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十五首莲藕诗词,莲心苦,藕丝长,从生活中来,充满了人生哲理

莲藕、莲子是中国常见得一种食物,由于在生活中太常见,它们经常被选作一种喻体,很容易让人理解。它们的比喻很多,常见的有“莲子心中苦”,“藕断了丝还连”,“藕孔玲珑心”,等等。

1. 请君试采中塘藕,若道心空却有丝,张耒

宋代诗人张耒的这首《偶题·春水长流鸟自飞》,讲的是两个人偶遇,一见钟情,却不自知的故事,非常切合“莲藕空心却有丝”的寓意:

春水长流鸟自飞,偶然相值不相知。

请君试采中塘藕,若道心空却有丝。

请君试采中塘藕,若道心空却有丝

两个有情人相遇,一切都是这么自然,就像“春水长流鸟自飞”,春天自然而然,长向东流,鸟儿自然而然就会飞。“偶然相值不相知”,两个有情人偶然相逢,情窦初开,却不自知。

“请君试采中塘藕,若道心空却有丝”,请你试着从荷塘中采一块莲藕看看,可以看到莲藕是空心的,就像你们两个人相爱却不自知;但是,藕确是有丝的,虽然你们自己都不知道,你们内心深处的感情却把你们联系在一起。

生活就是这么有戏剧性,两个人相爱却不自知,就像莲藕一样,“若道心空却有丝”!

2. 却笑同根不同味,莲心清苦藕芽甜,丁鹤年

生活中处处充满了戏剧性,两个同根的兄弟姐妹,但是却有不同的生活经历,也有不同的生活结果。就像同根的莲子和莲藕,“同根不同味”。元代诗人丁鹤年在《竹枝词·水上摘莲青滴滴》中写到:

水上摘莲青滴滴,泥中采藕白纤纤。

却笑同根不同味,莲心清苦藕芽甜。

却笑同根不同味,莲心清苦藕芽甜

两个同根生的兄弟姐妹,生活中却处处不同,首先是外形不同。“水上摘莲青滴滴,泥中采藕白纤纤”,莲子长在水面上,颜色滴滴;而莲藕却长在泥中,样子白纤纤的。不光是同根的兄弟姐妹,甚至连双胞胎兄弟姐妹都有可能这样。

“却笑同根不同味,莲心清苦藕芽甜”,关键是,他们“同根不同味”,虽然同根相连,但味道却完全不同,莲心清苦,莲藕却是甘甜的。一个生活充满了清苦,一个生活充满了甜蜜。

大自然是无奇不有,“同根不同味”的现象,在生活中很常见!

3. 色同心复同。藕异心无异,萧衍

南北朝诗人萧衍的《夏歌·江南莲花开》,讲述的是江南采莲少女的爱情宣言,也是选取了他们最常见的莲子和莲藕做比喻,但又比喻出了新意:

江南莲花开。红光覆碧水。

色同心复同。藕异心无异。

色同心复同。藕异心无异

“江南莲花开。红光覆碧水”,这句是个铺垫,没什么好说的:江南的莲花开了,粉红色的莲花,红色的倒影覆盖了碧水。

“色同心复同”,所有的莲花,颜色都是一样的,它们结的莲子,莲心也是一样的。“藕异心无异”,但它们结的莲藕,样子却千奇百怪,但是藕心也是一样的。

“色同心复同。藕异心无异”,不管是莲心还是藕心,都是他们两颗相爱的心,这两颗相爱的心是相通的。

4. 藕碗冰红手。郎笑藕丝长,苏轼

大文豪苏轼的这首回文诗《菩萨蛮·回文夏闺怨》,写的是一对情侣幽会的故事,题目却是“夏闺怨”,按说两个人已经在幽会了,怎么还会又闺怨呢?还是带着疑问来读一读这首诗吧:

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

香汗薄衫凉。凉衫薄汗香。

手红冰碗藕。藕碗冰红手。

郎笑藕丝长。长丝藕笑郎。

郎笑藕丝长。长丝藕笑郎

第一句,“柳庭风静人眠昼”,写的是夏天的风光,庭中柳树风静,人儿百无聊奈,白天就沉沉睡去。

“手红冰碗藕。藕碗冰红手”,女孩红酥手,手腕就像冰碗里的藕一样洁白如玉。写的是女孩亲手做了一碗冰藕给情郎解暑。

“郎笑藕丝长。长丝藕笑郎”,情郎吃着冰藕,却笑藕丝这么长。“藕丝”,当然暗指配偶的情思,“藕丝长”,意思是自己才离开一会,用不着情天恨海吧!听到这个,女孩当然心里哀怨了,情郎不懂自己的相思之苦。这就对上了题目中的“夏闺怨”了。

