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逸民谈玉--良渚玉器的加工次序



逸民谈玉-良渚玉器的加工次序 

 

陈逸民陈莺

 

我们已经介绍了良渚玉琮和良渚玉璧的鉴定特征,这是先从具体的器物认识鉴定的要素,现在把这些我们大致了解的具体的 鉴定要素抽象到一般的良渚玉器的鉴定上来,先从良渚玉器的工艺特征来认识鉴定良渚玉器的一般规律。


从具体到抽象,从特定到一般,事物的认识应该遵循这样的规律。


在良渚玉器的收藏和鉴赏中,工艺特征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鉴定辨伪标准,了解良渚玉器的加工工艺,了解良渚古人在玉器留下的加工痕迹,对于鉴定良渚玉器的真伪有着事半功倍的作用,甚至是最为重要的作用。因为在高古玉器的鉴定中,材质可以用老料,沁色可以用各种物理和化学的方式仿作,纹饰和器型可以按出土或传世的标准器依样画葫芦,唯有加工工艺,却是现代仿品最为一筹莫展的。因为古人究竟用什么样的工具,什么样的动力,什么样的机械原理,来加工这些洛氏硬度在45之间甚至在67之间的玉器,至今在学术界还没有定论。从古玉仿制的生产成本、生产进度和产品精度来看,几乎所有的古玉仿制作坊都采用现代电动金属工具,舍此,根本不可能满足市场所需要的产量和品种。更为重要的是,不仅现代仿制者根本不知道古人的加工工艺,而且也无从掌握古人的工艺技巧,仿制者所处的时代决定了他们只能用同时代的工艺和技能来制作这些仿古玉器。这也是我们在走访了安徽蚌埠、辽宁锦州、河南南阳和浙江杭州后见到的普遍现象。


良渚玉器是用什么工具加工的?从更广的范围内说,新石器时期的古人究竟是用什么工具来加工玉器的?


关于良渚玉器的加工工具,有鲨鱼牙齿说、玛瑙说、燧石说、钻石说(他山之石)抑或是绳类混合砂粒说,学者们最喜欢引用这样的古语:“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来叙述新石器时期的玉器加工工艺,围绕这句话所作的各种论述,恐怕不下数十篇,这个“他山之石”多数学者把它解释成稀见的金刚石。这个解释也许是正确的,但是,现代仿制者能用这样的工具来制作良渚仿品吗?


出土的良渚玉器上究竟留下了什么加工痕迹?如何利用这些痕迹或者说良渚玉器上留下了什么特征可以用来鉴定良渚玉器的真伪!在讨论过程中,我们只是简要地叙述一下良渚玉器的工具和加工方式,供读者参考。而这种叙述是以良渚玉器实物和实物上的各种痕迹为基础的。为此,我们将展开以下的讨论:良渚玉器的加工次序,良渚玉器上的切割痕和线条,穿孔工艺和刻制工艺,良渚玉蕊的工艺分析等。希望这样的讨论有助于鉴定良渚玉器的真伪。


先讨论良渚玉器的加工次序。


良渚玉器的加工次序一般为:先作器型,后穿孔,再标出主纹,然后刻出辅助纹饰如弦纹,最后才是磨平底板,在完成这些工序后,才将整个玉器抛光。以良渚玉器上的兽面纹为例,先雕出兽面纹的眼睛,然而琢出兽面眼眶和口鼻的轮廓,并用两个同心圆加强眼珠的部分,最后区分纹饰的层次。良渚玉器的这种加工次序有物证支撑吗?


1  瓶窑采集的半边琮


请看1(博物馆陈列品)瓶窑遗址采集的良渚玉器半边琮。从图上可知,这件玉琮的基本器型已经加工完毕,射面也已经成型,而器表的纹饰还没有加工。这件出土的良渚玉琮半成品,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良渚玉器的加工次序就是先器型,后穿孔,再刻制纹饰。正是从这样的工艺次序着手,良渚博物馆设计了2的加工工艺实景图,图上,良渚先民们先把一个个良渚玉琮成型,再施以钻孔工艺。


2  先成型后钻孔


3 玉琮半成品


在吴家埠遗址出土的半成品玉琮上(见3),还留有明显的设计打样的“框线”。[1]这件玉琮已经制作成基本的外方内圆的器型,但是还没有加工出玉琮的射面,也没有在外壁上雕刻纹饰,虽然还是素面,却已经画上了一些框线。这件半成品玉琮进一步证实了良渚玉器器型加工的次序。


当器型和穿孔完成后,接下来的工序就是加工纹饰,先主纹后辅助纹饰。请看下面的良渚玉器纹饰留下的痕迹,有力地证明了这个工艺过程。


4  良渚玉琮王


5  良渚玉琮上的鸟纹和弦纹


4是唯一科学考古出土的良渚玉琮王,5是其立面上的鸟纹和弦纹。上下两个鸟纹其嘴都被弦纹切割成不完整的形状,上面的鸟纹基本完整,嘴喙几乎没有被弦纹切割;而下面的鸟纹,其嘴的尖喙明显被弦纹切割,类似的玉琮上的鸟纹都会发现这样的现象。这种现象说明了在良渚玉琮上加工的主纹比如鸟纹,是先于辅助纹饰如弦纹而完成的,也就是说,先主纹后辅纹。但因定位不准,造成在刻制弦纹时,把先完成的鸟纹的尖喙部分刻掉了。用心地观察良渚玉器上的纹饰,都可以发现这种能证实加工次序的痕迹。


这种先主纹后辅纹再底板的工艺次序,是良渚玉器的纹饰层次呈现台阶状的最好说明,如果一件良渚玉器的纹饰层次处在一个平面上,这件良渚玉器的可靠程度就要大打折扣。


    认识良渚玉器的加工次序,即先成型、后穿孔、再刻制纹饰、最后抛光。纹饰的加工次序为:先主纹后辅纹,再加工底板。这个先后次序是鉴定良渚玉器的基本知识,违背这个工艺过程的良渚玉器,是收藏家应该远离的仿品。



[1]蒋卫东:《神圣与精致良渚文化玉器研究》,西泠印社出版社2010P115


附言:

    每天都有不少朋友发来照片,供我们鉴赏。谢谢朋友们的信任!不过,实在没有本事仅仅从照片上就能判断玉器的制作年代,故而很少回复,仅请谅解!

    我们每天发表一篇和鉴定相关的文章,供朋友们参考,授人以鱼,不及授人以渔,谢谢各位的关心和支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唐代狮纹白玉带饰(图)
良渚玉器的制作工艺与艺术价值
读《瑶琨美玉》有感
良渚玉器之历史的见证!!!
伪古玉鉴别2
良渚玉器的鉴定和鉴赏-5 良渚玉器的加工工艺(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