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诸葛亮不出祁山兵进青海,蜀汉很有可能一统天下

三国中,诸葛亮反复出祁山,一次次功败垂成,其中固然有多种因素,但起码说明一点——曹魏对蜀汉进攻方向一直有针对性布防,雍州不可夺。蜀国本就国力小,财政弱,拼消耗,双方差距会越来越大,如此下去,蜀必亡。

走出去是唯一出路,怎么走有很多选择。石头大绕着走,不应反复在祁山碰壁,最初若以退为进,由川进青海玉树,控西海、河湟,或许天下就是蜀国的。

曹操后期,曹魏分为5个都督区:扬州都督区、荆州都督区、河北都督区、关中都督区与雍凉都督区。蜀汉占有荊益二州,京师成都。

三顾茅庐后,诸葛亮占荆夺益三分天下完美实现。但请注意,这是鼎立规划,而非一统大纲,以曹魏九州之强,东吴水军之威,不取西北,一统天下几乎痴人说梦。

历史环境下,任何时候据川中只能自保,无法争雄。即便不懂军事,地图上也能看出,巴蜀是死角。向南云贵少数民族地区,山大沟深,战略和经济价值不高;向西至西藏人迹荒芜,雪山草原;北和东北,关中陇上往往重兵锁川。历朝历代除古蜀国、蜀国和张献忠,为何没有帝王选择这里建都?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拦住别人也关死了自己。

诸葛亮,汉人中智慧化身,当然能看到这些,但却始抱着侥幸心理希望通过出祁山争取战略上主动,如果当初先西北,再中原,难度小得多。

西北拥有大片空间供战略迂回,有很多马场,譬如玛曲草原、蒙旗草原等,山丹马场是亚洲第一马场。有骏马才有踢踏远方的力量与速度。少数民族骑兵能征善战,兵员有保障,丝绸之路通商条件又能聚集财力供战争消耗。川与青甘连成一片,150万平方公里资源相加,居高临下克雍州,整盘棋就活了。

稳妥办法,派赵云或王平守荆州,这两人做事稳妥,联吴拒曹基应不会出问题。主力进军西北,谋凉不谋雍,雍州打不下来的。曹魏在雍州设:京兆、冯翊、扶风、北地、新平、安定、广魏、天水、陇西、南安10郡,兵多将广,谋凉为上。

凉州八郡:金城(兰州)、武威、张掖、酒泉、敦煌、西平(西宁)、西海、西郡,从川入甘除天水线,还有两条线。一是红军长征路线,从甘孜阿坝过松潘草原到今日甘肃甘南,距金城400多里(237公里),也可从甘肃临夏到金城(139公里)或入青海河湟。

难点:要过草地,武侯战车木牛流马等设备较为吃力,茫茫草原大军不易筹粮。

另一条路,从汶川、石泉进入玉树。这条线除海拔高点,很容易走,两地牧民常赶着牛羊你来我往,边走边牧也就三天。玉树古称苏毗,松赞干布降服苏毗时人口才3万,汉末也就几千人,但拥有广袤的草场和骏马十万。三国时还没有吐蕃、党项、土谷浑等大部落,只有很少古羌人和鲜卑人散牧。

部队休整后,进入一马平川柴达木盆地,攻占西平郡(西宁)、西海郡(青海湖一带),曹魏没有多少兵力。占领河湟好办多了,马匹、兵员补给容易。东北300公里翻过祁连山就是西凉(武威),向东偏北是金城兰州,232公里。

这时需要祭出大杀器——马超。马超在河西走廊拥有无可匹敌的影响力,被少数民族称神威天将军,在少数民族地区一呼百应,西凉五马真不是吹。无论谁镇守凉州,以诸葛亮智慧,马超影响力,集中兵力攻其一点打下武威金城没有问题,曹魏控制区会被一劈两半,然后夺张掖抢敦煌水到渠成。

这一路,除翻越祁连山天气寒冷外(隋朝大军过祁连,隋炀帝姐姐杨丽华也被冻死),没有天险。有山丹马场,金城武威张掖等补给基地,可大规模扩兵,10万、 20万铁骑没有问题。当年,仅董卓手下就有西凉铁骑10万,此外还有马腾韩遂等军阀,青甘川三地骑兵相加,规模惊人。

金张掖、银武威又是产粮基地,除不产大米什么都产,曹魏集团曾三战定河西,掌控西域,蜀汉当然可以做到,有马超在,难度比兵出岐山小得多。

远征之际,国内经过休养生息,元气也得到了恢复。远征兵团30万骑兵滚滚而下,魏延黄忠出岐山,两路夹击,打雍州易如反掌。

拥有关中蜀中两大粮仓,兵精粮足逐鹿中原,荆州赵云遥相呼应,天下形势会向蜀汉倾斜。先西北后中原,是最可行办法,以诸葛才华可以做到。

没有这么做,笔者认为主要这几个原因:

(1)

北伐定位不在西北,青海古代是苦寒流放之地,丞相认为没有性价比,且凉州八郡曹魏把守,冒然进攻怕得不偿失。所以一直在天水祁山一带打雍州主意,西北纵深谋划没有过,起码不会想到兵出青海。

山丹军马场

咱们看看,金城、西海、酒泉、张掖、敦煌郡发生“武威三胡叛乱”,“河西大扰”时,多好机会,也没有借机而动。结果曹丕两次河西之战将麴演、黄华、张进、卢水胡打的屁滚尿流,重新控制凉州。

(2)

内部纷争不断,外部少数民族反复叛乱,致使蜀汉无暇西北。譬如公元225年雍闿、高定叛乱,孟获趁机煽动西南少数民族入侵蜀国,诸葛亮只得攘外先安内。

(3)

那个年代人对自然地理知识掌握不够,地图上没有合理行军路线。

(4)

用兵过于谨慎,坚信逐鹿中原,以此为依托才有决战天下基础,对大迂回歼灭战没有清晰概念,事实上,诸葛亮确实没有指挥过大迂回大穿插歼灭战,相比之下,曹操更加雄才大略。

网友肯定有疑问:一是诸葛北伐时,马超已病故?所以这个计划立国后就要实施;二是西北广袤大军补给?打下苏毗步兵可变骑兵,青海牛羊多,隋炀帝30万大军从青海翻祁连山都可以补给;三是高原反应,这个不存在问题,文成公主金城公主长安到拉萨,4万人中有千名宫女丝织女工匠,也是河湟到西宁~日月山~青海湖~玉树~拉萨,女性可以克服,男人更没问题。

当然,任何事实施起来都有难度,尤其这种大穿插,但投资带来收益要超过兵出岐山,你认为是不是这样?欢迎交流

参考资料《三国志.蜀书》《三国志.魏书》《晋书》《三国演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国归晋,雍凉大都督成就了司马家族
三国时期的割据及战役地图(下)
魏延子午谷奇谋分析
诸葛亮六出祁山,数次北伐,为什么没有成功?
[军事广角]论诸葛亮七出祁山的战略
八一八魏延那些事儿(5)你们期待的子午谷之计来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