这首诗,苏轼用“藕”比喻女孩的冰清玉洁,用“藕丝长”比喻女孩的相思之苦,用“郎笑藕丝长”比喻情郎对女孩相思的不理解,都应对了题目中的“夏闺怨”!

5. 一断藕丝无续处,寒风落叶洒新阡,王夫之

悼亡诗有很多名篇,比如,元稹的那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再比如,苏轼的那句,“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清代诗人王夫之的这首《悼亡·十年前此晓霜天》也是一个名篇,也大苏一样,也是纪念亡妻十年之作:

十年前此晓霜天,惊破晨钟梦亦仙。

一断藕丝无续处,寒风落叶洒新阡。

一断藕丝无续处,寒风落叶洒新阡

“十年前此晓霜天,惊破晨钟梦亦仙”,十年前,也是这样一个“晓霜天”,一个寒霜逼人的清晨,,晨钟敲响,把诗人从残梦中惊醒,妻子仙去了。

“一断藕丝无续处”,虽然人们经常用“藕断丝连”形容夫妻之间的感情,但如果藕丝断了,却再也没有能够续上的可能。妻子故去了,如同藕断了,人死不能复生,就如同那折断的藕丝一样,再也无法完好如初。

一句,“一断藕丝无续处”,纵然是铁石心肠的人,读到了也会热泪盈眶!

6. 冰玉肌肤浑不染,玲珑心孔却多丝,熊琏

清代诗人熊琏的这首《望江南·咏藕》,虽然是在咏藕,却感觉通篇是在赞美一个奇女子:

红衣落,皎洁出污泥。

冰玉肌肤浑不染,玲珑心孔却多丝。

缕缕系相思。

冰玉肌肤浑不染,玲珑心孔却多丝

“皎洁出污泥”,不就是另一个版本的“出污泥而不染”吗?“冰玉肌肤浑不染”,说这个女子是冰清玉洁,不染半点尘埃。“玲珑心孔却多丝”,说女孩心思玲珑,冰雪聪明;“丝”,通“思”,说女孩既聪明,又多情。

“缕缕系相思”,进一步说明女孩的多情,莲藕千丝万缕,缕缕都是相思,可见女孩用情至深,相思之苦。

“冰玉肌肤浑不染,玲珑心孔却多丝”,这是一个洁身自好,聪明多情的奇女子!

7. 心如莲子苦,情似藕丝长,钱宰

用莲藕来形容思妇,是再恰当不过。“心如莲子苦,情似藕丝长”,思妇的心,就像莲子的心一样苦,思妇的情,就像藕丝一样长,纵使是藕断了,丝却还连着。明代诗人钱宰在《采菱曲·溪上采莲女》中写到:

溪上采莲女,秋波照晚妆。

心如莲子苦,情似藕丝长。

心如莲子苦,情似藕丝长

“溪上采莲女,秋波照晚妆”,在溪上采莲的女孩啊,她的晚妆倒影在秋水上,是那么的婀娜多姿。

“心如莲子苦,情似藕丝长”,但是又有谁知道,她那颗思念的心,是多么的苦闷啊!那个驻守边塞的丈夫,已经多年没有回家了;她的人,在采莲,她的心,却飞到了万里之外的边塞,去找心中的那个他了。

一句,“心如莲子苦,情似藕丝长”,再没有比这句更适合描述思妇的了。

8. 下有并根藕。上生同心莲,鲍令晖

鲍令晖是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是著名文学家鲍照的妹妹。女诗人每每能够在常见的事物中看出新意。她的这首《近代杂歌·青阳歌曲》,是对莲藕诗歌的推陈出新:

青荷盖绿水。芙蓉发红鲜。

下有并根藕。上生同心莲。

下有并根藕。上生同心莲

“青荷盖绿水”,绿水上面是青青的荷叶;“芙蓉发红鲜”,荷叶旁边是鲜开的芙蓉,粉红粉红的。

“下有并根藕”,“并根藕”,是同一个根茎下面同时长有两根甚至更多的莲藕。“藕”,当然是谐音“偶”,“并根藕”,比喻夫妻的同甘共苦,命运已经拴在一起了。“上生同心莲”,“同心莲”,是并蒂莲的一种,指的是同一朵莲花上长出两个莲蓬。“同心莲”,当然是寓意夫妻同心了。

当一个女孩向你发出“下有并根藕。上生同心莲”的誓言时,你可知道她的用情,该有多深?

