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养老机构适老环境设计分析

老人随着年龄的增大,身体各方面机能都有一定的衰退,环境对老人的影响更加明显。

老人的生活离不开环境,适老环境能够给老人的生活带来安全便捷、能够使老人们心情愉悦,带来好的生活品质,而非适老环境给老人们的生活造成影响,甚至直接影响了人们的身心建康。

为了让老人能够获得更好的养老生活,我们需要为老人营造出适老的居养生活环境。

free photos.

养老机构的模式  

当前养老机构模式主要包括医院模式、宾馆模式、医院+宾馆模式或宾馆+医院模式,房间大多是宾馆2人标准间,床位+卫生间,没有按自理老人、轻度失能老人、重度失能老人和完全失能老人分区设计,没有体现护理操作“进、出、洗”的便捷。更没有如何减轻护理风险、护理强度和人力资源成本的规划设计;没有体现生活照料“睡、动、乐”的要求。最主要的是不符合 “光、家、味”的管理要求。

 医院模式存在的问题

 楼道不见天日,北侧房间终年见不到阳光,北方显的就更为差异,有的养老机构,老人住阳光面的房间,需要交不菲的阳光费。

 双人间,1台电视2人看。1人包房,交2张床位费,老人不满意,2人间只收1人护理费养老院不满意。

 楼层没有公共活动场所设计,一般都集中在电梯门前大家看电视。各种活动室多为双人间面积,单室单用,护理管理工作量大,楼道面积使用率低。更少有大型阳光房,夏天避雨,冬天享受阳光。有的楼道只有人工照明,为了失智老人的安全只能是铁栅栏窗和铁栅栏门。

 酒店模式存在的问题

 酒店的设计伊始是为健康人群短暂居住。养老机构设计是为老人长期居养。

  酒店建筑的楼道是一般封闭的,比较窄,一般设计没有窗户,全靠人工照明,许多楼道是曲折或圆环形,视觉观察障碍。而养老机构的建筑楼道,一般为单边窗户开放式或两头窗户开放式,宽度大于300厘米,多数为直线直角或斜角便于观察。

 酒店多数临交通干道,有交通噪音污染,室外动空间有限。养老机构一般要求多位于利于静养环境位置,室外环境空间较大。

 中档酒店的卫生间一般较小没有轮椅回旋空间。养老机构的卫生间要求轮椅出入自由且有回旋空间。

 酒店一般只有大堂公共空间设计,没有楼层公共活动空间设计。养老机构楼层公共空间的设计,是必不可少的。

养老机构适老环境的分类  

标准的养老机构适老环境设计建造应根据自理老人、轻度失能老人、重度失能老人和完全失能老人护理需求设计功能区。

适老功能环境是指为自理老人和轻度失能老人设计的、预防老人跌倒、跌倒不受伤害、伤害及时发现的功能性居养环境。一般由建筑物内外空间、适老辅具、护理人员、自理老人和轻度失能老人构成。

适老护理功能环境是指为提高护理重度失能老人和完全失能老人的护理效率、减轻护理强度、维护老年人和护理人员尊严的护理功能性环境。一般由建筑物内空间、护理人员、适老辅具、重度失能老年人和完全失能老年人构成。

养老机构适老环境设计  

   到2020年,中国将有4200万失能老人。这些老人大部分患有多种疾病,生活上需要人照料,需要专业的护理人员对他们进行疾病护理、康复训练。需要照护的老人中,一半多的老人由于肢体运动障碍导致活动能力降低,这相应地也会增加护理负担,如:老人起居、洗漱、行走、吃饭、卫生、如厕、卫浴、更衣等。机构养老是解决重度失能、完全失能老年群体养老问题的最好选择,这种将老人集中在专门场所的模式,优点在于能够通过集中管理,专业化的护理服务、适老环境保障、适老辅具的支持,使老人得到家庭养老所不能达到的护理和康复服务。”

养老机构适老环境设计原则  

安全环境。从空间(消除室内高差)、装置(设置扶手、地面防滑)、设备(紧急通报系统、安全电热源)、管理员或护理人员等方面,对应老人日常生活中的安全性,做到紧急时刻可立即采取措施。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考虑大多数老人常年形成的居住习惯,提供传统形式的室内空间。从人体工程学的观点出发,在家具、家电、生活器具的尺寸方面符合老人的身体特征。

    便捷环境。养老机构充分考虑老人的户外适老环境设计特色。首先考虑到要补偿老人减退和丧失的机能,住养区的道路、交通系统,应以保护老人的行动安全为基础。应采用人车分流或部分分流的交通道路结构,增加老人安全感。

  合理安排适合老人的公共服务项目,如老年活动中心、老年大学、棋牌中心等;有足够面积的室外活动场所,保证老人户外活动的需要;适当布置绿化、喷泉、亭子、长廊等建筑小品。在庭院或绿地的局部,设立自然的屏障或遮挡视线的树木,配以桌椅、灯具等,可为老人提供一个具有私密、隐蔽、安全特征的用来休息、交谈的安静场所。

