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華嚴經之所行境界的結構:以華藏世界為中心
  一、引論
  二、欲界之華藏世界:華嚴之起點
  三、色界之邊陲境界:過其門而不入其室(略……)
  四、境界轉換之調適:出欲界及色界(略……)
  五、結論(略……)
摘 要
  佛陀說法四十五年,其最終的究竟經典,在小乘是十二因緣,在大乘即是華嚴經。佛法經典的結構,都是按照由世間到佛界的過程來作編排,亦即依照“點→線→面→體”四階法則來組合;本篇是解說華嚴經之“點階”境界,它是以華藏世界為中心。
  宇宙都是相對的存在,故華嚴經的宇宙論結構是,色界為正,欲界為反,二者相對。因此,回歸佛界的路線是,從欲界出發,經過色界,到達佛界;但是,佛法採取“捷徑”,是越過色界,由欲界直接回歸到佛界。此外,佛法的實踐,正如體育的跳遠,必須先作慢跑(漸道),然後再行跳出(頓道),進入目的地。因此,華嚴經的根本法門是,先四位漸道,即十住、十行、十向、十地,再四位頓道,即四位組成的五十三參,最後悟入佛地。
所以,本系列的論文,是由五篇共同所組成,第一篇是本期的華嚴經之所行境界:它是以“華藏世界”為中心。
  第二期將介紹“線階”的漸道十地法門,
  第三期將介紹“面階”的無量性起境界,
  第四期將介紹“體階”的頓道多聞法門,
  第五期還將介紹“四十二”的簡易妙覺法門。
華嚴經的四位結構
點階→
線階“漸道”→
面階→
體階“頓道”→
富位
迦位
舍位
目位
富位
迦位
舍位
目位
華藏世界
十住
十行
十向
十地
性起境界
11參
11參
11參
8參
一、引論
佛法的“本質”是宇宙及人我的純粹科學;佛法的“內涵”是說明從世間到佛界之間,宇宙及人我的演化;佛法的“目的”是為了方便人我成佛,而建立出離宇宙,回歸佛界的路線圖。由此觀之,佛陀說法,是依據宇宙的結構,及按照人我的組成,分成小乘與大乘二個層次,從世間一步一步地,往上解說,直到回歸佛界。
所謂佛界,是沒有“相對”的境界;換言之,
除了佛界之外,宇宙及人我的一切,都是相對的存在。因此,人我出離宇宙,回歸佛界,其實就是消滅宇宙及人我的一切相對,返回到沒有相對的佛界;故佛陀說法的要義,不外是在解說“消滅相對”的法門。佛法的根本相對是內外相對,內方為色界,外方為欲界。在大乘層次中,內方的色界弟子,名為大乘部(大車),外方的欲界弟子,名為寶住部(寶塔);在小乘層次裡,內方的色界弟子,名為身部(五蘊),而外方的欲界弟子,名為足部(五根)。
佛陀說法四十五年,其相對的結構變化,大約可以分為三期。<1>在初期的天力佛法,大乘與小乘二者,是為相對,故各自獨立,分開發展。<2>到了中期的客觀自力佛法,大乘與小乘二者,相互結合,並且內方弟子與外方弟子二部學說,也相互合併,故以“身”的立場,把四者結合,成為一體。<3>到了後期的主觀自力佛法,再把此四者合一的體系,從身的立場,轉換為“命”的立場,亦即由摩訶道轉變成菩提道,這樣就成為最後也最完整的體系。在大乘方面,其最究竟的佛法體系,名為“華嚴經”;在小乘方面,其最究竟的佛法體系,名為“十二因緣”。
當佛陀說完此二部最究竟的經典時,便告完成他來生此世界的任務,正如長阿含之遊行經所述,他對阿難說:“阿難,我所說法,內外已訖,終不自稱,所見通達”;又告訴阿難說,三個月之後,便要取大般涅槃。並且陳述他的最後遺言,略說如下:
佛陀的最後遺言
佛說長阿含經;後秦弘始年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遊行經”
  佛告阿難。勅此國內現諸比丘盡集講堂。
  對曰。唯然。即承教旨。宣令遠近。普集講堂。
  是時。國內大眾皆集。阿難白佛言。大眾已集。唯聖知時。
  爾時。世尊即從座起。詣於講堂。就座而坐。告諸比丘。此土飢饉。乞求難得。汝等宜各分部。隨所知識。詣毘舍離及越祇國。於彼安居。可以無乏。吾獨與阿難於此安居。所以然者。恐有短乏。是時。諸比丘受教即行。佛與阿難獨留。
  於後夏安居中。佛身疾生舉體皆痛。佛自念言。我今疾生舉身痛甚。而諸弟子悉皆不在。若取涅槃。則非我宜。今當精勤自力以留壽命。
  爾時。世尊於靜室出。坐清涼處。阿難見已速疾往詣。而白佛言。今觀尊顏疾如有損
  阿難又言。世尊有疾。我心惶懼。憂結荒迷。不識方面。氣息未絕。猶少醒悟。默思如來未即滅度。世眼未滅。大法未損。何故今者。不有教令。於眾弟子乎。
  佛告阿難。眾僧於我。有所須耶。若有自言。我持眾僧。我攝眾僧。斯人於眾應有教命。如來不言。我持於眾。我攝於眾。豈當於眾有教令乎。(因勿他熾燃。勿他歸依。)
  阿難。我所說法。內外已訖。終不自稱。所見通達。吾已老矣。年粗八十。譬如故車。方便修治。得有所至。吾身亦然。以方便力。得少留壽。自力精進。忍此苦痛。不念一切想。入無想定。時我身安隱。無有惱患。
  是故。阿難。當自熾燃。熾燃於法。勿他熾燃。當自歸依。歸依於法。勿他歸依。云何當自熾燃。熾燃於法。勿他熾燃(外)。當自歸依。歸依於法。勿他歸依(內)。阿難。比丘觀內身精勤無懈。憶念不忘。除世貪憂。觀外身.觀內外身。精勤不懈。憶念不忘。除世貪憂。受意法觀。亦復如是。是謂。阿難。自熾燃。熾燃於法。勿他熾燃。當自歸依。歸依於法。勿他歸依。
  佛告阿難。吾滅度後。能有修行此法者。則為真我弟子第一學者。
在以上的遺言中,有二個非常重要的事項,值得一提。
其一是,佛陀採取因材施教,又用教條方式施教,故弟子之間對於他人所學,是互不相知。因此,在遺言中所說的“內外已訖”一句話,令當時的弟子及後世的弟子,都不知道其含義。如前所說,不管是小乘或是大乘,佛陀把弟子分成二部,色界是內方弟子,及欲界是外方弟子。所以,佛法自然也形成“內外二方”相對的理論,故說“內外已訖”。
其二是,佛法之最終及最究竟的理論是“菩提道”。菩提道之最關鍵的要點是,佛性要內覺而不能外出,因此不行歸依佛法僧,而只能從佛法僧“多聞”,故在遺言中說“當自熾燃;熾燃於法;勿他熾燃(指足部)。當自歸依;歸依於法;勿他歸依(指身部)”。華嚴經是佛法最高階且最究竟的菩提道經典,若不知道此菩提道之要義,則根本不可能讀通華嚴經。
《1》華嚴經的殊勝:主觀學說,二道結合,最為究竟
佛陀大慈大悲,為普度眾生,住世說法四十五年,其法門有萬千,其經典有無數,其中最為究竟,最為殊勝者,唯此華嚴經。
