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光伏野心,会不会翻掉合盛硅业的大船

--------------------------------绝对的正面解读---利好-----------------------------------

近两年光伏跨界者众多,除了爱吹牛、蹭热点的玩家外,投资规模最大的当数罗立国和他的合盛硅业603260)。他在原来有机硅、工业硅的基础上,布局了多晶硅、光伏玻璃、硅片、电池、组件一整条光伏产业链,名义投资额高达600亿。

  可是,截至目前,没有一个项目投产。光伏行业越来越卷,行业产能过剩的预期下,这些项目赶不上吃肉,能喝上汤都困难。周期大玩家,罗立国会因此翻船吗?

  01 挑战现有硅料格局?

  合盛硅业的主要产品是有机硅、工业硅。这是重化工行业,也是典型的周期性行业。如果其产品价格,行业周期把握不好,不可能做到如今行业老大的位置。

  此外,其生产的工业硅是多晶硅的上游原材料。别人跨界多晶硅是跨行,他做多晶硅属于产业链的延伸,且能发挥成本优势、规模效应。

  因此,如果说有新玩家能对通威股份600438)、协鑫科技、大全能源、新特能源、亚洲硅业、东方希望等老玩家形成冲击,改变现在硅料市场格局,那非合盛硅业莫属。

  罗立国自己也是这么认为的。

  合盛硅业投资多晶硅的起点很高,一出手就是大手笔;前后宣布了两个项目,合计40万吨。

  2022年2月,推出年产20万吨高纯多晶硅项目(甘泉堡),投资规模为175.00亿元;2022年完成了40%建设,预计今年3季度完工。

  2023年4月,又推出年产20万吨高纯晶硅项目(鄯善),投资规模为176.31亿元;项目建设周期两年。

  这两个项目,合计投资规模达351.31亿元。

  年产能40万吨是什么概念?罗立国自己非常清楚。

  在今年5月合盛硅业在年度股东大会现场,罗立国意气风发地说:

  “(公司)2023年年底多晶硅达产有40万吨。目前全国最大的当数通威,为35万吨。虽然通威后续也在增产,但今年年底前无法达产。因此,等到明年(2024年)一季度,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我们多晶硅产能是最大的。”

  罗立国还提到:

  “现在(多晶硅)市场上差的卖15万元/吨,好的卖18万元/吨。我要求不高,等年底我们产品出来,卖10万元/吨就行,搞不好到明年可能就(每吨)七八万元。即使卖七八万,我们还能赚。我一条线10万吨,人家一条线1万吨,我的运行成本比它便宜1万~2万元/吨,它关门我还可以撑着,是这么计算的。”

  一个月多的时间,硅料跌到6万多/吨,肯定跌破了罗立国的预期。心情由意气风发,估计变成凉凉。

  但是,按照公司的公告,甘泉堡项目最快今年3季度投产;鄯善项目建设周期要24个月,估计要2025年才能投产(多晶硅项目建设周期通常为18个月)。参照现在的6万多/吨的硅料行情,合盛硅业更没有必要加快施工进度了。

  赶碳号认为,罗立国在股东大会上所说的硅料项目的盈利预测和项目进度,有可能无法完全兑现。今年年底或明年1季度,合盛硅业若想实现40万吨的产能,难度也不小。

  按中国有色金属硅业分会专家委副主任吕锦标最近的观点,硅料行业已回归常态,现在主要资金都已经投到硅料产能建设中的企业,不太可能停下来,只不过不会再像以前一样赶工期。

  合盛硅业在工业硅原料方面肯定具备一定成本优势,但作为新玩家,劣势也同样明显。

  比如,头部老玩家通威通过股权锚定隆基,新特绑定晶澳、协鑫牵手TCL中环002129)等,一般来说,硅片企业都会参股比例的一倍所对应的产能采购硅料。在合盛硅业自己的光伏一体化项目建成之前,不知其硅料能够卖给哪家硅片企业。

  因此,赶碳号判断,合盛硅业可能一时在多晶硅项目上赚不了太多钱,当然也不太可能会亏钱,至多打平。至于原本计划每吨可以卖个七八万元的预期被击穿,相信投资者和罗立国的心情是一样的:凉凉。

  02 穿越周期的产能规划?

