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模不断壮大

国家电网分别在北京大兴和张北建设了梯次利用锰酸锂电池储能系统示范,并组建了退役电池分选评估技术平台,研制了高效可靠的电池管理系统。

北京匠芯研发了梯次利用光储能系统,并正在建设基于大数据的动力蓄电池包评估系统。北京普莱德与北汽等合作实施了储能电站项目、集装箱式储能项目等,累计梯次利用量约75MWh。

深圳比亚迪、国轩高科等企业利用退役动力蓄电池,生产用于备电领域的梯次利用电池产品。无锡格林美与顺丰公司探索将梯次利用电池用于城市物流车辆,中天鸿锂等通过“以租代售”模式推动梯次利用电池在环卫、观光等车辆应用。

业内专家建议,退役动力蓄电池梯次利用应集中在储能、备能领域,切勿转移到低速电动车、充电宝等分散领域,造成电池难以回收,也不利于集中监管。

亟须解决盈利瓶颈

当前,动力蓄电池梯次利用全面推广仍面临一些难题。对此,铁塔公司坦言,主要是目前退役电池量较少,产业链下游企业争夺挤占有限的退役电池资源,梯次利用电池采购价格居高不下。同时,行业还在残值评估等技术方面存在瓶颈,需要动力蓄电池使用的历史数据等信息用于评估退役动力蓄电池性能,以确保筛选重组的梯次利用电池产品安全可靠。

据了解,当前回收的动力蓄电池中,以研发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旧动力蓄电池为主,新能源汽车退役电池较少。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主要综合利用企业共计回收处理约1.1万吨废旧动力蓄电池,主要来源于研发试验和生产制造产生的废旧动力蓄电池。

同时,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以磷酸铁锂和三元电池为主,分别占比约54%、40%。退役磷酸铁锂电池一般循环寿命可达2000次至6000次,退役三元电池仅为800次至2000次,显然磷酸铁锂电池更适合梯次利用。然而,受退役电池数量、原材料市场行情及企业管理水平等因素影响,磷酸铁锂电池的再生利用收益却不如三元电池。目前,行业再生处理1吨报废磷酸铁锂电池约亏损400元,再生处理报废三元电池却具备一定利润空间。因此,企业回收磷酸铁锂电池难免动力不足。

此外,梯次利用还存在效率偏低,电池剩余寿命及一致性评估等技术不成熟等问题。对此,专家表示,一方面要加强监督管理合力,完善配套政策支撑体系。例如,部分国家通过加强立法,制定技术规范,采取生产者责任延伸和押金制度等推动电池的回收利用,并通过许可证加强对电池生产企业和废旧电池资源回收利用企业的监管。

另一方面,要采取多样化激励措施,探索可持续商业模式。例如,欧盟和日本都是以生产者为主体开展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通过汽车企业自身销售服务网络构建动力蓄电池回收体系,收效良好。

可以预见,在多方合力下,健全的回收体系将带来规模效应,从而推动企业技术升级,解决盈利瓶颈。

------------------------------------------------------------------------------------------------------------------------------------------------------------------------------------------------------------------------------------------------------------------------------------------------------------------------------------------------------------------------------------------------------------------------------------------------------------------------------------------------------------------------------------------------------------------------------------------------------------------“目前业内普遍的看法是:动力蓄电池容量衰减小于20%,是可以满足汽车使用的;当衰减在20%~40%之间时,是可以满足梯次利用的;当衰减在40%以上时,再进行再生处理。”北汽新能源方面告诉记者。

而根据招商证券研究,按动力电池4~6年使用寿命测算,2014年产动力电池在2018年开始批量进入报废期,预计到2020年,我国将产生约24万吨的退役锂离子电池,2022年将产生53万吨退役锂离子电池。