<1>為何華嚴經是最究竟法呢?世間的人我,是由身與命結合所成,而身命二者之中,身是人我的客體,命是人我的主體,故命才是人我的根本,才是人我的本體。但是,二千五百年前,人我只知道自己有身體,不知道人我有命體,故佛陀說法,只得從身體開始,此名為一元身論,唱說“人我是空”,即“無常、苦、空、無我”。說完身論之後,才再換說命體,名為二元命論,唱說“人我是有”,即“常、樂、我、淨”。所以,說空系統是為方便,說有系統才是真實。華嚴經是屬於說“有”系統,故是為“究竟”。
此外,二元命論雖然說“人我是有”,但是站在身的立場來說“人我是有”,而不是站在命的立場來說的;由於身是客體,以身為立場所建立的學說,名為“客觀”學說,此說是有缺陷的。然而,到四元意論所說“人我是有”,則是站在命的立場來說,命是主體,以命為立場所建立的學說,名為“主觀”學說,此說是無缺陷的。故客觀學說有缺陷則不為最究竟,主觀學說沒有缺陷,才是為最究竟。華嚴經是屬於“主觀”學說,故是為“最究竟”法。
<2>為何華嚴經是最殊勝法呢?宇宙真理非常玄虛,人我真諦非常奧妙,但宇宙的現象及人我的徵象,不外乎二種類,一是頓法,譬如物體發光之射線,二是漸法,譬如種植樹木之成長。二種類的性質,是涇渭分明,不能混同,故佛陀說法之初,便把二種類分別解說清楚,頓法名為辟支道,漸法名為羅漢道。一般來說,辟支道與羅漢道二者之中,是以辟支道為“殊勝”;若是把二者結合,先漸道後頓道,即先取羅漢道,再行辟支道,此是為“最殊勝法”。華嚴經即是把二者結合,先是以羅漢道演練,後再以辟支道完成目標,故是為“最殊勝”佛法。
《2》華嚴經的結構:宇宙境界、漸道法門、頓道法門
華嚴經是非常獨特的經典,其結構之繁雜奧妙,其內涵之深邃玄虛,其境界之富麗堂皇,實令人嘆為觀止,是其他大小乘經典所無可比擬。因此,在解說之前,有必要對其組織架構,作概略的說明,才能掌握全經的含義。正如教導他人去佔領某個古城堡,(1)首先必須告示他古城堡的地形路線,(2)其次培訓他具足前往古城堡的體能,(3)最後演練他跳躍翻過城牆進入碉堡的技能。整部華嚴經的組織架構也是如此,由起點到終點,分為三個階段演變,第一個階段是古城堡的地形路線,此即宇宙境界;第二個階段是培訓他的體能,此即漸道法門;第三個階段是演練他的技能,此即頓道法門。以下用八十華嚴的分品,來作說明:
<1>第一品到第十二品(共十二品),是告示我們回歸佛界的地形及路線圖,因為宇宙是由色界與欲界組合而成,故前六品是說明欲界的地形圖,後六品則是說明經過“色界邊陲”的路線圖。因為在色界,我們只能路過其邊陲,而絕對不能進入。
<2>第十三品到第二十六品(共十四品),是培訓我們從世間回歸到佛界的“漸道”體能,共分為四個階段。第一,前四品是培訓“上地上天”的體能(我們是住在下地上天)。第二,其次二品是培訓由地上天到虛空天的心理調適,第三,再次四品是培訓“虛空天”的體能。第四,最後四品是培訓從欲界的“兜率天”通過色界邊際,回歸到佛界的體能。
<3>第二十七品到第三十九品(共十三品),是演練我們從世間回歸到佛界的“頓道”技能,共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前五品是培訓“上地上天”的技能。然而,六十華嚴沒有十定品,由於十定品是足部弟子的內容,而六十華嚴是身部弟子的經典,故沒有十定品。第二,其次四品是培訓“虛空天”的技能,便於出離欲界。第三,最後四品是培訓從欲界的“兜率天”通過色界邊際,而回歸到佛界的技能。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本段共十三品的內容,是華嚴經在“四合為一”的時候,把不同乘,不同時期,不同方位,與頓道相關的經文,依照成佛路線,拼湊起來的,故各個品之間互不相連,非常混雜。
《3》華嚴經的法數:漸道為十、頓道為十一、空間為一百一十
華嚴經的獨特之處,除了組織架構之外,還有它的“法數”,也非常奇特。佛法的法數,通常是理解佛法的關鍵之處,非常重要;正因為它的重要性,故佛法依此編纂成增一尼柯經及增一阿含經。華嚴經的法數是,“十”→“十一”→“一百一十”;十是漸道法數,十一是頓道法數,一百一十是空間法數(即十乘十一)。
<1>“十”的漸道法數是什麼?如前所說,除了佛界之外,宇宙及人我的存在都是相對的。對人我佛法來說,它是身部與足部的相對,故是“二數”。另外,佛法的人我理論,其發展分為五個時期,或五個體系;若以身部來說,一元是身論,二元是命論,三元是心論,四元是意論,五元是識論;若以足部來說,一元是息論,二元是納論,三元是受論,四元是觸論,五元是緣論,故是“五數”。因此,佛法的法數是由身部與足部的五元所構成的“十數”,即二乘五。所以,十數的含義非常重要,我們必須先熟悉五個時期的性質,然後才能瞭解十數的各支之含義。
<2>“十一”的頓道法數是什麼?漸道與頓道,二者的靜態內涵,完全相同;但二者的實踐與結果,則完全不同。比如,人我在世間的存在,有身與命二者。若有人經過修行,把身雜染斷除,把業命斷滅,在世間已得清淨,但他的神識仍然“還存在世間”,此即漸道法門,這是屬於心理範疇。若有人經過修行,堅信身是大患,絕對不應該有,因此斷然厭惡其身,令使神識頓時地出離世間,並“進入出世間”,此即頓道法門,這是屬於理智範疇。因此,漸道的法數只有二,即世間之內身與外身;而頓道的法數則有三,即世間之內身與外身,加上出世間。換言之,漸道法門只是中道,但不緣起;而頓道法門則不只是中道,並且還有緣起。所以,頓道法數要比漸道法數,多出緣起的一數。
<3>“一百一十”的時間法數是什麼?宇宙是空間概念,空間又與時間相對,故漸道法數是代表空間,而頓道法數則代表時間。因此,宇宙的法數是,空間的十乘於時間的十一,故是一百一十。所以,跨過宇宙的法數,或跨過欲界色界的法數,都是一百一十。
《4》佛法宇宙境界之略說:
宇宙的結構,不但是交錯複雜,且是奧妙玄虛,既是難以知曉,又是難以解說。但是,誰人皆知道,宇宙是由色界與欲界二者組合而成;大家也知道,我們所住之處,是在欲界的一個小世界。那麼,宇宙與佛界之間的關係是什麼?欲界與佛界之間的關係是什麼?欲界與宇宙之間的關係是什麼?欲界與色界之間的關係是什麼?人我如何出離欲界,回歸佛界?人我必須穿過色界,才能回歸佛界嗎?若不必穿過色界,又如何才能回歸佛界呢?
