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凤兮凤兮世所罕
userphoto

2017.10.26 广东

关注
焦墨山水 2017-10-25

凤兮凤兮世所罕

——高古凤纹玉器之鉴赏与未来市场走向解读

(一)“凤皇来仪”——高古时期凤纹之解密

“箫韶九成,凤皇来仪”。此典出自《尚书》,乃凤之见于历史记载最早者。《尚书》,相传由孔子整理、选编而成,内容包括虞(舜帝)、夏、商、周四代之皇室文献,主旨在于阐明仁君治民之道也。典故之大意,大禹治水后,舜帝举行庆祝盛典,由夔龙主持音乐,群鸟群兽随之载歌载舞,当“箫韶”(舜帝所制音乐)连续演奏九章之时,凤皇亦随之翩翩起舞。 “仪”、“舞”古音通。由此可以想见圣贤之德昭昭也。确实,凤在早期之先秦文献中,正是作为一种祥瑞之象征而出现的。《山海经·南山经》云,“有鸟焉,……名曰凤皇。……是鸟也,自饮自食,自歌自舞,见则天下安宁”。商王朝的祖先自称为乃风鸟之后裔,《左传·昭公十七年》确记载“我高祖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国语。周语》:“周之兴也,鸑鹫鸣于岐山。”韦昭注:“三君云:鸑鹫,凤之别名也。”此言周朝兴起之时即有凤皇祥瑞之兆也。至西周晚期之《诗经·大雅·卷阿》亦有“凤凰于飞,亦傅于天”“凤凰鸣矣,于彼高岗”之句,也是言凤鸣岐山之事,因此周人一直以凤为祥瑞之神鸟,至两汉时期,依然如是。比如,东汉人许慎所著《说文》,“凤,神鸟也。……见则天下安宁”。可以说,凤作为一种祥瑞之物一种图腾文化一直贯穿于高古时期国人心目之中。至于凤与龙一同作为中国皇权的象征,凤从属于龙,专指用于皇后嫔妃, 兼具祥瑞与政治之双重意义,则应该在隋唐之后矣。

(二)“惊才绝艳”——高古凤纹玉器之鉴赏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殷商因之与“玄鸟”的不解之缘,故器物之上多用凤纹,从出土之实物来考证,殷墟中期之青铜器之上凤纹样式已经比较丰富,盖由其原始彩陶玄鸟(凤之别名)演变而来,而凤纹玉器则以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之玉凤为最早最精美。妇好乃商中期第二十三位国王武丁之妻,武丁在位时间为公元前1250至1192年。商人玉器,无论造型、玉雕技巧,皆比之前朝有一长足进步。此一玉凤,乃商朝帝后所用之饰品,其造型呈“c”型,高冠勾喙,短翅长尾,首尾相顾,振翅欲飞,神采飞扬,构想极其奇妙;其琢玉工艺则以阴线与阳线、平面与凹面及立体等琢法交互使用,装饰效果非常突出,真可谓美轮美奂,令人拍案叫绝。而图(1),则是一件商晚期之玉凤,依然承袭商代早中期玉器之风格,体现着远古先民们对大自然造化之敬畏与领悟,于仿生造型之中追求“形”与“神”之统一。即如此件玉凤,小巧之凤首,飘逸之凤尾,清澈明亮之凤目,加以具有无限延伸之意的“一”字造型,其整体呈现出强烈的倏然欲飞之感,灵性十足。其纹饰与雕工,则是采用线面结合之法,以线为面之画龙点睛之用,于朴实之中突出精致之感,充分显示出当时玉匠之审美感觉与高超技艺。虽不能与妇好之玉凤相比拟,而以此之精美亦是洵称宝物也。

