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西南解放后,一伙农民拦住解放军:我们是红军,在等周恩来的命令
userphoto

2023.01.08 湖南

关注

1949年底,解放军发动解放大西南的战役,此战打的十分顺利,90多万国民党军队灰飞烟灭,云贵川康四省挨个被解放。

就在解放军狂飙突进时,竟然有部队遇到一伙农民拦道。当时这些农民看起来非常奇怪,他们虽然衣着破烂,但手里却拿着武器......

要知道当时还处于战斗状态,这些农民的举动稍有不慎就会引发火拼。但解放军战士还没有来得及反应,这些人却突然说出了一番令人震惊的话。

这些农民竟然自称是红军,他们正在等待周恩来的命令。要知道,红军早就已经成为了过去式,而且周恩来已经成为了我党的领袖之一,这些人的话似乎有些颠三倒四。

然而,随着农民们说出他们的番号,原本满脸疑问的解放军战士,却立刻对他们肃然起敬。那么问题来了,这样这些本应该消失的红军战士,究竟有何来历呢?

事情还得追溯到1935年,众所周知,在这一年,我党召开了遵义会议,确定了毛主席的领导地位。然而,虽然毛主席终于接手了任务,但是眼前的局势却依旧相当严峻。

当时,川军以8个旅分路追堵红军,红军无法渡江,另外薛岳兵团也从贵州杀了过来,要将红军彻底绞杀。在如此危急情况下,中央军委停止了渡江计划,命令红军快速脱离川敌,向川滇边的镇雄地区集中。

当年2月,中央红军集结于扎西地区,而敌人的大部队也汹涌的扑了过来。中央军委出其不意挥戈东进,直接绕开了敌人的合围,一头扎进了敌人兵力薄弱的黔北地区。

然而,敌人的实力过于强大了,红军的前路渺茫,仿佛看不到什么希望。因此,为了加强川南的革命力量,配合红军行动,组织决定组成“中共川南特委”,由这支部队留下来打游击,并且接纳战斗中退下来的伤员。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这支部队被迫和主力分开,但他们绝非泛泛之辈。其中的领导包括红六师政委徐策,军委纵队干部团以上干队政委余泽鸿、八军团民运部长戴元怀、三军团补充二师师长曾舂鉴和刘干臣以及地方党的干部邹风平。

毫无疑问,这是一次忍痛割爱的分离,连彭老总当时都心痛不已,但为了革命的胜利,却又不得不这么做。根据资料记载,当时从主力部队中抽调出了300多人,再加上伤兵,部队人数达到400多人。

2月14日,通过整编主力红军留下来的武装,改编成了中国工农红军川南游击队,由刘干臣担任司令员,徐策担任政治委员。

也正是在随后召开的游击队干部会上,周恩来代表党中央来看望众人,向他们作出的重要指示,告诉他们,部队的三大目标,分别是:一、打击牵制敌人,配合主力红军行动。二、安置保护伤病员。三、建立革命根据地。

在那一刻,周恩来向众人致以了崇高的敬意,并且向他们保证:“分别只是短暂的,将来,革命胜利了,我将第一时间通知大家归队。”众人山呼:“请周副主席放心,坚决完成任务。随后众人毅然决然的踏上了征途。”

在离开主力红军后,川南游击队于2月17日和叙永县的游击队合编,徐策继续担任政治委员,不过司令员则换成了王逸涛。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王逸涛在红军中资历比较老,而且也是红军中比较能打的人。他毕业于黄埔军校,参加过南昌起义,在朱老总的带领下上了井冈山。

从资历来看,此人应该是大将级别的人物。然而,就是这个人,给川南游击队留下了一个巨大隐患。此乃后话,暂且不提......

当时两军整编在一起,人数达到600人,部队稍稍有了些规模。而与此同时,中央红军在毛主席的指挥下,开始了震古烁今的四渡赤水战役。

1935年2月11日,中央红军分三路由扎西地区东进,在18日快速渡过赤水河,向敌人薄弱的桐梓地区急进。

红军二渡赤水杀回黔北地区,直接打乱了敌人的部署,川军的三个旅连忙疯狂追击,各地方部队赶紧合拢过来,打算将红军消灭于娄山关和遵义以北地区。

但可惜,红军行动十分迅速,先是攻占桐梓,然后又重新占领遵义。通过运动战消灭敌人两个师又8个团,取得了长征以来的第一大胜利,被蒋介石称为“国军追击以来的奇耻大辱”。

当然,在毛主席疯狂秀战术的时候,川南游击队也在努力的配合中央军。他们伪装成红军主力,向川南敌人主动出击,期间也攻克了县城,消灭了敌人的一部力量,此举震动了川南的敌人,有力的支援了中央红军的战斗。

被主力和偏师轮番戏弄,蒋介石的愤怒值也达到了极点,他立刻飞往重庆,亲自部署新的战术,然后调集大军再次对中央红军进行围攻。

而中央红军则在后来第三次渡过赤水河,把敌人绕得晕头转向,成功的再一次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让数十万国军在乌江以北吃红军扬起的尘土。

与此同时,川南游击队也积极的配合中央红军的作战,但由于实力弱小,为了真正让敌人相信川南游击队是红军的主力,为此他们不惜主动攻击敌人。

3月上旬,游击队在叙永木厂河主动攻击川军,消灭了敌人一部分兵力。之后为了迷惑敌人,游击队又以川南纵队,云南纵队,贵州纵队等番号频繁出现......

