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场不得不看的展览盛宴——水松石山房特展



“水松石山房”,代表着全球最卓越的文房工艺品私人收藏。为自己的收藏取了这样一个中国文人色彩极其浓郁的名字的,其实是一位英国藏家,莫士辉。

当艺术里的文人精神开始蔓延越过中国文化的边界,传统水墨领域经水松石山房主人的重新演绎,从山水、怪石、如意与权杖等文玩,到大胆实验的构图、技法与媒材,创造出全新的水墨画型态。



此次展览为止观艺术馆首次举办的当代艺术作品展,止观艺术馆座落于金鱼胡同12 号的王府井商业中心,前身为贤良寺的部分院落,在明朝时为诸王府,清初为怡亲王允祥(康熙第十三子)府邸,雍正八年允祥逝,其谥曰贤,尊其遗愿舍宅为寺,雍正十二年(1734 年)建成之后,寺名由雍正皇帝钦赐,依其谥号取名「贤良寺」,时贤良寺因为临近皇宫,许多外省官吏进京述职多居于此,是内城中一座著名寺院。现今的止观艺术馆仍保有部份古建筑,并融合现代建筑,传统元素与当代设计理念的相互结合,现代建筑结构却仍有悠久历史文化传承与艺术性。此次止观艺术馆与平艺术空间合作展出水松石山房主人的作品,在这个曾为许多历史事件的见证地,我们得以与过去对话,并有奇境山水、神秘怪石与山中隐士作陪。



水松石山房主人最早于1979 年开始从事水墨画,建议他的人是著名水墨画家及藏家王季迁,作为一名中国画家的代理人,他在接下来的十年中都与他所代理的画家一起学习,先是观察他们作画,直到后来能跟他们一起作画,甚至共同创作。而水松石山房主人在中国艺术品收藏方面的敏锐眼光,更为其画作注入了深刻的厚度,他的作品在探索古典的文人精神,石则是他倾心入画的题材,其中蕴藏着无限的抽象能量与诠释空间。水松石山房主人一生都浸淫于中国艺术与文化之中,其内在精神世界已与中国文人同流,是以他选择以水墨画来表达自身可谓水到渠成。他画中透射出的自在自发与纯粹反映了他的道家哲学,据此万物皆归于自然。透过图像与文字,水松石山房主人将中国历史带入了二十一世纪,将我们传送到形而上界。

欣赏水松石山房主人的作品时会觉得十分有趣,因为能见到那些其所绘製的「不可能存在的奇石 (取自作品AK15.29 超脱悖论裡的题记内容)」,然而再配合著题记的阅读则能开拓想像的空间、增加思想的深度。其题记也常是一篇篇「不可能存在的奇遇」,因此以下即摘录部分题记内容与大家共赏。


AK12.70 再訪龍池

Revisiting the DragonPool

水墨 雲龍紋紙

印款:飛鶴(圖印)、秋濤、石狂、攜杖老人、人磨墨墨磨人

185 x 95 cm

2012年 夏



我曾读过几首古诗,它们述说龙池位于离杭州不远的天目山。但我自己唯一见过的龙池是在我涉足寻找冷山的诗人不成时,却找到了龙瀑布及龙池。我在某年花了数週的时间于此,那是遥远的、时间并不仓促的过去。我睡在山崖下,食野草及野菇,饮大自然的山泉酿。那是美好的时光,而现在,已届垂暮之年的我自回忆中将之绘于笔下,墨香充斥著鼻腔,我用笔刷刻划,犹如我有时用刻印的刀描绘一般:相同无二致。



AK15.68 待聖哲歸來

Awaiting the Return of the Sage

設色 雲龍紋紙裱於宣紙

印款:水松石山房、如如居士、石狂

69 x 138 cm

2015年四月



我们花费如此漫长的时间在石头的境地裡,致使红尘看似如梦境。空瓠隐士,我与之短暂相处于清朝时期的南山,他花了许久的时间在一个他珍爱的石头上,久到令我思考在他无法顺利归还之前还要多久时间。