  合盛说的比做的更多的光伏大项目,还有光伏玻璃和光伏组件一体化项目。

  今年4月21日,合盛硅业除了公告追加20万吨多晶硅项目外,还公告计划44.55亿投资光伏玻璃、205亿元投资20GW一体化组件项目,都位于乌鲁木齐甘泉堡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区)内。

  叠加两个总投资351.31亿的硅料项目,合盛硅业在光伏产业上的投资约600亿元。

  如果单做20GW组件,并不需要205亿元。合盛硅业的光伏一体化项目规划覆盖硅棒、硅片、电池片、组件等全部光伏制造环节。

  只在一个开发区内,合盛硅业布局了自己完整的光伏产业链条。

  值得关注的是建设周期,玻璃项目的建设周期是2年;而光伏组件的建设周期是3年6个月。按这个规划,组件项目建成,预计要到2026年末2027年初了。

  一般来说,硅片建设周期是1年,电池片9个月,组件只需要6个月。头部企业和光伏黑马不断刷新建设速度的最快纪录。

  现在光伏行业产能过剩,行业洗牌的预期强烈。照合盛硅业的规划进度来看,行业洗牌估计是不能被“洗”了,甚至还有可能等到惨烈的行业洗牌结束后,合盛硅业的项目才能做起来。

  不得不说,“姜还是老的辣”,他的巨额投资绝非飞蛾扑火、蜂拥而上。

  也因此,合盛硅业虽然宣传的投资额巨大,但是资金压力并不大。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负债率为55.38%,比一些头部光伏企业负债率要低不少。

  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还一则小消息也值得关注。

  6月29日,合盛硅业官微提到:合盛硅业合量科技项目开工,罗立国出席。文章提到:合盛硅业总投资15亿元在浙江的嘉兴嘉善打造合量科技项目,建设用地215.8亩,建筑面积达30万平方米,计划建设年产8GW太阳能光伏组件生产项目。

  合量科技成立于2023年3月2日,法人代表是罗立国的女婿浩瀚。该公司是上市公司合盛硅业大股东的全资孙公司。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合盛硅业并未披露其在嘉善的组件投资计划。

  不过,这对于致力于全面、大力发展光伏产业的合盛硅业来说,在嘉善小规模试水组件,再正常不过。

  合盛硅业融资情况

  03 二股东离场,大股东股比却在提升

  今年6月22日,合盛硅业披露黄达文控制的富达实业的减持结果:目前总股本的3.72%,低于5%。

  黄达文原是合盛硅业的二股东,与罗立国合作长达30年之久,是罗立国的第一密友,但是却从未公开露面。

  黄达文从合盛硅业离场,是不是代表了他对公司未来业务发展走势的判断?不一定。因为罗立国家族一直在“增持”自家公司股票。

  提起来确实有些反常,这两年新能源投资热,上市公司再融资活跃,从市场上“圈钱”是常态。有的公司前一轮融资的钱刚到账,新股刚上市,次日就又发起新一轮融资预案。

  合盛硅业2021年、2023年也发起了两轮定增,但是均是由罗立国一对子女包揽。虽然从定增价格来看,罗立国家族浮盈不少,但是这两年大股东向公司真金白银地砸钱,也是事实。

  今年一季度末,罗立国家族合计持有合盛硅业78.59%,绝对控股。虽然合盛硅业的股价从不到两年前的259.8元的最高点一路下跌,最低到66.02元,跌去四分之三,妥妥膝斩,但是罗立国对合盛硅业钟情和真爱不变;只是不知道这种“钟情和真爱”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

