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年为什么要分春夏秋冬四季?

为什么会有四季交替的现象?四季交替是怎么形成的呢?砼说地理为你解答。


作为一名合格的地球村村民,我们都知道,一年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四个季节交替报道,不同的季节我们会穿不同的衣服,看到不同的风景。我们先来搞清楚两个概念:

黄道面

大家都知道,地球是太阳系的一个行星,太阳系的恒星当然是太阳,所以地球是围绕着太阳运动的,而且这种运动具有周期性,这种运动我们叫它公转,而公转的周期就是一年。


黄道面即公转轨道平面,它和我们地球的赤道平面存在一个夹角。更有趣的是,黄道面不是固定的,由于地球附近天体引力影响,黄道面的位置一直在发生变化。

黄道面和地球相交的部分就是黄道,黄道的严格定义是:地月系质心绕太阳公转的瞬时平均轨道平面与天球相交的大圆。黄道是天球上黄道坐标系的基圈。(此段文字来源于百度百科)

黄赤交角

顾名思义,黄赤交角就是黄道面和赤道面的夹角,它的大小是23°26′,它也是有变化的,但是由于微乎其微,可以忽略不计。


好了,知道这两个概念,问题就简单了,结论来了:黄赤交角,是四季产生以及地球五带划分的根本原因!


⒈地球自转产生的赤道面与地球公转产生的黄道面之间的夹角为黄赤交角。由于地球公转时斜着身子,地轴与黄道面的夹角(66°34′)基本不变,地轴的空间指向(指向北极星附近)基本不变,故黄赤交角(23°26′)也基本不变。 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太阳直射点到达的最北界线是23°26′N,即北回归线;最南界线到23°26′S,即南回归线,也就是太阳直射点在 23°26′S~23°26′N作周年往返移动。因此地表获得热量随时间和空间发生变化。这样的变化用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时间和空间变化来表示。假设黄赤交角变大,那么太阳的直射点的位置也会相应变动,直射点会超过最北及最南界限(23°26′),导致热带变大。极线(66°34′)就会扩大,因此地表获得热量随时间和空间发生变化。从而使寒带范围增大。既然极地范围的增大,那么极昼的范围也会相应增大。 (本段文字来源于百度百科)


通俗的讲,地球会上下移动,导致太阳高度不一样,而地球上每个地方获得的热量也不同,太阳直射哪儿,哪儿就是夏至,南北半球正好相反,直射赤道,南北半球都是春分或秋分,这就是四季交替的现象。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地球可以一年变更四个季节?
地球公转速度是多少?
昼夜交替和时差
地球的自转轴(地轴)与其公转的轨道面成∠66°34′的倾斜
[转载]为什么八字排大运从月上开始
地理小常识:黄赤夹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