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21年最后一次寒潮来袭!护好八大器官,保平安
今天出门,有没有被冻哭?中央气象台12月24日6时发布寒潮黄色预警,8省区降温12-14℃!
据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消息,截至今日8时,东北、内蒙古东部大部地区处于-20℃以下,黑龙江嘉荫7时前后气温仅-44.4℃。
2021年最后一次寒潮来袭!
寒潮将覆盖八成国土
据中央气象台,预计12月24日-26日,我国中东部地区自北向南将先后出现4-5级风,阵风6-8级;气温普遍下降6-10℃,其中,山西中部、山东南部、安徽东南部、江苏东南部、浙江东部以及贵州东部、湖南中南部、广西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降温12-14℃,局地14℃以上。①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芳华接受中国气象报采访时表示,这将是2021年最后一次寒潮天气过程,南方地区将出现入冬以来最低气温。预计,12月27日和28日早晨,最低气温0℃线将位于江南南部至贵州南部一带,为今年入冬以来最南。②
这次寒潮,实力强、降温猛、影响广。寒潮影响下,东北泼水成冰,京津冀冷如冰箱,连江浙沪都会感受到此次降温,广东广西部分地区最后也逃不过。
气温陆续跌至冰点,
冰冻范围将覆盖我国超8成国土
寒潮来袭,
身体8处很容易“冻”出病!
1. 血管:遇冷收缩易脑卒中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罗巍2013年在健康时报刊文认为,天冷是脑血管疾病高发的祸首。
天冷血管收缩,引起血管痉挛变窄,血液通过所需的力气加大,血压就高了,很易出现脑卒中。③
2. 心脏:诱发心脏疾病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刘健2018年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指出,在寒冷的环境里,人体会做出一系列生理性的调整来维持体温,比如:
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心脏需要更用力地泵血,更容易发生凝血等,这样的调整对心脏病患者来说,可能增加心脏负担,诱发急性心肌梗死。④
此外,寒冷会让人感受到更多的情绪压力,也可能引起心脏病发作。
3. 肠胃:溃疡疾病高发
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傅志泉2018年在健康时报刊文指出,胃、十二指肠溃疡发病有季节性,秋冬和冬春交替都是高发期,寒冷的冬季尤其要注意养胃。
胃痛、腹部不适,消化能力降低,这时进食生冷食物就会引起或加重胃部不舒服的症状。⑤
4. 鼻子:引发感冒、鼻炎
北京中医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姜志辉2016年在健康时报刊文介绍,鼻黏膜下布满血管,能使鼻子起到过滤、调温以及湿润的重要作用,秋冬季节冷空气来袭,就会对鼻黏膜造成刺激,鼻腔发痒、喷嚏不断,感冒风寒接踵而来。
由于气温下降而着凉,抵抗力较弱的人很容易患上急性鼻炎,同时也容易导致急性鼻窦炎发生。⑥
曹子豪/摄
5. 膀胱:出现尿失禁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张成君2019年在健康时报刊文表示,寒冷对膀胱会有直接的刺激,可以直接刺激膀胱过度活动,表现出尿频、尿急甚至尿失禁等症状。⑦
6. 关节:容易感到不适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骨科主任医师温建民2019年在健康时报刊文指出,“患上关节炎,关节就会像个气象台,明天要刮风、降温,今天就会有感觉”。
温建民解释,风大、寒气大、湿气大侵犯人体时,就可以引起机体功能的降低、血液循环的降低,而血液循环降低可以引起关节滑膜滑液的代谢、关节液的代谢产生一些障碍,引起体内的酸性物质沉着,又排泄不出来时就会造成神经刺激,引起疼痛。⑧
7. 肺部:当心肺炎、慢阻肺
2013年南京市疾控中心专家的一项调查显示,65岁以上老人的呼吸道对气温骤降更敏感。该市7年间因肺炎、慢阻肺等死亡的人中,93.6%都是该年龄组的人。呼吸系统疾病与冷空气的活动关系极为密切,高发期一般在降温的3~5天后。⑨
8. 眼睛:诱发青光眼
寒冷空气袭来,眼睛同样也是会受到伤害而诱发一些眼部疾病的,青光眼就是其中一种。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眼科主任医师黄学林2015年在健康时报刊文解释,气温降幅较大时,容易使人体的植物神经调节功能紊乱,它通过干扰植物神经而干扰血压,进而造成眼压波动,如果长期如此,会最终导致青光眼的发生。⑩
必吃的暖身“第一食物”清单
天气越来越冷,此时多吃一些暖身食物,既能饱口福,又能养身体。公共营养师熊苗2016年在健康时报刊文推荐了一些适合冬季养生的“第一”食物。⑪
必吃的暖身“第一食物”清单
暖身第一肉
“羊肉”
羊肉有补肾壮阳、温补气血、开胃健脾的功效。冬天吃羊肉,既能抵御风寒,又可滋补身体。羊肉最好是炖着吃,会更加熟烂、鲜嫩,也易于消化。
暖身第一菜
“萝卜”
白萝卜可谓是冬季暖身食物状元榜的第一菜。萝卜有“小人参”的美称。吃肉时搭配凉拌萝卜,能起到清凉、解毒、去火的作用。
暖身第一果
“山楂”
山楂是冬日的应季食材,能开胃、消食、活血。山楂最突出的益处是对降低血压和胆固醇、软化血管及镇静有一定作用。山楂生吃或做汤、茶都可以。
暖身第一零食
“栗子”
栗子有“千果之王”的美称,还是益肾宜气的“补药”,老少咸宜。栗子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和各种维生素,对心脑血管都十分有益。熬汤、炒食都可以达到补益效果。
暖身第一饮
“红糖水”
寒冷的冬季强调温补,就饮品来说,红糖水最为适宜。红糖有“东方巧克力”的美誉,其好处在于“温而补之,温而通之,温而散之”,红糖水一定要煮一下。煮过的红糖水比直接用热水冲泡的更具补中益气、健脾、暖胃的功效。
暖身第一补
“枸杞”
冬季养生多以益气助阳、滋阴补肾为主,枸杞就是冬季进补的好选择。枸杞含有人体必需的各种营养成分,对肝肾阴亏、腰膝酸痛等有一定食疗效果。早晚嚼食枸杞,营养成分的吸收更充分,一般健康成人每天吃20克左右最佳。
暖身第一杂粮
“红薯”
红薯富含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胡萝卜素、维生素以及钾、镁、铜、硒、钙等微量元素,是很好的应季杂粮。推荐吃蒸红薯、跟大米一起熬粥,都有健脾养胃的功效。
暖身第一黑
“黑芝麻”
黑芝麻具有补肝肾、润五脏的作用,更有乌发养颜的功效。这类黑色食物能迅速补充热量、防感冒,冬季必不可少。
暖身第一食疗
“熟梨”
梨具有润肺清热、养阴生津等作用。对于燥热咳嗽型患者熟吃梨还能增加止咳的效果。取大梨1个,蜂蜜60克。将梨挖洞,去梨核,装入蜂蜜,置于大碗中,隔水蒸熟吃。每日服用1-2次。
更多健康知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冷到破纪录,迎来同期最冷早晨!这8类疾病高发,一定要注意!
寒潮来袭,多地气温“断崖式”下降!收好这份防寒养生指南!
寒潮来袭当心5种病 多吃羊肉有助保暖
寒潮来袭 老年人千万别让心脏“着凉”
寒潮来袭!12月28-30日(未来三天)多省气温骤降,南方雨雪增强
寒潮来袭,北京气温持续低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