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堂李鸿章之死~《中俄密约》

    因为《马关条约》的签订,清廷为了向国人有个交代,免去了李鸿章的所有实职,只留在军机处行走的闲职,李鸿章赋闲京城贤良寺。

   1896年,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加冕,各国派员祝贺,俄国人特别提到代表的级别问题,洋人们说,对于19世记的大清,他们只知道李鸿章而不知有朝廷,于是朝廷只能派李鸿章赴俄观礼,而朝廷给李鸿章带去的另一个任务是“联俄拒日”。

  之前,在俄、德、法三国联合的干涉下,清廷以3000万两白银从日本人手中赎回了辽东,因此联合俄国与日本对抗,是朝廷中的主流认识。

   两江总督刘坤一曾说:“威胁大清国的国家以日本为最,日本企图占领东北的野心积蓄以久,而俄国因与大清国东北接壤必最不愿意。所以“我若乘此时与之深相结纳,互为声援,并稍予便宜,俄必乐从我”。”。

  在俄国的圣彼得堡,李鸿章开始与俄国人商谈《中俄密约》,《中俄密约》的要点是:中俄两国针对日本的军事威胁,结成互相援助的军事联盟;俄国在中国东北地区铺设铁路,与俄国的西伯利亚远东铁路接轨。

  李鸿章没能意识到的是,俄国的中东铁路穿过东北,在东北受到日本威胁的时候,俄、清两国固然通过铁路可以迅速调集人员、物资,但是如果俄国人想入侵占领东北,那么这条铁路同样会给俄国人提供军事运输的便利。

  更何况在大清境内修筑铁路,一但路权不清,俄国就会有理由在铁路沿线派驻武装,后来的历史证明,俄国人的确如此做了,这就是日后对东北安全构成巨大威胁的“中东铁路警察队”。

  关于这点,李鸿章想到了,于是坚决反对俄国以官方的名义投资铁路,坚持用私人投资的方式,李鸿章以为这样就可以将铁路的修建变成商业行为,不幸的是,这次他想错了。

  离开俄国后,李鸿章开始了他的欧美之行,在英国,他旁听了议会议员们的辩论,一位英国人描述他所看到的李鸿章:“他像来自另外一个世界的身材奇高、容貌慈祥的异乡人。他蓝色的长袍光彩夺目,步伐和举止端装,向看他的每个人投以感激的优雅的微笑。从容貌看来,这一代或上一代人都会以为李鸿章难以接近,这不是因为他给你巨型的成就或人格力量的深刻印象,而是他的神采给人以威严的感觉,像是某种半神、半人,自信、超然,然而又有文雅和对苦苦的芸芸众生的优越感。”

  李鸿章在英国人欢迎他的宴会上,不用刀叉吃鸡,从此,英国人吃鸡也用手撕,李鸿章感兴趣的是英国的海军和陆军,在参加汇丰银行的英国商人表示要去大清开拓市场的时候,李鸿章深表赞成:“实具同心。”

  李鸿章乘坐的克轮到达美国纽约港时,美国海军最强大的舰队依次列阵港湾,鸣礼炮致敬欢迎这位大清国的重臣,美国总统亲自陪同参观。

  由美国回国前,为了抗议美国的排华法案,李鸿章选择途经加拿大,而不是美国的西部回国,李鸿章说:“排华法案是世界上最不公平的法案,所有的政治经济学家都承认,竞争促使全世界的市场迸发活力,而竞争既适用于商品也适应于劳动力。”

  结束访美之后,李鸿章搭乘美轮回国,到达日本横滨时需要换船,李鸿章当年离开马关时,曾表示“终生不履日地”,换船必须先上码头,于是他的侍从在美轮与大清招商局的轮船间搭起一块跳板,冒着掉进海里的危险扶他上船。

  李鸿章以为《中俄密约》可保大清国20年无事,然而仅仅4年后,最先攻破大清国都城的第一道城门~东便门的正是俄国人,曾经告诉李鸿章自己的国土大得用不完、没有侵占别人一寸土地想法的俄国人,出兵135000占领了东北全境,胁迫大清将东三省永远割让给自己,李鸿章悔恨交加。

李鸿章终于明白,自己一直推行的“以夷制夷”,不过是大梦一场,自说自话,一厢情愿而已。

回国后的李鸿章,被朝廷任命为两广总督,不日赴任,李鸿章离开了朝廷中枢。。

(未完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鸿章传 |7.4节 中俄秘约:“老来失计亲豺虎” |  清朝人物
李鸿章访俄:秋风宝剑孤臣泪
中东铁路,中日俄战争的导火索
贪则伪
百年家族系列:晚清第一重臣李鸿章(5)
1885年英军强占巨文岛,掀起东亚外交风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