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卡拉瓦乔:罪犯与圣徒
阴山工作室(微信公众号yinshanStu)
卡拉瓦乔(1571.9.29-1610.7.18)
恶棍、酒鬼、赌徒、囚犯,卡拉瓦乔放浪形骸的短暂一生​充满了属于草根与市井之徒的传奇。但这一切并不妨碍他成为艺术史上光彩夺目的里程碑。读懂卡拉瓦乔的画并不难,难的是真正理解他作为里程碑式的艺术大师的深刻内涵,从中获得艺术创造之于人类的意义。
卡拉瓦乔《带着施洗约翰头颅的莎乐美》
卡拉瓦乔:一个罪犯与圣徒的艺术人生
四百年前的7月18日,停泊在罗马城西面帕罗港的一条客船离港启航了,却把一个乘客甩在了岸上。这个倒霉蛋是一个罪犯,因杀人罪曾被缺席判处死刑。当人们在艾尔卡雷港附近的海滩上发现他时,他正发着高烧,被送到当地的教会医院不久就断了气。没人知道他是谁,更没人知道他的名字,甚至没人记下他埋尸何处藏骨何方……
若干年后,后人只能依靠当地的一则小讣告来推断他的死期和死因。中外艺术史上,从来没见过如他这样悲惨的死法,正如从来没见过如他那样悲惨的活法!
然而,四百年后的今天,全世界都在纪念这位划时代的艺术大师,无数人都在称颂着他的名字:卡拉瓦乔!他以自己短暂的一生,尝尽了人生苦难,阅尽了世态炎凉,拼尽了全部心智,最终矗立起一座艺术的丰碑——艺术史家们把卡拉瓦乔定位为文艺复兴的最后一位大师,同时又是开启巴洛克艺术风格的第一位大师,他的画风在他去世后的十年间,激发了欧洲画坛的大变革,形成了西方艺术史上影响深远的重要画派,史称“卡拉瓦乔风”。
用艺术呈现当下的生活
卡拉瓦乔出生于1571年9月29日,他的原名叫做米开朗琪罗·梅里西。他的父亲(米兰公爵的建筑装饰总监)给他起了这么一个“大师的名字”,或许就是希望他像前辈大师米开朗琪罗一样,也成为一个艺术大师。卡拉瓦乔的家乡是伦巴底一个叫卡拉瓦乔的小村庄,成年之后他给自己取名为卡拉瓦乔即典出于此。1584年4月5日,父母双亡、13岁的卡拉瓦乔被哥哥正式送到米兰画家西莫内·佩特查诺的画室去当学徒,为期四年。
西莫内·佩特查诺虽自称是提香的门生,但画艺并不高明。卡拉瓦乔在他那里学会了基本的绘画技巧,却对他所追求的“优雅轻盈”的矫饰画风不感兴趣。他在合同期满之后立即离开了佩特查诺。
1593年卡拉瓦乔来到罗马,那一年他22岁。罗马给这个年轻人上的第一课,就是告诉他现实生活的严峻。