  后记

  显然,合盛硅业也注意到硅料下跌对公司未来业绩的影响。

  6月份,硅料价格连续走低,甚至跌破企业平均生产成本。合盛硅业相关项目是否会延期投产呢?对此,罗立国女婿、上市公司董事浩瀚7月31日在回复媒体表示:“不影响进度,正常投产。”

  目前,P型硅料已过剩,N型硅料相对紧俏。对于该项目N型硅料比例,浩瀚表示:“还要一个月见分晓。不过新装置,都是按照N型设计的,肯定会有优势。”

  赶碳号理解,浩瀚所说的一个月见分晓,是指合盛硅业位于新疆乌鲁木齐的甘泉堡项目在今年三季度将投产。我们期待工业硅巨头的一番大作为。

---------------------------------20万吨硅料产能将要入场 -------------------------------

8月1日,《》记者致电合盛硅业证券部,确认甘泉堡项目20万吨多晶硅产能是否下个月投产。公司证券部工作人员表示:“预计是这样的。”那么这20万吨产能是一次性释放,还是先释放少量产能,该工作人员表示:“预计年底前会把产能全部都释放。”

  要知道,多晶硅刚刚经历一轮大跌。此情此景,不少企业选择推迟投产,比如东立、宝丰、上机。

  据CPIA统计,2022年中国全年多晶硅产量为82.7万吨。2022年末,“硅料一哥”通威股份600438)(600438SH,股价34.58元,市值1556.78亿元)产能为26万吨。如今,合盛硅业20万吨多晶硅产能将要入场,硅料价格扛得住吗?

  合盛、东立、宝丰等动向受关注

  根据数据,2023年2月,国产硅料价格为245元/千克,至2023年5月已降至133元/千克,6月又进一步降至68元/千克。

  价格的下跌,导致多家多晶硅厂商停产检修以及新项目推迟投产。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协会硅业分会(以下简称“硅业分会”)6月21日发布的数据,当周单晶致密料价格区间在6.30万元至6.80万元/吨,成交均价为6.64万元/吨,周环比降幅为8.29%。

  硅业分会称,当周硅料市场缩窄跌幅。按当前复投料价格计算,已经跌破企业平均生产成本,检修停产的情况仍在延续。供应方面,东立、宝丰、上机等项目推迟投产,使得短期供应过剩的预期有所缓解。截至当周,国内硅料在产企业维持在15家,其中3家企业受市场价格因素影响停产检修,复产时间有待确定。

  而硅料价格的下跌,很大程度上与库存高企有关。随着近几周的消化,硅料库存水平有所降低。上海有色网光伏分析师史真伟对记者表示:“6月底、7月初,行业(硅料)库存都超过10万吨,接近13万吨。至7月下旬已降至4万吨。”

  那么,如合盛硅业这样新入局者产能陆续投产,是否会对硅料价格带来影响?史真伟表示:“现在大家比较关注合盛、东立、宝丰以及上机。但今年下半年本来就有很多投产,比如大全的内蒙古二期,通威的乐山三期,这些影响都蛮大的。不过,通威、大全这些之前行业已经有过预期。而合盛这些厂商的动向,尤为受到行业关注。”

  问题在于,合盛硅业、东立、宝丰这些都是新入局者,其产品还未受到市场检验。良品率、质量可靠性都需要真正投产后才知道。

  某头部硅料厂商方面对《》记者表示:“根据硅业分会调研,目前多晶硅整体库存向下转移,前期积压部分基本消化殆尽。自5月以来,多晶硅市场价格大幅波动,为避免经营风险,行业部分新产能选择延迟投产。自7月以来,行业新产能投放并未对多晶硅环节供需关系产生明显的边际影响,后期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硅料降得猛,成本竞争是关键