AK10.32 (i) 鈞窯之愛

An Affinity for Junyao

設色棉紙

74.7 x 69.7 cm

2010年



人不会用聆听的方式来评定一件视觉艺术作品,因此,我很少费心思考那些依地质学所分类的各种石材所发展出来的複杂鑑赏方式。我也不曾关注石头的声音或是被钱币、小铁鎚敲击时产生的共振声。当然,除非是可以和磬比拟的奇石;某些奇石发出的声音就和磬一样,而许多石头也被用来製成磬。相对来说,友人崇高隐士十分了解各式各样的石材,而当我发现这件石头时,他只用看的就能判断它会发出像铃ㄧ般的声音。



AK15.57 長孫

 First Grandson

設色 雲龍紋紙裱於宣紙

印款:如如居士、水松石山房、士撝

70 x 35 cm

2015年三月作於香港


AK15.85

與判決對話

Conversing with Judgement

水墨 雲龍紋紙裱於宣紙

印款:水松石山房、攜杖老人、石狂

138 x 69.5cm

2015年五月作於香港



仙人及山人、圣者及隐士、石狂及手杖主人们皆住在红尘及光的境地交接的边缘上。这是之所以他们时常从一端踏入另一端并遇到奇兽。在尘世裡,这些生物被比喻为某种徵兆或是与特定的人有关联。龙,作为神秘奇兽之首,作为皇帝的象徵,而拥有较少爪子的龙则与贵族及某些佛教的圣者相联。在超脱的境界中,龙及其他那些被想像出来的奇兽住在怪石裡,等待著觉悟者、笔刷及墨的相伴。




说其有“东方灵魂”绝非夸张,从Hugu Moss的藏品到工作室都带有中国文人的气息。他收藏的中国工艺品、工作室里的明式家具和雅石陈设,都是传统文人的心头好。他将这些元素融入到了生活、收藏中,让它们更富“禅意”。


英国藏家的东方收藏


Hugu Moss的收藏“老师”来头不小,有南下香港第一代藏家仇焱之;有香港艺术收藏家张宗宪;还有华人大收藏家戴福保(戴润斋)等等。从名家的指点到自己上手收藏,终将东方艺术的韵致研究到了骨子里。

逸翫俊赏”的水松石山房藏珍玩专场三尊连原装木供龛


Hugu Moss的收藏兴趣甚为广泛,从初期的鼻烟壶到后来的明清文人器物,这些风格迥异、琐碎零散的藏品经过Hugu Moss的统一归纳,更彰显了中国艺术的道家思想,创造出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隽永的、近乎冥想的东方情愫。


工作室里的“中国”元素


要说Hugh Moss的中国情结,从他英国的工作室陈设就可管窥一二。据说,Hugh Moss的堂号来源于其工作室壁炉上挂着的吴昌硕题“水松石山房”的匾额。


室内的平头案和造型各异的雅石,是水松石山房主人穿梭于古今的见证。屋内既有西方的壁炉和布艺沙发,也有东方古典的屏风和灯台,这种西东方布景的强烈冲击,正是Hugh Moss所追求的:遗世而独立的座落在世界的尽头。

阳光洒进书房,在造型素简的平头案和四出头官帽椅上落下点点余辉;古堡书案上,静静地立着明代的罗汉……这些古物,跨越了千余年的时间和八千多公里的空间,交错了时光,悠然徜徉于其中。如果没有这些古物,如何能让人了解其超脱尘世之上的心灵境地是如此广阔与自在?

水松石山房主人曾于二零零九年七月对自己的收藏人生有过这般的描述:

   

艺术界之中,从前的艺术家、学者、艺术馆馆长、收藏家、艺术品交易商或代理似是各司其职,但现在已不可同日而语,各个角色之间的分野经已变得模糊。我觉得这是一个好的转变。如果有人醉心艺术,并且热切探求箇中奥妙,我深信他踏上收藏家之路是自然不过的事。

明 黄玉卧马 7.8公分   拍品已售:美元592,572.00

所有艺术都是向经验作出的创作回应—于我而言,这是最全面的一个定义— 足以引起在不同层面热切追求艺术人士的共鸣。我深信收藏家由寻觅艺术品,以至收购、研究、分门别类、装箱及保存等多个步骤,与艺术家耗尽心力完成作品,在艺术意义上并无二致。


