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古代没有棉花时,晚上睡觉盖什么保暖?

从几个故事中,可以了解,古代没有棉花时,晚上睡觉盖什么保暖。

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孟尝君有一狐皮裘。单解释“裘”是兽皮做的大衣,而孟尝君的狐皮裘虽没有和氏璧值钱,能够被秦王美姬惦记,足见这件大衣的贵重。传说狐皮裘上落雪自然滚落,落雨也顺毛而下,竟有簑衣功能。远不是现在的什么皮草所能及。狐皮裘实在是“只此一家别无分店”。即使是当时的六国国君也不是人人都能享有的。普通贵族就用普通的兽皮制成“裘”,档次自然差些。但是出行则披之,坐卧则覆之。实在方便。

普通贵族将蚕丝缫成丝,制成锦,再把蚕丝弄乱后充塞在锦里,就和现代的棉被没有太大差别,但是却很轻,一般一床被子只需1公斤左右的蚕丝就行,而现在一般一床被子至少得2.5公斤棉花,否则无法保暖。石崇用锦帐弄成十里走廊,足见其豪华程度。到唐代贵族将锦用来当地毯。白居易“宣城太守知不知,一丈毯,千两丝,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做地衣”。这就是贫富消费水平的巨大反差。

老百姓就没有那么富足了,历史上有“鞭打芦花牛返车”的故事。孔子贤弟子之一闵子骞小时候(大概十二三岁吧)驾车载着父亲和两个异母弟弟,因天太冷,赶车时把车赶到沟里了,闵父大怒,举起马鞭就打,结果把衣服面抽破了,里面露出芦絮。芦絮自然挡寒性能差。闵父问明原因,竟是后妻虐待闵子骞,故意用芦絮做里子。闵父决意休妻。闵子骞跪下求情“母在一人单,母去三子寒,留下后母在,两弟得保暖”。不得不说闵子骞的品德到现在让人肃然起敬。袄里塞芦絮,估计是古代普通老百姓最常见的御寒材料,用芦絮当做棉被的充塞物是普通老百姓的御寒物。

不知什么时代起,人们发现有一种木棉树,所开木棉花虽不能织布,但保暖性能却远比芦絮等要好得多。木棉树因为自身生长习性,不能广泛推广,但基本上能代替芦絮等御寒材料。棉花从明朝时期传入中国,此物之好,直到现在仍是最普遍的御寒物。其优点是即可御寒,也可纺纱,与蚕丝相比,成本小价格低,迅速推广开来。但是古代对于病虫害却束手无策。无法大规模种植,只能小面积按需种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又是一年秋衣时
这书中丰富的信息量令人叹为观止
孝篇第01集.闵损芦衣
就很好奇:宋朝以前都没有棉被,那么大冬天古人是怎么扛过去的?
棉花传入之前,冬天穿什么?
中国古代没有棉花时,晚上睡觉盖什么保暖?看完就知道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