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真品不识,自然赝品一堆

真品不识,自然赝品一堆

元青花文化圈20

真品不识,自然赝品一堆

文/天林

收藏界,有两种走入极端的人。一种是:看什么都是真的,人家刚刚出窑,甚至都还未作旧的,居然也说是真的;一种是:看什么都是假的,民间收藏的全是假的,甚至你拿馆藏品给他看,他也说是假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两种人中,很多可是大专家和老玩家呀!

其实,这两种人都是不识真品的人。

第一类人,由于不识真品,错把赝品当成真品了,于是收的藏的,都是赝品,看什么也都是真的,这类人,我认为是眼睛太宽;

第二类人,由于不识真品,也不相信民间会有真品,于是错把真品当赝品,看什么都是假的,这类人,我认为是眼睛太紧。

我在前文中说过,识真品是收藏的第一前提。

《黄帝内经》里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我们搞收藏的,如果真品的标准准确建立起来了,你就会觉得赝品奇丑无比,无论在哪些方面都入不了你的“法眼”。

对真品的识别,每个人都有一个漫长而又渐进的过程。就古瓷收藏圈而言,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片片帮、粗普帮、无宝帮和打假帮?原因就是他们对真品标准占有还有很大的局限性,收藏水平也还处在比较低的段位。

说实在的,我也是从片片中摸爬滚打出来的,差不多有近十年时间,我都在专门研究瓷片,曾到多次到龙泉、慈溪、德化、铜川、景德镇等众多古窑址实地考察,直到今天,我也没有放弃对瓷片和古窑址的研究和考察,但是,学瓷片是为了更好地研究整器,如果我们把瓷片作为唯一标尺,那就犯了教条主义的错误,从而沦为片片帮而拔不出来了。

对于馆藏品,我也是痴迷得不行,以前,上博几乎每周两次,每到一地,都要专门去博物馆,并利用互联网,几乎浏览了全国、全世界各大博物馆的馆藏品,并且把这些高清图片下载下来专门保存,一有空、睡觉前都要看这些高清图片。虽然,博物馆的不是唯一标准,但这些东西看多了、看熟了,你就会对它们产生亲近感,知道真品之“气”。

最好的老师当然还是市场。有人说,市场靠的是眼力。但我要说,市场要靠眼力,更要靠做人。如果你在市场上充“老大”,那你一定比谁都“死”得难看。

十几年前,说实在的,我也没什么眼力的,看什么东西往往都似是而非,分不清真假,这时靠的是什么?渠道,可靠的渠道胜过眼力十倍!而可靠的渠道靠的是什么?那就是做人!

到上海来卖古董的,几乎都江西、福建、河南、陕西等地的农民。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收藏的北方青瓷比较多,都问我在大上海为什么能收到那么多北方青瓷呢?我说,这要感谢大上海。因为上海人可精明了,他们最不相信的就是河南人,而来卖古董的河南农民,他们一张口就是一口河南腔,上海人都认为:河南连原子弹都能造假,他们卖的古董怎么可能是真的?这下可把那些河南来的古玩商给郁闷坏人,明明是出土的,上海人却偏说是假货,几乎看都没人看,更别指望能卖什么好价钱了。起初,我逛古玩市场时也起得很早,生怕好东西被早起的鸟儿给抢光了,但后来发现完全不是这么回事,上海玩收藏的,大多都玩龙泉、湖田,且大多是粗普和片片帮,北宋时期的好东西,他们根本不相信这是真品,加之又是河南人在卖,更不用担心他们会和你抢好东西了……

就这样,我与很多河南来的古董商成了朋友,他们有了好东西,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我,东西没有拿到市场上之前,都是让我过去先挑,等我挑完之后才拿到市场上去卖,并且,绝对只拿来源可靠的给我挑,有意思的是,有一个古玩商,本来东西我都买走了,后来打来电话说东西可能不太可靠,说不要钱了,送给我!其实后来发现,东西也是开门一眼老的。

如此一来,各种各样的真东西看得多了,加上瓷片和馆藏品标准的积累,并且每天都在雅昌高古论坛上泡,眼力也不断提高。

起初我也很迷信专家,对他们的书我看了一遍又一遍,看过的书都堆了半屋子,但随着市场实践和真品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那些大专家几乎都是相互在抄书,见识极少,认识也极狭隘,观点也非常教条,什么汝瓷只有67件半啊、元青花全世界只有300多件啊,等等,都是极其错误的,经不起半点推敲。