卡拉瓦乔刚到罗马时居无定所,衣食无着,只能到那些已经站稳脚跟的画室里打零工,给那些二三流画家当帮手。工作之余,便跟着那帮小哥们儿喝酒赌钱,流连欢场,排遣时光。这使卡拉瓦乔的心理出现巨大的反差:一边是富丽堂皇的宫殿和教堂,一边是肮脏阴暗的陋巷和斗室;一边是高雅华丽的艺术殿堂,一边是丑恶畸形的现实社会;一边是高远宏大的理想画面,一边是朝不保夕的生活场景。卡拉瓦乔渐渐感到手中的画笔不再那么听话了,以前临习的那些名家大作,那些神圣的、庄严的、完美的、色彩艳丽、构图匀称的画面,在他手里变成了灰暗的、倚斜的、残缺的东西。他觉得这才是真实的艺术。他不再关心天堂是圆是扁,他只关心眼前的凡尘俗世。他的艺术要呈现的是当下。有人问他,你要找谁当模特儿?他朝街上一指说:“他们”。他把那些酒鬼小贩赌徒流浪汉都拉进画室做模特儿。他宁可让自己的画面粗糙笨拙,也不愿意画出虚假的优雅和精美。他此时并不清楚,其实他这样做恰恰是把文艺复兴时期诸巨匠所倡导的人文精神,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
卡拉瓦乔《酒神巴库斯》
在此期间,卡拉瓦乔被席卷意大利半岛的传染病击中,在医院里住了半年时间,才得以保全性命。这段濒死的经历,给卡拉瓦乔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也彻底颠覆了他学画多年形成的美学观念。这种深刻的变化显现在他出院不久所创作的一幅名作里,这幅画就是《病了的酒神》——这实际上是卡拉瓦乔的一幅自画像,画中的酒神巴卡斯就是画家以自己为模特绘制的。巴卡斯本是青春和美貌的象征,是诗歌和绘画的灵感之神。可是画中的巴卡斯却是个病恹恹的男子,面有菜色、嘴唇泛白,两眼无神,满脸无奈。他不再将凡人神格化,而是将酒神打入凡间。向来衣冠楚楚的狂欢之神,此刻流露出的却是狂欢后的空虚与茫然。再看看他手上的葡萄,虽然颗粒还算饱满,但显然已过了保质期。除了葡萄之外,桌子上只有两只小小的杏子,难道这位酒神也贫穷到如此地步了吗?再看看拿着葡萄的那只手,无力地弯曲着,指甲间满是油腻污秽。这完全是卡拉瓦乔版的酒神巴卡斯,他是人,不是神。而敢于把他拉下神坛的,正是画坛上死而复生的勇士!
最阳光的创作时期
从法国来的富商瓦朗坦在罗马开了一家画店,代售卡拉瓦乔的画作。卡拉瓦乔由此步入职业画家的行列,也就是在这前后,他开始在画作上署名“卡拉瓦乔”。
据说瓦朗坦给卡拉瓦乔提出的建议是,希望他多画些宗教题材的作品,因为这类题材比较畅销,回头的订单也多。但是,这位执拗的青年艺术家却并没有照方抓药,他要依照自己的性情画自己喜欢的题材。于是,那些伴随着他浪荡生活多年的人物和情景,一一被他收入画面,赌博的、算命的、作弊的、酗酒的、弹琴的,凡此种种,各色人等,向来都是不登大雅之堂的题材,却被卡拉瓦乔描绘得绘声绘色栩栩如生。
这些作品在后人写的绘画史上被誉为石破天惊之作,可是在当时却知音寥寥。卡拉瓦乔没想到,他的知音居然是红衣主教法兰西斯科·马利亚·德蒙特。他在瓦朗坦的画店里一眼相中了卡拉瓦乔画的《赌博》。不但买下了这幅画,还邀请卡拉瓦乔搬进他的宫殿来住。
卡拉瓦乔《持果篮的少年》