他们时而向东,时而向西,忽而向南,忽而向北,宛如呼应红军的四渡赤水一般,让国民党摸不着头脑,找不着方向。

也正是在运动战中,川南游击队先是击败了滇军两个营,之后在川南击败了周化成、肖正南和李品山等部。这一系列的作战,将国民党各地区搅得日夜不安,较好的分担了中央红军的压力。

但是,面对强大的敌人,连毛主席都需要运用超越一个时代的智慧来应对,川南游击队这支偏师能创造如此成就,也是很难全身而退的,他们付出了相当恐怖的代价。

游击队大队长梁亚伯在与敌人肉搏中右手被打断,但仍坚持战斗,最终壮烈牺牲。戴元怀在大石盘战斗中,为了掩护部队转移,他也是死战不退,最终英勇就义。

而且,由于国民党十分厌恶这支偏师的骚扰,他们调集了12县保安团和川军的正规军联合出战,在重重围剿下,川南游击队损失惨重,如此一来又导致了游击队内部的分化。

前文重点提到的王逸涛这时候终于露出了真面目,他认为红军已经没了前途,而且也觉得自己这是被主力部队抛弃,因此心生怨恨,于是他直接带着四十人投降了国民党。

由于此人是担任司令员一职,所以他的投降极大的打击了游击队军心,同时也使得游击区和党的地方组织全部暴露,在国民党反动派和地方团组织的打压下,游击队的地方组织几乎全军覆没。

面对如此困局,川南游击队在7月份与张宏光等人领导的黔北游击队汇合,双方部队改编,统称为中国工农红军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由刘干臣担任司令员,徐策依旧担任政治委员。这一次会合极大弥补了川南纵队的损失,部队人数也一度扩张到900人,较之前更加强大了。

然而,在敌人强大的兵力面前,游击队的实力还远远不够。7月13日,红山岭战斗爆发,游击纵队和滇军正规军遭遇,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仅仅一天的苦战,游击队就损失200多人。也正是在这场战斗中,徐策光荣牺牲,副政委张宏光和大队长邓登山阵亡,支队长曾春鉴负伤,参谋长陈宏也被俘虏,后被杀害。

这次战斗十分惨烈,高层领导干部几乎全部牺牲,部队也从原先的900多人减员到600人。战斗结束后,川南特委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将中共川南特委改为中共川滇黔边区特委

另外,刘复初率领南六游击队同纵队会合,由刘干臣担任纵队司令。这一期间,部队不再主动与敌人作战,而是深入群众,向众人宣传党的政策,在少数民族地区扎根。

这一做法无疑是极为正确的,红军很快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在百姓的支持下,游击纵队快速发展,有的地方还建立了游击区。不过,游击队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任务,那就是随时接应主力部队,坚定的站好最后一班岗。

1935年8月,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到达川甘边界,随后打开了向甘南进军的门户。得知这一消息,游击纵队二话不说,再一次不顾损失向川军发动进攻,希望能够调动川军主力。

之后游击纵队又自称红军泸州纵队,他们袭击了蓝田坝,直接威胁泸州守军。紧接着又奇袭附近的护国镇,缴获了80多支枪。

到9月,游击队先后攻克了10多个场镇,而且还和川军的两个团发生战斗,击毙敌方数10人,而且趁着战胜之威又快速的夺取了赫章县城。

根据资料记载,游击队所到之处,发动群众打土豪,镇压贪官污吏,取消苛捐杂税,得到了人民群众的一致拥护。也正因为如此,游击队越打越强,部队人数首次突破1000人。

然而,游击队的辉煌永远都是短暂的,因为他们的职责是为主力红军分担压力,因此这个性质注定了他们会命运多舛。

果不其然,他们的举动终于引来了川滇黔三省敌人的会剿,对方集中的20多个团,6万多人的兵力,层层围攻过来。而且当时参战的将领中,不仅有名将潘文华,而且还有土城战神郭勋祺,以及薛岳兵团。

面对如此恐怖的对手,游击队没有丝毫恐慌,他们始终贯彻中央红军的精神,通过运动战和游击战,来以弱克强。

由于对当地地形十分熟悉,所以他们充分使用地形优势与敌人兜圈子,曾经数次绕的敌人晕头转向,差点还中了招。但是,游击队的兵力实在是太少了,敌人可以失误无数次,但他们却一次都不能失误。

最后他们很快还是被国民党给缠上了,然后就是惨烈的交锋。这一战,游击纵队几乎全军覆没,军队人数只剩下了百余人......

