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山西国保」晋中篇 | 待风雨散去,到三晋腹地寻访古迹精华

晋祠 图源/吴亚轩@守望沉默weigiy

晋中地区历来是山西省的政治、军事、文化中心,数千年的文化底蕴,积淀大量的历史古迹。北齐国都、天龙山石窟、平遥古城及历代古建筑均向我们展示晋中大地上逝去的辉煌。

今天,小艺就带你一起去看看晋中地区的古迹精华。

双林寺彩塑 图源/艺旅文化

当然,文末也会附上山西国保表格名单,每一处都一目了然!更有一日游、两日游、三日游的自由行路线推荐,以及一份当地特色美食必点菜单!

往下划,开启晋中的“国保之旅”吧 ↓↓↓

晋中篇

晋中地区包括四个地级市,中北部有山西省省会太原市,西部有吕梁市,东部有阳泉市,东南部有晋中市

太原市 图源/学习强国-每日人文地图

吕梁市 图源/学习强国-每日人文地图

晋中市 图源/学习强国-每日人文地图

阳泉市 图源/学习强国-每日人文地图

| 古建部分重点推荐 |

(按照年代顺序排列)

1.镇国寺

五代时期彩塑、壁画与建筑集于一殿,承唐启宋

图源/艺旅文化

年代:五代

批次:第三批国保

地点:山西省晋中市郝洞村

镇国寺,始建于五代,后经多代修葺扩建,现存五代(北汉)万佛殿、元代山门、清代三佛楼以及明清建造的两厢,全寺结构都是木头与木头相互卯榫而成。

寺内主殿万佛殿为五代唯一留存至今的木建,造型很是独特,平面近于正方形,单檐歇山顶出檐深远,庞大的七辅作斗拱,总高超过了柱高的2/3,使殿顶形如伞状,非常罕见。另外,殿内的泥塑、壁画也颇具五代特点。

2.晋祠

拥有北宋建筑的最早宗祠园林

宋金元明清历代建筑集于一园的建筑群级宝库

图源/艺旅文化

年代:宋

批次:第一批国保

地点: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距离市中心25公里

晋祠为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集约载体,目前占地十公顷,有祠堂、殿宇、寺庙、道观等各类古建筑近百座。宋、金、元、明、清代代不绝,殿、堂、亭、台、楼、阁、桥、榭样样俱全,堪称古建筑的博物馆。

其中,建于宋代的圣母殿气势宏伟,坐镇晋祠,其雕有八条蟠龙的殿柱是我国古建筑现存最早的一个实例,店内的宋代彩塑保存完好,能一窥宋时艺术。

3.关王庙

我国现存关王庙中最早的建筑

图源/山西古建筑网

年代:宋

批次:第四批国保

地点:山西省阳泉市郊区白泉乡林里村南玉泉山腰

阳泉关王庙正殿由台基、殿柱、梁架、屋项四个部分组成,为宋代原构原貌,其余建筑为上世纪九十年代仿宋代建筑风格重新恢复。

整个庙宇建筑结构平稳严实,精细规整,外观典雅古朴,气势磅礴,雄伟壮观。建筑风格部分沿袭唐代之风,大部分保持宋代《营造法式》中的建筑规范。

4.平遥文庙

全国现存有明确纪年最早的文庙建筑

图源/艺旅文化

年代:金至清

批次:第五批国保

地点:山西省平遥县城内东南隅

平遥文庙大成殿始建年代不详,重建于金大定三年(1163年)。如果除去未有确切纪年的正定县文庙大成殿,平遥文庙大成殿的规模、气势则有过之而无不及。不仅在山西古建筑,平遥文庙大成殿是全国现存最早的文庙建筑,也是全国文庙中仅存的金代建筑。

它的平面布局、用柱方法、斗拱梁架结构及歇山出际的形式等都十分罕见,它集中反映了我国古建筑的高超水准及辉煌成就,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对于研究我国建筑史的发展历程提供了一个活标本。

5.则天庙

以武则天的特定身份名扬中外

图源/山西古建筑网

年代:金

批次:第四批国保

地点:山西省吕梁文水县城北5公里处的南徐村北面,距交城玄中寺西南13.1公里

则天庙始建于唐天宝七年(747)之前,金皇统五年(1145年)重建,明正统十三年(1448年)、清康熙、乾隆、光绪年间屡有修葺,基本奠定了现有规模。现存建筑则天圣母殿为金代原构,余皆明清所建。