卡拉瓦乔欣然搬进了主教的宫殿,他的才华在这样的氛围里焕发出惊人的创造力,他一生中那些最阳光最明亮最轻松最艳丽的画作,差不多都是在德蒙特主教的画室里创作出来的,譬如《持果篮的少年》、《奏乐者》、《弹鲁特琴的人》以及重新绘制的一幅《少年酒神》。
此时的酒神巴卡斯已经完全摆脱了病容,充满了青春活力。他那英俊的容貌,健壮的臂膀,头戴葡萄叶冠,身披白色衣袍,左手优雅地捏着酒杯,杯中的红酒令人陶醉。更引人深思的是,酒神面前的案子上摆满了丰盛的各色水果,还有半瓶没喝完的葡萄酒。整个画面透露出来的气息,折射出此时的画家精神愉悦,生活富足,生命力也十分旺盛,与此前那个病恹恹的酒神,已经判若两人了。
“穷人马太”受到倾城热捧
在1599年,卡拉瓦乔得到了平生最重要的一份订单:为圣路易教堂的卡特琳小礼拜堂绘制两幅呈现圣马太生平的作品。“圣马太受难”是传统的宗教题材,前辈画家已经画过多次,卡拉瓦乔如何画出个性和新意,这让他头痛不已。委托方说得很清楚,这幅画要以恢宏的建筑物为背景,受难者要仰望天空。画中除了数百个人物之外,还要在云端画出天使。这些老套路,卡拉瓦乔全无兴趣,人们发现他面壁沉思的时间要比动手作画的时间更多更长。陷入思维困境的他转而构思另一幅壁画“圣马太蒙召”,这幅画让他灵思泉涌。为什么呢?因为这幅画的主角是个罪人而不是圣人。
卡拉瓦乔《圣马太和天使》
于是,在卡拉瓦乔画的“圣马太蒙召”上,人们看到他没有把耶稣安置在万丈光芒的背景中,而是让他站在暗影里,还让圣彼得用大半个身子挡住了耶稣,只露出他的一个脸和半条胳膊。然而,卡拉瓦乔的机智也正在此处,只有如此安排,观众才能将注意力集中在耶稣伸出的手指上,由手指迸发而出的光辉,让罪人马太摇身一变成为耶稣的圣徒。卡拉瓦乔的用意就是让观者在这个黝黑的空间里,突然发现自己所凝视的不是一幅画,而是发生在眼前的真实故事。
“圣马太蒙召”完工之后,卡拉瓦乔转而去绘制另一幅壁画“圣马太受难”。此前的思维困境顿时烟消云散,他的笔下不见丝毫肃穆庄严的气氛,反而呈现出他最熟悉的陋巷。卡拉瓦乔把杀害马太的刺客摆在画面的正中位置,意在告诉世人,这幅画的主角不是圣人而是罪人。圣徒马太已经倒卧尘埃,天使给他送来了一支橄榄。而目睹这一骇人场景的人们无不惊慌失措、仓皇逃命。画面的左上方那个面露惊慌神色的青年不正是画家本人么?他眼睁睁地看着一个罪犯割下了圣马太的头颅。这是卡拉瓦乔的又一幅自画像,这一回他把自己画成了一个逃命的懦夫。
尽管委托方一开始并不看好卡拉瓦乔的这两幅作品,但在主教大人的力荐之下,最终还是勉强接受了。然而,任何人都没料到,这两幅新作在一般百姓中引起了巨大的轰动,罗马城到处都在议论这个画家笔下的穷人马太是多么与众不同,以至于出现了民众排长队等候进场观看的盛况。
这毕竟是文艺复兴之后的罗马——既然当年在佛罗伦萨,人们可以倾城而出争睹老米开朗基罗雕塑的巨人大卫,现如今为什么不可以万人空巷前来欣赏小米开朗基罗的穷人马太呢!
