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师资格40分教学设计万能模板送上

在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科目中,教学设计题分值占40分,其中报考非音体美专业的考生教学设计题是给出语文、数学、英语、音乐、体育、美术共6道题,任意选择1道擅长的题作答即可,不过根据往年情况,选择小学语文的还是占据多数,很多考生也反映语文相对简单些。报考音体美专业的考生教学设计题是从音乐、体育、美术三个题目中选择一个。

下面我们就一起了解下教学设计题到底该怎么写?又包含哪些内容呢?

一个标准的、科学的教学设计书写内容及步骤如下:

(1)教学设计说明:写出本教学设计意图和整体思路(突出新课程特点);

(2)教学分析:包括教学内容的分析和学情的分析;

(3)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教学策略(或学法指导):选用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媒体及板书设计;

(5)教学过程;

(6)教学反思、评价。

以小学语文为例,出题方向有哪些?

一、第一种出题角度一般是考察文本特点,通常出现在第一题,有以下几种问法:

1.分析文本的写作特点。

2.试对上文进行文本解读。

3.分析本文的景物描写的特点。

这几种问法实际意思都是一样的,主要分析课文的写作特点。主要从文体、结构、语言表达、修辞手法、说明方法和表现手法等角度进行分析。

第二种出题角度就是拟定教学目标,一般处出现在第二题,有时也会出现在第一题。

教学目标拟定通常从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这三个维度分析。

第三种出题角度是教学重点、难点,一般出在第二题。

第四种出题角度就是设计教学过程,分别有设计导入及理由、设计课堂提问及理由、设计三道题及理由和设计板书及理由。一般出在第三题,分值为20分。主要以阅读和识字课型出现。

第五种出题角度是针对写作课对作文写评语,具体可从内容、结构、句式、语言、字迹、表达情感、表现手法等方面着手,也可从开头、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进行评价,要做到用书面语进行评价。

了解过教学设计的书写步骤及出题方式后,还是不太清楚,没关系,模板奉上,总能让你拿下教学设计的!

模板:小学语文教案设计的步骤与内容

课题:______

课时:______

课型:______(新授课/复习课/检查课)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会读写______等______个生字,会读认______等______个生字,掌握______等词语的用法。

(2)学习文中______的知识点,理解文中主旨句/关键句______的含义。

(3)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作品大意,与他人交流阅读感受。

(4)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熟练利用查字典/词典的方法自主理解文中______等生字词。

(2)熟练运用听读、跟读、默读、自由朗读、略读/联系上下文、生活实际/借助读物中的图画、表格的方法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能初步借助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______的相关资料。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体味课文对______(风光/人物/意象)的赞美,产生对______(大自然/美好品质)的热爱,激发______的情感。

(2)初步形成____的观念,养成____的习惯,获得___的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了解______的知识,了解事件梗概(记述文)/大体把握诗歌大意(诗歌)/积极展开想象(说明文)。

(2)懂得______的描写顺序、叙事线索、说明方法。

2.教学难点

(1)感受由______而产生______的感情,注意通过课文的声调、节奏等体会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2)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______等标点符号/修辞手法的不同用法。

(三)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通过提问或活动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兴趣,参与课堂分享。

(2)出示图片、PPT视频引出本文话题,请学生谈观看图片、视频的感受。

(3)对学生代表的回答予以鼓励性评价,并导入新课。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采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读顺;难以理解的字、词、句等,用笔做上记号;通过查字典、联系生活实际解决生字词。

(2)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课文;学生评议,指出读得好的地方与不足之处。

(3)了解作者简介、时代背景,为课文学习做铺垫。

3.细读课文,合作探究

(1)自由朗读第一小节,思考问题:______;

通过自主学习的形式,个人自由发言;

老师予以积极评价,引导正确答案。

(2)快速默读第二小节,通过圈点勾画,划出______问题;

通过四人小组形式展开交流,小组代表发言;

老师予以积极评价,引导正确答案。

(3)教师示范朗读第三小节,请学生注意其中的重音和停顿。如:______;

通过寻找段落的(动词)重音,谈谈理解;

分角色朗读或表演。

4.精读课文,拓展延伸

(1)自由选择朗读方式,重点阅读______句子、段落,谈谈感受。

(2)引导学生通过关键词句______把握文章脉络和内容,体味感情。

(3)仿造______词/句,造句/写话,促进知识迁移。

(4)开放课堂,促进拓展。

5.总结归纳,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背诵喜欢的段落,讲故事给父母听。

(2)搜集______相关资料,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3)阅读______课外知识。

(四)板书设计

板书可采用脉络式、提纲式、图表式、点睛式、对比式等类型。以提纲式板书为例:

课题:______

第一段大提纲:______

第一层小提纲:______

第二层小提纲:______

......

