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诗经》第二百八十二篇《臣工》

【篇目】

  [作品介绍]

  [注释]

  [译文]

  [赏析一]~~[赏析五

【古风泊客一席谈】

   臣工


    [经·周颂·臣工之什]

       嗟嗟臣工,敬尔在公。王厘尔成,来咨来茹。嗟嗟保介,维莫之春,亦又何求?如何新畲?于皇来牟,将受厥明。明昭上帝,迄用康年。命我众人:庤乃钱镈,奄观铚艾。

[作品介绍]

周颂·臣工》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这是周王耕种藉田并劝诫农官的农事诗。全诗一章十五句,前四句周王训勉群臣勤谨工作,研究调度执行已经颁赐的有关农业生产的成法;五到八句是周王告诫农官(保介)暮春时节要赶紧筹划如何在麦收后整治各类田地;九到十二句是周王祈求上帝赐予丰年,希望麦子茂盛,能获得丰收;最后三句是命令农人们做好收割的准备。全诗脉络清楚,诗义明晰。

[注释]

⑴嗟:发语语气词,嗟嗟,重言以加重语气。臣工:群臣百官。

⑵敬尔:尔敬。尔,第二人称代词;敬,勤谨。在公:为公家工作。

⑶厘:通“赉(lài)”,赐。成:指成法。

⑷咨:询问、商量。茹:调度。

⑸保介:田官。介者界之省,保介者,保护田界之人。一说为农官之副,一说为披甲卫士。

⑹莫(mù):古“暮”字,莫之春即暮春,是麦将成熟之时。

⑺又:有。求:需求。

⑻新畲(yú):耕种二年的田叫新,耕种三年的田叫畲。

⑼於(wū):叹词,相当于“啊”。皇:美盛。来牟:麦子。

⑽厥(jué)明:厥,其,指代将熟之麦;明,成,刘瑾《诗传通释》:“古以年丰谷熟为成。”

⑾明昭:明明,谓明智而洞察。

⑿迄用:终于。康年:丰年。

⒀众人:庶民们,指农人。

⒁庤(zhì):储备。钱(jiǎn):农具名,掘土用,若后世之锹。鎛(bó):农具名,除草用,若后世之锄。

⒂奄观:尽观,即视察之意。铚(zhì)艾(yì):铚,农具名,一种短小的镰刀;艾,“刈”的借字,古代一种芟草的大剪刀。铚、艾二字在这里转作动词,指收割作物。

[译文]

群臣百官听我说,应当谨慎做公务。君王赐与你成法,需要研究再调度。农官你们也听令,正是暮春的节令,有何要求说来听,新田旧田如何种。今年麦子长势好,秋天将有好收成。光明无比的上帝,赐我丰收好年景。下令那些农夫们:备好锄铲等农具,同看收割的情景!

赏析

《周颂》是宗庙祭祀乐歌,“以其成功告于神明”,其中有十篇编为一卷,以这篇《臣工》为首,标明为《臣工之什》。这一篇和另几篇是农事诗(或与农副业生产有关的诗)。这篇诗传说是周成王时代的作品。从诗的文本来看,确是周王的口气。

周族是一个农业民族,依靠在当时处于先进地位的农业而兴国,建立王朝之后,进一步采取解放生产力和推广农业技术等措施,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以之作为基本国策。周朝制度,周王直接拥有大片土地,由农奴耕种,称为“藉田”。每年春季,周王率群臣百官亲耕藉田,举行所谓“藉田礼”,表示以身作则。“藉田礼”中也祈祷神明,演唱乐歌。

此诗产生的具体环境,历来解说很不一致。有人说是“藉田礼”之歌,驳者以为诗中所指暮春麦熟,不是“藉田礼”举行的春耕时节;有人说是“庙祭”之歌,驳者以为诗中并无祭事;有人说是庙祭后周王对助祭诸侯说的话,驳者以为诗中明明是对臣工的训勉。诸家成篇累牍的解说,颇多分歧。有的学者只说这是“赞颂周王省耕、劳群臣、祈丰年的乐歌”(袁梅诗经译注》)。