由此,卡拉瓦乔一举挤进了罗马一流画家俱乐部。委托人的订单也源源不绝地涌到他的面前。这无疑使卡拉瓦乔志得意满,年仅30岁的他,还没做好心理准备,就变得如此出名如此富有如此受人尊敬,这一切使他有些飘飘然了。于是,卡拉瓦乔暴力、虚妄、喜怒无常的另一面开始显现出来。
画家的一部心灵自传
1606年5月因为涉嫌一起凶杀案,卡拉瓦乔再次被通缉,卡拉瓦乔逃到了那不勒斯,在当时的意大利,只有在这里,才能躲避警方和赏金猎人。
在那不勒斯,卡拉瓦乔重新拿起画笔潜心作画。经历过这次生死逃亡之后,他的精神世界似乎发生了深刻的裂变,这个一向性格乖张、脾气暴烈的汉子,此时变得沉默寡言,深居简出,而且滴酒不沾,埋头干活。整个1606年的夏天,他画出了一大批震撼人心的宗教画,若《念珠圣母》、若《慈悲七事》、若《耶稣复活》、若《基督受鞭笞》……
卡拉瓦乔变得循规蹈矩,不再闹事。艺术创作却一幅比一幅精彩。人们以为他会以此为家,长期住下去了。谁知,突然有一天,他离开了那不勒斯,跑到了地中海上的马耳他岛。那里有什么东西吸引了他呢?原来,马耳他的当权者承诺,可以介绍卡拉瓦乔进入全欧最有钱有势的圣约翰骑士团。一旦他被册封为骑士,这个杀人犯就有机会一笔抹杀其血腥的过去——这对卡拉瓦乔来说,实在是太有吸引力了。于是,他立马收拾行囊,直奔那个地中海小岛而去。
1608年7月14日,这名逃犯真的披上了绣着马耳他十字的长袍,正式成为古往今来最伟大的骑士画家之一。从深渊升入天堂的卡拉瓦乔,欣然答应为骑士团的大教堂作画以兹回报。于是,他绘制出平生最大的一幅名作《施洗约翰的斩首》。
这幅画有17尺长,占满了小礼拜堂东侧的墙面,差不多与电影银幕一样大。他不希望骑士们将它视为一幅画,而是把它看成一出就在眼前上演的生动戏剧。这是一幕让人不寒而栗的画面:惨无人道的杀戮发生在阴暗的监狱中,刽子手拖着施洗约翰的尸体要去斩首,周围的男男女女都在为其帮忙——画中的女人以白皙的手臂托住用来装首级的金盆,体现权威的士兵伸出手指下令实施暴行,画中相貌堂堂的赤裸男子恰恰是执刀的冷血刽子手,只有旁观的那个老妇人吓得放声尖叫。卡拉瓦乔在这幅画中给了观者一体两面的死亡:一面是施洗约翰的死亡,另一面则是我们长久以来珍视的艺术幻象的死亡——面对如此野蛮的暴行,我们只能无助地沦为看客。这种近乎残忍的诚实,让这幅画彻底颠覆了以往的艺术观念。艺术不是要给人们带来美感吗?为什么这幅画却令人肝胆俱裂?这是艺术家对人类谋杀暴行所表达的最直率的指责,同时也是作为罪人的画家的一部心灵自传——你看啊,卡拉瓦乔在这幅画上的签名,竟然是写在施洗约翰的血泊之中——只有备受良心谴责的杀人凶手,才会如此迫切地希望暴力停止,只有卡拉瓦乔才会如此迫切地想用殉道者的鲜血,洗去他心灵深处的罪孽!
良知未泯的最后忏悔
卡拉瓦乔终生都在罪犯与圣徒这两级之间徘徊。当他得到了骑士爵位,又以惊世之作重新赢得世人的尊敬之后,他又开始放纵内心的魔性,重现其罪犯和逃犯的本色——从马耳他到西西里到梅新尼,又从梅新尼回到那不勒斯……
当他颠沛流离一年多,重新回到自以为安全的那不勒斯时,他的仇人终于盯上了他。那天,当他离开客栈时被人偷袭了,凶手显然并不想取他性命,却故意把他的头脸割得面目全非——谁都知道,画家爱美本是天性,卡拉瓦乔又一向以自己的俊朗美貌炫耀于世,而凶手对此深谙熟知,给他毁容无异于置他于死地。
这是卡拉瓦乔人生最黑暗的时刻,或许,也正是他否极泰来的时刻。当伤势快要复原的时候,他忽然接到从罗马传来的一个喜讯,教皇的侄子西皮欧尼·波格塞经过斡旋,已经为他安排了特赦。
正处于绝望中的卡拉瓦乔,似乎又看到一丝希望的曙光,他的灵魂也似乎再次得到救赎。于是,他的创作激情重新被点燃,一幅前所未有的被毁容的自画像,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出现在卡拉瓦乔的笔下,呈现在世人面前——
一颗被砍下的首级,被英雄大卫提在手上,他就是歌利亚;一颗血淋淋的头颅,一个面目可憎的怪物,他就是卡拉瓦乔。这幅以正义战胜邪恶为主题的画作,主角应该是胜利者大卫,但在这幅画中,大卫似乎并没有胜利的喜悦,他回眸凝视着手中的战利品,歌利亚半张的嘴巴似乎欲说还休。细心的观者还会发现,在大卫的剑上刻着一句拉丁铭文:“谦虚战胜骄傲”。这是一个隐喻,是一场在卡拉瓦乔头脑中进行的战争,交战双方则是他在画中呈现的两个面相:大卫代表的是卡拉瓦乔虔诚、勇敢的圣徒一面;歌利亚代表的则是卡拉瓦乔凶残、丑陋的罪犯一面。那颗可悲的首级,回避着世人的目光,仿佛在说“我,知罪了!”