十七世纪 田黄留皮雕“座狮观音” 高8.9公分 重269克 拍品已售:美元2,756,748.00

我如此著迷于中国艺术,与我的成长背景不无关系。中国艺术品陪伴我长大,我骨子裡根本就是一个收藏家。我的第一件鼻烟壶藏品是十六岁时在伦敦波多贝罗路( portobelloroad) 市集购得的。 那是一个星期六下午,买鼻烟壶的钱是我上午从温布顿公园( wimbledonpark)的蔬果店做兼职挣来的。我简直被那个精緻的鼻烟壶迷住。但是,由于我没有其他收入来源,很自然便投身于艺术品买卖,一来是因为家父于二十世纪后期在伦敦经营东方艺术品买卖,已经颇有名气,我可以说是继承衣砵;二来是为了个人收藏品筹集资金。当然我亦得承认自己在其他方面的才干乏善足陈。

在购入第一个鼻烟壶之后,我的收藏生涯就此展开。在担任家父的全职助手之前, 每个週末天还未亮,我已经在蔬果店干活,将蔬果排列得整整齐齐。工作六小时之后,下午我便会前往波多贝罗路。那时的薪水实在少得可怜,但由于我太热爱鼻烟壶,所以再辛苦也觉值得。时至今日,我仍然记得早期拥有数个鼻烟壶时那种兴奋莫名的感觉。


 明 错金银牺尊 16.5公分 拍品已售:美元190,654.00

那种兴奋随著年月流逝已变得稀有,无疑感觉因重覆而变得钝衰。那时,我总会把新购入的鼻烟壶放在床边,睡前拿来再三欣赏。我不单惊讶于鼻烟壼的精细,更因为能够拥有这样的艺术品而深感人世间的奇妙。当我日渐瞭解这种艺术形式,也更能领略箇中奥妙。每到夜深,我总会不期然反覆醒来,亮起床头灯,一再欣赏那些鼻烟壶。因此,在我收藏生涯初期,也是睡不安寝。今天,我安睡的时间虽然多,但那种兴奋之情已经渐淡;这也许意味著我有望成为智者。

 清十八世纪 犀牛角雕荷叶杯 10.4公分  拍品已售:美元314,321.00

后来,我厌倦了蔬果店的工作,开始全职在家父戴维斯街( daviesstreet)斜路上方那满佈灰尘的小店工作(当时我们并没有想到要将「小店」提升至「艺廊」)。当年最著名的收藏家:斐西瓦乐.戴维(percivaldavid)、欧谟科普斯(eumorphopolus)、克拉克夫妇( theclarks)、乃丽.艾奥尼迪斯( nellieionides)、比利.温克华兹( billywinkworth)等等,也曾踏上门阶,打开玻璃门,大驾光临我们的小店。

清雍正銅鉢式香爐  8.2 公分 拍品已售937,500 HKD (120,872 USD)


明末 / 清初鎏金銅佛獅薰爐  10.9 公分 拍品已售750,000 HKD (96,698 USD)

我还记得有一天来了一位长相和蔼可亲的男士,家父马上示意我要规矩一点。我很快便知道他就是瑞典国王— 一个知识渊博、慈祥、朴实而且热切追求艺术的收家。他不单亲身拜访家父,甚至乐意和我这个装模作样、不擅辞令的小子攀谈。玛丽皇后也是我们的客人,那一次我马上把她认出,加上皇后随从众多,我马上变得循规蹈矩。玛丽皇后那次没有头戴皇冠,我感到有点失望。但她像一艘全速前进的大帆船,在佈满陈列柜的窄小走廊昂然驶过,根本就没有留意到我。

晚明銅胡人騎獅薰爐 47 公分  拍品已售1,720,000 HKD (221,760 USD)

在家父的小店工作,使我发现沉醉于收藏的古董商之路并不孤独。我认识了二十世纪两位首屈一指的华人古董商暨收藏家:戴润斋(戴褔保)及仇火之。其后当我拥有自己的生意时,我认识了当时另一位杰出华人古董商暨收藏家张宗宪,并与他成为知己。他们三位知识广博、品味优雅,收藏了不少中国艺术珍品。对于我早期的收藏生涯,仇火之的指导影响至深。指导我的不是家父,因为他没有收藏家的细胞,而他对我的收藏品亦不以为然,不过他仍然任由我继续购入。

