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重要---22年PET光学基膜行业现状,中国市场需求量巨大,出现供不应求情况

整个复合铜箔需求2022-2025年年均复合增速在79%-191%的区间内,处于高速增长态势。

2021年中国PET光学基膜市场产能为52万吨,需求量为78.9万吨,产量为41.6万吨,在不考虑进口的情况下,供需缺口为37.3万吨,说明目前国内PET光学基膜市场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市场需求量大.

复合集流体有望和钠离子电池,磷酸锰铁锂电池成为2023年三大落地技术---就如同另外两大技术路线钠离子电池(宁德时代,创新能源和中科海纳等厂商)和磷酸锰铁锂电池(宁德时代,德方纳米和容百科技等厂商)

复合集流体产业链相关厂商及产业化进程梳理:


复合集流体量产化难点在于设备、工艺工艺目前可分为两步法(磁控溅射—水电镀)和三步法(磁控溅射—蒸镀—水电镀)。

其中真空磁控溅射技术是复合铜箔制造工艺的核心,其原理是用氩离子(Ar + )轰击铜合金靶材,使靶材发生溅射,在溅射粒子中,中性的铜原子或部分铜离子沉积在基膜上形成薄膜。

而当前单GWh需要2台磁控溅射设备及3台水电镀设备,磁控溅射设备2022年单价为1500万元,价格每年降幅为10%,水电镀设备单价为1100万元,价格年降幅为10%。因此至2025年设备累计投资额达到294.9亿元,23-25年新增设备投资额为56.7、100.3、131.6亿元。

首先,国内复合集流体产业链上游有磁控溅射设备、水电镀设备真空镀设备PET基材等。

磁控溅射和真空镀设备领域中,腾胜科技研制出了国内首台量产型复合铜箔的真空镀膜设备,在复合铜箔、复合铝箔材料工艺及装备上积累不少技术经验,设备已经供应国内外等头部企业。

此外,汇成真空主要产品有连续式磁控溅射镀膜生产线、超高真空系统等真空设备,是国家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振华科技为大型真空设备制造商,主要提供连续式镀膜生产线、磁控溅射镀膜设备、阴极电弧离子镀膜设备等;东昇机电则提供提供产品包括卷绕式真空镀膜机、分切机、复卷机和双向拉伸薄膜生产线等相关设备。

水电镀设备方面,东威科技可量产复合铜箔工艺中电镀增厚设备(水电镀设备),同时也重点研发磁控溅射设备。

基材领域中,主要从事光学膜、复合膜开发生产的双星新材,2020年立项布局PET铜箔,目前在自制4.5um基材基础上,完成了原料、磁控溅射、水镀工艺,已为客户送样认证,同时开发3.5um及以下基材。

康辉新材产品主要包括PET,BOPET等材料,公司多条产线具备量产4.5-6umPET复合铜箔用基膜能力。目前公司PET复合铜箔用基膜已通过下游多家PET铜箔厂商、电池厂商前期验证,后期验证工作有序推进。而东材科技的主营产品就包括PP,PET等材料。PP膜凭借在电池应用端的优势,被选做复合铜箔基膜的比例会上升。


PET基膜不考虑进口情况下供需缺口情况

其中,光学级的BOPET膜是BOPET基膜的高端系列,光学级BOPET基膜具有表观无缺陷、低雾度、高透光率、高洁净性等优异的光学性能。

而显示面板是光学膜的最为主要的应用领域,随着电视、电脑、手机等消费电子产品需求的不断攀升,近年全球显示面板产能仍在持续增长,尤其是新型显示面板如OLED的产能迅速扩张。尽管日企垄断了部分市场,国内基膜厂家仍有极大的上升空间,仍有很大的市场份额待攻克。

据华创能源化工资料显示,自2014年以后,我国大力推动光学膜及相关材料的研发和国产化,PET基膜技术陆续突破,但由于国内绝大多数企业缺乏其制备过程中所需的核心成型技术,产品多依赖于从美、日、韩等地进口。

