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诗歌鉴赏,如何品味炼字
userphoto

2022.10.12 湖南

关注

【方法技巧】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典型例题】

例: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忆秦娥·娄山关①

毛泽东

西风烈②,长空③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④,喇叭声咽⑤。

雄关漫道⑥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注】①这首词作于1935年2月底中央红军重新攻占娄山关之后。娄山关:在遵义市之北,是从贵州入四川的要道。②烈:猛烈,强劲。③长空:辽阔的天空。④碎:碎杂,碎乱。⑤咽:声音因阻塞而低沉。⑥漫道:徒然说,枉然说。

【问题】说说“马蹄声碎,喇叭声咽”中“碎”与“咽”两个字运用的妙处。

【答案】“碎”形容马蹄声的细碎;“咽”形容喇叭声的低沉,好像哽咽的喉咙发出很低沉的声音,这样做是为了不让敌人知道红军的行动。“碎”和“咽”两个字,以声衬静,巧妙地点出了红军行军之势,把红军行进时纪律的严明,动作的迅速烘托了出来。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诗歌语言的能力。此类题目的答题步骤一般为: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构成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或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点出表现手法)。

“马蹄声碎,喇叭声咽”两句,把红军行动生动地描绘出来了。句意为:马蹄声零碎而又纷杂,军号声声沉郁低回。作者以表现事物形貌的“碎”来形容马蹄声,以“咽”来描绘喇叭声,准确而精彩。“碎”,表明马蹄声急而低;“咽”,除了表明喇叭声不怎么嘹亮之外,还暗示了战斗的壮烈。从这两种有代表性的声音的描绘中,可以体会到红军行动的机敏。事实上,红军就是把敌人打个措手不及,拿下这座易守难攻的雄关的。词没有直接描叙战斗的过程,但从这两个句子中可以想象到战斗的紧张和剧烈。

【专项练习】

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第1~3题。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解释重点字词。

咬:________ 坚劲:________ 任:________

(2)这首诗写的是生长在什么地方的竹子?( )

A竹林里 B深山里 C破岩中

(3)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这两句诗中的“咬”“立”这两个动词,运用得很好。请你谈谈好在哪里?

结合课文说说这首诗的写法是什么?表现了作者什么形象?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塞上逢故人

王建

百战一身在,相逢白发生。

何时得乡信,每日算归程。

走马登寒垄①,驱羊入废城。

羌笳三两曲,人醉海西②营。

[注]①垄:田埂。②海西:北海西头,极偏之地。

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百战”极言战争频繁,“一身”又突出孤单凄凉,数字“百”“一”对比鲜明。

B.“何时”即是“无时”,蕴含无尽的失望,“每日算归程”突出归乡急切,语言委婉。

C.“走马”二句互文见义,描写战余生活,诗人驱马放羊于寒垄之间,傍晚又驱赶回城。

D.身处偏远的海西军营,见到故人只有羌笳助兴,诗人悲喜交集,一醉方休,愁绪更深。

2.颈联中“寒”废”有何作用?请结合诗歌内容赏析。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浙江小矶①春日

范成大②

客里无人共一杯,故园桃李为谁开?

春潮不管天涯恨,更卷西兴暮雨来。

[注]①小矶:杭州东南钱塘江边的一个石矶,隔江面对西兴。相传春秋吴越交战,越国战败后,越王勾践将入吴为臣仆,越人在此和他痛哭饯别,谈论国事,坚定了勾践复仇雪耻的决心。②范成大,南宋诗人,此诗是其青年时期游杭州时所作。

尾句中的“卷”字好在哪里?请结合诗句赏析。

四、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新晴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1)从诗中的“ ______”、“ _____”、“昼梦”、“南风”等意象可知,这首诗写的是夏季的生活场景。

(2)本诗中“偷”字用得好,请说说好在哪里。

五、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赋得暮雨送李胄①

韦应物

楚江②微雨里,建业③暮钟时④。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⑤深不见,浦⑥树远含滋⑦。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⑧。

【注】①赋得:分题赋诗。这里分得的题目是“暮雨”,故称“赋得暮雨”。这是唐代诗人韦应物送别好友李胄时写的一首送别诗。②楚江:指长江。③建业:今江苏南京。④暮钟时:敲暮钟的时候。⑤海门:长江入海处,在今江苏省海门市。⑥浦:近岸的水面。⑦含滋:湿润,带着水汽。滋,润泽。⑧散丝:雨丝。

(1)下面对本诗的理解或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A. 古诗常借助景物来抒发情感。本诗通过写“雨”“江”“帆”“鸟”“树”等景物,抒发了离别伤感之情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B. 从景物状态看,动与静相结合。例如颔联中帆来鸟去为动,但帆重犹不能进,鸟迟似不振翅,这又显出相对的静来。

C. 画面设置看,帆行江上,鸟飞空中,背景空阔;海门深,浦树远,背景深远。整个画面富有立体感。

D. 从全诗意境看,经过铺写渲染烟雨、暮色、重帆、迟鸟、海门、浦树,并与诗人的情怀交织起来,营造了一望无际、豁然开朗的意境。

E. 从情感表达看,尾联采用间接抒情的方式,把别泪和江面的雨丝交融在一起,委婉地表达出了内心的忧伤。

(2)请赏析颔联“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中划线叠词的表达效果。

六、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闲居初夏午睡起

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1)这首诗选用了哪些景物来表现初夏的特点?