關於以上的這些甚深問題,由於佛陀說法是“因材施教”,並且是“只說其然,不說其所以然”,故對當時的佛弟子來說,都是無法理解的。現今的傳統佛法,都是由佛弟子所傳流下來,他們則更是無法理解。還好,這些大量的經典,雖然是無法理解,但它畢竟傳流下來;如今有了現代科學及其方法論,我們可以把它由“無解”變成“有解”。以下我們對此宇宙之甚深問題,作簡略說明。
<1>“色界相對”與“欲界相對”
宇宙是由色界與欲界二者組合而成,而人我是由宇宙生出,故人我也是由色界與欲界二者組合而成。既然人我是由色界與欲界二者組合而成,人我內部便有“色界相對”與“欲界相對”,若要回歸佛界,則必須消滅此二相對。當時的佛陀弟子,若要消滅一個相對,便已經是很吃力,若要同時消滅二個相對,則無可能。因此,佛陀在一元及二元時期,便把弟子分為二部,一部學習消滅“色界相對”的法門,此名身部弟子,一部學習消滅“欲界相對”的法門,此名足部弟子。
<2>“身分相對”與“命分相對”
人我的結構,比宇宙的結構,遠為複雜;除了二者的構成,是由色界與欲界組成之外,人我的合成,還由身分與命分二者結合所成,而宇宙則沒有命分。既然人我是由身分與命分二者結合所成,人我內部便有“身分相對”與“命分相對”,若要回歸佛界,則必須消滅此二相對。故佛陀在一元時期,教授身部及足部弟子,消滅“身分相對”的法門;在二元時期,教授身部及足部弟子,消滅“命分相對”的法門。因此,身部弟子在一元時期,消滅“身分相對”,又在二元時期,消滅“命分相對”,如是才消滅“色界相對”;同樣的,足部弟子在一元時期,消滅“身分相對”,又在二元時期,消滅“命分相對”,如是才消滅“欲界相對”。
一元及二元時期的理論結構
宇宙
人我
宇宙
粒方有常
足部弟子《欲界》
身部弟子《色界》
波方有常


光塵
二元命論
命分
佛光
音塵
一元身論
身分
佛光


香塵
息(鼻)分
二元命論
佛光
味塵
納(舌)分
一元身論
佛光
<3>三元時期的“客觀自力佛法”
到了三元時期,是由天力佛法,進入自力佛法。人我是由色界與欲界二者組合而成,故人我若要回歸佛界,則必須消滅色界與欲界之相對。因此,身部弟子在一元及二元時期,只有完成學習消滅“色界相對”,故他還須要學習消滅“欲界相對”,才能夠自力成佛;同樣,足部弟子在一元及二元時期,只有完成學習消滅“欲界相對”,故他還須要學習消滅“色界相對”,才能夠自力成佛。換言之,不管是身部弟子,或是足部弟子,若要以自力成佛,必須完成滅絕“四支相對”,才能成佛。所以,若依天力佛法,他只能消滅“一界相對”,即只出離一界,故不能成佛;若依自力佛法,便能消滅“二界相對”,故能成佛。
<4>回歸佛界的“摩訶道”
由於人我是由身分與命分結合所成,故對人我的議論,就有二個立場,一是身分立場,二是命分立場。佛陀說法,是從身分立場開始,故以上的一元、二元、三元佛法,都是以身分為立場來建設。由於身是四大所成,依此四大所建立的佛法,名為真實道,或名四大道,或摩訶道;依此摩訶道所修成的佛,在線階名為如來佛,在面階名為一切智佛。
<5>四元時期的“主觀自力佛法”
到了四元時期,它由客觀的自力佛法,進入主觀的自力佛法。人我是由身分與命分結合所成,而此二者之差別是,身分是為人我的“客體”,命分是為人我“主體”,故依身分所建立的佛法,名為客觀佛法,依命分所建立的佛法,名為主觀佛法。所謂客觀,顧名思義,不是主體所本有,而是客居之暫有,是為無常,不為有常,故非佛法所要。所謂主觀,顧名思義,是主體所本有,是為常有,也為有常,故是佛法所要。因此,既然客觀的自力佛法不是佛法所要,便要轉換到主觀的自力佛法。以上的一元、二元、三元佛法,都是以身分的立場來建立,是為客觀佛法;而四元佛法,是以命分的立場來建立,是為主觀佛法。
<6>回歸佛界的“菩提道”
如上所說,佛法對人我的議論,有二個立場,一是身分立場,二是命分立場。一元、二元、三元的佛法,是以身分為立場來建立,因為身是四大物質,是為大種,故名摩訶道;而四元的佛法,是以命分為立場來建立,因為命不是四大物質,而是光波,是超級細微,只能“自己覺之”;因為自己覺之,梵文名為菩提,故名菩提道;依此菩提道所成的佛,在線階名為正覺佛,在面階名為等覺佛,在體階名為正等覺佛。
總而言之,宇宙是由色界與欲界二者組合而成,人我若是想依菩提道,以自力成佛,便須消滅“二界之相對”,才能達到。人我是住在欲界,若要成佛還須從欲界出發。但是,欲界的結構,非常複雜,人我要如何才能從“所住的小世界”走出去呢?首先,我們必須知道欲界的地形圖,此即華藏世界,這就是以下第一節所要解說的內容。其次,我們出離欲界之後,並不是就已到達“彼岸”,而是還須經過上層的色界。因為我們不能進入色界,而只能路過其邊陲,故還須知道經過“色界邊陲”的路線圖,這就是下面第二節所要解說的內容。
二、欲界之華藏世界:華嚴之起點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欲界之華藏世界
色界之邊陲境界
境界轉換之調適
<1>華藏世界在欲界的地位
<1>點階之如來名號
<1>知法之淨行
<2>華藏世界的演變過程
<2>線階之四聖諦
<2>行法之賢首菩薩
<3>華藏世界的結構
<3>面階之如來光明覺
<4>華藏世界的內涵
<4>體階之菩薩問明
由於宇宙的結構非常複雜,並且人我的組成非常繁雜,故我們有必要採用科學方法,建立佛法座標圖,縱座標是“四元分期”,此即“一元身論→二元命論→三元心論→四元意論”;橫座標是“四方分位”,此即“富位→迦位→舍位→目位”。因此,依不同的分期,據不同的分位,在座標圖上,便有不同的位置;換言之,雖然是“同一個理論”,會因分期的差異,因分位的差別,使得其內容不為一致,相互不同。