目前,MLCC基膜/偏光片保护膜/OCA基膜用PET膜被日本TOYOBO、日本Mitsubishi、日本Toray、韩国SKC、中国台湾南亚所垄断,而我国企业PET膜仍集中在预涂级PET、离保级PET、包装级PET,进口替代的趋势仍处初期。

虽然国内供应光学级PET薄膜的厂商相对少,但部分企业已经具备产业化潜力,据了解,国内的光学BOPET生产厂家主要有合肥乐凯、裕兴股份、东材科技、洁美科技、斯迪克等,这几家在光学级PET膜上均有所布局。

1、市场竞争格局

2021年,中国PET光学基膜产业占比第一的企业为双星建材和东材科技,占比17.92%,占比第二的为合肥乐凯,占比10.75%,占比第三的为大东南和激智科技,占比8.96%,其他企业占比35.48%。

2021年中国PET光学基膜市场竞争格局

2、重点企业分析

双星新材为中国PET光学基膜市场占比最重的企业,营业总收入近几年一直在上涨,2015年双星新材营业收入为23.8亿元,2021年双星新材营业总收入增长到59.31亿元,同比2020年增长17.19%。

材料端,光学级基膜技术壁垒高,对日韩厂商依赖度较高(东丽、三菱、SKC 等),双星新材作为全球 BOPET 龙头厂商,应用于复合集流体的 PET 基膜已实现批量化 供货,成本较国外厂商优势明显,有望实现对国外产能的替代;同时,公司在 4.5 微米基 材的基础上,逐渐形成 PET 铜箔一体化生产能力,具备较强的成本优势;目前,终端产品已送检多家厂商,处于测试验证阶段。

2015-2021年双星新材营业总收入变化统计图

一、PET光学基膜概述

1、PET光学基膜概念

PET基膜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合物经双向拉伸支撑的薄膜,因其满足高透光性、低雾度、高亮度等特性,是当前光电产业链前端最为重要的战略材料之一。

2、PET光学基膜分类

薄膜材料可分为功能性薄膜和选择性分离膜,功能性薄膜分为电、磁、声、力、热、电力、化学级薄膜,还有光学级薄膜,光学级薄膜分为电子显示薄膜、透明热性电路薄膜和MLCC薄膜,其中电子显示薄膜可分为液晶显示、等离子显示、OLED、触摸屏和电子书。

光学基膜分类示意图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3、PET基膜生产难度

包装和各类电子元器件制程离型膜保护膜用PET基膜性能要求较低,已经实现了全面国产化,光伏背板用PET基膜受益光伏装机增长需求量持续提升,光学级PET基膜、特殊功能PET基膜难度依次提高,正在逐步实现国产化的进程中。

PET基膜生产难度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PET光学基膜产业链

1、PET光学基膜产业链

PET光学基膜上游为生产设备,其中包括铸片机、拉伸机、分切机和其他机器,经过加工聚酯切片和其他原材料制作成PET光学基膜,下游产业为PET光学基膜应用领域:增亮膜和扩散膜、偏光片保护膜、离型膜和保护膜、ITO膜、MLCC基膜。

PET光学基膜产业链示意图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上游产业情况

瓶级PET为PET光学基膜中制作较为简单的种类,PET光学基膜的发展与瓶级PET产能呈现正相关的趋势。2014年,中国瓶级PET产能为746万吨, 2021年产能增长到1270万吨,近几年中国瓶级PET产能呈现上涨趋势。

2014-2021年中国瓶级PET产能及增速变化统计图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3、中游产业情况

PET光学基膜在制作流程和简单概括为配料投料、混合挤出、铸片冷却、双向拉伸、萃取、热定型、厚度测量、收卷、分切、最后制作成基膜。光学薄膜是在光学基膜上进行涂层、表面蒸镀、压层、复合、拉伸等二次加工,赋予一定功能和高附加值,光学基膜的成本占到光学膜的70%,其品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光学膜的质量,要求具有高透光率、低雾度、高平滑性、低热收缩率、高表面光洁度和厚度公差小等特点。

