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她的回眸凝住了时光 | 维米尔的北方蒙娜丽莎



世界名画 | 名画解读

Hello,各位看官们!好久没和各位打招呼了~~今天画姐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世界名画已经开启了留言评论功能,看完今天的内容不要急着走哦,记得在文章的最后,写留言哦~~


一幅好的作品往往有跨越时空的慑人力量。今天就让我们回到17世纪的荷兰,一起来了解一幅旷世经典之作及其背后的故事。



看过英国影片《戴珍珠耳环的少女》的朋友,都会记得影片最后,主角斯嘉丽几经曲折,最终戴上了女主人的珍珠耳环,侧身静坐,微转过头来凝视画家的时候,镜头开始慢慢拉近,漆黑背景前,少女的蓝色头巾和银白耳环渐渐变得清晰,眼波流转里,闪耀出无尽光华。


那一刻,绘画艺术和电影影像产生了奇妙的映合,时光打开,世界变成了一间小小的画室,少女温润的眼神刹那间穿越了三个多世纪,直透观众的心灵深处。所有材质的华贵和技巧的精密都在那一刻悄然退场,只留下纯净的美。



这是一幅谜一样的作品!黑暗中浮现的是拥有娇嫩脸孔、湿润双唇、下颌至颈项间呈现一弯细线,以及一双小灵大眼的花样少女,她明亮的凝眸中隐含着热情,正率直地召唤着画外的你。画中浓重暗沉的背景里,赫然出现亮丽女子的孤影,这种画法在维米尔的现存作品中仅这一幅,同时也是他的肖像画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幅。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大约创作于1665年,是维米尔中年的作品,现藏于荷兰海牙美术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这幅画的真伪一直存在着许多的争议,直到近年才被确认是画家的真迹。


维米尔从1657年,也就是他25岁开始,就确定了其标志性的构图方案:窗格位于画室的左方,柔和的光线均匀地照射进来,映亮屋子的一角,窗前的人物处在明与暗的分界线上,脸上露出淡雅从容的表情。画家最著名的作品,比如《窗前读信的少妇》(下图),都是采用这种布局。



而像《戴珍珠耳环的少女》这样,用大块的黑色背景,画面只出现人物半身头像的作品,只有它和时间稍晚一些的《青年女子头像》,后者清澈有之,但远不如《珍珠耳环》那般神秘而富有韵味。即缘于此,在一个固定风格的画作序列里,突然出现了这两幅不怎么搭调的画,难免就会让人生疑。


然而,判别画的真伪,并不是这样简单的外部分析就可以涵盖的,画家独特的颜料、用色、涂法,对人物神态和内心精准的把握,让大多数人确信,再不可能出于旁人之手。


画中少女的惊鸿一瞥仿佛摄取了观画者的灵魂。维米尔在这幅画中采用了全黑的背景,从而取得了相当强的三维效果。黑色的背景烘托出少女形象的魅力,使她犹如黑暗中的一盏明灯,光彩夺目。


画中的少女侧着身,转头向我们凝望,双唇微微开启,仿佛要诉说什么。她闪烁的目光流露殷切之情,头稍稍向左倾侧,仿佛迷失在万千思绪之中。少女身穿一件朴实无华的棕色外衣,白色的衣领、蓝色的头巾和垂下的柠檬色头巾布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



维梅尔在画中使用平凡、单纯的色彩和有限的色调范围,然后用清漆取得层次和阴影的效果。这幅画另一个瞩目之处,是少女左耳佩戴的一只泪滴形珍珠耳环,在少女颈部的阴影里似隐似现,是整幅画的点睛之笔。


画中少女的气质超凡出尘,她心无旁鹜地凝视着画家,也凝视着我们。欣赏这幅画时,观者会很轻易地融化在这脉脉的凝望中,物我两忘。荷兰艺术评论家戈施耶德认为这是维梅尔最出色的作品,是“北方的蒙娜丽莎”。



维米尔这位在逝世以后被湮没达两个世纪的绘画大师, 是十七世纪荷兰绘画的第三个重要代表。 荷兰在十七世纪是欧洲经济繁荣的强国,文化艺术相当发达,产生了哈尔斯、伦勃朗,在欧洲艺术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