佛法在一元時期,弟子便分為二部,一是以“欲界”為本,用五根說法的足部弟子,二是以“色界”為本,用五蘊說法的身部弟子。然而,不管是以“欲界”為本,或是以“色界”為本,其色身畢竟是在欲界,故若要成佛,還得從欲界出發。由於各個弟子之間,有分期的差別,有分位的差異,故其欲界出發的內容,並不一致,各有不同。以下是欲界出發的境界,即華嚴經第一部分之華藏世界,其各版本的分品表:
欲界之華藏世界的分品表
六十華嚴
八十華嚴
藏譯華嚴
慈恩華嚴

1.世間淨眼
1.世主妙嚴品
1.妙嚴出現
1.世間淨眼品

<點>→
2.如來現相品
2.如來品
2.如來品
<線>→
3.普賢三昧品
3.普賢三昧品
3.普賢入三摩提
<面>→
4.世界成就品
4.世界海成就
4.入世界海
<體>→
5.華藏世界品
5.華藏世界海
5.淨世界海

<點>→
6.世界海輪圍
6.世界輪圍海
<線>→
7.世界海地
7.世界海莊嚴地
<面>→
8.國土性處說
8.觀世界性處
<體>→
9.世界性安住
9.觀世界安住音

2.盧舍那佛
6.毘盧遮那品
10.毘盧遮那
10.毘盧遮那品
<二法>→
11.如來華嚴
全本華嚴經,現今有三個版本,一是漢傳早期的六十華嚴,二是漢傳後期的八十華嚴,三是藏傳後期的藏譯華嚴;另外,還有漢傳後期的慈恩華嚴,但是這只有目錄,沒有經文。
由此觀之,四個版本都屬於不同部派的弟子所傳,以下分別加以考察。
“六十華嚴”,由其目錄來看,很明顯的,它是屬於身部的弟子所傳。如前所說,身部弟子是以“色界”為本,用五蘊說法;故雖然他的色身還在欲界,但是他的神識已出離欲界,而住在色界。正因為如此,身部弟子講求的是律,而不是欲界的戒。此外,身部弟子對菩薩摩訶薩的議論,是在色界,而不在欲界,故他對欲界之華藏世界的解說,自然是簡略很多。然而,後人不知道這個道理,處處依八十華嚴的內容,來補足六十華嚴的差欠,這是破壞了佛法體系的完整圓滿。
“八十華嚴”,其目錄很明顯地表示,它是屬於足部的弟子所傳。如前所說,足部弟子是以“欲界”為本,用五根說法;由於他的色身在欲界,神識也在欲界,故他出離欲界,必須經過“點→線→面→體”四階,此即菩薩的四品。此外,它只有菩薩的四品,而沒有摩訶薩的四品,由此可見,它已進入四元意論的主觀佛法時期。
“藏譯華嚴”與“慈恩華嚴”,由此二目錄可以看出,二者都是與八十華嚴一樣,具有菩薩的四品,故是屬於足部的弟子所傳。但是,為何多出摩訶薩的四品呢?正如各個大乘經典,其經文常常是,有時只有“菩薩”沒有“摩訶薩”,但有時又“菩薩”與“摩訶薩”同時并出。因此,菩薩、摩訶薩、菩薩摩訶薩,三者必須分別清楚,否則無法談論大乘經典。菩薩是四元意論的有情,是屬於主觀佛法的有情,是佛法的究竟目標;摩訶薩是三元心論的有情,是屬於客觀佛法的有情,不是佛法的究竟目標;而菩薩摩訶薩是三元心論之“體階”的有情,它雖然在立場上是屬於客觀佛法的有情,但是在本質上已屬於主觀佛法的有情,可以算是佛法的目標,但不是佛法的究竟目標。那麼,“菩薩摩訶薩”與“菩薩”,只有細微的差異,為何不跨越過去呢?這是甚深又細微的問題,非常重要。如前所說,不管是身部佛法,或是足部佛法,都把弟子分為二道,即漸道(知系)與頓道(見系);如前又說,頓道(見系)比漸道(知系),更為究竟,其道理是,頓道(見系)法門是中道又緣起,但漸道(知系)法門是中道不緣起。因此,對於足部佛法來說,頓道(見系)法門是中道又緣起,此即進入四元意論,成為主觀佛法的有情;但是,漸道(知系)法門是中道不緣起,此即停留在三元心論之“體階”的客觀佛法的有情。此外,又為何藏譯華嚴,最後再加上“11.如來華嚴品”呢?足部佛法,有一法(不及物)與二法(及物)之分別;此二法(及物)之相對物質,是與人我本體斷開,故不與人我共論,而放在最後,由此可見,藏譯華嚴是,足部佛法的二法弟子所傳,即富樓那弟子的經典。也由此可見,慈恩華嚴,是足部佛法的一法弟子所傳,即迦旃延弟子的經典。
《1》華藏世界在欲界中的地位:
所謂華藏世界,是欲界中的“重物質境界”。欲界分為三層,上層是天界,中層是世界,下層是獄界;上層的天界,又分成二階,下階是“輕物質境界”,此即須彌山之山頂及山腰,上階是虛空天。中層的世界,就是“重物質境界”的華藏世界。
宇宙的演變,都是依“點→線→面→體”四階法則,其中重要的是線階與面階,此二階是互為顛倒,故互為對轉,欲界的演變,也是如此。欲界在線階時,“輕物質境界”的須彌山之山頂及山腰,與“重物質境界”的須彌山之山底(華藏世界),二者是相互連接,是為一個完整的須彌山;但是到了面階時,“輕物質境界”與“重物質境界”,才斷開為二,並且使得“重物質境界”變成與“輕物質境界”互為對轉。
在須彌山之山頂及山腰與須彌山之山底,二者仍然相互連接,是一個完整的須彌山之時,須彌山上之諸神,與須彌山下的眾生,是相互交往,此即所謂的“神人共住”。當時欲界裡有三種情性,最上是諸神,其次是住在須彌山腰之仙人,他具有輕物質的氣身,下層是須彌山下之眾生,他具有重物質的肉身。然而,在須彌山之山頂及山腰與須彌山之山底,二者斷開之後,須彌山上之諸神,及山腰之仙人,便不能再與須彌山下之眾生,相互來往溝通,此即所謂的“神人斷開”,也就是道法所說的“絕地天通”。
