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贺绿汀 - 牧童短笛

  《牧童短笛》结构简洁,为典型的三段曲式。呈示段:(1-24小节),G徵调式,C宫系统,4/4拍,共包括6个乐句,每个乐句都由4小节构成,句与句之间的音乐材料呈对比关系,主题带有浓郁的江南水乡风味。整个呈示段速度较缓慢,旋律十分悠扬、宁静。采用的是二声部对比复调的写法,高声部与低声部一呼一应,一对一、一对二、一对四,上紧下松,上静下动,乐节与乐句之间左右手互为补充,形成呼应交替进行,既有密切关联,也形成了明显的对比。中段(25-52小节),为“并置型”中段,采用了中国音乐中的“旋宫”手法,主调性为G徵调式,2/4拍。复调音乐变为了主调音乐,音区提高,速度加快,采用了民间舞蹈的节奏,旋律欢快有趣,描绘了天真无邪的牧童在愉快的玩耍、嬉戏的情景。从主题材料、节拍、速度、和声调性、音乐织体和情绪等各方面都与呈示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中段分为3个乐句,每句4小节,系同一主题材料在不同音高上的移位重复,采用了动机模进发展的手法,与前一段产生了强烈的对比,乐段自身反复了一遍。第一句为D徵调式,第二句为第一句的上五度属方向严格模仿 ,A徵调式。第三句又为第二句的上五度属方向变化模仿,A宫调式,但只进行了两小节,因要进行乐段反复,所以在后两小节又回到了第一句的G宫调式。为了与前后的对位风格统一,中段采用了平行的三度下行与持续的低音,减弱了功能进行,从速度、力度、和声调性上为回归再现作准备。再现段(52-76小节)是呈示段的变化再现,在保持呈示段骨架的基础上又添加了一些装饰性的音符,其方式多是在二个八分音符的节奏中再加入两个音符变成了十六分音符,使主题的旋律显得更加流畅、紧凑、欢快。再现段的调性先在G徵调上,然后在D商调上,最后逐渐减弱音量而结束在主调G调上。“加花变奏”手法的应用,达到了“变化再现”的目的,使音乐更为婉转动人,更深入而富于动感。

  《牧童短笛》这首钢琴小品以清新、流畅的线条,呼应、对答式的二声部复调旋律,成功地模仿出了中国民间乐器——笛子的特色,向听众展示了一幅传统的中国水墨画。作曲家曾经这样说道:“我所写的《牧童短笛》,有人说是这个民歌或那个民歌,其实什么都不是,但它是地地道道的中国民间风格……由于你知道的民歌太多了,流露出来的自然就有民间风格。”

  事实上,《牧童短笛》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意义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1、在创作立意上,用欧洲音乐的艺术形式,表现中国的民族生活——“小牧童,骑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这是一幅中国老百姓熟悉的民间生活图景,乐曲将这一场景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钢琴艺术从莫扎特、贝多芬的音乐殿堂走到中国民间,《牧童短笛》即为最早的一次成功尝试。

  2、在表现技法上,如何使中国的民族音乐语言(音阶、调式、旋法)与欧洲多声音乐的技术规范加以结合,是中国近现代作曲家面临的重要课题。《牧童短笛》在复调音乐的对位技巧和曲式结构等方面,堪为典范,给后人以启迪。

  《新晚报》评论说:“最重要最值得纪念的,是他打通了中国音调与西洋乐理的界限,他那作品的成功鼓励了我们复兴改进中国音乐而研究西洋乐理的技术,经与一般极端保守古乐者和主张完全欧化者以同样的警醒。”作曲家瞿维多年之后还能清晰地描绘出听了这次音乐会的感受:“它的出现有着很不寻常的意义,为钢琴音乐的民族化开创了一个新天地。”

  的确是这样,《牧童短笛》既运用了西洋音乐的技法,又展示了民族音乐的特点。从它问世以来,以其浓郁的清新的乡土情令国人欢欣感动。美丽的江南田野,上有浮云,下有流水,牧童和老牛,笛声和歌声。它是一首听得见的抒情诗,也是一幅看得见的风景画。

----------------

扫一扫,关注 钢琴课堂 微信公众平台,获取更多资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贺绿汀
牧童短笛
每天推荐一首适合喝茶时听的好曲 |《牧童短笛》
不一样的「中国风」乐单
谈钢琴弹奏中作品的分析方法 - 钢琴论谈 - 吉他时代论坛 古典吉他论坛门户|钢琴论坛门户...
我的音乐盒3. 钢琴独奏《牧童短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