按照4年的使用寿命测算,2018年是动力电池回收元年,2019年迎来动力电池规模报废期。

与此同时,伴随着大规模报废期的到来,动力电池回收产业商机也逐渐凸显。

按照未来智库发布的《动力电池回收行业深度研究报告》,2019~2025年动力电池的市场空间有望超过600亿元,复合增速50%。

其中2018~2020年,梯次利用空间共计47亿元,到2025年累计市场空间将达171亿元;2019~2025年,三元锂电池中镍、钴、锰、锂等金属回收市场空间约为436亿元。从数据来看,动力电池回收行业是一片潜在的蓝海市场。目前符合《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的企业有5家,分别是浙江徽州华友钴新材料有限公司、江西贑州市豪鹏科技有限公司、湖北荆门格林美新材料有限公司、湖南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光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8年,我国动力蓄电池累计配套量超过131GWh,产业规模位居世界第一。配套类型上,磷酸铁锂、三元电池分别占比约54%、40%。纯电动乘用车、商用车中三元电池配套占比分别约71%、17%,磷酸铁锂电池配套占比分别约23%、78%;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中三元、磷酸铁锂电池配套占比分别约53%、33%。外形设计上,方形、圆柱形、软包占比约78.7%、20.6%、0.7%。

  动力蓄电池外形设计上分别占比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电池工业协会

  
在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增长的带动下,我国动力电池装机量快速增长。2019上半年我国动力电池装机总电量约30.01GWh,同比增长93%。

  2012-2019年上半年我国动力电池装机电量

  

  数据来源:中国电池工业协会

  2018年我国动力电池企业数量骤减,从2017年135家减少至90家,动力电池企业新建产能企业变得集中,2018年主要是三股势力在继续产能建设。2018年宁德时代动力电池出货量达到21.26Gwh,继续全国领先。

  2018年动力电池主要企业出货量

  

  
近几年来,动力电池售价持续下降,历史四年均价年降幅度达到15-20%;2018年动力电池出货均价为1150元/kwh,同比下降18.2%;动力电池单价较14年累计下降60.3%。预计售价未来三年年均降幅10-15%,并在2021年达到700元/kwh级别;行业毛利率将低于30%。

  2014-2021年我国动力电池售价变动及预测情况

  

  据统计,2018年,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模为4.32亿元。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不断扩大,动力电池回收市场空间巨大,预计到2023年,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模将达到87.04亿元。

  2015-2023年我国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模情况

  

  
其中磷酸铁锂梯次利用价值将达到25.75亿元,三元锂电池回收拆解价值将达到177.96亿元。

  2013-2023年中国动力电池产品报废价值情况

  

  
数据显示,2018年动力电池的总报废量达7.4万吨,数码电池总报废量达16.7万吨。然而目前市场上动力电池的回收量远低于预期,2018年市场动力电池回收量5472吨,只占报废动力电池总量的7.4%;数码电池的回收量10.63万吨,占总报废量的63.6%左右,相比较整个锂电池报废市场,回收量预期仍没有达到。

2016-2025年我国动力电池报废量及预测

  

-------------------------------------------------------------------------------------------

随着2012~2014年装车的动力电池退役期临近,2018年被行业认为动力电池退役潮元年,然而市场上的动力电池回收量并没有达到“小高峰”,部分电池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的回收利用。GGII统计2018年动力电池的总报废量达7.4万吨,数码电池总报废量达16.7万吨。然而目前市场上动力电池回收量远低于预期,2018年市场动力电池回收量5472吨,只占报废动力电池总量的7.4%;数码电池的回收量10.63万吨,占总报废量的63.6%左右,相比较整个锂电池报废市场,回收量预期仍没有达到。

(来源:微信公众号“新产业智库” ID:weixin-gg-ii 作者:GGII)

2014-2018年废旧电池回收量及总报废量(单位:万吨)

数据来源:《2019年中国锂电池回收再利用市场前景分析报告(第四版)-GGII》

目前国内锂电池回收数量远低于总报废量,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国内锂电池回收在渠道、体系、制度方面不健全,多数废旧电池,特别是数码电池未被回收;

2)锂电池回收法律法规和监管尚需完善,虽在回收主体上有所明确,但还未严格执行;