说到底,专家之所以把99%的都说成是赝品,很大原因也是因为他们不识真,所以看什么东西都是假的,再加上他们没有市场的实践锻炼,阅历少,真品见得少,有的几乎都没有摸过真品,加之他们是那些极左观点武装起来的,认识问题极左,也绝不会相信民间会有如此精美的珍品,于是,出现了一面喊着“十墓九空”、一面又对民间藏品一律喊假奇怪现象。当然,喊假的专家,相当部分不但眼力有问题,良心也大大地坏,因为,他们被文物走私分子、被利益集团给俘虏了,心长歪了,嘴也不可能正,再说,他们本来就不识真品,说成赝品既省事又简单,更符合利益集团的利益。

从我对一些民间藏家的走访情况看,我发现,民间藏真品的藏家至少有80%左右,这80%的人群中,玩粗普片片的,至少占了60%左右,他们搞收藏通常比较保守,看东西眼睛很紧、标准极严,认识问题比较局限,往往都是只认自己的,对别人的藏品,大多都给“枪毙”掉。说实在的,对这样的藏友我并不反对,我认为,作为收藏来讲,犯错越少越好,眼睛紧、标准严至少能保证自己少犯错,藏品中虽然精品珍品不多,但真品率高,买真品总比买赝品好吧?但对这样的藏友,我希望还要多学习,不能自以为是,不能固步自封,多尊重别人的研究和意见,多开阔眼界,您收藏的尽管都是真品,但真品远不止这些,很多东西你都没有看见过,也没有研究过,等你视野打开了、收藏丰富了、阅历增多了,你的认识和观点也会随之而变,因为,我也是这样一路走过来的!

80%的藏友中,也有至少10%以上的是以玩真品为主,其中也有不少赝品的。这些藏友主要是还不能完全分清真假,对赝品仿造的情况不熟悉,没有深入实地到景德镇等仿古重地去考察,错把赝品当成真品了,但他们也比较谦虚,愿意听取别人的意见,希望藏友间交流能坦言相告,对这样的藏友,我通常也直言不讳,哪些是赝品,都会直接给他指出来,并且详细说明为什么假?假在哪里?面对我的直言,这些藏友基本都心悦诚服,并且也心存感激,都表示,幸好我给他指了出来,否则他会不断买这样的赝品,从而避免了更多更大的打眼和损失。

但藏友中,也有差不多20%的是以玩赝品为主的。纵观其藏品,通常是赝品至少占了90%以上,有的甚至满屋子都是赝品,很难找到真品。这些藏友,往往都比较自负,认识问题比较偏,且自以为是,也绝对听不进别人的不同意见,有的生意做得不错,有的事业比较成功,反正大多都不差钱。越是这样,他们越是自我感觉良好,在收藏方面也过于自信。面对这样的,我几乎只是看看,不多说,不去和他们讨论真假,也没有必要给他们指出哪些是赝品,因为你和他们说不清楚,没有必要惹得他们不高兴,只是奉送一句话:少收点,收多了也没有用!这些藏友,很多人都是非常好的,为人也比较真诚,只是他们看东西眼睛太宽,我们总不能因为藏品认识有分歧就不做朋友了吧?!

总之,古瓷收藏是一所永远不毕业的学校,只是有的还在上幼儿园,有的在上小学,有的上了高中、上了大学等等,但不管你处在什么样的阶段,都要谦虚谦虚再谦虚,因为,我们的见识都还太少,不认识的真品还太多,认识都非常肤浅,还有很多知识盲区和误区,只有学习学习再学习、研究研究再研究,广泛大量地向真品学习,把真品当成良师益友,只有这样,古瓷收藏的道路才会越走越宽,前景才会越来越光明。

中国元青花文化圈

这是古瓷爱好者的微信杂志

这是文物保护的正能量平台

这是民藏健康发展的交流园地


点击展开全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聊聊永宣青花(2)
收藏眼力是如何练出来的
收藏古钱币经验杂谈
“天下收藏”鉴宝节目被曝作假 所砸赝品实为真品?
真赝对比——再次强调乾隆青花的绘画细节之时代特征
[转载]古玩艺术品市场的荒谬言论集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