(2)“闲看儿童捉柳花”中的“闲”字用得极妙,请作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

紧紧扎根在土里;坚定强劲;任凭

C

用拟人手法,很形象。写出了竹子不屈不挠,刚毅顽强的性格。

(4)借物喻人,托竹抒情。表现了作者不向恶势力低头,铁骨铮铮的形象。

【解析】

咬,指用牙齿卡住、钳子夹住或齿轮、螺丝等互相卡住等,这里指竹根紧紧扎在土里。坚劲,指劲健有力;坚强不屈。任,由着;听凭、任凭。

根据“立根原在破岩中”一句可知答案为C。

(3)“咬”“立”属于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竹子显得更加有主观能动性,表现了它坚强、不俗的精神。

(4)《竹石》是清代画家郑燮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是一首咏竹诗。诗人所赞颂的并非竹的柔美,而是竹的刚毅。作者通过咏颂立根破岩中的劲竹,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高尚的思想情操。全诗语言质朴,寓意深刻。

故答案为:

紧紧扎根在土里;坚定强劲;任凭

C;

用拟人手法,很形象。写出了竹子不屈不挠,刚毅顽强的性格。

(4)借物喻人,托竹抒情。表现了作者不向恶势力低头,铁骨铮铮的形象。

【点评】

(1)本题考查对字词的理解。既要理解字词的基本意思,也要理解字词在句子中包含的感情色彩以及特殊的语境意义,因为作者对字词的推敲是很周密的,所以理解字词也要整体把握诗歌内容。

(2)本题考查对信息的筛选。根据选项描述,从原文中找对应的字词,即可筛选出最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

(3)本题考查炼字能力。炼字,即根据内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选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表情达意。其目的在于以最恰当的字词,贴切生动地表现人或事物。

(4)本题考查对诗歌表现手法的赏析。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具体手法有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叙事抒情,直抒胸臆,衬托,卒章显志,象征等。

二、【答案】

1.C

2.“寒”字交代了天气的寒冷,渲染了周围的环境,突出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废”字表明城池的荒废破败,表现边塞的荒凉以及战争的频繁。

【解析】

1、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本题C项,“'走马’二句互文见义,描写战余生活,诗人驱马放羊于寒垄之间,傍晚又驱赶回城”理解错误,此句写边塞之人快马登上寒冷的高丘,登高望远,以迅疾的马之动作描写形象表现出其思念家乡的急切心情,在寒冷的季节登临高处写出了其内心的强烈情感,而登高望远的结果却只能徒增伤感的心情,更加深了情绪之怅然。故选C。

2、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中的“炼字”的能力。炼字的题目注意从炼意、炼境、炼结构和炼手法等角度进行分析,一般都有炼意的内容,如是写景的诗句往往有炼意的成分,炼结构主要是统领全诗或在诗歌的结构中起关键的作用,如转折、过渡等,炼手法主要是修辞和表现手法。答题时先答出字的含义,然后从以上几个方面分析效果。本题颈联“走马登寒垄,驱羊入废城”中,“寒”即“寒冷”的意思,“废”即“荒废”的意思。此句写边塞之人快马登上寒冷的高丘,以迅疾的马之动作描写形象表现出其思念家乡的急切心情;在寒冷的季节登临高处看到的只是城池的一片荒凉,由此登高望远的结果却只能徒增伤感的心情,更加深了情绪之怅然。

三、【答案】

①卷,席卷,迅速有力地掠过,形容气势迅猛。

②“春潮”“卷西兴暮雨来”,写出了钱塘江潮挟着西兴的暮雨,向小矶飞洒而来的景象。

③“卷”字有力地表现了“春潮”与“暮雨”的关系、西兴与小矶的距离。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炼字的能力。炼字的题目注意从炼意、炼境、炼结构和炼手法等角度进行分析,一般都有炼意的内容,如是写景的诗句往往有炼意的成分,炼结构主要是统领全诗或在诗歌的结构中起关键的作用,如转折、过渡等,炼手法主要是修辞和表现手法。答题时先答出字的含义,然后从以上几个方面分析效果。

从炼意上来说,卷在诗句中为“席卷”之意,指迅速有力地掠过,形容气势迅猛。“更卷西兴暮雨来”中用“卷”形容西兴的“暮雨”迅速有力地掠过。从炼境上来说,结合上句“春潮不管天涯恨”,写出了钱塘江潮挟着西兴的暮雨,向小矶飞洒而来的景象。“卷”字强有力展现了钱塘江潮裹挟“暮雨”而来的力度,也写出了个人在世事浮沉中的无力之感,抒发了诗人对统治者贪图卒乐、荒淫无道的批判之情。

