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神经系统疾病 — 运 动 系 统 锥体外系统知识分享
userphoto

2023.08.16 河南

关注

一 :运 动 系 统

▶ 运动分类

▶ 运动系统(解剖、临床表现、定位诊断)

下运动神经元

上运动神经元

锥体外系统

小脑系统

▶ 运动分类

运动:指在神经系统的协调和支配下由骨骼肌收缩和松弛所产生的活动,包括随意运动、不随意运动和共济(协调)运动。

随意运动(自主运动):指随人的意志而执行的动作,由上下运动神经元支配。

不随意运动 (不自主运动):指不经意识的、不受意识控制的动作,由锥体外系统和小脑系统支配 。

大脑皮质运动区虽然是随意运动的中枢,精细而复杂的运动必须有锥体外系统和小脑系统参与。

运动系统损伤临床表现简介

运动系统损害时出现瘫痪,不自主运动和共济失调

瘫痪:指骨骼肌的收缩能力(肌力)的减弱或丧失。上运动神经元和下运动神经元,系统内各部位病变均可产生瘫痪。

不自主运动:又称不随意运动,是不受主观意志支配、无目的的异常运动。锥体外系损伤时出现。

共济失调:指运动时动作笨拙而不协调。小脑病变的主要症状是共济失调。

瘫 痪

由于病变的部位和程度不同,其瘫痪程度、性质和形式各异。

瘫痪分类:

按程度分:完全性瘫痪(肌力丧失)

不完全性瘫痪(肌力减弱)

按性质分:上运动神经元瘫痪(中枢性瘫痪、硬瘫)

下运动神经元瘫痪(周围性瘫痪、软瘫)

按部位分:单瘫、偏瘫、四肢瘫、截瘫、面瘫、眼肌麻痹

(☆不自主运动将在锥体外系统中介绍)

(☆共济失调将在小脑中介绍)

下运动神经瘫痪的特点

下运动神经元损伤后出现下运动神经瘫痪,又称弛缓性瘫痪(周围性瘫痪)、

1)肌张力降低;

2)腱反射减退/消失;

3)无病理反射;

4)有肌萎缩;

5) 肌电图为失神经电位,神经传导速度异常。

上运动神经元(锥体束)的解剖生理特点:

1)锥体束与躯体是对侧支配,极少部分支配同侧肢 体

2)颅神经除面神经(Ⅶ)核下部、舌下神经(Ⅻ)核外,均为双侧支配

3)身体各部分在皮质的代表区与人体方向正相反(倒人形)

4)上运动神经元的功能是发放和传递随意运动冲动到下运动神经元,并控制和支配其活动;两者均是随意运动

上运动神经元瘫痪的特点

上运动神经元(锥体束)损伤后产生上运动神经元瘫痪,又称中枢性(痉挛性)瘫痪

1)肌张力痉挛性(折刀样)增高

2)腱反射亢进

3)出现病理反射

4)无肌萎缩

5)正常肌电图和神经传导速度

急性期出现联断休克现象,肌张力降低、腱反射减退或消失,病理征阴性。

上运动神经元瘫痪的定位诊断

皮质 内囊 脑干 脊髓

锥体外系统

广义的锥体外系统是指锥体束以外的所有运动神经核和运动神经传导束的总称,包括纹状体系统和前庭、小脑系统。

狭义的锥体外系统主要指纹状体系统。

锥体外系统调节上、下运动神经元的运动功能

锥体外系病变的临床症状

锥体外系损伤时,出现肌张力变化和不自主运动

肌强直

静止性震颤

舞蹈样运动

手足徐动症

扭转痉挛

偏身投掷运动

抽动症…

——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每日一学 | 临床——精神、神经系统(一)神经病学概论
神经系统疾病的分析诊断
第九篇第一章神经系统疾病总论
神经系统疾病的定位诊断(三)运动系统
运动感觉与查体
神经系统疾病诊断定性定位思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