坐北朝南,建筑布局为:中轴线上从北到南有则天圣母殿、乐楼、雕像、山门;两翼建筑有偏殿、配殿、碑廊、鱼池、回音亭等30多间殿宇。

6.清虚观

平遥古城内规模最大的道教建筑

图源/艺旅文化

年代:元至清

批次:第六批国保

地点:山西省平遥县城内东大街东段路北

清虚观位于平遥古城东部,曾是平遥城内重要的道观,现存前后三进院落,中轴线上自南而北分别是牌楼、龙虎殿、纯阳宫、三清殿和玉皇阁。其中龙虎殿是元代建筑,三清殿是明代遗存,而纯阳宫则是清末新建。除此之外,清虚观还保留了30余通碑碣,详细记载了清虚观的历史、修缮等事迹。

7.善庆寺

元代典型的减柱法的实证

图源/一步一回头

年代:元

批次:第六批国保

地点:山西省临县大禹乡府底村

善庆寺据碑文载始建于唐代,现存建筑系元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修建。该寺坐北向南,依山而建,现存山门、正殿、东西配殿、廊房等,依中轴线排列,殿宇前后层叠,错落有致。东西廊房,左右对峙,井然有序。整体建筑布局合理,结构严谨,其中正殿主体建筑运用了元代典型的减柱法的营造法式。现存主体建筑正殿尚完好。

8.宝宁寺窦大夫祠

山西古建筑中罕见的金、元建筑

图源/山西古建筑网

年代:元至清

批次:第五批国保

地点:山西省太原市西北25公里处的上兰镇,北依烈石山,西南傍汾河,紧挨着中北大学

窦大夫祠是为纪念春秋时期晋国大夫窦犨(chōu)而建,也是历代地方守臣及民间百姓的祈雨场所。其始建年代不详,但唐时已有记载,宋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八月汾水涨溢,遂易今庙,重修于蒙古世祖至元四年(公元1267年),明清续修。现存建筑献亭、主殿均为元代风格,结构简练而严谨。

9.介休后土庙

琉璃建筑艺术博物馆

图源/山西古建筑网

年代:明、清

批次:第五批国保

地点:山西省晋中市介休市庙底街145号

我国琉璃建筑艺术出现于北魏时期,兴于大唐盛世,到明清时期达到巅峰。介休后土庙从影壁到后大殿的所有建筑物的屋顶上都装饰覆盖着极精美的琉璃瓦、琉璃砖。这些琉璃制品量多、类全,造型优美,图案别致,花色齐全,琳琅满目,流光溢彩,为清有琉璃瓦件中之佳品,被称为山西古建筑中琉璃艺术的瑰宝。

后土庙之内还有一宝,为“明代万圣朝元悬塑”,这近千尊反映道教内容的悬壁彩塑,形象逼真,姿态各异、衣纹线条流畅、形象丰满而神情自然,塑造手法极高,是不可多得的彩塑艺术佳作。

10.祆神楼

目前国内仅存的“祆教”建筑

图源/山西古建筑网

年代:清

批次:第四批国保

地点:山西省晋中市介休市顺城关大街东端

介休祆(xiān)神楼也叫玄神楼、妖神楼,据说为北宋年间的著名政治家文彦博建。祆神楼不是一座独立建筑,为门楼、乐楼与过街楼相结合的多功能楼阁式建筑。祆神楼全部以琉璃瓦覆顶,特别彰显了介休琉璃艺术制品,华美壮秀,工艺复杂,气势恢宏,加之诸多祆教元素,是我国古代木构建筑中的精品,成为一处奇特的山西古建筑遗存。

| 彩塑部分重点推荐 |

(按照年代顺序排列)

1.太符观

以“独特、稀有、神秘”拔得头筹

图源/山西古建筑网

年代:金至清

批次:第五批国保

地点:山西省汾阳和文水之间的杏花村上庙村

汾阳太符观为道观,取“太极、符命”之意。院内碑载,道观设于金代承安5年5月。在汾阳6个国保中,太符观以“独特、稀有、神秘”而拔得头筹。其现存一座金代古建筑和两座明代古建筑,及明代彩塑127尊,悬塑200平米,明清壁画188平米,更有山西罕见的“肩舆”实物,山西博物馆现珍藏有一批非常完好的明代二十八星宿彩塑,就取自这里被毁的紫薇楼。

2.平遥清凉寺

集明代建筑及彩塑为一体的寺庙

图源/艺旅文化

年代:明至清

批次:第六批国保

地点:平遥县城南14公里的卜宜乡永城村北

清凉寺该寺创建于元至正二年(1342),明嘉靖年,隆庆年间有过修缮。寺院坐北朝南,前后两进院落,中轴线上依次建山门、中殿、正殿、前后院,东西筑有廊房、僧舍、配殿及耳殿等。现存中殿、正殿建筑结构简练,风格古朴。