【点睛】古诗词鉴赏常见考查角度有:

1、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2、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在命题上可以是综合要求,也可以就某一方面提出问题,也可能和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结合起来考查。因此,我们要全面提高鉴赏能力,不能有偏废。无论考查什么都离不开句意及情感主旨等信息,至少占一半分数,所以要做好鉴赏题,能疏通文字障碍,即准确翻译是前提条件,会翻译才能更准确地解读情感把握观点态度。

四、【答案】

(1)青苔;绿树

(2)“偷”字用的好,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写出了南风这个旧相识的顽皮可爱,也表现了诗人闲适的心情

【解析】

(1)根据夏季景物的特点答题。“新苔”满地说明是夏天,“绿树”也说明是夏天。

(2) 结合诗歌内容分析,夏季的中午,诗人午睡醒来,发现不知什么时候南风把房门吹开,正不停地掀起桌上的书页。因此这里的“偷”是“偷偷的,在人不知不觉时”的意思,它把南风拟人化,写出了南风这个旧相识的顽皮可爱,也表现了诗人闲适的心情。

【点评】

⑴本题考查理解诗歌所写季节、时间的能力。每个季节,甚至每个季节每个时段都有其代表性的事或物,答题时只要结合诗中有关信息分析即可。

⑵该题考查对诗歌语言的分析,考查的是炼字的艺术。分析“炼字”的妙处,先看诗句写什么内容,然后看所“炼”之字在诗句景物描写或情感的表达方面富有怎样的表现力,起到什么作用。

【答案】

(1)B,C

(2)“漠漠”、“冥冥”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水气迷茫和天色昏暗的景象,渲染出浓浓的离愁别绪,使感情更加缠绵浓重;同时也为诗歌增添了音韵美。

【解析】

(1)A错在“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从题目及尾联来看,这是一首送别诗;BC正确;D错在“营造了一望无际、豁然开朗的意境”, 从全诗意境看,经过铺写渲染烟雨、暮色、重帆、迟鸟、海门、浦树,并与诗人的情怀交织起来,营造的是浓重的阴沉压抑的氛围;E从“ 沾襟比散丝 ”可以看出,尾联是直接抒发内心的忧伤 。

(2)结合颔联内容分析,这两句话的意思是:雨丝繁密船帆显得沉重,天色错暗鸟儿飞得迟缓。这两个叠词生动形象地展现了细雨湿帆,帆湿而重,飞鸟入雨,振翅不速的景象,从而使感情更加缠绵浓重。同时叠词的运用也为诗歌增添了音韵美。

故答案为:

⑴ B C;

⑵ “漠漠”、“冥冥”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水气迷茫和天色昏暗的景象,渲染出浓浓的离愁别绪,使感情更加缠绵浓重;同时也为诗歌增添了音韵美。

【点评】

⑴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和赏析诗歌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要从诗歌语言运用、情感表达、写作手法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从而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

⑵此题考查鉴赏古诗经典词句的能力。解答时要抓住诗歌中的关键词语来鉴赏,可以从词性、色彩、修辞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去把握它的内涵。值得提醒的是分析时要结合全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去回答,不能孤立地谈这个词的作用。

【答案】

(1)梅子,芭蕉,柳花。

(2)“闲”字写出了诗人的恬静闲适,抒发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呼应了诗题。

【解析】

⑴首二句点明初夏季节,后二句表明夏日昼长,百无聊赖之意。这首诗选用了梅子、芭蕉、柳花等物象来表现初夏这一时令特点。诗人闲居乡村,初夏午睡后,悠闲地看着儿童扑捉戏玩空中飘飞的柳絮,心情舒畅。

⑵这首诗写芭蕉分绿,柳花戏舞,诗人情怀也同有景物一样清新闲适,童趣横生。儿童捉柳花,柳花似也有了无限童心,在风中与孩童们捉迷藏。不时有笑声漾起,诗人该是从睡梦中被它叫醒的。“闲”字,不仅淋漓尽致地把诗人心中那份恬静闲适和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表现出来,而且非常巧妙地呼应了诗题。

故答案为:

⑴梅子,芭蕉,柳花。

⑵“闲”字写出了诗人的恬静闲适,抒发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呼应了诗题。

【点评】

⑴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答题时应注意,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即挑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要对原文语句进行加工概括,用凝练准确的语言来作答。

⑵本题考查赏析诗歌的炼字。答题时应注意,步骤为:①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③点出该字构成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或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点出表现手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20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必考题型之分析炼字
文言考点一点通:古诗词鉴赏中的语言品味题
古代诗歌鉴赏知识、方法口诀歌(下)
巧抓炼字赏古诗
高考专题辅导‖2018高三诗歌鉴赏一轮复习导学案之语言赏析题
2012年中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 探究古诗词中名句的赏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