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何美国佳士得秋拍专场上的这尊佛像估价超过500万

一年一度的美国佳士得秋拍即将吹响号角。在9月13日即将开始的“印度、喜马拉雅及东南亚工艺精品”专场中,我们发现了为数不少的精美佛教造像,其中不乏珍品,有的拍品估价更是高达80万美元(约合527万人民币)。

我们从此专场甄选了三尊佛像作详细介绍,一起领略高超的造像艺术。

大型铜鎏金佛像

尼泊尔,13至14世纪

高50.5厘米

估价:60万至80万美元

这尊佛像体型较大,雕工精致。佛陀全跏趺坐,左手施冥想印,右手下垂作触地式,以大地见证他修道成佛。他的神圣表现在多处,譬如手掌、脚掌有莲花,耳垂有巨大耳洞,耳垂周边饰有小莲花。双目狭长,向下凝视,慧眼居于前额正中,顶髻之上头发卷曲紧凑,头上有圆形顶饰。他身着极薄的僧衣,边褶精致,珠串镶边,以浮雕形式呈现。僧衣末端从左肩处自然垂下。在他交叉的脚踝之下是僧袍的末端,有层层褶皱,宛如涟漪。

大型铜鎏金佛像局部

佛像通体鎏金,体态优雅,可与同时期另一尊坐佛相媲美。胸肌强健有力,上覆有一层薄薄的僧衣,在肩膀处层层叠起,如波浪般富有美感,衣服有滚边,有珠串镶嵌其上。臂膀圆融修长,双腿优雅地盘成莲花状。佛像面部方颐广额,双目细长,额中有一慧眼。双耳分别以一朵莲花为饰,头发紧凑卷曲而一丝不苟,末端盘成一个顶髻。《西藏佛教造像》一书的作者U. von Schroeder曾点评这尊佛像为“或是从尼泊尔出产,或为中国西藏的工匠所制”,每只耳朵上覆盖有一朵花,表明它受到11世纪中国西藏西部的克什米尔原型。将这些特征融于作品之中,显示跨越世纪的艺术融合。这个雕像彰显了尼尔瓦匠人将早期艺术风格转化成一种独特的尼尔瓦人风格。

还有一尊尼泊尔的铜鎏金佛像,它已于2015年3月18日在佳士得纽约行被拍走了(此品编号4018,售价425,000美元)。它的大小是今天这个拍品的四分之三。尽管从外观上二者非常相像,但是现在这个展品在整体雕工上要更胜一筹。他头部和脸的比例,手、脚尤其是面部特征都很精美,让佛陀看起来是典型的尼尔瓦族风格。这个佛像体现了尼泊尔早期铜造像的巅峰水准,尤其是这个造像体型较大,且雕工精良。

拍品来源:

苏富比纽约拍卖行,1993年12月1日,编号23

卡门·提森博内米萨男爵夫人珍藏

灰片岩雕佛像

犍陀罗,2至3世纪

高81.3厘米

估价:30万至50万美元

这个雕工精湛的佛像,面相为超凡脱俗的美男子形象。佛像为仿造希腊、罗马神像,他的袈裟质感轻薄,轻轻地贴在强健的双肩、躯干、柔软的腹部以及丰满健康的大腿。他的脖子优雅细长,左膝略弯,准备迈步向前。微妙的姿势,加上层层坠下的衣纹,走路时衣带飘飘的样子很容易让人浮想联翩。衣料的灵动,与佛像表情的平静形成鲜明对比,更突出了佛陀的安详静谧。佛像杏仁眼,眼睑沉重,额头十分光洁。饱满的嘴唇上没有一丝绷紧。佛像本身体现了能量、运动和生命力,同时还有西天极乐世界的宁静。

在薄纱之下,对体态的精湛雕刻,是这尊佛像高于其他同类犍陀罗作品的原因。我们不妨将其与一个来自白沙瓦博物馆的拍品相比(参见H. Ingholt的著作《巴基斯坦的犍陀罗艺术》,1957年出版,111页,图207)。那个作品中,佛像的轮廓更为厚实,在层层叠叠的衣袍下面有一副略显矮壮的身躯。而今天这个拍品,布料更为轻薄,将更为纤细的体型和优雅的姿态更好地展现出来,也强化了冥想的气氛。雕刻者还非常巧妙地体现了佛陀成佛前还是悉达多太子时的历史,方法是在其瘦长的耳垂上开切口,这是一个王子佩戴厚重耳饰的证明。这个细节告诉观者,王子的过去曾拥有大量璀璨的珠宝和精致的衣料,而耳朵上这些身外之物的缺席,强化了佛陀超脱世俗牵绊的决心。