此时此刻,知罪的卡拉瓦乔以昏暗的笔触,勾勒出这幅无比凄凉无比悲惨的景象,这是一个良知未泯的艺术家发自内心的忏悔,是一个罪犯充溢着自知之明的告白。
基督的下葬油画 1602-1604年 300×203厘米罗马梵蒂冈博物馆
卡拉瓦乔要把这幅摄人心魄的画作奉献给西皮欧尼·波格塞大人,以此表示自己的感激之情。他或许并未意识到,这幅画如同一个不祥的谶语,正暗喻着他悲剧一生的最后归宿。
1610年7月,卡拉瓦乔带着他的两幅新作(另一幅为《圣女乌苏勒的殉难》),从那不勒斯启程回罗马了。这是一次希望的归程,也是一次绝望的归程。他无法回避本文开头所提到的那场劫难,他最终也没有逃过这个劫难。他死时年仅三十九岁。
(文章来源: 深圳特区报)
卡拉瓦乔亚历山大的圣凯瑟琳
卡拉瓦乔:惊世画作与恶棍人生
杨济铭/文
上海世博会意大利馆展出了米开朗基罗·梅里西·达·卡拉瓦乔的名画《捧果篮的男孩》和《水果篮》,这位17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意大利画家再引人们关注,他在绘画方面的天赋异禀和臭名昭著的恶棍人生,构造出一段文化传奇。
初到罗马 混迹底层
卡拉瓦乔1571年出生于意大利北部的一个小镇,5岁丧父,19岁丧母,家里剩余的人变卖家产后作鸟兽散。学过4年绘画,已经可以独立作画的卡拉瓦乔,于1593年毅然离开家乡,到大城市罗马谋生。那时的卡拉瓦乔举目无亲,衣不蔽体,居无定所。他和其他身无分文的画家挤在廉价客栈,每晚喝得烂醉如泥,靠着点小聪明连拐带骗地混日子。
在那样的年代,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杰作差不多都已出现,米开朗基罗、拉斐尔、乔尔乔尼、提香的时代将要结束,人类天才风发的顶峰过后,欧洲绘画陷入了僵化与矫作的境地。在那时的罗马,年轻的画家要想闯出点名堂,最简捷的方式就是临摹古老的雕像,下一步就是临摹拉斐尔等大师的名画。
卡拉瓦乔可不这么想,他拒绝像同时代的年轻画家那样,依靠矫饰和浮夸的画风迅速上位。每当他提起画笔,平日浪荡生活中的所见所感,如潮水般奔涌而出。他把过去少有人描绘的现世人物,在画布上呈出光影幻化、肌肤鲜活、姿态动人的情态。虽是赌博、找人算命、饮酒、弹琴作乐那些事,却被他画出了生命。路人甲乙丙丁,甚至妓女、流浪汉,都被他拉进了画室,成为他的模特。
而他的知音居然是红衣主教德蒙特。在他的帮助下,卡拉瓦乔的生活有了保障,他的天才迸发,每一幅作品都如有神来之光的照射,令人惊奇。《捧果篮的男孩》与《水果篮》就是他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卡拉瓦乔 《圣母子》
画出真实,描绘凡人
《捧果蓝的男孩》与文艺复兴时期巨匠们优美精致的作品有天壤之别,这正是卡拉瓦乔有意逆势而为。画中果篮里由鲜绿变成赭石色的、仿佛正在变软的水果和逐渐枯萎的叶子,暗示着尘世万物的稍纵即逝。那些熟透的水果在枯萎,叶子在卷缩,好像一切都会很快地回归到死亡的黑暗之中,而光和画家的笔触又把它们从黑暗中急速抢救出来一样。
