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养老难题:失能老人难上难

养老难题:失能老人难上难

天罗地网 10-25 17:27 1578

从2000年开始,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截至2015年,60岁以上的老人已达2.2亿,其中失能半失能老人数量更是已突破了4000万。

如此众多的失能半失能老人面临着哪些养老难题?该如何破解?记者进行了专门的调查,并“问计”关注这一话题的多位全国人大代表。

缺钱:护理成本高昂让很多家庭雪上加霜

家里有一位失能失智老人,首先意味着高昂的医疗护理费用和人力照顾成本。据统计,我国超4000万失能半失能老人的养老及医疗问题直接影响约1亿户家庭,对于许多贫困家庭来说更是不堪承受之重。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方新了解到,目前依托社区养老,对健康老人来说比较受益,而对失能、失智老人来说,不仅收费高,而且作用小。目前,医养结合养老的落实比较困难,因为担心完不成赢利指标等,医院往往不愿意收治失能失智老人。

医院和养老机构高昂的成本,让很多家庭望而却步。“居家养老困难也比较多。”方新说,一方面需要家里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一个护工管吃管住还要每月支付工资6000元。另一方面,护工要有基本的护理知识,而且基本上是全天候护理。两个条件都具备的并不多,尤其是在农村。”方新分析。

尽管一些财政实力较强、专门机构较多的城市已对照护失能失智老人出台措施,但从全国情况看,长期照护失能失智老人的服务能力仍然不足。据民革中央调研发现,当前我国实行的失能贫困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和政府购买服务制度,主要是一种选择性社会救助模式,覆盖面较小,保障水平不高。

制度:完善社会长期护理保险

无论是送进专业的养老机构,还是请来专业的护理人员,都绕不过钱的问题。缺钱问题能不能通过保险的途径来解决,是很多专家和代表提出的思路。民革中央建议建立和完善针对失能老人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当参保人生活不能自理、需要长期护理时,其护理费用从护理保险中支付,从而为失能老人提供护理保障和经济补偿。

不久前,人社部印发了《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首次在河北承德市、吉林长春市、上海市、重庆市等15地启动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该项制度作为重要的资金来源,主要覆盖试点职工基本医保参保人群。

2016年9月27日,北京市海淀区居家养老失能护理互助保险缴费正式开启,护理险项目进入承保环节。长期护理互助保险资金由个人缴费、政府补贴、照护服务机构缴纳互助基金三部分组成,政府按不同年龄段缴费额度的20%比例予以补贴。

2012年6月,山东省青岛市政府建立了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制度,开启医养结合的新型养老护理模式。截至2015年末,青岛市已有约4万名失能参保人享受了护理保险待遇,共支出护理保险资金8亿元左右,大大减轻了失能人员家庭的经济负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乌丹星:老龄长期照护体系构建的研究与思考
上海失能老人福音:市民关心的长护险是怎么回事?有何服务范围?
【便民】2017年起本市启动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工作
【干货分享】护理员短缺真的是因为工作累、工资低吗?答案在这里
智慧养老【524】让老年人享有高质量的基本养老服务
家有老人,一定要了解的“长护险”知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