这是一首歌颂周王关心农业生产,训勉群臣勤恳工作,贯彻执行国家发展农业的政策,感谢上天赐予丰收的乐歌。全诗反映出周王重视发展农业生产,以农业为立国之本。据西周文献,周王朝在立国之初就制定土地分配、土地管理、耕作制度的具体法规,如品种改良、土壤改良、水利建设以及轮种等耕作技术都包括在内。这一套法规,就是诗中所说的“成(法)”。当时鼓励开垦土地,又注重土壤改良,把田地分等级,耕二年称“新田”,三年称“畲”。为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朝廷规定了因地制宜的整治方法,如轮作、深翻、平整、灌溉、施肥等等,即诗中所说的“如何新畲”,周王要求臣民按颁布的成法去做。周朝重祭祀,祭礼众多,不但在开耕之前要向神明祈祷,而且在收获之后也向神明致谢,这篇诗中面对即将到来的丰收,自然也要向神明献祭,感谢“明昭上帝,迄用康年”。当时的周王不但春耕去“藉田”,收割也去省视,末三句就是写这一内容。周王说:锹、锄暂时用不着了,要收好,准备镰刀割麦子吧。他对农业生产很熟悉,指示比较具体,这进一步反映了国家对农业的重视。

此诗的“王”,可信是成王。它编为《臣工之什》之首,下一篇《周颂·噫嘻》首句即直称“噫嘻成王”;因为这一篇用成王的口气,作为成王的训示,所以放在前面,它们都是歌颂成王的。殷商后王把歌颂先王省耕和祈祷神明的诗,配合乐舞,作为宗庙乐歌在一定的礼仪上演唱,也是为了追念先王的功业,继承先王重视农业生产的思想,继续贯彻执行以农立国的基本国策。所以,此诗和其他几篇农事诗都被编入《周颂》。从此诗的形式来看,全诗十五句,不分章,不用韵,与《周颂》其他作品相类,确是宗庙乐歌。

这首短诗分三层,即周王给臣工们讲话,分三类对象。一是对群臣百官:辛苦了,赐你成法,请来受教。二是对分管农业的官吏们:时令已是晚春,小麦即将成熟,今年又是丰收年啊!这其实是在表彰他们的劝农之功。三是对农夫们:准备收获吧!欢快之情跃然纸上。

此诗的历代训诂也多歧义,主要是第三句的“成”字和第五句的“保介”一词。“成”字有释为“成绩”者,则句意为“王对你们的成绩给予赏赐”,亦通。《诗集传》等书所释“成法”于上下文义亦圆通顺畅。“保介”一词,有人释为“执甲之士”,即周王左右卫士,有成篇的考据;或释为“农官”已合情合理。

佚名

赏析

朱熹解曰:“此戒农官之诗。先言王有成法以赐女,女当来咨度也。”第二节:“此乃言所戒之事。言三月则当治其新畲矣,今如何哉?然麦已将熟,则可以受上帝之明赐,而此明昭之上帝,又将赐我新畲以丰年也。于是命甸徒具农器以治其新畲,而又将忽见其收成也。”

这是一首周王劝农乐见其成的乐诗。

啊呀,各位臣工!非常敬重你们如此夙夜在公啊!本王有成法典制赐给你们,请你们前来领受和研究。啊呀,各位农官,现在已经是晚春了,难道还能又有什么想法吗?怎样利用那些新开垦的土地啊?啊哈,你看今年的麦子啊,这就要成熟了啊!苍天在上,又赐我们一个丰收年。于是我下命令给那些农夫们:收拾起掘地的家什吧,这回要全看割麦的镰刀啦!

短诗分三层,即周王给臣工们讲话,分三类对象。一是对群臣百官:辛苦了,赐你成法,请来受教。二是对分管农业的官吏们:时令已是晚春,小麦即将成熟,今年又是丰收年啊!这其实是在表彰他们的劝农之功。三是对农夫们:准备收获吧!欢快之情跃然纸上。

佚名

赏析

    

《毛序》说:“《臣工》,诸侯助祭,遣于庙也。”实际上,这是周王耕种籍田并告诫农官的诗。籍田,亦作“藉田”,是中国古代天子或诸侯征用民力耕种的田。相传天子藉田千亩,诸侯百亩。每逢春耕前,由天子、诸侯执耒(lěi)耜(sǐ)在籍田上三推或一拨,称为“籍礼”,以示对农业的重视。本诗就是在籍田祭祀时所唱的乐歌。

这是周代开国初期,周王告诫百官重视农业生产之辞。一段为召集百官来告诫,要他们尽心尽力地咨询和考虑,小心谨慎地办好公事。二段是指示百官莫违农时,询问他们是否明白了耕种的基本要求与方法。三段是赞美大麦小麦长得美,转眼间庄稼就要成熟了。四段是写收割,面对成熟的庄稼,赶紧收藏起用不着的锄头和大锹,拿起那锋快的镰刀把粮食收。