将《捧果篮的男孩》中那种高超的静物描绘技术发展到极致的,是后来的那幅《水果篮》。这是目前有据可考的美术史上最早的一幅静物画。卡拉瓦乔呈现给我们一个最真实的自然,他寻求的不是美,而是真。所以,他画出正在枯萎和死亡的水果,有明显被昆虫侵咬过的痕迹,用以呼唤人们注意万物最终的结局。
卡拉瓦乔长期身处社会的底层,谙知人世间之苦。因此,在创作宗教题材的画作时,他从社会底层寻找模拟的对象。他不像当时意大利绘画把宗教人物妄加美化、矫饰而不自然。比如,他画出了未让耶稣站在光芒中的《圣马太蒙召》,残街陋巷中的《圣马太受难》,让圣母浮肿且裸足的《圣母之死》。在他之前,没有一位意大利画家如此彻底写绘。
这些画虽然引起争议,并被教会拒收,却被收藏家悉数买去。一时间,卡拉瓦乔成为罗马最具争议的画家。
乖戾人生  亡命天涯
与此同时,卡拉瓦乔暴力、虚妄、喜怒无常的另一面出现了。事业越成功,他的行为就越加怪异,与人骂架、武斗、私藏武器……1600年11月到1605年10月间,卡拉瓦乔的违法记录达11次之多。1606年5月28日,他因与人打赌发生争吵,并杀死了一人。5月31日,罗马法院下令处他死刑,并明言不论他在何地受捕,都可随地处决。卡拉瓦乔只好在夜间乔装离开罗马。
此后,卡拉瓦乔开始逃亡,后逃至马耳他岛。为进入圣约翰骑士团,他画出此生最大的作品《施洗约翰的斩首》,这幅画约有16尺宽,占满了小礼拜堂东侧的墙面,和电影银幕一样大。画中惨无人道的杀戮发生在阴暗的监狱中,刽子手拖着施洗约翰的尸体去斩首。这是一幅让人肝胆俱裂,彻底颠覆艺术的残酷作品。
卡拉瓦乔进入圣约翰骑士团不到一个月,就因攻击同胞被捕下狱,他居然想法逃出了地牢,翻过城墙,再次流亡。
卡拉瓦乔《手提歌利亚头的大卫》
流亡岁月里,卡拉瓦乔一直等待着能赶快再回到罗马,却始终无法如愿。漫长而焦躁不安的等待中,他让自己成为大卫手中被砍下的哥利亚,狰狞而淌血。《手提歌利亚头的大卫》可能是卡拉瓦乔最后的自画像。歌利亚的头,即是等死的卡拉瓦乔的头,脸上带着伤痕,目光惊愕失措,言喻了画家深沉的悲哀。
1610年7月,在画家最后一幅画作《圣女乌苏勒的殉难》完成之后,卡拉瓦乔乘船回罗马。他想在西班牙人管辖的埃尔科勒港口暂停,以便等待罗马给他的赦免。不知为何,卡拉瓦乔一到港口就被捕,等到被释放出来时,他乘坐的小船带着他的画作刚刚离去。画家疯狂地追逐那只船,头顶七月的烈日,在沙滩上死命狂奔,终于不支倒地。那一天是1610年7月18日,没有人知道他的墓在何处。
卡拉瓦乔人物油画《女占卜者》
卡拉瓦乔:比画布更加浓墨重彩
BBC有一套专题纪录片《艺术的力量》,每一集围绕一个画家,展现艺术的冲击和震撼力,开篇的第一集,没有选用人尽皆知的毕加索或是梵·高,而是剖析了卡拉瓦乔的艺术与力量。卡拉瓦乔这个名字,不似达·芬奇、拉斐尔那样为众人熟知,但是却是世界艺术史上不得不提的巨匠,他是画家中的画家,是专业尊奉的大师,每部涉及17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的艺术史著作都有关于卡拉瓦乔的段落。