在宇宙演變的“點→線→面→體”四階之中,線階的演變時間,最為長久,它從欲界的“帝出乎震”大爆炸開始,先是渾沌境界,而後逐漸清濁分離,之後漸次形成輕物質的須彌山,然後在下層由輕物質沉積變成重物質,最後須彌山之構成明顯地變成上中下三層,線階的發展到此為止。當輕物質沉積變成重物質之時,在須彌山周圍,與重物質同一水平,同時形成日月。此時在日月之上,都是光明境界,沒有白日黑夜之分,也沒有春夏秋冬四時之差別;但是,在日月之下,因充滿濁氣,是為“無明”境界,須靠日月之光來照明,故有白日黑夜,也有春夏秋冬四時。所謂的“無明”,不是黑暗,譬如,在大風沙暴,天昏地暗,舉手不見五指,此是無明;若是沒有大風沙暴,只是因為沒有光線,舉手不見五指,此是黑暗,如地獄即為黑暗境界。
宇宙的一切,都在轉動不息,故須彌山也依其中心軸,在轉動不息。由於任何的轉動,都需要“力”,輕物質的轉動,需要力少,而重物質的轉動,則需要力大;因此,起初須彌山的轉動之“力”,原本只承受“輕物質”的轉動,故在此範圍內,其動力不成問題;但是,後來因物質聚集,體積變重,動力承擔“重物質”的轉動,便有其極限。當“重物質”愈來愈重,超越須彌山轉動之“力”的極限之際,它便從母體斷開,上面是沒有日月的天界,下面則是具有日月的世界,形成二段的結構。這就是欲界從線階進入到面階的發展過程。
由於欲界進入面階,就表示欲界的發展,已經進入尾聲。如前所說,面階的演化時期,要比線階時期短少很多;我們應當知道,在面階之後,就是體階,而進入體階,就意味著欲界的毀滅結束。所以,我們現今所住的境地,是須彌山斷開後之“天地定位”的境地,也就是宇宙發展的末端。這也就是說,我們現今的處境,是與毀滅性的火宅相鄰,大火馬上便要燃燒過來了,如今還不及時逃走的話,便來不及了;此即法華經譬喻品所說的要義。在法華經裡,依照佛法的演變,建立各種不同的大車,方便眾生逃離,但其最究竟的大車,就是華嚴經所解說的“不要三乘,唯要菩薩乘”!
人我由佛界掉落到世間來,是經過多層次的雜染境界,故穿上多重雜染衣。人我在世間所穿的是肉衣,故肉眼可見;在此之上的天界,其所穿的是業衣,故天眼可見;又在此之上的音之色界,其所穿的是相衣,故法眼可見;又在此之上的光之色界,其所穿的是影衣,故普眼可見;而在最上的佛界,則唯有佛眼可見。雖然我們所處的境界,是宇宙的最末端,而所穿的外衣,是最笨重又最短促的肉衣;不錯,穿肉衣是有其重大缺點與弊端,但是穿肉衣也有其無比的優點,其殊勝就是便於淨修。因為除了世間的笨重肉衣,其他天界以上的細微之衣,其情性很難掌控,它只能隨自然力去動,而無法隨自己的意志去淨修。所以,這不是穿其他細衣所能比擬的利益,故佛陀一而再再而三地告誡世間人我,肉身難得,應當趕快及時利用肉身去淨修,逃離此火宅,出離欲界,回歸佛界。此外,最殊勝的還是,正因為我們能掌控肉衣,我們才能正確地導向於菩薩乘,而不致進入三乘!
《2》華藏世界的演變過程:他力→共力→客觀→主觀
宇宙的變動,有其一定的法則,必須經過“點→線→面→體”的四階變位,故佛陀說法,也依此空間的演變法則,分為四元,逐步推進,即一元的他力時期,二元的共力時期,三元的客觀時期,四元與五元的主觀時期;因此,佛法的宇宙論,是隨佛法理論的變換,一再演變,分成四期,即一元的須彌世界,二元的三千世界,三元的華手世界,四元與五元的華藏世界。故“華藏世界”是佛法的最終宇宙論。以下依次,把四個時期的世界,略加說明。
宇宙論的四期發展
他力華嚴
共力華嚴
客觀華嚴
主觀華嚴
空間四元
一元(點)
二元(線)
三元(面)
四元(體)
境界
須彌世界
三千世界
華手世界
華藏世界
<1>他力階段:“須彌世界”(一元身論)
一元身論只議論身,而身是地水火風等四大物質所成。因此,在佛法宇宙論中,僅僅議論須彌山者,是一元身論。人我與須彌山的關係密切,因為與須彌山形成的同時,人我的肉身也正在形成;換言之,正因為人我吸取須彌山上的各種物質,才逐漸造成肉身,故若無須彌山的形成,人我的肉身也不會形成。
欲界的演變發展,分為線階與面階二個時期;線階是須彌山的形成時期,而面階則是須彌山的斷開時期。欲界進入線階,須彌山開始形成“輕物質境界”,當時的人我,由鼻子吸食輕物質,漸漸形成氣身。由於吸取氣態的輕物質,隨處都有,不必與他人爭奪,故是與世無爭的時代;另外,此時只具有呼吸系統,人我吸取氣態輕物質之後,在體內自體合成,供養氣身,故已自足。由於此時還沒有消化系統,不必去尋找食物,來提供新陳代謝。所以,須彌世界是與一元身論相應的宇宙論。“須彌世界”是佛法宇宙論的最小單位;它以須彌山為中心,加上周邊的九山八海,四大洲,及日月,構成一個最小單位,名為一小世界。
<2>共力階段:“三千世界”(二元命論)
欲界進入面階,須彌山斷開為二,上方是為“輕物質境界”,下方則是“重物質境界”;重物質境界脫離母體之後,形成對轉,由於頓時失去彌山轉動之“力”的束縛,就引起發生大爆炸,由此形成三千大千世界。
“三千世界”是與二元命論相應的宇宙論,命論的概念是具有活力,不再局限於色身相關的物質境界,而能與外界相互交涉,故除了由鼻子吸食輕物質形成“氣身”之外,又生出口舌食取重物質形成“肉身”。因此,人我的氣身,逐漸轉化為肉身。
人我有了肉身,麻煩的事就接著來了!人我只有氣身的呼吸系統時,是靠吸取氣體,來供養氣身,並靠自體合成,來產生體能,一切依隨自然力而生存,故人我不用去煩惱。然而,人我有了肉身的消化系統之後,便須靠食取物質,來供養肉身,並靠新陳代謝,來產生體能,一切依賴自力而生存,故人我要煩惱去尋找食物,或與他人爭奪,或與其他動物搶奪,或到遠方尋覓,真是麻煩多多。所以,佛法的一元身論,一再強調“無我”,就是不要肉身!一再說“空”,就是要空掉肉身!