PET基膜制作流程示意图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4、下游产业情况

PET光学基膜主要应用于电子产品的屏幕上,下游主要是电子消费品,2016年全球电子消费品市场规模为9470亿美元,2020年全球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市场规模有所下降,2021年随着疫情态势的放缓,市场规模回暖,市场规模为10369亿美元,同比2020年增长5.52%。

2016-2021年全球电子消费品市场规模变化统计图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三、PET光学基膜相关政策

汽车搭配显示屏包括机械仪表、仪表显示屏、中控屏、空调控制显示屏和副驾屏,常用面板基本上是LCD液晶屏。近年来,在国家大力发展智能汽车产业的背景下,车载显示屏凭借显示器配置数量增长+显示大屏化成为新的需求增长点,显示屏主流尺寸逐渐向大尺寸-10英寸以上发展。根据IHS Markit数据,预计2026年,9英寸及以上中控显示屏占比将提升至41%,15英寸显示屏数量将达到150万套,是目前3倍,这将拉动光学基膜的需求增长。

中国PET光学基膜下游主要应用领域相关政策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四、PET光学基膜发展现状

1、PET光学基膜产能

根据数据显示,2011年至2021年中国PET光学基膜产能发展态势良好,2011年中国PET光学基膜产能为4.5万吨,2021年中国PET光学基膜产能增长至52万吨,同比2020年上涨8.56%,说明我国市场对PET光学基膜需求正在变大。

2011-2021年中国PET光学基膜产能变化统计图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中国PET光学基膜进出口

2015年中国PET光学基膜进出口量呈现持平状态,2016年至2022年上半年,中国PET光学基膜出口量超过进口量,说明我国PET光学基膜技术逐渐成熟,2021年中国PET光学基膜进口量为29.8万吨,出口量为36.1万吨,2022年中国PET光学基膜进口量为17.8万吨,出口量为29.9万吨。

2015-2022年H1中国PET光学基膜进出口量统计图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总署,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3、中国PET光学基膜需求量

2021年中国PET光学基膜市场产能为52万吨,需求量为78.9万吨,产量为41.6万吨,在不考虑进口的情况下,供需缺口为37.3万吨,说明目前国内PET光学基膜市场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市场需求量大。

PET基膜不考虑进口情况下供需缺口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五、中国PET光学基膜市场竞争格局

1、市场竞争格局

2021年,中国PET光学基膜产业占比第一的企业为双星建材和东材科技,占比17.92%,占比第二的为合肥乐凯,占比10.75%,占比第三的为大东南和激智科技,占比8.96%,其他企业占比35.48%。

2021年中国PET光学基膜市场竞争格局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重点企业分析

双星新材为中国PET光学基膜市场占比最重的企业,营业总收入近几年一直在上涨,2015年双星新材营业收入为23.8亿元,2021年双星新材营业总收入增长到59.31亿元,同比2020年增长17.19%。

2015-2021年双星新材营业总收入变化统计图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六、未来中国PET光学基膜行业发展趋势

随着新型显示技术的发展,PET光学基膜材料应用越来越多样化,对多功能性膜、PRT膜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电子信息产业、触控显示领域的快速发展,对PET光学基膜的性能和表面属性能要求也是越来越高。随着中国PET光学基膜行业高速发展,目前我国PET膜已经身居世界首位,中国也成为了世界上PET基膜产品最重要的生产和消费市场。近几年来,中国行业企业加大技术的创新与改革,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未来PET光学基膜呈现良好的发挥态势。华经产业研究院

------------------------------------------------------------------------------------------

与国外品牌相比,国内光学基膜厂商在产品价格方面存在较大优势,国内厂商的售价在0.9-1.2万元/吨左右,而进口BOPET价格约为5.5万元/吨,是国内品牌的4-6倍,本土产品价格具有显著优势。此外,下游显示技术更新迭代速度较快,需要上游厂商配合,在国内厂商产品质量不断提升的情况下,凭借显著价格优势竞争力逐渐增强,相关公司值得关注。