  快速下跌的硅料,逼近成本线的价格,使得硅料厂商的成本竞争成为关键。值得一提的是,“硅料一哥”通威股份已经开始向上游工业硅拓展。

  2023年5月,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发改委在内蒙古政务服务网上发布了关于“内蒙古通威绿色基材有限公司风光耦合绿电制硅一体化项目”备案的信息。总投资额48亿元,建设30万吨工业硅。预计2024年12月竣工。一期投资17亿元,占地576.2亩,亩均投资291.4万元,主要建设年产12万吨绿色硅生产线及配套设施。

  而内蒙古通威绿色基材有限公司唯一股东,正是通威股份子公司四川永祥股份有限公司。

  通威股份拓展工业硅业务,或许正出于成本竞争考虑。这是因为多晶硅最重要的原料就是工业硅。

  根据头豹研究院研报,2021年中国多晶硅生产主要成本分为能源动力、原材料成本,分别占生产成本的37%和35%。其中,原材料成本主要为工业硅。

  “硅料一哥”通威股份向上游拓展,工业硅龙头合盛硅业则向下游扩张,生产多晶硅。

  合盛硅业在2022年年报监管工作函回复公告中表示,从成本端来看,生产多晶硅的成本中原材料占比在 40%以上,主要以工业硅和三氯氢硅为主,公司作为工业硅巨头,能通过原材料自供实现大幅降本。而生产多晶硅的第二大核心成本是电力成本,占比约 25%,公司建设基地位于新疆,并且本身还具备电厂能自供一部分的电力,因此公司生产多晶硅的整体成本优势相对其他的多晶硅企业会尤为显著。

  合盛硅业20万吨产能之所以受到业内关注,原因在于其低电价优势与工业硅成本优势。史真伟表示:“合盛电价优势、成本优势都很明显,如果真的预期投产且质量达标,将会对市场加速洗牌,加剧市场价格竞争。”

  抢人才:某厂商产线班长月薪两万

  20万吨产能从无到有的建设并非易事,仅仅是成熟产业工人,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项目的成本。

  一位光伏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一个硅料行业新玩家在西部招聘,产线班长一个月工资就高达两万,还是生产工。”

  其进一步解释:“硅料生产工程师有点像厨师,不是同样的原料按照固定的配方,就能生产出来好硅料,很多都是靠工程师自己的经验。”

  硅业分会也关注到硅料工程师紧缺问题。其于7月31日发布《关于加强硅冶炼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调研函》,该调研函认为,为了解决我国硅冶炼技能人才不足的实际问题,促进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硅业分会联合有色金属工业人才中心共同启动硅冶炼技能人才国家标准研发工作,进而推动硅业人才培养的规范、有序开展。

  相较于传统硅料厂商拥有大量富有经验的硅料生产工程师,合盛硅业这些新势力从零开始,对产线工程师的需求或将更加紧迫。

  关于硅料冶炼人才是否紧缺,合盛硅业上述工作人员表示其为证券部员工,人资这一块没有特别具体的数据。

  目前,光伏下游厂商主要采购通威、大全等传统硅料厂商,若新入局者产能陆续投产,是否对行业格局带来影响呢?上述头部硅料厂商表示:“随着多晶硅供给增加,下游客户采买多晶硅时更倾向于关注原材料品质的稳定性,产品性价比,以及供应商服务响应速度等。头部多晶硅生产企业凭借更优秀的成本管控能力,更稳定的产品质量,更成熟的采销体系,将有望获得更多客户青睐。”

  由此可见,多晶硅厂商之间,不仅是产能之争,更是质量之争。

  巨额资金投入,成败在此一举?