“三千世界”是佛法宇宙論的基本單位,因為此三千大世界,是同一的生住異滅,也就是說,同生同滅。此三千大世界,與現代天文學的銀河系,大約相當。
<3>客觀階段:“華手世界”(三元心論)
在一元身論,它不與外界相互交涉,故是他力行為(全靠母力)。到二元命論,它能與外界相互交涉,但又不能脫離母體,故是共力行為(自力與母力),此二者都是屬於天力行為。到了三元心論,才變成自力行為,不再須要他力的幫助。
三元心論的宇宙觀,是以華手世界為代表。因為由天力升為自力,華手世界的華手經,對須彌世界及三千世界的敘說方式,與此前之描述宇宙世界的經典,有明顯的不同。它不再是呆板地敘述境界,而是活生生地述說,八方世界之諸佛有菩薩摩訶薩,來此娑婆世界釋迦佛所聽聞佛法。由此觀之,八方的菩薩摩訶薩,能夠從一世界到他世界去聞法,這充分表達是為自力佛法。
對現代的人來說,從一世界到另一世界,那是“神話”,是不可思議之事。但對於科學佛法來說,那是“事實”,其道理很簡單!現代科學已證實,我們肉眼所見的許多細微星光,從其光源照射到我們這地球,是經過幾億光年的傳遞,而這個距離,與華手經裡的從一世界到另一世界的距離,是大致相同,它們都是在三千大世界之內。人我是由色身與識命所組成,二者之間的關係是,識命執持色身,即負陰抱陽,故識命若不執持色身,則獲得自由。宇宙的一切都在轉動,色身之速度,是“粒光”速度中的最慢速,而識命之速度,則是“波光”速度。因為波光系統的速度,比粒光系統的速度,快無量倍,遠超過幾億光年倍。因此,人我若能夠把識命拋開色身之束縛,使得識命完全獲得自由,則其識命便能夠以飛急速度,自由自在地周遊三千大世界;換言之,只要一動念,便可到達三千大世界的任何處,且比彈指還快。那麼,如何才能把識命拋開色身之束縛呢?這無法用“修行”達成,唯有靠菩薩道的“清淨”及“發願”才能達到;正如,華手經之散華品第十六所述:“時觀佛定善根莊嚴菩薩。手執眾華遙散此界。以其本願因緣力故。於諸國土無所罣礙。逕來到此娑婆世界。至王舍城詣竹園中。”其關鍵就在“本願因緣力”。
“華手世界”是與三元心論相應的自力佛法宇宙論,故它是為佛法的新宇宙論。須彌世界與三千世界,是從物質境界的立場來解說宇宙;華手世界雖然還是從物質境界(身方)的立場來議論宇宙,但它的內容,除了屬於物質境界(身方)的立場之外,還有屬於有情境界(命方)的立場,故華手世界是由物質境界到有情境界的過度性宇宙學說。佛法的命名,都有其內在含義;華手的“華”,即是蓮花,而蓮花(身物)是出於泥淖(外物),不沾泥淖,雖然是超出外界物質立場,但仍屬於物質立場來議論,故它仍然是客觀學說;華手的“手”,是伸出之義,所謂伸出,是離開本體(粒方之身),成為客體(波方之命),但不與本體斷開,故它轉換成主觀學說。由此觀之,華手世界是三元體階的境界,雖然其立場還是客觀佛法,但其性質已是主觀佛法。依客觀佛法,名為摩訶薩,摩訶之義是四大之大,四大指身,故是身的立場,由此立場而有三乘,此即三乘方便;依主觀佛法,名為菩薩,此即一乘真實。所以,三元體階是“三乘方便,一乘真實”的時期。
由於它是與三元心論相應的宇宙論,三元心論的“體階”是以禪定、解脫、三昧、三昧正受,即三乘方便法門,進入法界平等的境界;再以一乘真實法門,出法界廣博的境界,進入波方真實。因此,在華手世界裡,佛陀是在娑婆世界的王舍城竹園說法,而在法界的十方世界之諸佛,都有菩薩摩訶薩弟子要求來此聞法,由此顯示法界平等及出法界廣博。
華手世界與三千世界的不同是,三千世界是在欲界,足部弟子若修成定法,身部弟子若修成念法,便可暢遊;而華手世界是在出法界,則不管是足部弟子,還是身部弟子,都須以禪定、解脫、三昧、三昧正受,才得通過三乘方便,再進入一乘真實。
<4>主觀階段:“華藏世界”(四元意論)
“華藏世界”是華嚴經的境界圖,它是佛法的最究竟宇宙論。華手世界是由物質境界到有情境界的過度學說,故它的立場還是客觀佛法,但其性質已是主觀佛法。華藏世界則完全脫離物質境界,只在有情境界。華藏的“華”,是表示清淨蓮花,出於染污泥淖,而不沾泥淖之染污,即超出染污,處於清淨,故仍然在物質境界;華藏的“藏”,是與肉體相隔之內藏,即肉身之情性(波方之命),不是肉身之物質(粒方之身),故是有情境界。因此,華手世界是三元體階的境界,其世界的有情,名為菩薩摩訶薩;而華藏世界則是四元主觀的境界,其世界的有情,名為菩薩,故此時期是“不要三乘(摩訶薩),唯要菩薩乘”。
“華藏世界”是與四元意論相應的宇宙論,意論的概念是不出或不動的涅槃境界,此是超出法界的境地,即一切佛廣博性,亦即“普”性(三元之平等性是“如”性),它以最高的普賢菩薩為代表。因此,在華藏世界裡,佛陀是在世間說法,不在超出法界的境地,而由普賢菩薩來代表,普賢菩薩承佛力,進入三昧,向大眾說法。<普賢菩薩,能於法界,示眾“影像”,亦即影身>
華藏世界與華手世界的差異是,在華手世界裡,佛陀是在娑婆世界的王舍城竹園說法,並以此為中心,十方世界之菩薩摩訶薩來集此處聞法;但在華藏世界裡,佛陀雖然也是在娑婆世界的摩竭提國阿蘭若法菩提場說法,卻不是以此為中心,而是叫普賢菩薩,進入三昧,把華藏世界整體,作如實描述,故佛陀說法處的娑婆世界,也是位於此華藏世界之中。
《3》華藏世界的本體結構:
