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看懂等高线地图?

一说到等高线地图,有些人就蒙圈。说自己看不懂,分不清,甚至对于学习看等高线地图有一种抵触心理。

要玩转等高线地图,首先你要了解等高线。

等高线是什么?把地面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成的闭合曲线,并垂直投影到一个水平面上,并按比例缩绘在图纸上,就得到等高线。


等高线也可以看作是不同海拔高度的水平面与实际地面的交线,所以等高线是闭合曲线。在等高线上标注的数字为该等高线的海拔。


说到这里,想起《亮剑》里面的李云龙大字不识几个,人家都能熟能生巧,把地图玩的那叫一个顺溜。


李云龙说:“咱天生就能看图,你不信是不是?我在家是个编筐的,我参加红军给师长当警卫员,咱第一次看图就觉得那不是地图,真山真水一目了然,师长说你装什么有学问,你去看看,你给我指出来。咱上去一指,全对。师长骂我说,哎,你他娘的还真是个天才。”

大家的双商不说行军打仗,但是进阶强驴,纵情山水还是绰绰有余的。

今天小编就要教大家几招看懂等高线的速成秘籍。


首先,等高线有八大基本特性:

①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等高,并以海平面作为零米。

②等高距全图一致:等高距即指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例如三条等高线的海拔为500米、600米、700米,则等高距为100米。

③等高线是封闭的曲线:无论怎样迂回曲折,终必环绕成圈,但在一幅图上不一定全部闭合。

④两条等高线决不能相交:因为一般情况下,同一地点不会有两个高度。但在陡崖处,等高线可以重合。

⑤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缓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间隔相等的地方表示均匀坡。

⑥等高线与山脊线或山谷线垂直相交:等高线穿过山脊线时,山脊线两侧的等高线略呈平行状。等高线穿过河谷(山谷线或集水线)时,向上游弯曲,成反V字形。

⑦两对等高线凸侧互相对称时,为山岳的鞍部,也叫山的垭口。

⑧示坡线表示降坡方向:示坡线是与等高线垂直相交的短线,总是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有时也叫做降坡线。

相关线面,其中几个上文中提到过,温习下,加深印象:

(1)示坡线:画在等高线一侧,由地势高处指向地势低处

(2)脊线: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弯曲,各等高线最大弯曲处的连线

(3)槽线: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弯曲,各等高线最大弯曲处的连线

(4)分水岭:等高线从高出向低处凸出,最大弯曲处的连线是脊线,也叫分水岭

(5)集水线:等高线从低处向高处凸出,最大弯曲处连线就是山谷线,也叫集水线:

绝对高度与相对高度概念:

(1)绝对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做绝对高度(也称海拔高度)。在地图上用海拔高度表示地面高度;等高线图上所标的注记数字均为海拔高度,非相对高度。

(2)相对高度:地面某个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相对高度的数值可能比海拔高度小,也可能比海拔高度大。


几条重要的等高线:

1、0米线:表示海平面,也是海岸线。

2、0-200米:平原地形(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

3、200-500米:丘陵地形,相对海拔小于或等于100米

4、500米以上:山地地形,相对海拔大于100米,等高线密集,河谷转折呈V字形

5、2000米、3000米线:反映中山和高山

6、高原地形: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

7、4000米线:反映青藏高原和高山的特征

地形分布规律:

1、山成群,形成脉,小山多在大山内;先抓大山做骨干,记了这脉记那脉。

2、上游窄,下游宽,多条小河汇大川;河名顺着河边写,流向流速看注记;桥梁渡口有几处,深度底质要熟悉。

3、平原地,多而宽,山丘地,少而窄;山区若是有大路,多沿河旁和山谷。

4、平原密,山区稀;要记村镇有轨迹;桥、堡、店、镇靠公路,沟、涧、岭、峪在山区;泡、湾、河、洼顺水找,村、屯、庄、窑多散居。

在等高线地图上,各种地形的表达(如下图):


判读方法:


大家可以打开一些手机软件,下载等高线地图尝试下辨别地形,小编给大家做了两个示例,下图为“等高线叠加于谷歌卫星图”:


这样是不是做到了真山真水,跃然于眼前了?

技巧放送:

请把你手握成拳头,将它看成是一个地形区。右边是该地形区的平面图,左边是它的等高线图,用你的拳头对照着比比看,你会发现什么?


在野外,学会这些技巧后,如果遇到有人挑衅你说:“你会看等高线了不起啊?”你就可以微笑的看着他:“嗯,就是了不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高中地理基本概念(第二期)
知识梳理:地形图的判读
高考考点丨考点03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用
在户外学会看地图,让你少走更多的弯路
第一章 第 1 节 地球和地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