  这样的好年成是怎么来的呢?“明昭上帝,迄用康年”。光明显赫的上帝真灵验啊,至今一直赐给我们欢乐的顺康年,真乃“丰收景象天作成”。农业丰收的到来,离不开风调雨顺,更离不开政通人和,三分靠天七分靠人。从周王事必躬亲地谆谆告诫来看,我们领略到了周代开国之初谨慎从事,以及对农业生产的重视。中国历史上的周朝为何享国最为长久,这首诗篇似乎向我们传达了一些信息。

佚名

赏析

        

这是反映周王视察农耕的诗。西周时期,周王拥有一大片由农奴耕种的土地,叫做 “ 籍田 ” 。每年春天,周王率群臣百官亲耕籍田,并举行宴会,称为 “ 籍礼 ” 。这首诗是周成王举行籍礼时所唱的乐歌。 
  诗的首两句写对群臣百官的告诫,要他们忠于职守,依法行事。三、四句写对农官的指示,要他们不失农时,及时筹治田亩。五、六、七句写丰收的前景,命令农夫做好收割的准备。本诗反映了周代对农业生产的重视。

佚名

赏析

《臣工之什》以戒敕臣工和农事为主。这篇就是戒敕臣工办好公事和保介抓紧农事的诗歌。 正义曰:‘《臣工》诗者,诸侯助祭遣於庙之乐歌也。谓周公、成王之时,诸侯以礼春朝,因助天子之祭。事毕将归,天子戒敕而遣之於庙。诗人述其事而作此歌焉’。应是有理。天子和诸侯忙完春祭大事制定完一年的邦国大事,送行诸侯时还不忘戒敕其臣工和保介人员,可见天子细心如发。正义曰:‘天子宾敬诸侯,不敕其身,戒其臣,亦所以戒诸侯,是其遣之事也’。这种说法就牵强很多。我猜这首诗歌可作春祭送行礼乐,这也许就是《毛传》‘《臣工》,诸侯助祭遣於庙也’的含义吧。

百度百科:‘此诗的“王”,可信是成王。它编为《臣工之什》之首,下一篇《噫嘻》首句即直称“噫嘻成王”;因为这一篇用成王的口气,作为成王的训示,所以放在前面,它们都是歌颂成王的。殷商后王把歌颂先王省耕和祈祷神明的诗,配合乐舞,作为宗庙乐歌在一定的礼仪上演唱,也是为了追念先王的功业,继承先王重视农业生产的思想,继续贯彻执行以农立国的基本国策。所以,此诗和其他几篇农事诗都被编入《周颂》。从此诗的形式来看,全诗十五句,不分章,不用韵,与《周颂》其他作品相类,确是宗庙乐歌。’正是。《周颂》之中特地加入劝农思想,怕是和‘和平时期致力发展’的国家大计不无关系。可见周公的工作多么细致周密,任何活动都与国家大计相融合。有此良辅,武王和成王该是多么幸运。

首章,戒敕臣工。嗟嗟臣工,敬尔在公。王釐尔成,来咨来茹。喂呀大臣役工们,我尊敬你们在为公家办事。君王我赐你们成规,你们可以来咨询也可以来衡量揣度。这是对臣工们的嘱咐。又是多么谦和。来咨来茹,可咨询可猜度。王釐尔成,釐,本义:家福;幸福。所以又可解释为:王的幸福是你们作成。但‘釐’在诗经中几次都是‘赐’之意。我以为这里似‘赐’意更符合诗歌之意。嗟嗟:叹词。表示招呼,感慨,赞美。

二章,戒敕保介。嗟嗟保介,维莫之春,亦又何求?如何新畬?喂呀做保卫的甲士们,维暮春将到,你们又有何求?如何对待你们的新田?这里对‘保介’的理解不同。有人认为是负责农事的下级官员。对不起,周朝没有这样的农官。保介,古战车上左边是驾车的御手,中间是指挥作战的将军,右边是负责作战的甲士。介士是他们的称呼。保介,作保卫的甲士。周朝时这些甲士平时都在家种田务农,只有战事来临才会带着兵车参战。这里是问这些甲士,春天到了,应该怎样种地?

