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柳宗元:比《江雪》还孤独的一首诗,写尽了人生的悲凉

一朵女子,风轻云淡

#古籍里的历史#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有些人,会因为没抢购到特价鸡蛋而难过一整天;

有些人,会因为捡到一片很好看的银杏树叶,莫名高兴很长一段时间。

对人生认知的不同,导致了个体价值观的差异,没有谁好谁坏,生活的方式不同而已。

要求简单的人,更容易满足。

追求高的人,要忍受很长一段时间的挫败感,也许会成为一生的遗憾。

比如柳宗元。

应该大部分人都会背诵柳宗元笔下的《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首五言绝句被称为史上最孤独的一首诗,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柳宗元为何这般孤独。

他和刘禹锡是过命之交,一起做官,一起贬官,一起还京,再一起贬官。

相形之下,刘禹锡就比柳宗元开朗许多,虽然有23年的贬谪生涯,却写下了: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这不是性格原因造成的,这是信仰的东西不同。

公元805年,唐王朝经历了一次巨变,首先是唐德宗驾崩,太子李诵即位,也就是唐顺宗。但李诵登基时已经身患重病,中风失语不能理朝政。

时太子伴读王叔文及美人牛昭容得重用,遂垂帘干政,拉拢势力,并推动了“永贞革新”。

刘禹锡和柳宗元当时皆为监察御史,与王叔文交好,于是就成了推动革新的中坚力量,并开始大肆打压反对力量,其中就包括武元衡。

遗憾的是,革新仅仅维持了不到半年,就以失败而宣布告终。

宦官俱文珍发动政变,逼迫唐顺宗“内禅”,太子李纯登基,即唐宪宗,他算是一个实干家,颇有领导能力。

吊诡的是,李纯称帝的第二天,唐顺宗就驾崩西去了,如果说这里面没有猫腻,估计连鬼都不会相信。

但是一朝天子一朝臣,李纯上位后不久,就将王叔文、王丕为首的改革派主脑,全部贬为司马,后又赐死王叔文。

武元衡是李纯的老师,顺理成章的就升了相位,至于唐顺宗禅位,他有没有在背后推波助澜,同样是个谜。只是谜底很简单。

当时柳宗元被贬为邵州刺史,还未到任就又加贬为永州司马。刘禹锡同样是加贬朗州任司马,史称“二王八司马事件”。

公元815年,贬谪10年之久的柳宗元、刘禹锡奉诏回京,本以为复官有望,但当时武元衡在位,又因刘禹锡游玄都观作诗讽刺新贵,遂又遭贬官。

这一次,刘禹锡去了连州,柳宗元去了柳州,并且柳宗元在那里度过了人生最后的岁月。

这其中还有个插曲,刘禹锡贬连州前,本是要贬去更远的播州的,但因裴度从中求情,所以就从轻发落了。

裴度、白居易和武元衡是一个阵营,都是关系莫逆的好友,原则上他们和刘禹锡算是政敌,之所以裴度愿意帮助他,是因为刘禹锡有才,且他的堂兄弟刘十九和白居易交好。

本质上来说,还是裙带关系,白居易贬江州司马时,出资帮助他的人正是刘十九,所以白居易晚年有诗《问刘十九》: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裴度也想帮助柳宗元,但是柳宗元并没有接受,不是他这个人轴,而是他更有政治立场,不像刘禹锡,懂得良禽择木而栖,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在柳宗元心里,唐顺宗的内禅就是谋权篡位,是大逆不道之举,而武元衡就是背后的主谋。很明显,他是最大受益人。

这也是柳宗元觉得孤独的原因,他出身于“河东柳氏”,母亲为“范阳卢氏”,都是名门望族,所以从小就有经邦济世之心,父母也是这么教育他的。更为重要的一点是,柳宗元亲历了藩镇割据的战火,痛恨国家四分五裂。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革新没有成功,他的志向也没有完成,自己效忠的君主又死得莫名其妙,而人一旦失势,就是墙倒众人推的状态,这一切都让他感到心灰意冷。

信仰坍塌了。

所以他很孤独,没有人理解他的初衷,更没有人揭穿这一切,就连他可以临终托孤的好兄弟刘禹锡,也是摇摆的态度,开始和裴度走得很近。

因此,柳宗元写了那首绝唱千古的《江雪》,这些事是他悲伤的主要原因。

但他笔下有一首诗,则更加伤感,更加孤独,下面我们就来读一下。

海鹤一为别,存亡三十秋。

今来数行泪,独上驿南楼。

出自柳宗元的《长沙驿前南楼感旧》

柳宗元这首诗,作于公元815年,贬柳州的路上,途经长沙,客宿驿站怀念故人而作。

诗有自注:昔于德公别于此。

德公是他父亲的朋友,柳宗元13岁时曾随其父到过长沙驿,并在驿馆南楼与德公聚饮。一晃30年过去了,人去楼空,物是人非,德公早已过世,自己的父亲也已作古,一幕幕往事涌上心头,让柳宗元忍不住潸然泪下。

诗中的“三十秋”为整整30年,贞元元年,柳宗元的父亲柳镇任鄂岳沔都团练判官,柳宗元曾随父宦游,并结识德公。

平常我们也总是说,人生除了生死,其余都是擦伤,不幸的是,柳宗元贬官之后,先后经历了丧母、丧妻之痛。

而自己心中的未竟之志似乎永远都不可能实现了,这种孤独,才是真正的孤独,好像人生没有一点希望,仅仅是熬日子而已。

不过柳宗元到柳州任上以后,颇有政绩,深受百姓爱戴,曾有诗《种柳戏题》:

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

谈笑为故事,推移成昔年。

垂阴当覆地,耸干会参天。

好作思人树,惭无惠化传。

而作完这首诗的同一年冬,柳宗元就与世长辞了,所以这首诗也算是他的绝笔诗。

他和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中仅有的两位唐人,并称为“韩柳”,又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纵观中唐诗人中,似柳宗元这般有着纯粹理想的人并不多,世道乱,很多人都是利己主义,尤其到了中晚唐时期,君主情逐渐淡漠,这是儒学思想崩塌的前兆。

所以柳宗元是一个值得敬佩的人,始终不忘初心,坚持自我。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物 | 世界以痛吻我,何必报之以歌:处处为人着想的柳宗元的一生
观唐习律55 假如刘禹锡不写桃花诗 柳宗元的结局会不会好一点?
千里江篱春,故人今不见。
柳宗元与刘禹锡:一生贬谪路,千年友谊情
柳宗元:孤寂了一生的落寞文人
第2章——23柳宗元《江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