  合盛硅业不仅有即将投产的的20万吨多晶硅产能,其2023年4月又启动了20万吨多晶硅项目,产能共计40万吨。若全部达产,并销往各大下游厂商,合盛硅业将跻身一线多晶硅厂商。但若产品质量、良品率爬坡、产品销售未达预期,合盛硅业或将背上沉重的财务负担。

  自2022年2月推出甘泉堡项目(20万吨多晶硅)后,合盛硅业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连续下降。2022年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四季度分别净流出17.55亿元、20.36亿元、42.08亿元和41.48亿元。2023年一季度,净流出达57.16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不仅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流出,经营性现金流也开始净流出。2022年四季度,合盛硅业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出13.17亿元;2023年一季度又净流出12.65亿元。

  这意味着,这半年合盛硅业主业难以为其拓展多晶硅业务“造血”,需要通过股权融资、债权融资筹集资金。2022年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四季度,合盛硅业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分别为27.00亿元、53.73亿元、31.64亿元、76.43亿元。2023年一季度,合盛硅业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更是高达84.24亿元。

  持续的债权融资,也令合盛硅业资产负债率持续提升。2022年一季度,合盛硅业资产负债率为34.20%,至2023年一季度已升至51.78%。

  那么,硅料行业已经过剩,合盛硅业为何坚持“下注”?其押注的方向在于N型。在年报监管工作函回复中,合盛硅业表示:“公司下游拓展的光伏材料应用方向为N型电池,N型电池预计成为未来主流,具备较大市场空间。因此,公司光伏材料投产后产能过剩风险较小。”

  一位光伏组件行业厂商工作人员也对记者表示:“N型高纯料,要求高,现在拥有的很少。而P型料肯定产能过剩。”

  不过,史真伟认为:“N型硅料供应不存在瓶颈。根据今年整体扩产情况,到年底N型硅料也是够的。除了一些小厂达不到(N型硅料)的标准,基本上一线、二线厂商都能达到标准。所以说,它(N型硅料)仍然存在过剩可能。”

  合盛硅业押注N型硅料能否避免产能过剩,还需要时间来检验。


------------------------------新疆加快电网工程建设 助力硅基产业发展-------------------

2023年,新疆东部合盛硅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部合盛”)启动三期建设,推进年产20万吨高纯晶硅、40万吨工业硅、15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等6个项目,最大用电负荷预计332.5万千瓦,其中年产20万吨高纯晶硅项目及15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项目建成投运后,用电负荷预计205万千瓦。

  为满足东部合盛生产用电需求,国网吐鲁番供电公司计划投资2.99亿元建设吐鲁番合盛硅业多晶硅项目220千伏供电工程,该项目涉及红山开关站220千伏保护新增工程以及鄯善—合盛多晶硅2号220千伏线路工程,扩建4个220千伏出线间隔及母线,新建架空线路201.3千米。

  工程启动前期,国网吐鲁番供电公司充分考虑硅基产业规模与电力需求,通过研究企业地理位置、生产设备需求及能源方案,提出符合合盛硅业特性的供电工程设计方案,在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基础上,统筹考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在技术上做好兼容与扩展的衔接。

8月9日,奥特维发布公告宣布,公司控股子公司无锡松瓷机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松瓷机 电”)近日与新疆中部合盛硅业有限公司签订《采购合同》,松瓷机电向新疆中部合盛硅业有限公司销售大尺寸单晶炉,合同金额 约 2.9 亿元(含税)。

据悉,单晶炉是一种在惰性气体(氮气、氦气为主)环境中,用石墨加热器将多晶硅等多晶材料熔化,用直拉法生长无错位单晶的设备。该设备主要用于制作电池片所需的单晶硅棒。

和盛硅业作为工业硅巨头,积极向产业链下游延伸。今年4月和盛硅业发布公告宣布在新疆乌鲁木齐建设硅基新材料产业一体化项目。该项目20GW/年单晶硅棒装置、20GW/年单晶切片装置、20GW年单晶电池片 装置、20GW/年高效晶硅光伏组件装置,项目计划建设期:3年6个月。此次采购奥特维的单晶炉正是该项目的一部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N型硅料“四大天王”!
工业硅和多晶硅的梳理
高处不胜寒:多晶硅料价格下跌将有利于行业健康发展
新能源产业链梳理分析:光伏篇
光伏梳理——硅料&颗粒硅
隆基股份交流纪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