三章,你们有优良的粮种,上帝会保佑有个丰收年的。於皇来牟,将受厥明。明昭上帝,迄用康年。唔呀辉煌的外来的麦类,将受其明德。明昭的上帝啊,一直都在用丰收之年(佑助你们)。来牟,亦作"来麰"。古时大小麦的统称。三国时[魏]张辑《广雅》一书的解释是“来,小麦;牟,大麦”,后人多沿《广雅》的解释。我意,来,外来。牟,麦类。将受厥明,将接受上天的明德。

四章,等待收获。命我众人:庤乃钱鎛,奄观銍艾。命令我的众人,准备好储备乃至铲子锄头。突看尽观开镰收获也。庤,存储。毛传:庤,具。笺云:教我庶民,具女田器……。我意,仓储也。乃,乃至。钱,( jiǎn)本义:农具名,即铁铲。钱字的古老用法。奄,覆盖,突然。銍艾,收割。引申指收获。艾,通“ 乂 ”。毛传:“銍,获也。” 马瑞辰通释:“‘奄观銍艾’,甚言其收获之速,乃所以为劝耳……《说文》:‘銍,获禾短镰也。’ 这里一改平易的诗风,用了很多古老字眼,不知何意?就不怕臣工保介们听不懂?莫非也是借用古人的说辞?值得探究。

一篇不错的劝农颂歌。短短颂歌覆盖面倒不小,说到大臣,说到役工,提及甲士,细说了农事。从公家事讲到私家田,由暮春联想到秋收。国家重点一个不少,真是精彩!好精彩!

佚名

《臣工》   [经·周颂·臣工之什]

“嗟嗟臣工,敬尔在公。王厘尔成,来咨来茹。嗟嗟保介,维莫之春,亦又何求?如何新畲?于皇来牟,将受厥明。明昭上帝,迄用康年。命我众人:庤乃钱镈,奄观铚艾。“

译文:

“群臣百官听我说,应当谨慎做公务。君王赐与你成法,需要研究再调度。农官你们也听令,正是暮春的节令,有何要求说来听,新田旧田如何种。今年麦子长势好,秋天将有好收成。光明无比的上帝,赐我丰收好年景。下令那些农夫们:备好锄铲等农具,同看收割的情景!“

关于《臣工》的诗旨,历代有争议。

        一曰:““庙祭”之歌说”。

二曰:““藉田礼”之歌说”。言《臣工》是周王耕种籍田并告诫农官的诗。籍田,亦作“藉田”,是中国古代天子或诸侯征用民力耕种的田。相传天子藉田千亩,诸侯百亩。每逢春耕前,由天子、诸侯执耒(lěi)耜(sǐ)在籍田上三推或一拨,称为“籍礼”,以示对农业的重视。本诗就是在籍田祭祀时所唱的乐歌。

三曰:“美周王劝农说”。袁梅诗经译注》云:“赞颂周王省耕、劳群臣、祈丰年的乐歌”。

四曰:“诸侯助祭遣於庙之乐歌手。《毛序》说:“《臣工》,诸侯助祭,遣于庙也。” 正义曰:“《臣工》诗者,诸侯助祭遣於庙之乐歌也。谓周公、成王之时,诸侯以礼春朝,因助天子之祭。事毕将归,天子戒敕而遣之於庙。诗人述其事而作此歌焉’。“

关于《臣工》的内容。宋代朱熹《诗集传》解曰:“此戒农官之诗。先言王有成法以赐女,女当来咨度也。”第二节:“此乃言所戒之事。言三月则当治其新畲矣,今如何哉?然麦已将熟,则可以受上帝之明赐,而此明昭之上帝,又将赐我新畲以丰年也。于是命甸徒具农器以治其新畲,而又将忽见其收成也。”

综上所述三论,显然,“藉田礼”之歌说符合诗意。

故此,《臣工》是周代开国初期,周王告诫百官重视农业生产之辞。

◆  ◆  ◆  ◆  ◆  

诗经282

心 · 养性 · 品生活

这世上有三样东西是别人抢不走的:

一是吃进胃里的食物,二是藏在心中的梦想,三是读进大脑的书。

古风泊客 ┃ 也许是最有深度的古文赏析微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诗经带拼音:周颂·臣工之什·臣工原文解释翻译
周颂 臣工之什 臣工
《诗经》274 执竞275 思文276 臣工277 噫嘻
《诗经》欣赏|诗经农事诗欣赏解析之《周颂·臣工》
诗经·雅·小雅·甫田之什(原文)(题解)(注释)(译文)(赏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