军用各种武器,从坦克强击火炮到野战炮、飞机和大量配发给步兵的长柄反坦克火箭弹,给苏联坦克部队造成了严重伤害。根据官方数字,柏林战役中,近卫第2坦克集团军损失的坦克58.7%是由于炮火、5.8%由于地雷、6.6%由于空中打击、24%由于长柄火箭弹、其他原因4.9%。近卫第3坦克集团军损失的坦克67.1%由于炮火、6.6%由于地雷、10.3%由于空中打击、16%由于长柄火箭弹。

苏军在柏林付出的代价并不是只有人员和武器,也包括大量消耗性物资。战役中,苏联空军共出动91000架次(战斗机部队实施了1282次空战),消耗炸弹14500吨。整个战役中,苏军共消耗约1万车皮弹药(折合约20万吨),包括1000万发各种炮弹(7200车皮)、4亿发枪弹、300万枚手榴弹、241700发火箭弹。其中,用来轰击柏林城的炮弹就有1467车皮(折合约3万吨)。战役中,坦克飞机和车辆还耗尽了15万吨油料。

与之比较,同一时期的冲绳战役中,美军投入了2个军6个师的地面部队,其中仅一个军(第24军)就消耗了近6万吨弹药。更不用说美国海军另外发射了60万发大口径或超大威力炮弹(从127毫米到每发1.2吨的406毫米巨型炮弹),再加航母舰载机投下的无数炸弹。美军在冲绳消耗的弹药量可能与苏军在柏林接近。但苏军的对手是拥有重装甲部队的80万名德国大军,而美军的对手只是两个二流师团加一些独立部队和民兵组成的日本守备队。在物资消耗水平方面,美苏之间的差距一目了然。

从战略目的和战术上说,柏林之战具有整个苏德战争中绝无仅有的特殊性。作为最大战役之一,类似规模的作战大都是为了消灭重兵集团和占领大片战略地区,而柏林之战的最大目标却是柏林城本身。为此,俄国人抛弃了传统的,也是他们最熟悉的两翼重兵合围战术,而把最大最强的集团部署在中路。甚至对已经被包围的德国第9集团军的15万~20万名重兵,俄国人也只用较少部队应对,而把最多的军队和武器,包括所有4个大型坦克集团军主力,都投入柏林城内打巷战。

对德军两翼集团,包括全面溃散的第3装甲集团军,俄国人投入的力量也相当有限。为了攻取柏林城,俄国人不仅付出了巨大代价,特别是冒着战术忌讳闯入巷战的大型坦克集团军更是损失惨重,而且也放弃了歼灭更多德国重兵集团的机会。

柏林之战的战术要点

俄国人的战役学特别强调速度,柏林之战也不例外,在准备和实施方面甚至比以往战役更为仓促和草率。但不同于以高速进攻来分割包抄敌方重兵集团的传统战役,柏林之战追求速度的最大动机却是为了抢在美国人前面拿下帝国首都。而在已经完全包围柏林,阻断了美国人进军之路后,苏军内部为了获得夺取某些徒具虚名的标志性区域的虚荣,还在继续竞争抢快,甚至不惜冒着彼此误伤的危险,为此付出了很多不必要的牺牲。

朱可夫表现出的虚荣心尤其强烈,为了尽快冲到柏林,他甚至提前把坦克集团军送入拥挤而狭窄的高地、沼泽、森林战场,为此付出了惨重代价。相对来说,科涅夫要成熟得体得多。和情绪化的朱可夫不同,科涅夫是个办事谨慎周到、性格冷静到冷酷程度的军事官僚,他固然也醉心于各种虚荣,但绝对不会去挑战斯大林要把最大荣誉留给朱可夫的预先安排。因此相对较少牺牲战术效率,也更重视对德国重兵集团的包围歼灭。

整个柏林战役中,德军一共投入了7个装甲师,其中1个对付罗科索夫斯基,1个对付朱可夫。而反击科涅夫却用了5个!温克第12集团军的救援突击也主要针对科涅夫。可这些进攻和反击都没有给兵力和装备并非最强的科涅夫造成太大麻烦,也没有能阻止他在包围和歼灭第9集团军的战役中起主要作用。

罗科索夫斯基的表现中规中矩。给他的兵力最少最弱,也没有足够时间让他完成充分准备和侦察敌情。因此罗科索夫斯基既不奢望打到柏林,也不强求大规模围歼德军,而是以谨慎而坚决的行动,把对手打得溃不成军。

长期以来,西方把柏林之战描绘成,以几百万精兵攻打弱小杂牌和民兵的巨人欺负小孩式的战役。可事实上德军投入柏林的兵力并不是那么少,足有三个集团军几十万野战军外加大量独立武装和卫戍部队。希特勒将装甲主力置于南方的做法也广受诟病,但在柏林参战的机动部队如前所述也有7个装甲师之多,加上几个装甲步兵师、大量的独立坦克和强击火炮单位,德军几乎在每个战术方向都有很多战车可用。

加上大量的重型高炮和反坦克火箭弹,柏林的防御火力特别是反坦克火力可以说是相当强大。但德国装甲部队的表现并不出色,甚至逊色于那些拿着长柄反坦克火箭弹的民兵和青年团。尤其是装甲兵团的部署和行动都过于分散零落,以至于未能在任何方向对苏军构成严重威胁。

身心衰竭的希特勒的最后表现被描绘成疯子般的癫狂,但他的战术天才仍有体现,包括对科涅夫行动的提前重视,和临时将第56装甲军拉入柏林城防的举动。希特勒的柏林战役构想本是基于在野战中获胜,最后却变成残酷的逐屋争夺。而无论野战还是巷战,德军都没有坚持太长时间。

此时的德军不仅缺少兵力和武器,精神上的颓废和沉沦更为彻底。高级将领们尤甚,因为他们比一般士兵更清楚败局已定,更关心如何逃到美国人那里保住性命。战后他们把自己的逃跑行为冠上了“保护部下”“保护平民”的美名,可有不少却是如海因里希那样的浮夸美化,更不用说他们丢给俄国人的部下和平民远比“救”出来的要多得多。温克的救援战役被赋予了浓重的“侠义”色彩,可布塞的残兵却是靠自救才冲出包围。

《参考文献》

《希特勒末日》,第298页。

《方面军司令员笔记》,第507页。

《哈尔贝的屠杀:希特勒第9集团军的毁灭1945年4月》,第219页。

《柏林陷落》,第337页。

《阵亡的苏联将军》,第179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希特勒望眼欲穿的温克中将最终为何还是没能解救柏林之围?
保卫柏林的最后一支德军部队
一代战神朱可夫元帅——决胜千里
两个战役就从第聂伯河打到柏林附近,令北约胆寒的苏军大纵深作战
明知是陷阱还将几百万人投入“绞肉机”,在荣誉面前,他选择漠视生命!
布拉格战役:苏德战争最后一战,德军彻底覆灭,86万德军被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