9. 莲子纵甜心独苦,藕芽虽美腹多丝,丁鹤年

男孩一定要珍惜自己的妻子,因为她就像莲子一样,身是甜的,但心是苦的,需要你的爱去化解;因为她就像莲藕一样,青脆可口,但腹中多丝,每一根丝,都是因为你而有的牵牵绊绊。明代诗人丁鹤年在《红莲白藕诗》中写到:

红莲白藕两相宜,欲采临流意转迟。

莲子纵甜心独苦,藕芽虽美腹多丝。

莲子纵甜心独苦

“红莲白藕两相宜,欲采临流意转迟”,女孩去采莲,看到眼前的红莲,想起水下的白藕,真是两样美好的东西啊!她在水上,正欲采莲时,却想到,这红莲、这白藕,不就是自己的写照吗?想到这,不由得神情凝滞了。

“莲子纵甜心独苦,藕芽虽美腹多丝”,是啊!莲子虽甜,在外人看来,她是那么美丽,但谁知道她内心的苦闷;而藕芽呢,虽然脆爽可口,但腹中多丝,不就是一个多情女子的写照吗?

“莲子纵甜心独苦,藕芽虽美腹多丝”,男孩们,这样的女孩,非常值得你去珍惜!

10. 擎荷爱圆水,折藕弄长丝,卢思道

隋代诗人卢思道的这首《采莲曲·曲浦戏妖姬》,也在历代莲藕诗中写出了新意,表达了诗人对拥有忠贞爱情观的女孩的赞美之情:

曲浦戏妖姬,轻盈不自持。

擎荷爱圆水,折藕弄长丝。

佩动裙风入,妆销粉汗滋。

菱歌惜不唱,须待暝归时。

擎荷爱圆水

折藕弄长丝

“曲浦戏妖姬,轻盈不自持”,弯弯曲曲的河水,嘻戏着美丽的女孩,河水拍打着小船,体态轻盈的女孩都不能站稳了。

“擎荷爱圆水,折藕弄长丝”,女孩擎住荷叶,她喜爱荷叶上圆圆的水珠,因为那象征着她和心中的那个他团团圆圆;她折断莲藕,拨弄着莲藕的长丝,长丝缕缕,就像她对心中那个他的牵牵绊绊一样。

一句,“擎荷爱圆水,折藕弄长丝”,极具象征意义,象征了女孩对爱情的向往之情!

11. 拟掇断根苗,丝结千千缕,薛季宣

这首宋代诗人薛季宣的《古意·荷芰藕生莲》,没有一句铺垫,没有一句废话,直抒胸臆,直入主题:

荷芰藕生莲,每忆心中苦。

拟掇断根苗,丝结千千缕。

拟掇断根苗,丝结千千缕

“荷芰藕生莲,每忆心中苦”,“藕”,当然是通“偶”,“莲”通“怜”。荷和芰因为结合在一起,所以,才有了莲。我和你是因为相爱,所以才有了我对你的“怜”。正是有了我对你的“怜”,对你的思念,所以,我才每每想起你,就满心苦闷!

“拟掇断根苗,丝结千千缕”,如果你把莲藕折断,你就会看到藕丝,中有千千缕,代表了我对你的牵挂,千丝万缕,没有尽时。

一句,“拟掇断根苗,丝结千千缕”,是女孩对丈夫满满的爱!