宇宙的一切存在,其根本都是粒波二者相對。若以粒方來探討宇宙,其所成的現象是色界,此所造之世界,名為器世界,或客觀世界;若以波方來論究宇宙,其所成的現象是欲界,此所造之世界,名為情世界,或主觀世界。因此,一元身論的須彌世界,二元命論的三千世界,三元心論的華手世界,都是屬於器世界的範疇,可是三元的華手世界,雖然它的立場是器世界,但它的性質已經是情世界,故它是由器(手)到情(藏)的轉換世界;由此觀之,佛法唯一的情世界,就是四元的華藏世界。
華手世界與華藏世界,是佛法主要的兩部菩薩藏經。在華手經裡,除了簡短的緣起外,它很快就直接進入華手世界的境地;由於華手世界的結構簡單,故容易理解。然而,在華嚴經裡,其情況遠為複雜,如來登場便有二品,先是足部講法,後是身部說法,接著普賢菩薩入場也有二品,而後才開始陳述華藏世界;並且,華藏世界的結構,不像華手世界的平面解說,而是上下階次眾多,左右前後層次繁雜,非常奧妙,難以捉摸。
“華藏世界”的結構,即是欲界面階時期之物質境界的架構。欲界在面階時期,是由非物質境界的虛空天,與物質境界的地上天,二者組合而成。但是,此時之地上天,已斷開為二段,上段是須彌山,下段是三千大世界。所謂華藏世界,就是情性化的三千大世界。
欲界是從色界而來;欲界與色界之間的關係是,二者正反相對,互為顛倒。色界的源頭,即是粒方光速之起始點,粒方光速會逐漸減慢,在減慢的同時,也一直在積集能量,當粒方光速減慢到零時,積集的能量也達到極限;若粒方光速減慢變成“反光速”時,因積集的能量超出極限,便發生大爆炸,如是就形成欲界,故欲界的光速是“反光速”。
欲界形成之後,如前所說,其演變分為線階與面階二段。欲界在線階時,其中心軸,由於“反光速”逐漸減慢,最後演變成風輪。風輪與空氣相互摩擦,產生火花,既然有乾燥的火花,就一定有濕潤的水氣,形成水火相對。火花之頂,即為水氣,由水氣形成水。故風輪的速度因與空氣摩擦,由高速逐漸減慢,在減慢的同時,水氣也一直在積累,最後由水氣形成一個香水海。
當色界末端發生大爆炸,形成欲界之創始初時,欲界充滿原子,由原子核一個質子=原子眷一個電子的氫原子開始,到原子核九十多個質子=原子眷九十多個電子的原子,各級原子游離於空間;由於原子與原子之間的衝撞摩擦,產生電擊火花,造成化學效應,使得原子與原子相互結合,變成分子,水就是分子之一類。香水海即是由水分子聚集而成。
然而,水是由二種“輕原子”組合而成的“輕分子”;除此之外,還有稍重分子,更重分子,很重分子,極重分子,等等不同重量的分子。由於輕重的不同,形成由輕到重,各種不同層次的境界。並且,在“無機”的香水海形成之後,“有機植物”的大蓮華接著形成;大蓮華在欲界出現,又意味著“有機動物”馬上要登場。
由一個質子一個電子合成的氫原子,到九十多個質子九十多個電子合成的原子,二者的重量,相差巨大;欲界的自然旋轉力,有其極限,當輕原子及分子,與重原子及分子,演變成為輕重二極端時,由於自然旋轉力不堪負荷,自然會引起爆炸,斷開為二,形成二端對轉。這就是造成欲界由線階過度到面階的緣由。欲界過度到面階之後,才形成三千大世界,此三千大世界,就是華藏世界。
華藏莊嚴世界海的基本結構
《10》“世界”<體>

《9》“世界種”<面>

《8》“大蓮華”<線>
               ↑
《7》“最中央香水海”<點>

《6》“佛剎微塵數香水海”<體>

《5》“華藏莊嚴世界海”金剛圍山<面>

《4》“大蓮華”<線>

《3》“香水海”<點>

《2》最上“風輪”

《1》最下“風輪”
欲界的起點,是“反光速”,由於反光速逐漸減慢,最後演變成風輪。風輪是聚集物質之動力,使原子由輕到重依序排列,再使原子相互衝撞變成分子,又使原子與分子積累成為物質。所以,華藏世界的述說,是從風輪開始。風輪的結構,由《1》“最下風輪”,到《2》“最上風輪”,共有十一層。依華藏之法數法則,十一數的含義是五元二部之“中道緣起”,故在第十一層,便由氣體的風輪,變成能持液體的《3》“香水海”,此即華手經之“伸手”的緣起含義。換言之,從第十一層開始,華藏世界進入液體境界的香水海,或物質境界的香水海。
由此觀之,香水海是最重要的轉換點,因為它是一切物質宇宙的基礎。在香水海中,有《4》“大蓮華”;而《5》“華藏莊嚴世界海”就住在其中,它有金剛輪山,周匝圍遶,其地與海之眾樹,各有區別。
此華藏莊嚴世界海中,有山、有地、有水;在其世界海大地中,有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之《6》“香水海”;此無數的香水海,與風輪上之香水海,不能混淆。我們當知,所有的華藏世界,都建立在此無數的香水海之上,故此無數的香水海,是各華藏世界的基礎。
因為此無數的香水海,數量過於龐大,故八十華嚴經只解說三個香水海而已,即《7》“最中央香水海”,第一外圈香水海,第二外圈香水海,其餘的可以類推;但六十華嚴經是身部弟子的經典,它只能議論“最中央香水海”,且只解說到第十三層的娑婆世界。
