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营养学的讲究

  (1)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特点进行最好的保养

  对于中医初学者来讲,当学完脏象以后,就能觉察到自己的脏象是处于生理阶段,还是病理阶段,就可以先通过饮食来调养身体。这是以人为本的中医营养学的第一个特点。

  中医营养学是以真人为蓝本,再推广到普通人的,可以精确对应到每个人。既具有普适性,又具有个体差异性。

  (2)最好吃应季应地的食物

  中医营养学是以天、地、人为参照体系的。

  什么是天?就是我们吃的、喝的这些食物要讲究出产的时间、食用的时间和食用的量,这叫食饮有节。我们吃东西一定要顺应天时,也就是说要应季。如果想健康长寿的话,那么最好吃应季应地的东西。

  以前我们物质生活水平不高的时候,吃的那些东西反而是很健康的。因为当时我们没有条件去吃不健康的东西,也没有反季节的东西,都是到了什么季节就吃什么。

  如果再讲究一点儿,就要随着二十四节气的变化去饮食。

  自然界里,每个植物都有它的“信”,就是什么时候什么花开,什么时候什么“秀”,什么时候什么“实”,什么时候什么落,这叫华、秀、实、落。比如说到了一定的时节石榴花就开了,或者是杨梅、樱桃、桑葚、西瓜……熟了。

  饮食应季的目的在于:第一(也是最基本的),要充饥;第二,要解馋;第三,要过瘾(过瘾其实就是调神、通神)。所以《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里面提倡,只要我们的饮食、思想、行为跟着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起伏规律去走、去共振,我们就能活得好好的。

  (3)吃什么不重要,什么时候饥了、饿了、馋了很重要

  中医营养学以人为本的宗旨还体现在什么方面呢?吃什么不重要,是不是饥了,是不是饿了,是不是馋了,这几点很重要。这些都是中医营养学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

  就像在“吃不吃早餐”这个问题上,有不少人会举出各种科学的论据来证明吃早餐的重要性,但是,他们没有一个站出来问你“你早晨起来饥不饥”“你早晨起来饿不饿”,这与“强暴”人的胃有什么区别呢?

  “以人为本”是王道,你“想怎么着就怎么着”,那是霸道。

  (4)顺时而食,人就活得不累

  中医营养学认为,在饮食上,我们起码要应四季,应该跟着四季的变化走。

  春天要多吃嫩芽儿、绿叶的菜,少吃肉,因为在《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里说,春天应“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违反它,人体生发的阳气就会被压制。

  什么叫春生?春天是生发的季节,应该多吃嫩芽绿叶,鼓励生发之气,少吃肉,少吃酸。我们立春那天吃的春饼里,主要的食材是豆芽、绿叶菜,这就是顺应了时节。这都是针对健康的人而言的,可以鼓励他们的生发之气。

  在过去,说极端一些,过年、过节是那些吃不饱、穿不暖的穷人唯一可以吃饱、吃好的时候。所以中国的节日大多沿袭着浓厚的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习俗,节日期间的饮食,基本都是黏腻、肥厚、难消化的。时过境迁,在现在这个时代,我们可就不能再那么吃了。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的月饼,高糖、高油,我们现在吃了之后会感觉顶在胃里,很难受。但如果是在以前,人们吃不到油,吃不到糖,吃不到白面,他们吃起来就会感觉很香。

  继承传统的目的是,让我们活得更好一点儿,不是说为了继承而继承,而是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夏天太热,人体容易出汗,流失盐分,所以夏季的饮食要注意补充盐分,口味要偏咸一点儿。还有,夏天我们可以适当补充一些血肉有情之品,这主要是因为夏天人的胃肠容易寒,所以一定要吃温性的食物,同时还切忌吃大量冰镇的东西。因为夏天人体所有的热气全在体表,不是吗?夏天我们摸摸自个儿的肚子,常常是凉凉的。

  到了身体容易燥的秋天,果实成熟了,我们就要吃点儿梨、苹果这些水果,也可以喝点儿果汁,这样可以滋阴、润燥。

  很多人在春天喜欢喝果汁,其实春天是没有应季的水果的,有也是带着邪气的。

  冬天我们吃什么呢?秋天吃果,冬天吃实--看松鼠吃什么我们就吃什么。而且冬天我们要吃一些须根的东西,比如土豆、红薯、萝卜等。其实,从秋天开始我们就应该晒点儿干菜,比如过去人们常吃的葫芦干儿、豆角丝儿、茄子干儿、蘑菇干儿……到了冬天用来炖肉,特别香。这样的食物和我们现在所吃的反季节食物,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的。

  为什么冬天要吃这些东西?因为冬天是闭藏的。如果冬天吃绿叶菜,就会给身体一个错误的信号--春天来了。然后我们的身体就会提前发生一些相应的反应,但事实上还是风刀霜剑的严寒,这样我们身体里的神就会很痛苦:“到底该听谁的?”神一痛苦,人就开始痛苦,身体也就会出现各种状况。

  其实,按照季节的规律去饮食,包含了一个很深刻的道理--顺时而食。我们吃的不仅是物质,还有能量,那种生、长、收、藏的能量和气息。

  比如当我们吃一些根茎的植物,或者是须根的植物,我们的气是往下沉潜的;而如果我们吃一些发芽的,或者是一些开花的植物,我们的气就会往上浮。

  最关键的是这样饮食能够实现调神,能够跟天地的节奏实现同步、共振,这样的话我们就不会活得很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营养学 | 秋冬季吃什么比较好?
中医大家徐文兵《饮食滋味》整理笔记02
中医饮食营养学
徐文兵谈中医的营养观
荐书:《饮食滋味》
食材滋养身体堪比药效,到底中医是怎么看饮食的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