第二段大提纲:______

......

以上就是小学语文教案的设计步骤,既然有了方法,接下来就提起笔设计出自己的教案吧。万事开头难,迈出第一步,会越来越好的。下列例题大家可以作为参考,但不可能完全照搬,最好形成自己的特色哦!

例题1:教学设计题。

仔细阅读上述材料并回答以下问题:

1.试写出教学目标。

2.根据材料以及教学目标写出作业设计环节。

3.导入环节以及设计理由

例题2:教学设计

观潮

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这一天早上,我们来到了海宁市的盐官镇,据说这里是观潮最好的地方。我们随着观潮的人群,登上了海塘大堤。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镇海古塔、中山亭和观潮台屹立在江边。远处,几座小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长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过了好久,钱塘江才恢复了平静。看看堤下,江水已经涨了两丈来高了。

例题2.jpg

仔细阅读上述材料并回答以下问题:

1.试写出教学目标。

2.设计出适当的导入环节。

3.设计三组合理的问答。

【例题答案解析】

例题1:教学设计(数学)

1.试写出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动手操作,通过量、剪、拼、折的方法,探索并发现“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的规律。

(2)过程与方法:在探究过程中,经历知识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通过交流、比较,培养策略意识和初步的空间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感受思维提升的过程,激发求知欲和探索兴趣。

2.根据材料以及教学目标写出作业设计环节。

1、填空。

(1)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度。

(2)一个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分别是80°和75°,它的另一个角是()。

2、求下面各角的度数。

(1)∠1=27° ∠2=53° ∠3=()这是一个()三角形。

(2)∠1=70° ∠2=50° ∠3=()这是一个()三角形。

3、判断每组中的三个角是不是同一个三角形中的三个内角。

(1)80° 95° 5°( )

(2)60° 70° 90°( )

(3)30° 40° 50°( )

4、红领巾是一个等腰三角形,求底角的度数。(多媒体出示)

3.导入环节以及设计理由

一、激趣引入。

1、猜谜语

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

生:喜欢。

师:那么,下面老师给大家出个谜语。请听谜面:

形状似座山,稳定性能坚,三竿首尾连,学问不简单。(打一图形)大家一起说是什么?

生:三角形

2、介绍三角形按角的分类

师:真聪明!!板书“三角形”!那么,三角形按角分可以分为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锐角三角形这几类

师分别出示卡片贴于黑板。

3、激发学生探知心理

师:大家会不会画三角形啊?

生:会

师:下面请你拿出笔在本子上画出一个三角形,但是我有个要求:画出一个有两个直角的三角形。试一试吧!

生:试着画

师:画出来没有?

生:没有

师:画不出来了,是吗?

生:是

师:有两个直角的三角形为什么画不出来呢?这就是三角形中角的奥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三角形角的知识“三角形内角和”(板书课题)

设计理由:采用猜谜语的方式激发起学生的积极思考的状态。能够更好的开展下面的教学环节。

例题2:教学设计(语文)

1.试写出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掌握课文中的生词,学会作者对景物的描写手法。

过程与方法:(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朗读生字词,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认识文章主旨,体会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增强同学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2.设计出适当的导入环节。

激趣导入:

老师:同学们,大家好!大家在暑期过得怎么样,有没有和父母去哪里旅游,参观名胜古迹?相信大家在旅行途中都会感叹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今天是新学期的第一堂课,巧的是呀,我们要讲的也是大自然,第一课描写的正是大自然的一大杰作,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跟随赵宗成和朱明元二人一起去领略大自然的力量。

3.设计三组合理的问答。

(1)老师:同学们,大家已经对文章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了,那么这篇文章描述的对象是什么呢?

学生(一齐回答):钱塘江潮(此时,在黑板中央偏上板书课题《观潮》并在其下方写“钱塘江潮”)

(2)老师:同学们,钱塘江潮是一大奇观,那天,来观潮的人多吗?哪里可以看出来?

学生:来观潮的人很多。在文中第二自然段“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

(3)老师:这句话怎么就能够看出来观潮的人很多呢?

学生:“人山人海”就是形容人聚集的很多,像山一样,像海一样多。从“昂首”“望”“等着”“盼着”这几个词可以看出大家焦急的等待着,对钱塘江潮非常期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自我新期待》教案设计
把握“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应做到的八项注意(吴文博)
教师资格—教学设计答题技巧
教师资格证考试学会可拿40分!教学设计全解析 万能模板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的操作方法
教 学 设 计7.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