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诗词阅读比较鉴赏题之“表达技巧比较鉴赏”

表达技巧的比较主要从三个角度考查:修辞手法,表达方式(其中抒情和描写居多),表现手法(包括对比、衬托、托物言志、虚实相生、动静结合等)。对表达技巧题的考查,有的明确了表现手法,有的没有明确表现手法,但都需结合作品分析、比较。    

[解题技法]

1.要熟悉各种表达技巧的术语与内涵以及作用与表达效果。

2.要注意甄别易混淆的表达技巧,如甄别表现手法中的对比与衬托、修辞手法中的借代与借喻。

3.要审清题干要求比较的方向(是求同还是求异)、角度(是从哪个角度比较),比较到哪一步,是只要答出术语还是兼有对效果的分析。

[即时体验]

5.(2020·浙江高考)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秋江送别

[唐]王勃

归舟归骑俨成行,江南江北互相望。

谁谓波澜才一水,已觉山川是两乡。

送柴侍御

[唐]王昌龄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前人评《送柴侍御》“翻新脱妙”。比较《秋江送别》与《送柴侍御》两诗的后两句,分析后者写法的妙处。

答:                                  

解析:题目要求比较两首诗的后两句,分析后者“翻新脱妙”这一写法的妙处。先看《秋江送别》的后两句,意象并不明确,是隐藏在句子中的。由于离别,诗人认为江水也不再是一个小区域,成了故乡和异乡的分界线,这是化近为远,突出离别之后心理距离会随着分离而趋于遥远。在抒情方式上,通过议论直接表达自己对于离别的感伤之情。再看《送柴侍御》后两句,将“青山”“明月”两个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置于最前面,青山象征思念,明月则暗示友情。在空间上,风雨相同,两地竟成“一乡”,是化远为近,表达了离别也无法让彼此的心理距离更遥远,相比于传统写法,这是一种更为新颖的表达。且两句一肯定一反诘,反复致意,更有余韵。综合上述分析,可从意象、抒情方式和空间三个方面,分条比较作答。

参考答案:①意象运用上,王勃诗的意象隐于句内;王昌龄诗将青山、明月两个意象前置,形象鲜明突出,富有象征意义(青山象征思念,明月暗示友情),意境开阔。②空间处理上,王勃诗化近为远,强调心理距离之远,为送别诗传统写法(如谢朓诗有“何况隔两乡”);王昌龄诗则化远为近,强调心理距离之近,是创新性的表达。③抒情方式上,王勃诗以议论直接表达,意尽句中;王昌龄诗融情入景,反诘收尾,余韵悠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秋江送别》唐·王勃
诗歌比较鉴赏
2021年初高中衔接:古诗意象特训
秋江送别+​送柴侍御——2020·浙江卷赏析
【高考进行时之诗鉴赏】温健康:诗歌的意象
2020年高考古诗鉴赏主观题命题新视角探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