祥瑞之凤纹在整个周王朝时期为包括玉器在内的各类器物纹饰之“主旋律”,此后一直延续至今,乃我华夏民族最为喜爱之纹饰之一也。孔子有云:“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岐山之上凤皇鸣,岐山之下圣人出。自周文王作《周易》起,至周公制作各种典章礼乐制度,博大精深之周文化乃中华文明之渊薮,中华民族文化之奠基石,而纹饰优美、精雕细刻、用玉等级森严之玉文化则是浩瀚的周文化中一朵美丽之浪花。图(2),即为周代时期之玉璧,和田籽料,青玉,凤纹造型乃那个时期之典型造型:凤冠长条形状,凤眼正圆,喙部长、尖且下钩,凤尾细长而弯曲;其刀法采用阴刻线与一面坡法,线条异常刚劲,流畅,优美,正所谓“扛鼎力中见妩媚”是也,从而形成极其强烈之视觉张力:轮廓清晰,形象生动,以形传神,神韵非凡。观此一玉璧之凤鸟,其所具之庄重雄强、傲视群伦、唯我独尊之姿态,正是周人以“小邦周”取代“大邑商”赢得天下之阳刚进取的精神力量之完美体现。而且,以凤之应祥瑞且如此之精美而言,此物乃王公贵族专用祭天之礼器也。周礼:“以苍璧礼天”,即此珍罕之物也。故余有诗云:“凤兮凤兮世所罕,伏惟盛世临人间。曾经岐山数声鸣,昭彰周德声震天”。

而后,玉器发展到春秋战国时期,已经从商周之用于祭祀、代表封建制度之礼玉、王玉而转化为人格化、道德化之象征与体现的佩饰玉,作为祥瑞之征兆的凤纹愈发地为各国王侯所喜爱。而凤纹之造型亦由商周之写实与夸张并存所构成之神秘,一变而为此时之因强调线条的优美流畅所营造之秀美。图3,即为一件春秋战国时期片形圆雕玉凤,呈现此一时期之典型特征。其造型,凤冠如猫耳又似半叶形,凤眼一改商周之时的正圆为橄榄形,淡化了威严而增加了秀美,颈项羽毛则采用其时新创之带有阴刻线的乳突状“春秋谷纹”纹饰来体现其华美之姿,两个凤翅以其时新创之“内勾卷云”纹饰来体现其灵动之势,凤尾则以修长流畅密集之阴刻线来体现其翩翩之美。其工艺,最引人注目者乃其炉火纯青之阴刻线技法,纵横洒落,随心所欲,执刀如笔,气韵贯通,其上之“游丝刻线”则更见艺人执刀之功力,或许为后世绘画“游丝描”之滥觞;而与其对应之“硬刀刻”法之应用,亦是下刀如削,狠辣雄健,精深有力,开“汉八刀”之先声。故此一玉凤,可谓“尽其灵而足其神”者,焉可不宝之也?

三“风物长宜放眼量”——未来市场之预测

如今时逢盛世,收藏之风大盛,喜欢玉器尤其是高古玉器之人亦随之行情逐年看涨经济回报价值的体现而不断有所增加。那么,对于高古玉器收藏群体而言,所最关注者即是其未来市场之走向问题,笔者在此根据有关资料试做一下解读。

第一,2013年高古玉器市场相对以往而言比较清淡,拍卖成交量大不如前,可谓处于一个相当的谷底。

第二,2014年高古玉器市场有所回暖,但是其销售量亦是远远低于以往水平。

第三,国内高古玉器市场之走向,绝非可以独立与国际市场价格态势,二者之间必然会相互影响。目前为止,欧美各大博物馆与国际上几大著名拍卖行之馆藏玉器皆是以收藏中国高古玉器为主。

第四,国内之高古玉器虽然已经有了一个相当之涨幅,但尚未炒热,仍然属于“原始股”。

第五,高古凤纹玉器题材独特,内涵丰富,文化价值远远高于一般之题材纹饰,亦必将助力其经济价值之攀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西周三晋玉器之龙翔成周 凤鸣岐山
历代玉器凤鸟纹之异同
隋唐五代时期玉器的辨识及造型、纹饰的创新
浅谈宋代玉器
中国古代玉器鉴定4步走:第3节“认造型,识纹饰”
凤鸟纹 | 凤飞鸣则天下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