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开国将帅」为什么说刘伯承是淮海战役军事总指挥?

一、淮海战役有个中央明令成立的总前委,委员有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其中刘、陈、邓为常委,书记是邓小平。中央军委明令,总前委领导淮海战役,情况紧急时由刘、陈、邓临机决断一切,不必请示。

总前委的领导权在当时当地是至高无上的,可以调动中原局一切人力物力。总前委三位常委的分工符合常规和实际情况,邓小平一直担任中原局第一书记,中原军区、中原野战军政委,军政全优,能断大事,代表中央负总责担任总前委书记顺理成章。刘伯承作为中共军界少有的大军事家,有“常胜将军”之称,当时担任中原军区、中原野战军司令员,因此负责淮海战役军事主责。陈毅当时的职务是中原局第二书记、中原军区、中原野战军第一副司令员,当时的华东野战军外线兵团(西兵团)加入中原军区、中原野战军系列,对外仍称华东野战军,陈毅仍然挂名华野司令员、政委而由粟裕以代司令员、代政委实际指挥之。因此,陈毅的角色很重要,也很明显,即在军事上协助刘伯承指挥,同时具有别人无可替代的协调两大野战军作战的巨大作用。

之所以说刘伯承是主帅这里有

几个佐证。在讲究排序的中央军委文件中,“由刘、陈、邓临机决断一切”,就明确了刘伯承的主帅地位。

在军事会议上,刘伯承谦让陈毅先讲,陈毅指着刘伯承说,这是主帅,我是副帅。理当由主帅先讲嘛。总前委书记邓小平笑着说,我赞成。

刘伯承参加过孙中山领导的护法战争、护国战争、北伐战争,早年就是川中名将。苏区红军时期是大名鼎鼎的红军总参谋长,又担任过红军大学校长,在人民军队全军部下很多,具有统帅两大野战军的威望和军事指挥能力。刘伯承具有军界“当代孙武”的美誉,由他统兵,对国民党将领也形成心理威慑。

二、有人认为总前委书记应当是主要指挥者。这里需要界定,总前委书记,严格说来是党内职务,是代表中央保证重大军事战略的执行的,具有总体领导、协调的职责。一场战争军事上还需要总指挥。咱们类比一下。南昌起义,周恩来是前敌委员会书记,是起义总负责,但是军事总指挥是贺龙,前敌总指挥是叶挺。因此,可以说总前委书记是战役最高领导者,不是最高军事指挥者。

三、粟裕是淮海战役构想最初提出者,当初是“小淮海”,就是从江苏淮安、淮阴,到江苏连云港一代,就是所谓的“小淮海”战役。连云港又叫“海城”,两淮和海城之间。后来随着形势发展,形成“大淮海”。整个“大淮海”战场是一片介于黄河和长江之间、以徐州为中心的广阔地带,战场纵横千里,东自黄海边,西至河南商丘,北自山东临城,南至淮河北岸,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在整个淮海战役中,粟裕亲自指挥华东野战军,打的硬仗、恶仗最多,在关键时刻,华野和中野合力吃调黄维兵团,成为淮海决胜的关键一仗。可以这样说,粟裕是淮海战役前敌总指挥的角色。领袖赞不绝口,“淮海战役,粟裕立下第一功”,刘伯承赞誉粟裕,“我军最会打仗的将领”,是“战略家”。从淮海战役总体看,粟裕只是总前委委员,不像总前委常委刘、陈、邓处于司令部指挥位置,因此,有人认为的“粟裕是淮海战役总指挥”也是不恰当的,实际起的作用也不是。总前委在整个淮海战役期间到了1948年12月黄维兵团被歼灭后才第一次聚在一起开了一次会,会议的主要内容已经不是淮海战役而是研究即将到来的渡江战役。实际作用就是前敌总指挥。

四、总结。从战略层面讲,是中央军委指挥了淮海战役;从战役层面讲,是总前委指挥了淮海战役,其中刘伯承是军事上的主心骨;从主要战场层面来讲,粟裕属于前敌总指挥。

淮海战役作为三大战役之一,是三大战役中唯一一个以少胜多的战役,六十万吃掉敌军精锐部队八十万,连斯大林都赞叹为“军事上的奇迹”。中国共产党创造了这个奇迹,其中与广大人民的支持是分不开的,是与中央军委坚强而英明的战略决策分不开的,是与前线高级将领的通力合作分不开的。

(书屋主人,研究历史,文章原创,转载注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淮海大战40年后邓小平回忆:毛主席亲自交代“我把指挥交给你”
淮海战役总前委为何没饶漱石?他如进总前委,当书记还是当常委?
淮海战役有总前委和书记,为何连常委都不是的粟裕却被认为第一功
淮海战役到底是谁指挥的?是总前委中的陈、邓、刘,还是粟裕?
用邮票讲故事-淮海战役 - 美篇
淮海战役谁立第一功?谭震林敢于直言,毛主席的答案符合历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