卡拉瓦乔,生于1571年,死于1610年,仅活了39岁,1593年到1610年间,他活跃于罗马、那不勒斯、马耳他和西西里。他在世时声名显赫,是当时最有名的画家,据说他画一个人头的价格,比别人画全身还要多好几倍。很多画家攻击他的同时模仿他,痛恨他的同时,赞叹他的才华。
卡拉瓦乔是时代的产物,也是时代的异类,他拒绝像同时代的年轻画家那样依靠矫饰和浮夸的画风迅速上位。他作画原则是不画生活中没有的形象。他常以市井小民甚至苦力作为圣母或圣徒的模特儿,他们筋骨裸露、粗眉大眼、衣服褴褛,丝毫不依循前辈大师的创作规矩。因此,保守团体对卡拉瓦乔口诛笔伐。但是他坚持自己的原则。
玩牌者(TheCardplayers, 卡拉瓦乔23岁时作品)
正如笔下那些浓墨重彩,卡拉瓦乔的人生华艳颓废:他是一个声色犬马的市井浪人,出没于罗马的闹市与暗巷,酗酒、好色、豪赌。1600年11月到1605年10月间,卡拉瓦乔的违法记录达11次之多。1606年5月28日,他因网球比赛打赌与另一个人发生争吵,并杀死了对方。从此,开始了流亡的命运和注定悲剧的结局。他辗转那不勒斯、马耳他等地,仍旧四处惹是生非,不断流亡,最后在1610年得到特赦准备重回罗马,途中因为热病而去世,没有人知道他的墓在何处。
虽然卡拉瓦乔在世时声名显赫,可是死后的几个世纪里却被人们完全遗忘了。但在1920年,他的画作又被艺术界重新提起,他也被加上巴洛克画派开山大师的桂冠。法国艺术评论作家若夫鲁瓦评论道:“坦率地说,卡拉瓦乔的作品标志着现代绘画的开始。”
卡拉瓦乔一生动荡,人们始终无法理解,为何他可以一面创作令人惊叹的画作,另一面又如此疯狂?这始终是人们心中最大的谜团。此前,国内也曾经出版过有关卡拉瓦乔的图书,基本上都是画册,曲高和寡,印量有限。多是艺术爱好者研究收藏。而译林出版社近期出版的美国作家弗朗辛·普罗斯的《卡拉瓦乔传》,则是一本面向大众读者的传记。
卡拉瓦乔以马忤斯晚餐
普罗斯试图去探究卡拉瓦乔虽然短暂但是充满谜团的人生,去理解他创作的动力和深层的感情。书中不仅全面介绍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卡拉瓦乔的生平故事,同时还解读了卡拉瓦乔的代表画作,将卡拉瓦乔生活的世界和他的内心完整地呈现在读者面前。看过之后,真的让人产生一种冲去博物馆仔细研究卡拉瓦乔画作的冲动。
目前已知的卡拉瓦乔真迹不超过80幅,任何一幅作品至少都价值四五千万英镑。位于意大利罗马的波各塞画廊是目前世界上收藏卡拉瓦乔画作最多的画廊。
[来源:艺术中国]
【视频】​
纪录片《艺术的力量:卡拉瓦乔》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在黑暗中的恶徒画家 卡拉瓦乔
他赌博、杀人,把圣母画成妓女:艺术史上最凶恶的天才
从油画《老千》看意大利画家卡拉瓦乔
看瓦乔“传奇流氓画家”一生的注解,你我心中的神
他的画作堪比米开朗基罗,人品却连地痞流氓都不如
详解卡拉瓦乔的传奇人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