    在具体设计中,要考虑室外环境的开阔平坦。无障碍物的绿地,则为老人行动、散步、晨练提供场所。其次是室外环境的卫生性,应有良好的通风、日照条件,防止噪声和空气污染,给老人一个安全、健康的生活环境

    舒适环境。养老机构适老服务设施和服务内容,是针对老人开发建设的;是养老机构规划的基本要求,是从老年学、社会学、心理学、美学和医学等新角度,来研究和设计老人的居住区环境,在规划设计上为老人提供恰当的生活条件,满足老人在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的种种特殊需要,以充实他们的生活内容,提高生活质量。

    养老机构是老年人的家,建筑机构呈多立面,户户有阳台,做到每间老人居室都能享受到2小时阳光。

      每层建有阳光走廊为回字型、S型、8字型等。

      阳光活动大厅要100平方米以上,有房中街,楼层间除设置垂直电梯外,还应设计环形长距离坡度。

      考虑到养老建筑的消防要求,公共后勤保障设施建在半地下,并形成完整的工作人员与车辆交通网络与老人活动区域分离。顶层全部为上人屋面处理,晾衣平台、楼顶花园等。

适老环境设计的注意事项   

  “水平零高差,垂直零距离”。在养老机构适老环境设计过程中,要实现“水平零高差,垂直零距离”。所谓“水平零高差”,就是地面必须要水平,不能有高坎或高度差;“垂直零距离”就是要给轮椅留有足够的接近空间,不能形成新的障碍。对于盲人和低视力的老人环境空间,还要求尽可能地减少室内陆面家具,能固定的要固定,一般以壁橱集中收纳为好,确保身高及四肢活动范围内无障碍物。

   与不同类型的失能老人匹配。养老机构适老环境的功能设计,必须与不同类型的失能老人相匹配,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失能老人一般是因个人生理或心理条件,和建筑环境条件间存在着差距,在使用建筑环境时受到限制。

     就养老机构适老环境设计而言,失能老人按其生理、心理条件及功能障碍程度的不同可分为:视觉功能障碍者、听觉功能障碍者、肢体功能障碍者、智力障碍者和暂时性功能障碍者。其中,智力障碍者因个人障碍差异,无法以独立方式归纳整理出特性和要求,但根据其他类型行动不便者需求规划设计环境,有利于智力障碍者认识和使用,保障使用的安全。

   设施设备配置应遵循0/1/2/(3+1)模式。“0”即室内房间有门框无门,节约空间便捷移动;“1”居室单门宽度不少于100厘米 ,便捷移动;“2”通道双门宽带不少于200厘米 ,每门的宽度不少于100厘米, 开单门即便捷移动,便于管理;“3+1”设备配置设计“3杷椅子1张床”(适老功能能轮椅、适老座便椅、适老浴椅、适老功能护理床)。

养老机构适老环境设计的误区     

1.防老人跌落设计缺失,阳台、室外走廊、向外窗户非全封闭防护设计;

2.助力扶手安装不规范,支撑杆与扶手水平垂直安装、不连续性,特别是阳角断开、设备门断开、稳定性差;

3.消防水管、上下水管外露于通道设计且不做防护,消防柜采用悬挂方式;

4.消防疏散楼梯间单侧扶手,外露管线设备无防护,消防楼梯间低位窗无防护;

5.卫生洗浴间入口处未设计防逆水排水沟;

6.室外活动区域人为设置台阶;

7.室外景观防栏低于150厘米;

8.室内外活动区域建筑物阳角防护低于180厘米;

9.卫生间马桶左右预留空间小于60厘米;

10.卫生间洗面台过大,即占用了空间又增加了平面载水面积;


         罗椅民专家介绍


罗椅民:博士、高级辅助器具康复工程师、中医师、机械设计工程师、高级室内建筑师等。

从军水兵,从业卫生系统医院管理、残联系统辅助器具服务、民政系统康复辅具标准与理论研究工作34年。

专业从事养老与康复辅具发展战略研究;医院管理与养老机构标准化建设研究;康复辅具运用与标准研究;适老辅具与适老辅助技术研究、无障碍环境与适老环境研究、适老功能家具与适老生活用品研究等。


壹家康公司介绍
 

适老环境改善

1、养老机构的适老环境评估与规划设计

2、养老机构的适老辅助设备与适老辅具的配置方案

3、社区和居家适老环境改善

点护培训

1、线上线下培训:包含进户流程、居家护理、专科护理、个案护理、妇幼护理、康复护理、居家环境等专家讲座类课程。

养老服务

1、养老机构的运营

2、居家护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适老环境设计
失能老人生活重建中,适老环境的应用
日本失智老人居住空间环境设计研究与启示(上)
十分钟了解失智症|从“照护型”到“陪伴型”失智机构环境设计要点
养老建筑及环境的无障碍设计【蜗牛故事】
励建安:养老是给老人一个家不是一张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