灰片岩雕佛像局部

将(卡普兰收藏的)这尊佛陀像与白沙瓦博物馆的另外一尊佛像相比(参见H. Ingholt的著作《巴基斯坦的犍陀罗艺术》,1957年出版,113页,图223),两个作品中,雕刻者都对粗糙的石料进行巧妙地雕刻和打磨,将之转化为光滑的人类皮肤和精致的衣料。白沙瓦博物馆的那个佛像的脸部略显刻板,而今天这个拍品则体现了雕刻者浑然天成的审美追求。佛像圆润饱满的双颊突出了面部曲线。上下眼睑几近球形更突出了眼睛,同时雕刻出了瞳孔。平缓吻合的面部曲线和阴影,让佛像头部显得近乎完美,这一刻,佛陀青春的容颜定位永恒。佛像外观上雌雄同体,超越了性别,体现了其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的完美平衡。

爱丽丝‧卡普兰刚获得这个藏品不久,就租借给纽约亚洲之家艺廊的“亚洲众神”展览所用。亚洲之家艺廊的老板George Montgomery将这个1962年的展览设想成一个亚洲艺术的盛筵,因此精心挑选了很多世界著名藏品。这尊卡普兰珍藏的佛像正是与如著名收藏家Samuel Eilenberg和Nasli Heeramaneck的顶级藏品一并在列。参与这次展览的还有很多著名博物馆,比如大都会博物馆、费城艺术博物馆、纳尔逊阿金斯博物馆、福格艺术博物馆以及西雅图艺术博物馆等。1962年6月13日,Jane Gaston Mahler博士在展览中开展了一场讲座,名字就叫“亚洲众神”。

卡普兰珍藏佛像审美价值很高,来源清楚明确,参展历史辉煌,而且至今都保存得非常完好。它是犍陀罗艺术难得一见的大师级珍品。

拍品来源:

沃尔特·兰德尔,纽约,1961年

1962年由爱丽丝‧卡普兰珍藏

精美弥勒菩萨像

中国西藏,14世纪

高17厘米

估价:10万至20万美元

这尊精雕细琢的佛像展示的是弥勒佛——慈善和未来之佛。他跏趺而坐于双覆莲宝座之上,双手为施法印。两朵莲花绽放于双肩,左肩的莲花上置一军持。周身以精美珠串为饰品,并缠有拥有精美边角的腰布,自然地垂于腿上。他头戴五佛冠,冠上有宝塔。他的头略歪向一侧,面部表情丰富,上面涂了冷金和颜料,整个面部看起来温文尔雅、法喜充满。

精美弥勒菩萨像局部

这件展品既体现了永乐风格的高超技艺和优雅风格,同事也展示了14世纪藏传佛教作品中最漂亮的神情和面部特征。精雕细琢的细节和优雅的造型,尤其是莲花底座和衣着布料的比例构造可与苏黎世里特贝尔格博物馆中的永乐时期铜像相媲美。

拍品来源:

苏黎世艺术市场

展品1995年从该机构私人收藏家处获得

其他部分拍品欣赏

真人大小的灰泥佛头

犍陀罗,3至4世纪

高45厘米

估价:2万美元至3万美元

真人大小的灰泥佛头局部

灰片岩坐佛像

犍陀罗,2至3世纪

95cm高

估价:3万至5万美元

灰片岩坐佛像局部

铜鎏金文殊菩萨

西藏,18世纪

高14厘米

估价:1.8万至2.5万美元

铜鎏金文殊菩萨局部

灰泥佛头

犍陀罗,4至5世纪

高16.5厘米

估价:2500至3500美元

灰泥佛头局部

往期链接:

一拍即合|藏传佛教菩萨造像 气韵生动异彩纷呈

指 引

“印度、喜马拉雅及东南亚工艺精品”专场拍卖活动将于9月13日下午2:00在美国纽约洛克菲勒中心举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有史以来最重要的私人收藏犍陀罗艺术作品即将亮相佳士得拍场
北京翰海2017春季拍卖会--佛像部分拍品推荐《四》
喜博随意门-国立东京博物馆-造像
2016秋拍,佛造像能否延续春拍热潮?
佛教雕像“犍陀罗”“马图拉”“萨尔纳特”风格
为什么中国的佛像都长得像混血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