维米尔是继哈尔斯、伦勃朗之后独树一帜于十七世纪中期的大家。然而这位伟大的画家在生前虽曾为人所知却一贫如洗,负债累累,他在世时没有卖出过一张画。正当年少力强之时,却又溘然长逝,只活了43岁,临死时还欠着面包商人600荷兰盾。



死后他又被人遗忘,直到200年后,十九世纪中期才被艺术评论家们重新发现,从此名声日隆,给了他以应有的地位。他被称为“沉睡了两个世纪的司芬克斯”,是“谜一样的画家”。


维米尔的作品大多是风俗题材的绘画,基本上取材于市民平常的生活。他的画整个画面温馨、舒适、宁静,给人以庄重的感受,充分表现出了荷兰市民那种对洁净环境和优雅舒适的气氛的喜好。维米尔留传下来的作品只有40幅左右,其中多数都是绘画精品。被称为“荷兰小画派”的代表。


看他的画,我们可以想象时光在那一瞬间戛然而止,人物最本真的状态,也就是蕴藏在普通人身上的“神性”,静静绽放了出来。


贡布里希在讲到《倒牛奶的女仆》时,曾用略带不解的口气说:“他的画实际上是有人物的静物画。很难论述到底是什么原因使这样一幅简单而平实的画成为古往今来最伟大的杰作之一,但是对于有幸看过原作的人,我说他是某种奇迹,很少有人会反对我的意见。”


倒牛奶的女佣,布面油画,1658年,45×41 cm,现藏阿姆斯特丹国立美术馆


在《倒牛奶的女仆》这幅作品中,观者心中自然会升起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画家在画中描绘了一个简陋厨房的一个角落,淳朴的妇人将陶罐中的牛奶缓缓倒下,阳光透过窗子照进来,屋子中的每一样物品都静静的,平淡无奇,但却充溢着一种时光的空灵之感,所有的一切都统一在和谐的气氛当中。当观者将视线停留在一个个局部上的时候,就会被画家描绘这些普通事物的耐心和技巧着实打动。画面上的桌布、毛巾、铜壶、竹篮、面包、流淌而下的牛奶、女仆专心致志的神态……画家在表现物体的质地、色彩和形状上都达到了完美的程度,同时又将这一切统一在黄、蓝、白三种整体的色调中,融合得恰到好处。


德尔夫特风景,1660年,布面油画,98×17.5 cm,藏海牙博物馆

1866年,法国艺术评论家毕格在荷兰海牙美术馆闲逛时,无意中看到了维米尔的《德尔夫特风景》,一下子便被这幅画深深吸引。这幅画实际上是维米尔仅有的两幅风景画之一。维米尔像所有荷兰风景画家一样,把地平线压低,画面的大部分留给了北欧宽广的灰色天空,其下的河流、城堡、民居,近处的人物,都以他独有的厚重笔触均衡地描绘出来,每一个细节都恰到好处地包含在完整性之中。



艺术从来就不在于再现,而在于表达。画作所散发出来清澈的质感和圆润的光彩,是很多照片都无法传达的,而其背后,更蕴含着动人心魄的神秘力量。


维米尔似乎特别偏爱描绘女性,在他的全部31张人物画中,中心人物是女性的有27张之多。《戴珍珠耳环的少女》这幅画,之所以让作家和电影导演为之着迷,或许正在那欲言又止的唇齿之间。她将要诉说画家的全部秘密,却在那一刻停了下来,注视着我们所有的人,正如卢浮宫里的蒙娜丽莎。


在转头的电光火石间,艺术把这些伟大的神秘的女性面容带入了永恒,因为她们,生命的光华从来都不曾溟灭。



回复数字,阅读热门文章

【1】没有自拍和美图 自恋的艺术家们怎么办?

【2】梵高:疯狂而无悔的爱着

【3】【装逼帖】一句话教你认出世界名画作者!

【4】【十一回乡特辑】看完泪奔!油画 《乡愁》 实在太美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艺术鉴赏—维米尔《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比蒙娜丽莎更神秘的画中女子|超娱电影
世界名画(16集)华丽的大师 -荷兰画家"维米尔"
今日头条
戴珍珠耳环的北方蒙娜丽莎
就是她了!唯一能与蒙娜丽莎媲美的女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