明正德銅番蓮開光阿拉伯文香爐  通高14.1 公分 拍品已售3,160,000 HKD (407,419 USD)

在我最初学习怎样当一个古董商的日子裡,家父的好友仇火之每年总会来访一两次,有时甚至会在我家留宿。无论是在艺术品的买卖或是收藏方面,我都从他身上获益良多。他对我循循善诱,对此我一直心存感激。另外一个对我有重大影响的还有亨利.诺顿( henryr. n. norton)。他是一个乐天、温文尔雅,而且极具远见的人。他总是不迟不早,每个星期一早上来到小店和我谈天。他为人谦虚,对中国艺术有深厚的知识,我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许多。

晚明銅錯金銀「五子登科圖」三足香爐  《吳興盧次洲製》款  10.7 公分  拍品已售1,480,000 HKD (190,817 USD)

从他身上,我瞭解到如果能或多或少从学者角度研究我所喜爱的艺术品,我可能会对一些深涩难懂的中国艺术比客人懂得更多,并发现一些人们未知的意义和价值。所以亨利提议我收藏那些特别的艺术品。他认为我有那种天赋,因为他自己也属同一类人。他说,总有一天,人们会认同你的看法。他的做法体现了自己的论调,但亨利绝对不会将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别人身上。他收藏了形形色色的中国艺术精品,大部分在他购入这麽多年来,都受到误解和忽视。直至六十年代,人们终于认同他的先见之明。当时他的收藏品尽是一些过往未受重视的宝藏。

元 / 明初銅錯銀釋迦牟尼苦行像  13.8 公分  拍品已售2,440,000 HKD (314,590 USD)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批新冒起的古董商暨收藏家有以下几位:亚伦.哈特曼(alanhartman),拥有成为收藏家暨古董商的天赋,他认为应该收藏最好的艺术品,其馀的都应卖掉;朱勒.史皮尔曼(julesspeelman),对质素及稀有程度的关注和理解,其客人也望尘莫及;至于「翦淞阁」主人黄玄龙,他对中国文人艺术品的知识渊博,连我这个谈不上谦逊的人亦要甘拜下风。

明宣德銅鎏金甪端薰爐 16 公分   拍品已售4,240,000 HKD (546,664 USD)

二十世纪后期,出现许多传统的收藏家。我经常独自拜访他们,有时是陪同家父前往。在欣赏他们的珍藏之际,我受到他们的薰陶,并且积累艺术知识。比利.温克华兹( w. w. (billy) winkworth)是其中最突出的一位。比利受过高等教育、彬彬有礼、博学多才,而且很有閒情逸致。他对艺术有独到眼光,而且每次总会为我准备上佳的红茶和糕点。

清十八世紀銅灑金臥鹿鎮紙 7.9 公分  估價1,000,000— 2,000,000HK$(128,930 - 257,860US$)

我从他身上学懂相信自己的判断和直觉,不顾他人反对的声音,甚至更糟糕的冷对。他的收藏品包括远至十五世纪的一些瓷器精品,以及康熙年间的御製碗。前者在当时被认为是十八世纪的複製品,而后者则被当作当代赝品。他深知这些均为真品,因此不论其他人怎样说,他仍然对这些艺术品的真正价值深信不疑。比利将他的洞见巧妙地应用到其他范畴,当你参观他位于伦敦小威尼斯的大宅时,便会领略得到。

明十七世紀局部鎏金銅瑞獸紋簋式爐  雲間胡文明製》款  底刻:「乙亥年中秋火星神前張丕勳叩送」 17.5 公分  拍品已售562,500 HKD (72,524 USD)

我最初锺情于鼻烟壶,后更顺理成章把兴趣推广至其他形式的清代艺术品。以品类丰繁的材质呈现,鼻烟壶代表清代艺术精品的极致。后来我的兴趣推及御製瓷器及其他艺术品,甚至是明清时期较深邃、学术性的艺术品。从八十年代初期开始,我亦开始收集画作,而且会选择一些比较新近或现代的作品。原因是我较容易调查作品的真伪,相对而言,中国古代画作鑑别时见纷议,收藏家于市场上亦倍显步步为营。