下游产能向中国集中,基膜供需缺口巨大


显示面板是光学膜的最为主要的应用领域,随着电视、电脑、手机等消费电子产品 需求的不断攀升,近年全球显示面板产能仍在持续增长,尤其是新型显示面板如 OLED 的产能迅速扩张。根据 DSCC 统计数据,2019 年全球 AMOLED 面板产能为 19Mm2/a, 预计到 2025 年 AMOLED 面板产能将增加至 61Mm2/a,年复合增长率达 21%,未来几年 内 OLED 产业或将继续处于产业爆发期。


另一方面,LCD 面板目前主要被运用在电视中,近年来全球电视出货量基本保持稳 定,TrendForce 预计 2021 年出货量将实现 2.23 亿台,2015-2021 年 CAGR 仅为 0.5%。 虽然进入产业成熟期的 LCD 面板产能增速放缓,但 LCD 产品趋势却逐渐向大尺寸方向 发展,根据电子信息发展研究院发布数据,2020 年主流电视对角线尺寸达 47 英寸,较 2010 年增加了约 14 英寸,因此从 LCD 面板未来增量的角度上看,其增长趋势将从量的 增加转化为单片尺寸的增大。


由于一片 LCD 面板中包含反射膜*2+增亮膜*2+扩散膜+偏光片(保护膜+离型膜) *2+彩色滤光片,因此可得出一片 LCD 所需 PET 基膜数量为 10 片。2020 年,我国 LCD 生产企业总产能为 2.5 亿平方米,全球总产能为 3.1 亿平方米,在 LCD 产能满载的情况 下,对应 PET 膜的需求量约为 25.2/31.4 亿平方米,而目前我国 PET 膜年产能仅有 40 万 吨,概算约 2.67 亿平方米,供需缺口为 22.53 亿平方米。此外,到 2026 年,虽然全球 LCD 产能增长缓慢,但我国产能显著扩张,2026 年实现 3.5 亿平方米,在不考虑 OLED 及其他新型显示面板的情况下,对应 LCD 面板用 PET 膜需求量为 35 亿平方米, 2020-2026 年 CAGR 为 5.6%。


目前我国光学级 PET 膜产能较小,且能够制造 PET 光学基膜的企业多配备自有产业 链,因此上游PET切片市场仍多与普通PET膜有关。PET 价格受原油价格波动影响较大, 2020 年后由于OPEC限产,原油供需偏紧导致价格持续走高,也使得PET 成本随之上升, 利润空间缩小。进入今年 5 月以来,PET 切片价格显著上涨,最新报价实现 6900 元/吨, 同时普通级 BOPET 膜的价格为 10900 元/吨,两项产品价格差值在 4000 元左右。属于高 端系列的光学级 BOPET 膜价格较于普通级更高,预计随着未来需求空间的进一步扩大和 我国自有技术的逐渐成熟,光学级 BOPET 膜价格攀升的同时,对成本控制将逐渐增强。


从偏光片角度看,偏光片仅有保护膜和离型膜是以 PET 为基膜,其核心膜材是 PVA 膜和 TAC 膜,该两项约占偏光片总成本的 62%。根据 IHS 统计,2020 年在 LCD 面板产 能满载的情况下,我国 LCD 用偏光片按产能计实际需求量约为 4.38 亿平方米,折算 PVA 膜用量约为 2.63 亿平方米,若将裁剪和正常生产过程中的消耗计入,则对应 LCD 面板 需求量为 2.85 亿平方米,而国内仅皖维高新和台湾长春有小部分中低端产品产能,供需 缺口巨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双星新材:中信挖掘东威科技团队新推荐,复合铜箔切入锂电材料领域,看翻倍目标
以史为鉴,论欧亚集团的倒掉,二说双星新材
最强逻辑|PET铜箔个股看法(20220731)
PET 铜箔布局再加速
2021-2025年E复合铜箔市场渗透率及需求量预测
了解PET薄膜?从BOPET薄膜“四大家族”说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