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刚刚打雷了,老人说正月打雷是灾年的象征,是真的吗?

今天(2020年2月14日),晚上八点左右。

遥远的小村庄没啥浪漫情怀,全球通用的情人节在这里流行不起来。这本应该是一个很平常的夜晚。

大约就在今晚八点过几分的样子,天空忽然划亮了一道白光。很多人肯定抬起头,略带疑惑地说了一句:闪电了?

几秒后,接连两声天雷。院子前后都有人喊了起来:打雷了!

你可能万万想不到,紧接着一分钟以后,整个村子都跟疯了一般,四面八方,炮仗声四起,烟花遍野升腾,炮声震耳,轰隆不绝,比除夕还要火力集中,群情激昂,完全分不清是天上的雷声还是炮声。

搞不懂的人一定会问,我天,这是在干啥啊?

一般来说,很多地方都只是在除夕、春节和元宵放炮,万万想不到,这里家家户户还为打雷备了这么一手。

这是本地一个传统民俗,即在每年的第一声雷声响起后,人们要用放炮的形式来回应老天爷,表示大伙接到信号了。

不过令人心碎的是,今年的雷声来得有点早。

在当地有一个相当恐怖的说法:正月打雷,坟谷堆。

类似的谚语还有:正月打雷满地贼。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传言呢?主要是这样的,在中国节气里,惊蛰这一天,才应该有第一声春雷。

春雷惊百虫,这一天的雷声,唤醒蛰伏在睡眠中的小动物小植物们,草木开始生长,动物揉揉眼睛,伸伸懒腰,暖和的日子也骤然到来,人们也要进入春耕的劳作中。

惊蛰始雷,就特别符合中国长江黄河流域的气候规律。2020年的惊蛰在3月5日,这声雷早了二十天呢。

然而,根据祖先们的观察,如果雷声提前到来,尤其是在正月里打雷,长江以南的地区雨水会特别多,阴雨天也会更长,杭州地区就有一种说法:雷打惊蛰前,四十九天不见天。

这种气候是非常不利于春耕播种的,种子容易被雨水泡坏,也就容易导致谷物欠收和饥荒。

而在长江以北,正月打雷的话,又容易出现该下雨不下雨的情况。尤其“春雨贵如油”的时候,不下雨就完犊子,吃不饱饭的百姓就容易起歹心,去做贼偷东西吃,也就有了“贼多”的说法。

在古时候,人们的衣食住行非常依赖天气,气候不好,一是容易伤风感冒,引发流感,二是也容易带来虫闹灾害,再加上饥荒,这一年基本就跟温饱绝缘。所以,去世的人陡然增多,“正月打雷坟谷堆”的说法也就合乎情理了。

而最令人心慌的是,莫过于我们古老的神话了。

大家知道,惊蛰之前,有一个节日是“二月二,龙抬头”。

理论上,古人夜观天象,将黄道附近的星象划分为二十八组,俗称“二十八宿”,“二十八宿”按照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又划分为“四象”:东方苍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如果有一天晚上,苍龙星宿中代表龙角的角宿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也就是龙头抬起,这意味着仲春来临了。

但在神话中的“龙抬头”是有故事情节的:初一过后,神仙们就从天宫去了龙宫度假,二月二这天,各路神仙才开始复工上班。所以惊蛰是安排在龙抬头后面几天,就是神仙们进入工作状态之后。

一旦神仙们提前听到了天上的雷声,就意味着,糟了,人间出大事了!

很多人会一下子跟眼前的新冠病毒疫情联想起来,顿时觉得,今年难道还真是个灾年?

这种恐慌完全是没有必要的。

毕竟我们走在现代社会,不在是古时候看天吃饭的状态了,人们应对天灾的能力也今非昔比。村民们听到雷声后,心照不宣地放起烟花鞭炮,不是迷信,更多的是一种祈愿。

今天是情人节,我们把这份爱送给抗击疫情的一线工作人员和所有正在接受治疗的人们,希望疫情早日结束,就好像接雷响放鞭炮一样,我们这个民族身体里有着共通的祈祷,愿疫情滚蛋,愿国泰民安。

关注地球旅客,好文章不错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二十四节气】惊蛰(很好用的作文和手抄报素材)
老人说:明日是“龙归逢无禄,必定是灾年”,啥意思?有啥预兆?
敬一丹 | 惊蛰:春畴渐暖年华
惊蛰之美
雷声
11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