 清乾隆 鎏金铜桃蝠葫芦水丞  7公分 拍品已售:美元96,615.00

由于艺廊及古董展的行政工作相当沉闷,后来我改为专注于收藏,并主要收集皇帝、文士、官员、太监以至僧侣的艺术作品,或为他们这些小数但影响力极大的群体而製作的艺术品。 1965至1974年间,我购买了首个范製葫芦、首件竹雕艺术品、首件玉纸镇,以及首件文人供石。不论时势好坏,我对收藏仍然是孜孜不倦。但是由于我的其他喜好急需资金,在八十年代不得不将早期收藏的鼻烟壶卖出。

我承认收藏家的理智会被热情所蒙蔽。八十年代一件差点引致我婚姻出现危机的风波就是最佳例证。当时我移居香港,婚后我答应太太买一辆新车,(一辆体面、安全但乏味的富豪房车),而买车钱已经存放在银行裡-这一个对于艺术商来说是不容易的。在我准备买车的前一天,我偶经中环荷李活道乾坤堂,店主向我展示了一个特别的紫檀笔筒,价钱和我要买的那辆新车相差无几。当然,我毫不犹豫就买了那个笔筒。车子买不成,但我现仍有妻室,我长期受苦的太太儘管生气,她总能面对失望并不洩气。时至今日,那笔筒的锦盒上还写著:「几乎毁掉婚姻的笔筒」。但是每当想到那辆富豪房车现时可能只值十元,而紫檀笔筒却一直是我的无价之宝,我便深感欣慰。要做个切切实实的收藏家,这种事后孔明是必要的技俩。

元 / 明初鎏金銅嵌銀釋迦牟尼苦行立像  通高連坐 21.6 公分 拍品已售3,040,000 HKD (391,948 USD)

1973年爆发的石油危机,令整个艺术市场几乎崩溃,我的生活在1974年亦起了极大变化。直至八十年代初期,情况大有改善,让我更能投入自己的兴趣,继续我的收藏生涯。在那些艰难岁月,我将瓷器收藏品悉数卖出,并开始较为专注于深邃难懂的艺术品。

清末 / 民初銅仿太湖石  《藏心石》款 52 公分 拍品已售350,000 HKD (45,126 USD)

我的兴趣自此一直持续,但最近我决定逐步出售我的收藏品,儘管它们是我最珍爱的。这样做是出于两个原因。首先,我无意将这些珍藏带进棺材,而且希望能够参与出售过程。其次,我经常认为收集的意欲无限,而收藏的过程却只是一刹。当我从购入一件艺术品,直到研究、分门别类装箱、写上说明、贴上封条并且好好保存后,我的狩猎(即我收藏热忱的焦点)亦已经结束了。毫无疑问,被艺术品所包围, 或和别人分享,确是一件赏心乐事;但于我而言,真正的趣味是在于寻觅、发现和瞭解一件艺术品的过程。所以,我决定卖出自己的收藏品,并再度收藏鼻烟壶,看看自己可否单靠床头灯,在失眠的夜晚重燃当初的热情。

清康熙銅蓮瓣紋三足雙沖耳薰爐  27 公分  拍品已售2,440,000 HKD (314,590 USD)

我年纪大了,但是除了膝头不太灵活和不愿意与人发生衝突之外,我竟然觉得自己还可以利用毕生所学,重新寻觅我最初极感兴趣的艺术品。这可能是我最后的一个收藏品系列了,所以我决定全力以赴。我将会以满腔衝劲及热诚再次投入鼻烟壶的收藏。我现在出售的这些艺术品多年以来一直使我沉醉其中,如果你有意成为它们的新主人,我希望你和我一样,尽情去亲近它们、理解它们,那麽我便可以安心展开人生另一段的收藏生涯了

 明末清初 白玉蛙 7.5公分 拍品已售: 美元61,190.00

本文转自美欧艺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莫士辉:沉迷中国文房世界的英国藏家|莫士辉|收藏家|文房
【玉器】2017最新鼻烟壶拍卖价格!!精美清代鼻烟壶欣赏!------下篇
收藏者(一)
他们的家,就是一座博物馆!
没有艺术品的房子,就像丢了灵魂的家!
收藏界的文化态度不应被喧嚣淹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