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22-2:兰史兰话与欣赏演变 (中)

(中)

二、兰花欣赏

在清代涌现了不少艺兰专著,确立了“瓣型学说”对兰、蕙的鉴赏标准提出了统一要求,并沿用至今,如1805年的《兰蕙同心录》,由浙江嘉兴人许齐楼所写,他嗜兰成癖,又善画兰,具有丰富的艺兰经验。该书分二卷,卷一讲述栽兰知识,卷二描述了兰花品种的识别和分类方法。全书记载铭品57个,并附上由他画的白描图。其它如袁世俊的《兰言述略》,杜文澜的《艺兰四说》,冒襄的《兰言》,朱克柔的《第一香笔记》,屠用宁的《兰蕙镜》,张光照的《兴兰谱略》,岳梁的《养兰说》,汪灏的《广群芳谱》,吴其浚的《植物名实图考》,晚清欧金策的《岭海兰言》等,至今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艺兰发展至近代,有1923年出版的《兰蕙小史》,为浙江杭县人吴恩元所写。他以《兰蕙同心录》为蓝本,分三卷对当时的兰花品种和栽培方法作了较全面的介绍,全书共记述浙江兰蕙名品161种,并配有照片和插图多幅,图文并茂,引人入胜。此外,1930年由夏治彬所著的《种兰法》;1950年杭州姚毓谬、诸友仁合编的《兰花》一书;1963年由成都园林局编写的《四川的兰蕙》;1964年由福建严楚江编著的《厦门兰谱》;1980年由吴应样所编著的《兰花》;沈渊如先生当年的手稿其子沈荫椿先生于1984年整理出版的《兰花》,在改革开放之初发行是当时全国园林工作者及花卉爱好者人手一册的工具书,影响之广史无前例,发行量至今无任何兰著可以超越。在2000年后期兰花书籍期刊可谓是琳琅满目,视为鼎盛。

如今兰花的欣赏亦在古代的基础上有所突破,例如蕙兰朱砂素的盛行,其美艳显贵的色彩迷恋了很多人的眼光。例如1796雍正年代朱克柔先生在《第一香笔记》中就有记载。余友黄花奴云:“水仙梅瓣之重官种者,譬诸书画中颜柳荆关,气浑力厚,自具一种沉雄之概,若寻常水仙梅瓣,谓之行瓣,花小而怯薄,如文董唐仇,非不可观,相形见绌矣”。又云“有金兰如赤金,舌如朱砂,为蕙中之贵品,数十年偶然一出,目所仅见,存之以待将来核定”

蕙兰朱砂素虽然在后期的兰谱中未再现,然其美却通过文字记叙存入人们的脑海中,直到2005年安徽舒城晓天一带的朱砂素被发现,从1796年《第一香笔记》记载到2005年时间跨度已达209年。这是一个重大的发现,故朱砂素的发现和选育一定会载入兰史中去:2005年春,安徽舒城晓天镇古董商人黄国超先生在山农家中发现一丛下山的蕙兰红舌头花,当时不具备识花辨草眼力的他,放眼过去花的舌头全体鲜红艳丽。仔细观察其舌的正反两面全红而透尽管不懂鉴赏说不上一二但也被那喜庆的艳红色迷倒,敏锐直觉,他觉得这个花是只非同寻常的品种。于是,致电向当地一名资深兰商张玉友先生咨询先生闻讯赶到见到实花欣喜不已,在当地收集下山资源多年,还是第一次碰见这样的开品。该草更难得的是每一张叶片上都带有不同程度星星点点的水晶斑,煞是好看。随后二人将此草买断,黄国超先生分得一半的草因量少惜售,便一直自己养了下来,而张玉友先生在当地是知名兰商,他分得一半的草大部分卖给了合肥兰友。次年合肥兰友随后将此花送至南京玄武湖第二届蕙兰展,又被安徽兰界前辈郭炳传先生购得先生养兰数年蕙兰素心不少见,但是这样的红素心还是第一次见到故爱不释手。郭先生一生爱兰,因蕙兰当地又被称为“九华兰,同时四大佛教圣地之一的九华山又在安徽省,遂命名为九华红素

九华红素”该草2005年下山于皖西大别山红素核心产区舒城县晓天镇,这里是春兰大龙胭脂向天歌杜字等皖兰铭品的故乡,同时此地被兰界公认为蕙兰红素的盛产地而声名远播

蕙兰朱砂素的美,美在其色而艳,彤红如丹,亦如国旗般起绒质感较强,还有那红中显紫无比高贵。朱砂素中贵品舌头的正反必为一色。如是,蕙兰的绿叶衬托花莛扶摇直上,只见花朵五瓣或绿或黄,花莛有绿有赤之分,其舌头艳丽透版的鲜红或紫红,令人惊艳无比。

朱砂素,后来人们简称为“红素”倒也可行。其美艳之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与认同,后来随着爱兰者的不断重视,相继在春兰、春剑、建兰、豆瓣、送春、莲瓣上陆续发现。而蕙兰朱砂素发现选育地也有所扩大,如河南、湖北、贵州、云南等地。虽然各地有朱砂素被选育出来,但是正反一色的透版红,还是以安徽产为最。尚有很多单面红舌虽然亦是很美,具有很强的观赏价值,但由于无法红透故以红舌称之,花的品级自然降格。

朱砂素,相隔200多年重新发现再审美,这是“瓣型学说”的重新丰富,对于那久远的断层来说意义重大。

由日本引领的叶艺兰选育历史这是近百年来的事情,这也是兰花欣赏的一次突破。当然了,中国古代艺兰家可能对于兰花的叶片自然变异显现的黄、白、暗绿丝缟及多种斑艺,可能不被重视故未见叶艺兰传承下来,邻邦丰富了这块也算是兰花鉴赏领域的一次提升。在春兰、蕙兰花艺鉴赏是嫩绿、素洁为贵的大前提下,色彩艳丽的色花在那200多年里可能是不被赏识,如今得以重新重视也算是鉴赏界一次质的飞跃。

如今绿素、白素、红素、黄素等,多色交映亦是色彩花的大放光辉之时。花朵纯色突破了嫩绿、洁白、鹅黄之外,这种美感亦是很特别的,如今更是被大众所赏识并引领着一个时代潮流的来临。


汪永宏选育的蕙兰新花红素由王玉林先生拍摄

三、陶冶情操

兰花是精神之花,古往今来一直从未改变。自从人类感受到了那神圣的幽香袭人之味,就已经念念不忘,用心培植代代相传至今。我在今年做的两次投票调查中得知栽培兰花的目的,是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和品香为最。这源自兰花那至高无上令人愉悦的花香之味,这香味沁人心脾并令人心旷神怡,并有舒缓心情之用。

为世俗而烦恼者一遇兰花的香味立即心神宁静下来,仿佛世界也随之安静。什么都不用去想,不用多滤,久而久之如是亦有助于健康。那种时有时无神奇的幽香自鼻端深到五脏六腑之中,使每个细胞核都感受到那么地甜美从而提振精神醒脑怡人。

与兰花在一起静处,人也被深深熏陶,从此形影难离。

继续......

徐厚远先生选育的蕙兰大虎斑艺“黄龙云海”欣赏

王久枚先生选育的蕙兰新种虎斑艺欣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兰花蕙兰大帽散斑丝草,和中透艺有些类似,大家看看漂亮吗?
兰花的文化和历史
108:科学梳理“瓣型学说”中关于叶艺
中国兰花文化
大美之花三明鱼魫
【中国兰花三千年考证】◎『狼烟诗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