12. 下有并根藕,藕丝百尺长,曹勋

宋代诗人曹勋的这首《遗所思·君行既云远》,表达的是女子对丈夫的忠贞爱情誓言,有点像“古诗十九首”中的《客从远方来》,不同的是,《客从远方来》是女子收到远游丈夫的礼物,而《遗所思·君行既云远》,则是女子给远行丈夫准备礼物:

君行既云远,我思日以长。

思君无所遗,宝带双鸳鸯。

鸳鸯不相失,锦翼游方塘。

副之玳瑁簪,同心复同房。

上有金莲花,茎叶相扶将。

下有并根藕,藕丝百尺长。

同缄尺素书,封以紫锦囊。

上言长相忆,下言莫相忘。

努力加餐饭,归来花正芳。

下有并根藕,藕丝百尺长

“上有金莲花,茎叶相扶将”,这里将丈夫比作金莲花,自己是茎叶,心甘情愿的扶持丈夫。既有对丈夫出人头地的祝愿,又有自己将默默支持丈夫的誓言。

“下有并根藕,藕丝百尺长”,一方面说,自己和丈夫是并根的配偶,同命相连;另一方面说,自己对丈夫的爱情,相思那是像藕丝一样,数百丈长,绵绵不绝。

一句,“下有并根藕,藕丝百尺长”,是富有女性特点的爱情誓言!

13. 折荷丝不断,相送莫相忘,彭孙贻

看到清代诗人彭孙贻的这首《采莲曲·相思隔江浦》,容易让人想起宋代诗人李之仪的那首《卜算子·我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李词中的女孩,性格比较弱,只能“日日思君不见君”。则这首《采莲曲·相思隔江浦》中的女孩,性格则强势得多:

相思隔江浦,采藕过横塘。

折荷丝不断,相送莫相忘。

折荷丝不断,相送莫相忘

“相思隔江浦,采藕过横塘”,相思的两个人,隔了江浦,但这难不住这个女子,她采莲过了横塘,来找到了心上人。

“折荷丝不断,相送莫相忘”,她将自己折的荷送给心上人,并且说,荷丝不断,就像自己对他的思念不绝一样,希望他不要忘了自己,也不要忘了自己的苦苦思念!

一句,“折荷丝不断,相送莫相忘”,展现的是一个痴情,大胆的女孩形象!

14. 藕丝截不断,花叶还相连,张廷寿

清代诗人张廷寿的《春娘词·莲花自灼灼》,给我们展现了一个完美的女孩形象,她美丽动人,充满了生命力,痴情,和丈夫相互扶持:

莲花自灼灼,莲叶自田田。

藕丝截不断,花叶还相连。

藕丝截不断,花叶还相连

“莲花自灼灼,莲叶自田田”,“莲花”,代表的是丈夫,她的丈夫出人头地,光彩照人;“莲叶”,指的是女子,女子则充满了旺盛的生命力。

“藕丝截不断,花叶还相连”,女子对丈夫的爱恋,对丈夫的情思,就像藕丝一样,截不断;而去丈夫和女子还相互扶持,很让人羡慕。

一句,“藕丝截不断,花叶还相连”,是一个忠贞,幸福的女孩形象!

15. 根底藕丝长,花里莲心苦,辛弃疾

大词人辛弃疾的这首《卜算子·为人赋荷花》,让人读来,不知道是在咏荷,还是在咏人,特别是这句,“根底藕丝长,花里莲心苦”,更像是对痴情、美丽的女子的哀叹:

红粉靓梳妆,翠盖低风雨。

占断人间六月凉,期月鸳鸯浦。

根底藕丝长,花里莲心苦。

只为风流有许愁,更衬佳人步。

根底藕丝长

女孩是那么美丽,“红粉靓梳妆”,既是写荷花,又是写美女;只可惜要饱经风雨,“翠盖低风雨”。

“根底藕丝长,花里莲心苦”,女孩,虽然外表都是花枝招展,但根子都是痴情相思,所以说,“根底藕丝长”;在她们美丽的外表下,是内心的苦闷,这就是,“花里莲心苦”。

只因为自己的美丽,所以要平添了许多痛苦,“只为风流有许愁”。比如,“更衬佳人步”,“佳人步”,据《南史·齐东昏侯纪》载,宫内以金雕镂莲花贴于地面,令潘妃行其上,取其“步步生莲花”之意。这真是因为美丽,而凭空受到的打击!

一句,“根底藕丝长,花里莲心苦”,生动的展现了女孩们的美丽,多情,以及心中的苦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藕丝长,情丝长
苏州莲藕在唐代就列为贡品
莲花开后,且采莲子
盛夏荷入馔(四):莲藕(完结篇)
如何炒莲藕不发黑
秋季保健食莲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