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体育教学中遇到“笨孩子”,你会怎么办?

有句话说的好,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真的是这样吗?不管是作为一名学校的体育教师,还是培训机构或者运动场馆里面的教练,相信都会遇怎么教也教不会的学生。是我们自己的原因还是孩子的原因呢?

先给大家举个例,比如说游泳教学中的蛙泳教学,腿上动作收、翻、蹬、夹和滑行五个动作,在经过反复的教学和指导过后,有的同学始终体会不到或者做不出来脚掌外翻这个动作,即使在陆地上学会之后,下到水里就什么都忘记了,这个时候只听见老师,教练在岸上大喊收、翻、蹬、夹、滑行,然而学生眼里充满了天真的眼神还一脸懵圈的看着你,有时候急得真是血压飙升。

(图片来源海安中学)

再比如,队列队形中行进间的步伐训练;大课间的课间操教学;篮球的行进间上篮教学;排球的移动垫球教学;足球的运球绕杆教学;健美操,体育舞蹈的节奏踩点等等,在这些难度加大或者需要一定协调性的运动中,在进行反复的教学和指导后,还是会出现一些“笨孩子”,无论如何也学不会,那么,遇到这种情况你是如何处理的呢?

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有很多,我们来逐一进行分析。

原因1:有可能是学生自身的领悟能力比较差,还需要比别人多几倍的时间去学习。

解决方案:针对领悟能力差的学生,我们教师需要多点耐心,多一点鼓励,给这种类型的学生多一点自信。比如说,在游泳教学时,学生中出现因为领悟能力差而落后的情况,首先给这位孩子一点鼓励,出现进步时,及时地给予表扬,让他在学习过程中逐渐找到自信。在如此激励的情况下,往往领悟动作的能力会变得更强。

原因2:学生自身的协调性比较差。

解决方案:针对协调性差的学生,我们需要带领学生感受运动节奏,体会运动规律,加大基础的协调性训练量。比如说,在篮球行进间上篮教学的时候,学生会出现不知道迈哪只脚,即使知道了也迈不出步子,这时候我们需要多次的给这类学生做出正确的示范,并且把行进间上篮这个动作再分为更细的几步,引导学生一步步完成,并加大行进间上篮的基础步伐训练量。

原因3:学生在多次失败后,产生了习得性无助感

解决方案:针对产生习得性无助感的学生,参考有关数目,对习得性无助感的解决办法如下:

(1)对青少年要以鼓励为主,帮助他们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帮助青少年正确面对失败,要注重他们自身的进步,不要过多地将他们与他人比较,对他们要以鼓励性评价为主,引导他们充分肯定自己的优点,增强自信心,从而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

(2)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目标导向。帮助青少年建立起正确的学习目标,即让他们将体育学习、运动锻炼过程本身视为努力的目标,着重引导他们对体育学习、运动锻炼任务的积极投入。避免仅仅把体育运动成绩当作努力的目标是避免习得性无助感、培养青少年体育自主学习行为的一个重要方面。

(3)通过归因训练来提高自我效能感。人对失败的归因在无助感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必要通过一定的归因训练,纠正习得性无助青少年的错误认知模式,将他们从失望的状态中解脱出来。体育运动中归因训练的方法:进行积极的反馈;增加成功的体验;建立成功与失败的恰当标准;明确各种因素的可控性;设置明确与具体的目标;强调个人努力;谨慎比较个体之间的差异;实事求是。

(4)创设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有助于青少年形成心理上的安全感。因此,体育教师或教练务必加强班级或运动队人际交往环境的建设,提倡积极向上、平等互助的良好人际关系,启发青少年的多种体育兴趣,满足他们多层次的运动需要,使他们在体育学习与运动训练中增强自信心和成就感。

原因4:针对我们教师自身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的问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万合体育积极响应总局号召 凝聚合力提升青少年身体素质
美国青少年放弃体育运动的原因
亚运间隙看德国体育教学
体育教育更应该是一种生活方式
处罚体育老师很容易,让家长明白上体育课不能穿凉鞋却很难!
震惊!有些中学生运动会项目纪录40年无人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