在濒临绝境的情况下,中共川黔边区特委召开紧急会议,会议决定将游击纵队分成两个支队,两个部队各60多人,分开行动。

然而在分开行动的过程中,第2支队遭到了川南保安队的伏击,部队直接被打散。而第1支队也遭到了敌人的合围,他们且战且退,但由于寡不敌众,部队被打到只剩下20多人,政委余泽鸿在绝望之中烧毁文件后,自杀殉职。

遭此劫难,中共川滇黔边区特委再次召开会议,会议决定继续由刘干臣担任司令员,将剩余的20余人分成两个部分。部队进入到休整阶段,等待时机复出。

1935年12月,刘干臣率领部队和李品山突然遭遇,部队顽强抵抗,但最终寡不敌众,战士们大部分牺牲了,刘干臣也是战斗到最后一刻,自杀殉职。

根据资料记载,敌人残暴地割下了他的头颅,挂在了县城示众。期间有人抢夺他的遗体去邀功,还有人还割掉了他的右手,其场面悲壮至极。

在刘干臣阵亡后,刘复初则带着另外一支游击队继续战斗。1936年2月,游击队继续在川南地区活动,期间有不少被打散的部队聚拢起来,再经过当地群众的支持,部队又发展到了300多人。

此时游击纵队似乎又恢复了一些元气,而且这支部队每一个人都仍旧牢记自己的使命,随时准备为主力而献身。

1936年2月,红二、六军团长征来到了川南附近,期间,也遭到了敌人的疯狂围堵,红二、六军团也学毛主席进行运动战,将敌人拖得疲惫不堪,然后快速的渡过了金沙江。

就在这一时刻,游击纵队再一次悍不畏死地站了出来,他们不顾代价的主动向川军教导师出击,期间遭遇了敌人的反击,双方激战一个多小时。游击队毙敌百余人,俘虏敌人数十人,还缴获了100多条枪,表现得极为完美。

而且,因为游击纵队表现出彩,薛岳兵团的一个营发动起义,直接和游击纵队合并,组成了中国工农红军川滇黔边区抗日先遣队,军队再度扩张到千余人。

只是新改编的部队很快遭到了挫折,后来因为国民党起义部队与我军不和,最终双方分道扬镳,而离开共产党支持的国民党起义部队很快失败,军队首领壮烈牺牲。

不过,游击队很快又得到了川军教导师的一个连的起义归顺,他们携带迫击炮三门,枪支100多支,加入了游击纵队。此举也大大加强了游击纵队的战斗力,部队也扩张到了600多人。

在此期间,游击队曾经大战神威,一举歼灭了敌人一个营,缴获了军用物资无数。之后又和滇军的一个团大战,打垮了敌人,引得敌方震动。

然而,这却是游击纵队最后的辉煌了,1936年秋天,川滇黔三省敌人集中重兵对游击队进行了三个月的大规模围剿。在这天罗地网般的围攻下,游击纵队寡不敌众,甚至连逃都没地逃,于1936年年底全军覆没

根据后来的资料统计:这支伟大的游击队配合了中央红军,以及红二、六军团长征: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转战数个区域,抗击了三省10万敌军的进攻,先后开辟了20多个县的游击区,播下了革命的种子。

他们不怕牺牲,与百姓打成一片,他们将游击战争发挥到极致,他们到死都没有想过退后一步。这是一支伟大的部队,这也是一支勇于牺牲的部队,他们代表着共产党人的意志,代表着红军的伟大精神。

也正因为有这样的过往,所以当解放军听到游击纵队的名号时,他们才会肃然起敬。不过话又说回来,当年游击纵队不是全军覆没了吗?怎么这些农民还自称是他们呢?

根据后来的调查发现,当年虽然大部分战士牺牲了,但还有少部分的战士分散隐蔽了起来,他们在各地继续游击斗争。虽然他们过得很潦倒,但当解放军到来的时候,他们还是毫不犹豫的站了出来,选择归队。

在之后的战斗中,这些活下来的老红军,积极的为解放军指引方向,发动群众,也是立下了赫赫战功,而他们也无愧于是一名优秀的川南游击队战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西南解放后,一队农民拦住解放军:我们是红军,在等周恩来的命令
1935年,一支红军队伍失散,未接到撤退令,一直打到解放战争
被周总理遗忘的一支红军,12年未接到撤退令,一直战斗到全国解放
西南解放后,一队农民拦住解放军:我们是红军,在等命令|纵队|王逸涛
西南解放,一队持枪农民拦住解放军:我们是红军,在等周恩来命令
长征之后:一支红军游击队未接到周恩来撤退命令,苦苦撑到1947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