正殿内还存有同时期彩塑7尊,是研究晋中地区元、明时期营造技术和彩塑艺术不可多得的珍贵实物资料。

3.双林寺

中国民间彩塑艺术宝库

图源/艺旅文化

年代:明

批次:第三批国保

地点:山西省平遥县西南六公里桥头村

双林寺最早估计建于北齐之前(店内北宋“姑姑之碑“有所记载),但历遭一千数百年的风雨兵灾之患,庙貌渐即倾圮,虽历代皆有修葺,但到元末,已到了“殿楹损壤,厅廊倾颓”的地步,后在明清大规模重建,故现存庙宇已全为明代和清代建筑了。

寺内有唐槐(一种古树)、宋碑、明钟,但最为学者游人所感兴趣的是其2000多尊彩绘泥塑,泥塑多为明代所制,写实程度极高,立体效果很强,值得分析其塑造手法。

| 石窟寺及石刻重点推荐 |

(按照年代顺序排列)

1.天龙山石窟

中国佛教造像的经典式样

图源/艺旅文化

年代:东魏至唐

批次:第五批国保

地点:山西省太原市西南的天龙山

天龙山全山仅有三十窟,最重要的洞窟为一到二十一号窟。窟数虽不多,却包含了东魏、北齐、隋、唐、五代等4个半世纪的雕刻作品,反映了各个时代石窟艺术的特点及其从南北朝至隋唐五代的发展过程。

天龙山石窟雕塑技巧的成熟、饱满、洗练和细致体现了天龙山雕塑艺术不同于其他石窟艺术的独特风格,成为中国佛教造像的经典,被誉为“天龙山式样”,是中国历史上最精美的雕刻艺术之一,其中以唐代作品为最。但由于遗迹被严重损毁,大量造像被盗,流失海外,藏于各大博物馆。现今进入石窟的游览者已无从想象当年的盛况。

2.龙山石窟

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道教石窟

图源/南山供秀

年代:元代

批次:第四批国保

地点:山西省太原西南20千米的龙山山顶

龙山石窟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道教石窟,共9窟,开凿于唐元明三朝。其中,三天大法师龛、玄真龛开凿于唐;虚皇龛、三清龛、卧如龛、披云子龛、七真龛开凿于元太宗六年至十一年(1234—1239),由全真教宋德芳(道号披云子)主持兴建;三皇龛和辩道龛开凿于明正德年间(1506—1521)。共有雕像60余尊。既有三清老祖等道家神仙像,又有全真派创始人王重阳等道教真人像。

| 古遗址部分重点推荐 |

(按照年代顺序排列)

1.旌介遗址

反映了商代晚期与商王朝共存的北方方国的文化面貌

图源/新浪博客-若愚

年代:商

批次:第四批国保

地点: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静升镇旌介村东约500米

旌介村,因旌表春秋五霸重臣介子推而得名。

遗址内发现仰韶、龙山文化和东周遗存,并广泛分布商至汉代墓葬。1985年发掘清理晚商墓四座,西周粮仓二座,汉墓一座。有两座商墓为少见的一椁多棺,出土铜、玉、陶、骨器138件,其中青铜礼器40多件,多铸有“亚羌”铭文。

2.洪山窑址

代表了山西陶瓷业兴盛时期的最高水平

图源/晋中市博物馆公众号

年代:宋

批次:第六批国保

地点:山西省晋中市介休市城东洪山镇洪山、磨沟村一带

洪山窑址窑场创烧于北宋初年,历经金、元盛烧,明清走向衰败。洪山窑品种丰富,有细白瓷、粗白瓷、黑釉瓷及黄釉瓷、彩釉瓷、青釉瓷等,以细胎白瓷的烧造量较大。洪山窑址是一处延续时间较长、保存较完整的遗址,为研究山西古代陶瓷业的起源、发展、兴盛等提供了重要资料。

附:【晋中】国保名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山西有哪些不出名但是很珍贵的古建筑?
全国最深藏不露的宝藏省会,去一次就会上瘾!
山西经典古代建筑图象
“地上文物看山西”,这座低调的文物大省到底有多少国家宝藏?
晋北游学 | 重走梁林路:土木华章的晋北古建筑精华(9/8-9/12)
中国叫龙城的城市,虽为低调的省会却是人文宝藏地,到底藏着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