3)由于技术机密或经济效益不明显等原因,部分厂商对于废旧电池并未进行回收再利用处理;

4)达到理论年限需报废的电池,由于成本问题,车企并未报废,仍在市场流通运行,导致实际总报废量远低于理论报废量,进而导致回收量也有所降低。

目前锂电池回收利用的领域主要分为两方面:

1)对符合能量衰减程度的电池进行梯次利用(用作储能或低速电动车领域),如磷酸铁锂类电池、三元材料类电池;

2)对无梯次利用价值的电池进行拆解,回收其中的镍、钴、锰、锂等材料,如数码类电池、部分三元材料类电池。GGII调研显示,2018年动力电池回收总量中用于梯次利用的电池量为2460吨,总回收拆解的电池量为10.93万吨,电池回收领域尤其是动力电池回收领域,用于梯次利用的规模远低于回收拆解的规模。

2014-2018年中国锂电池拆解与梯次利用规模(单位:万吨)

数据来源:《2019年中国锂电池回收再利用市场前景分析报告(第四版)-GGII》

出现以上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电池生产厂商责任制不明确,使部分报废动力电池二次流入市场;

2)部分动力电池由于其他原因被提前处理,并未流入市场;

3)车企因成本问题,使得部分真正退役的动力电池仍在市场运行,并未退役;

4)过去动力电池报废量较少,旧电池匹配难度高;

5)梯次利用领域技术成熟度低,储能市场、再利用市场空间并未得到大规模释放。

GGII分析,未来几年内中国锂电池回收市场将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发展趋势:

1)现阶段,锂电池的回收方式仍将以拆解回收为主,数码类电池仍将是电池回收的主体;

2)2020-2022年后,伴随动力电池最终报废寿命的临近,动力电池回收量将会迎来“高峰”,市场回收量占比将会超过20%;

3)随着5G的商用化加速、铅酸电池的大量退役,未来回收的动力电池将在梯次利用领域迎来快速增长,市场可期;

4)现阶段,相关配套政策以及电池回收模式不完善,中国锂电池回收产业的产值增速有限,未来随着国家各部门相关政策的逐渐实施以及终端产品附属价值的增加,部分企业将会迎来大的盈利空间。

-------------------------------------------------------------------------------------------GGII预计2020-2022年动力电池将会面临大量退役。目前新能源汽车使用的动力电池大致分为铅酸蓄电池、镍氢电池、锂电池三种类 型,而镍氢电池仅在丰田公司的非插电混动车中使用,铅酸蓄电池主要应用于低 速电动车,因此仅对锂电池的预计报废量及市场空间进行测算,并聚焦装机量排在前列的磷酸铁锂、三元锂电池。2018年,磷酸铁锂电池安装量为21.6GWh,三元锂电池安装量为30.7GWh。预计到2025年,磷酸铁锂电池安装量为24.2GWh,三元锂电池安装量为448.4GWh。

目前退役锂电池主要以数码电池为主,数码电池含有较多的钴资源,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报废处理方式基本拆解回收为主。GGII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梯次利用和拆解报废的锂电池(含数码锂电池)共9.5万吨,其中用于拆解的电池占2018年回收总电池量的98.8%。其中,2018年数码锂电池回收量为8.13万吨,占市场理论废旧数码电池报废总量的48.6%;2018年废旧动力电池回收量1.35万吨,占市场理论废旧动力电池报废总量的22.9%,其中三元动力电池的量占比94.3%,用于拆解回收的动力电池量占92.8%。

2014-2020年废旧电池回收量及总报废量(单位:万吨)

注:总报废量包括数码报废量和动力退役量,不含次品电池及报废极片规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注」新国标助推电池再利用,12家储能企业抢占电池回收蓝海
一览· 洞察|谁会来接动力电池回收的“最后一棒”
【调研】中国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调研分析
【泰力电池回收】SPIR:2025年中国动力电池退役规模将达45万吨
我国锂电回收行业现状及趋势分析 锂电实际回收量持续增长 梯次利用将成为主流回收方向
动力电池回收刻不容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