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晨读丨和家人好好说话,才是最好的修养

01

我们在生活中时常考虑该如何与朋友、同事交往,甚至有时不惜花费大力气、大心思去处理人际关系,但却往往忽略了与至亲如何相处。《礼记》中曾记载: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若有闲暇之时,不妨静下心来多想想古人所说的如何与至亲交往。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不管是在什么人面前,都要注重礼仪姿态,举手投足之间应给人一种修养极好的感觉,同时做事要有尺度和分寸。

“大处难处看能力,小处细处看修养。”

在家人面前,我们时常是以一种放松的思想状态与之深远交流,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会不经考虑就做出一些事、说出一些话,在父母面前也就罢了,在孩子面前,很可能会潜移默化,使孩子学习到自己的一些不良言谈举止。

曾国藩曾言:“益知天下事当于大处着眼,小处下手。”一个人是否有所成就,从小处细处便可以看出,在与至亲交往时,请务必要做到“不失足于人,慎重举止”,否则不经意间的某些细微行为,很有可能会给下一代带来严重的影响,这往往比有声教育更重要、更深远。

02

不失色于人,控制情绪。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喜怒要隐藏于心,不可将过度的情绪表达出来,要懂得控制情绪。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

子夏问孔子:什么是孝道?又或者说怎么才能做到孝道?

孔子回答:孝道难,难就难在子女的容色上。

家庭中,特别是关系亲密的亲人之间,因为长久的相处,会使我们形成一种对亲人的“放肆性”心态。

在外面,我们一旦受了什么委屈,吃了什么苦果,无法发泄时,就会跑回家中抱怨,将自己的负面情绪传递给家人,我们还会理所当然地认为这是应该的,但是却往往忽略了家人的感受。

孔子说“色难”,难就难在对亲人的态度上,难就难在子女的容色上。我们唯有秉持一颗敬畏心和一颗感恩心,对家人保持一种谦和的态度,做到“不失色于人,控制情绪”,才是真正的为人雅量。

03

不失口于人,先思后语。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当我们讲话时,一定要注意听者的感受,懂得换位思考,先思后言。

《论语》中曾言:“驷不及舌。”

在古人看来,一句话说出口,四匹马拉的车也追不回,意喻说话应慎重,否则难以收回。

在阿拉伯,也有一句著名的谚语:世界上有四种东西是挽救不了的,即:出口之言、发出之箭、过去之时、忽略之机。

这其中,言语排在第一位。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每个人都面临一定的压力,而当人处于压力之下,回到家中,往往不先思后言,导致出现一些低劣、不文明的话语,虽然最后我们的压力会释放,但是却给他人带来伤害,甚至会使家庭矛盾越来越大。

世人常说:人生应在大处落笔,不要计较小处得失。

但,若连家人都无法沟通交往,花那么多心思去处理纷繁复杂的社会人际关系又有什么用呢?

若有闲暇之时,不妨静下心来,对家人和亲人多花一些心思,他们才是最爱你的人。

来源:微信公众号“京博国学”(ID:jingboguoxue)

作者:京博国学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央视一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生“三不”,做人做事,一定要谨记!
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深度好文)
最高级的修养,是和家人好好说话
最高级的修养,是把好脾气留给身边的人
问师父| 为什么我们能和外人相处融洽,却常对至亲苛责?
国馆丨大处难处看能力,小处细处看修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