此最中央香水海,生出一個《8》“大蓮華”;大蓮花上,住有《9》“世界種”;世界種中有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之《10》“世界”。這即是所謂的華藏世界,是佛法宇宙論的基本單位。這也就是說,與最中央香水海相同,其餘的各個香水海,也是具有同樣的結構,此即“<1>香水海(點)→<2>大蓮華(線)→<3>世界種或世界海(面)→<4>世界(體)”。
華藏世界之基本架構,介紹到此,便告終結,關於世界之內部構造,則在下一節說明。所以,華藏世界是依相對原理,由“兩層相對”所構成,每層都按“點→線→面→體”的四階演變,即“香水海”<點>→“大蓮華”<線>→“華藏莊嚴世界海”<面>→無數“香水海”<體>→“最中央香水海”(點)→大蓮華(線)→“世界種(世界海)”(面)→“世界”(體)。
《4》華藏世界的內涵:
華藏世界的形成,及其基本架構,八十華嚴與六十華嚴,二者所說,大致相同,只是六十華嚴的解說,要簡略些。但是,關於華藏世界的內涵,及其內部構造,二者的差異,則非常明顯,有很大的不同。
如前所說,八十華嚴是足部弟子的經典,足部弟子的根基,是在欲界,而華藏世界的根基,也在欲界,二者的根基相同,故八十華嚴對華藏世界的解說,極為繁瑣,因為它須面面顧及,處處顧到,不能失漏,才為究竟。但是,六十華嚴是身部弟子的經典,身部弟子的根基,是在色界,不在欲界;由於根基的不同的緣故,六十華嚴從色界觀察欲界,只能看到局部,而不能見到全面,這便使它對華藏世界的解說,極為簡略。
二部華嚴的差異,是從世界的結構開始,其主要差別有二。第一是,六十華嚴的身部弟子,雖然其神識是住在色界,但是其色身畢竟還是存在於欲界,故從色界到欲界的“娑婆”世界為止,他都能夠看到,只是在“娑婆”世界以後的境界,他就看不到了。因此,世界種(世界海)之上的世界,共有二十層,“娑婆”世界是在第十三層,故六十華嚴只列出到第十二層,而從第十三層及其以後的世界,都不列出。
第二是,華藏莊嚴世界海之上,是有佛剎微塵數的香水海,上述的最中央香水海,只是其中的一個香水海。六十華嚴只能夠看到,此最中央香水海的第十二層,及自身所處的部分第十三層;至於最中央香水海之外的其他香水海,則更是看不見,故都沒有列出。
所以,二部華嚴能夠相互比較者,只有最中央香水海的二十層世界,八十華嚴完整地描述出二十層世界,而六十華嚴只列出到第十二層。至於最中央香水海之外的外環香水海,八十華嚴解說極為完備,而六十華嚴已超出其範圍故無解說。
華藏世界依相對原理,是由相對的兩層所構成,每層都是按“點→線→面→體”四階演變,即(1)最中央香水海→(2)大蓮華→(3)世界種或世界海→(4)世界。
八十華嚴的內涵表
<上1>香水海
<上2>大蓮華
<上3>世界種
香水海(內層)右旋→次有→
香水海(外層)出蓮花→
上住→世界種
(1)最中央無邊妙華光香水海東
(1)離垢焰藏
遍照剎旋
(2)離垢焰藏香水海南
(2)無盡光明輪(外1)
佛幢莊嚴
(3)無盡光明輪香水海右旋(旋1)
(3)金剛寶焰光(外2)
佛光莊嚴藏
(4)金剛寶焰香水海右旋(旋2)
(4)帝青寶莊嚴(外3)
光照十方
(5)帝青寶莊嚴香水海右旋(旋3)
(5)金剛輪莊嚴底(外4)
妙寶因陀羅網
(6)金剛輪莊嚴底香水海右旋(旋4)
(6)蓮華因陀羅網(外5)
普現十方影
(7)蓮華因陀羅網香水海右旋(旋5)
(7)積集寶香藏(外6)
一切威德莊嚴
(8)積集寶香藏香水海右旋(旋6)
(8)寶莊嚴(外7)
普無垢
(9)寶莊嚴香水海右旋(旋7)
(9)金剛寶聚(外8)
法界行
(10)金剛寶聚香水海右旋(旋8)
(10)天城寶堞(外9)
燈焰光明
(11)離垢焰藏香水海東
最中央香水海的內涵表
世界(八十華嚴)
世界佛國(六十華嚴)
世界
佛號
世界佛國
佛號
1
最勝光遍照
淨眼離垢燈
清淨寶網光明
離垢淨眼廣入
2
香蓮華妙莊嚴
師子光勝照
香蓮華妙莊嚴
師子座光明勝照
3
寶莊嚴普照光
淨光智勝幢
寶莊嚴普光明
廣大光明智勝
4
光明華莊嚴
金剛光明善現
雜光蓮華
金剛光明普善起
5
普放妙華光
香光喜力海
無畏嚴淨
等莊嚴妙音幢王
6
淨妙光明
普光自在幢
華開淨焰
愛海功德稱王
7
眾華焰莊嚴
海功德自在光
總持
淨智慧海
8
出生威力地
廣大智海幢
解脫聲
善相幢
9
出妙音聲
月光明相
勝起
蓮華藏光
10
金剛幢
法海最勝王
善住金剛
那羅延不可破壞
11
帝青寶光明
無量功德法
華林赤蓮華
雜寶華鬘智王
12
光明照耀
超釋梵
淨光電如來藏
起一切所願功德
13
“娑婆”
毘盧遮那如來
14
寂靜離塵光
遍法界勝音
15
眾妙光明燈
不可伏普照幢
16
清淨光遍照
清淨日功德眼
17
寶莊嚴藏
智光明遍照
18
離塵
無量方便幢
19
清淨光普照
照法界虛空光
20
妙寶焰
福德相光明
(以下略……)
                               節選自《科學佛法學報》創刊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華嚴經
革界纪律法为主
《在世出世》--赞佛
五百罗汉及讲解——1
五百金身罗汉图【带注释】(下卷)_
九法界与十法界有何区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