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节优质课设计,让你的体育课“教会”即“学会”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围绕教会、勤练、常赛的要求,完善体育教师绩效工资和考核评价机制。将评价导向从教师教了多少转向教会了多少,从完成课时数量转向教育教学质量。将体育教师课余指导学生勤练和常赛,以及承担学校安排的课后训练、课外活动、课后服务、指导参赛和走教任务计入工作量,并根据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竞赛成绩,在绩效工资内部分配时给予倾斜。”“教会”即“学会”,作为一线体育教师应聚焦体育课堂教学,以学生“学会”“掌握”为主旨,抓实体育教育教学。



创设“引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引学”是指教师通过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引导学生走进课堂并积极参与学习,为学生能够“学会”做充分准备。在大单元教学的初始课,在传授相关知识、规则等的同时,以问题链为指引,立足项目化大单元教学理念,帮助学生知晓学习内容、目标、策略、进度和价值,明确技能学习需要通过活动环境、真实情境的设置,懂得从简单到复杂情境变化中学会技能与技战术,并通过比赛、展示等活动载体强化技能、技战术的运用。通过课后体育作业、课外体育活动、训练与比赛等,将所要学习的内容前置,引导学生在课前通过查阅、探讨、体验等多种方式,主动发现学习动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构建民主、包容、阳光的课堂环境,让每一名参与和努力的学生都能收获快乐。
如,《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教学,从基本单一的双手胸前传接球教学着手,引导学生学习基本动作方法,并通过二人、多人传接球,从距离的大小、方向的多面、有无防守、防守的严与松等活动情境的变化,引导学生从学习单一技能到在真实的赛情境中学会合理地运用技术动作,再结合比赛强化技术的组合与运用。



丰富“导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导学”是指教师适时地介入、以导师的角色帮助学生“解惑”的过程,指导学生解决学习中存在的困境,提升学生的学力,促进学生“学会”深度探究学习。 

教师要对学生在概念、特征、目标、重难点、方法、要求上加以引导,帮助学生带着一定指向性的目标去发现、思考、探究和解惑,引导学生学会学习;鼓励学生和同伴分享自己对动作技术的理解,形成激烈的碰撞,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具有发现问题并将知识形成结构的方法和灵活掌握、运用结构的能力,引导学生善于发现和归纳,构建同类技术思维导视结构模块,提升学生掌握、学习某一类技术和解决某一类问题思维方式、学习方法的能力。

在球类项目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建立所学内容的认知表象,努力思考“是什么——怎么做——为什么”,加深理解、善于发现,正确处理“人”与“球”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结合已有知识和经验,在与同伴分析、讨论、体验、演示、重构等合作学习中,提高能力水平,提升运动技能和体能;引导学生主动发现与球类战术运用相通的结构模块,能够在“传切配合”“找第三人”“攻防转换”“区域协同”等技能和战术素养上形成正向迁移,促进学生在同类项目中有效地融会学习。

设计“拓学”活动,提升学生技能水平
“拓学”是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提出将学生已学新知识进阶到对该技术的技能拓展、综合实践应用的创生活动过程,引导学生根据“学会”基础和能力原点选择合适的拓展练习,让每一个水平段的学生都能“学好”“学足”。


如,在《足球脚内侧传接球》的“二过一”拓展练习中,教师可以设定3种进阶活动供学生选择
活动1:针对足球技能水平较弱的学生,可以设计8人的直线连续“2打1”传接球练习,提升学生预判、选择和一脚出球等技能。
活动2:针对足球技能水平一般的学生,可以设计在“九宫格”传接球练习,提升学生跑动接应、快速转移和攻防转换等技能。

活动3:针对足球技能水平较高的学生,可以精选“二过一”典型套路练习,提高学生在复杂的赛场情境中找第三人、跨区转移和战略选择等技能。


创设“乐学”情境,提升学生参与热情

“乐学”主要体现在学习的动机、情感、兴趣、态度、挑战、意志等方面。小学生喜爱游戏和竞赛,创设基于儿童生活经验的主题情境,走近儿童生活世界,以游戏贯穿课的始终,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情节的变化、运动竞赛的快乐,使其情绪得到点燃,学习热情得以激发,身、脑、心协调统一,更利于深度学习,使学习自然发生。

如,水平二(三年级)《体操——前滚翻》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创设“小刺猬学本领”的主题情境。
森林玩耍(自由滚翻)——突遇危险(半蹲、低头、含胸、团身成球)——智斗大灰狼(屈臂支撑、蹬地提臀)——学本领自我保护(坡垫滚翻)——提高本领(平垫滚翻)——展示本领(连续滚翻)为主线,建构生生、师生和多维情境互动的活动场和心理场,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情境融入、游戏竞赛、展示评价等,利用学生的积极情绪,以情感驱动为脉络,将学生的思维认知、学习体验、情感表达和意志品质有机结合,激活了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激发了学生挑战困难的欲望,并使其感受到练习的乐趣,并收获成功的喜悦。
思想、情感、活动、沟通交往的多元融合与浸润,使学生沉浸其中、乐此不疲,全身心地投入,身心协调统一,使得“学会”有效落地。 

总之,学生“学会”取决于教师的“教会”和学生的学习,教师只有基于学情,把握教育教学原理、规律、学理,才能让学生“学会”。进行身、脑、心协调统一的巧妙设计,是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意志、态度等多元能力培养的关键,也是深度思维、深度学习和真正学会的关键。

摘自:
1.王素芳 纪先浦 孙元昊等《立足课堂教学主阵地 精准落实学生“学会”》
2.关勇《基于“学会”目标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与环节》
3.王素芳引导学生“学会”的教学策略
猜您喜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3下文园地四 学本领
聚焦“教会、勤练、常赛” 上好体育与健康课
教师一生需要思考的十个问题之五:我们教给了学生什么?
【教育读书】教师最应该教给学生什么?
新课改下的语文素养
教师教育的有效模式(6)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