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金梅花落——郭若愚先生藏北魏金铜佛像珍赏
userphoto

2023.04.02 广东

关注

大家好,我是郭鹏。欢迎来到微观。

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一尊金铜佛造像。先看造型已经有了北朝的造型特征,一定不是隋唐时期的作品。从各方面的信息来看,这尊造像的制作年代应该在北魏时期。

 


我们转过来看发愿文:清信士佛弟子李随喜侍佛


文字的内容是常见的发愿文,但字迹比较古拙。而且在高古佛造像中算是比较大的,长度超过十公分,宽度四公分。厚度也很不错,在拓印的时候也完全可以体现出佛像背光的厚度。在同时期的佛造像作品中是比较大的。


这尊造像外部整个的皮壳已经被盘熟了,说明在此之前这尊造像经过了长期的盘玩。那常年盘玩这尊造像的人是谁呢?那人就是郭若愚先生。这尊造像是在2016荣宝斋秋拍——金梅花室郭若愚藏金石书画文房雅玩专场上拍得的。


郭若愚(1921-2012),上海人,弱冠始拜散木先生研书治印、金石之学,其先后从邓散木、阮性山、郭沫若几位先生学习金石、书法、绘画、篆刻、古文字及考古,而立之年即出版专著,又入上博(上海市文物保管会)工作与徐森玉、潘伯鹰诸老为同事。

郭若愚先生在学术上成就斐然,著作甚丰,在人文学科的多个领域都有相当杰出的成果。著有《殷契拾掇》《殷契文字缀合》《太平天国革命文物图录》《战国楚简文字编》《红楼梦风物考》《古代吉祥钱图像赏析》及《篆刻史话》等。


说到这里就谈到了一个收藏与文化的关系。进行收藏一定要去学习和把握一种器物下蕴含着的知识信息,要注意文物的信息传播和整理出版工作。

 


我们经常可以见到许多前辈学人的毕生收藏,被整体拿到拍卖场上进行拍卖。甚至有子女将父母信件、日记拿出来拍卖的,许多完整重要的资料,一经拍卖之后很多东西也就都散落四方了。

一般情况来说,在尽可能的情况下藏品还是自己整理出版比较好,它们会相对完整的保持一个审美体系,以供后来者查知。最后如果集结成一本拍卖图册,没有深度的发掘研究那未免就有些悲惨了。不仅是物的悲惨,更是人的遗憾。

我们要重视文物的物,更要重视文物的文。



- The End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物质文化遗产——张富庄摩崖石造像
上海誉恒轩秋拍6.5亿稳定收官 金铜佛像闪耀全场
清代金铜度母造像赏析
2013-14 金铜佛造像
眉山市级文物:长马埂千佛岩摩崖造像(老古)
庆阳市博物馆线上展览第17期(精品文物鉴赏——鎏金铜佛造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