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合理利用生物钟,提高学习专注力

怎样用最短的时间休息好,怎样通过最少量的休息提高学习的精力,是学生们很关心的问题。我总结了一下,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早上尽量不要过早起床,六点多起床就足够了。起床后如果低强度锻炼十几分钟,一天精神会特别好。早读一般安排两科朗读、背诵(侧重安排语文、英语,其他科目也可安排读一读),尽量不要在某一科朗读或背诵上花费过多的时间,否则对长时记忆不利。

中午要尽量午睡40到50分钟,但不要午睡过长,这是整个学习过程最重要但最易被忽视的环节。为什么要着重强调午睡呢?通过我二十多年课题跟踪研究发现,大多数学生在没午睡的情况下,下午3点左右如果坐着不动的话就易进入浅睡眠状态,上课注意力容易分散。加上下午3点左右学校常安排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需要动脑思考的科目,因此学生课堂吸收率普遍极低。想靠自己课后弄清楚课堂内容往往要多花两到三倍的时间,且知识运用很难熟练。

另外,中午没有午睡,晚上6点到8点这段时间又会进入浅睡眠状态,而这段时间是课外学习时间中逻辑思维运算的高峰期,当人有睡意时,这一高峰期便容易被错过,对数学、物理、化学、地理等学科的学习极为不利。若在晚上6点到8点这段时间里伏案小睡,不但容易把其中一两科的学习时间打乱,同时又会使逻辑思维时间延后,使得晚上11点后很难入睡,直接影响睡眠质量。很多学生还会因此在第二天上午9点左右再次进入浅睡眠状态,而许多学校的数学课正好安排在这段时间。长期这样下去,不可避免会出现恶性循环的状况,感觉自己总跟不上别人,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这几科的学习会越来越吃力,越来越力不从心。

在安排晚上的学习时,要注意将思维科目(数、理、化)与识记科目(语、英、史、地、生)错开,睡前不要安排思维科目的练习,适当安排阅读一些课外内容帮助入睡。如果一周下来感觉很累,则有必要安排星期六晚上或星期天白天好好休息一下。

总之,想保持好学习的节奏,就必须做到劳逸结合。而“劳”和“逸”的过程,又各自有各自的节奏可以遵循。“劳”时要全神贯注,充分利用每一点时间;“逸”时要严控时间,懂得怎样用最短的时间得到充分休息。只有这样,才能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学习,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能起到很大的帮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摁下葫芦漂起瓢,怎么分配选考科目的学习时间和精力?
新高考3+1+2下,化学专业必须选择物理,物理专业没必要选择化学,化学还有出路吗?
云南中考新改革又出炉了!!
新高考:想弃选“物理”,赋分制下的中等生怎么选科更合适?
上海首届新高考3 3选科录取情况曝光,长沙初中生好好看看
高考一共有几科?每科多少分?怎么才能尽量考高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