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素器辨赏看点在 温故知新重断代

一块素璧(图1):

图1-1

图1-2

图1-3

古玉素器的辨赏最考验眼力功夫,赏玩者几乎都有这样的感觉(图2)。

图2

这是大约一年前一位藏友发的赏玩信息,当时兴趣所致就图片信息产生的初辨感觉:真古、到代不很确定。

一年后偶尔又看到这帖,不妨回头检索一下,看学步的过程中思路是否正确,所谓“温故而知新”,也是一种赏玩的方式。

虽然素器,但是其含藏的信息量仍然是“看点”所在,辨真仿断时代都是要有相应的信息支撑的。这件真古具体有哪些看点呢?

一是“橘皮纹”:这个橘皮纹的直观、古朴堪称教科书级别了(图3)。

图3

二是工、蚀自然:打磨砂痕依然历历在目,但因土蚀使打磨砂痕产生了断断续续(图4),蚀在工上。

图4-1

图4-2

三是沁、蚀对应:蚀为沁门,重蚀区(黑色水银沁)沁重、轻蚀区沁轻若无,符合对应的自然沁特点(图5)。

图5-1

图5-2

以上几个看点都反映了此素璧的工上自然态,人力所莫能企及,所以应为真古无疑。

至于断代,当时疑为齐家,虽然不确定,属于辨识不细致,全因玉料的杂质被齐家“多色”的特点带偏所致。其实只要用心细致观摩,仍然还是能从素璧所带的有限信息上挖掘出来的。

这枚素璧的有限信息也是有用信息,就是:钻孔。

钻孔为管钻特征,双面对钻的起钻点位定位准确(未发生偏移或者偏移趋向),且孔壁垂直、口沿留棱(图6),非文化期骨、竹等管钻特点、为金属工具时代管钻特征。

图6

开孔旋磨痕迹深浅不一、砂痕粗细不均,为铜质金属管具的钻痕特征(图7),与铁制金属管钻细密平行的痕迹残留(图8)有明显差别。

图7

图8

所以,此素玉璧应为商周时代的到代真品。赏古是一个不断学习提高的过程,温故而知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玉拾粹(1):近距趣味璧上观
高古玉的几个鉴定和断代依据
传世古玉真伪有区别,多方面的分析研究,才能把握作品真伪
古玉识趣(118):初观拙朴藏文化 细识却非远古砂
浅谈如何观察馆藏古玉微观细节(四)
收藏收藏,高清微距大图,学习解玉砂在砣具与手工作用力下的成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