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作品赏析】
userphoto

2023.10.29 湖南

关注
创作背景大时代:《手推车》是现代诗人艾青于1938年初创作的一首新诗。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艾青目睹了人民在战争中的生活。小时代:艾青在诗歌创作中一直关注着农民的命运,看到了黄河流域以及中国北部地区人民艰难的生活,作者对农民的命运充满了同情,于是创作了这首诗。
手推车
在黄河流过的地域
在无数的枯干了的河底
手推车
以唯一的轮子
发出使阴暗的天穹痉挛的尖音
穿过寒冷与静寂
从这一个山脚
到那一个山脚
彻响着
北国人民的悲哀
时期
主要代表作
诗歌风格
成名1933年
《大堰河——我的保姆》
1.抒发了对保姆——大堰河的挚爱和怀念。2.尽情呼告,肆意排叙,自由诗特点明显。
20世纪30年代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北方》《黎明的通知》
1.诗歌总是充满“土地的忧郁”,主要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与反抗,具有凝重、深厚而又大气的风格。2.诗歌主要意象是“土地”和“光明”。3.语言简洁明快,呈现散文化、口语化风格。
1978年以后
《鱼化石》《镜子》《光的赞歌》
1.诗句变得整齐,诗情变得深沉,诗意变得警策。2.歌颂光明的主旋律。3.部分哲理小诗通过意象来反映人生。
干涸的母亲河,黄河流过的地域已坦露出无数的枯干了的河底,这一描写渲染了一种悲凉而沉重的气氛,主要的意象是手推车,色调上是阴暗的,手推车正是在这样阴暗的天穹下,以唯一的轮子发出刺耳惊心的尖音,“手推车的尖音”象征着北国人民的悲哀和控诉,表达了作者对于北国人民的同情,诗歌描绘了一幅以悲哀为经纬的北国人民的苦难生活图。
在冰雪凝冻的日子
在贫穷的小村与小村之间
手推车
以单独的轮子
刻画在灰黄土层上的深深的辙迹
穿过广阔与荒漠
从这一条路
到那一条路
交织着
北国人民的悲哀
冰雪凝冻的日子和贫穷的小村与小村之间,这一描写暗示了北国人民的生活是非常贫困的,主要的意象是手推车和黄土,色调上是灰黄的,手推车以单独的轮子刻画在灰黄土层上的深深的辙迹,“手推车的辙迹”象征着北国人民保守呆板落后的生活方式,表现了作者对北国人民的命运高度地关注。阅读与探究1.诗中有哪些意象?它们象征什么?2.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明确)诗中的手推车是一种象征的意象。他是我中华民族历史命运深重灾难的某个侧面的体现。诗人借助手推车表现的“北国人民的悲哀”,也蕴涵着对保守呆板落后的生活方式的悲哀。既是诗人对苦难制造者的一个平静又悲怆的抗议,也是对改变手推车的生活方式,振奋民族精神的哲理性启示。
总结:《手推车》是现代诗人艾青于1938年初创作的一首新诗。全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围绕手推车的“尖音”进行艺术渲染,与北国人民的“悲哀”相呼应。第二部分:紧扣手推车留下的“辙痕”进行铺陈,与北国人民的“悲哀”相交织,从听觉到视觉给人以强烈的触动。本诗形式在音节的安排和意境的营造上基本重复(除词句和意象的不同),这种独特的简单反复结构,加深了诗作的气氛和感情意象:“手推车”和“土地”,代表了在水深火热之中挣扎的广大北国人民;色调:用阴暗灰黄的色调渲染人民的苦难;情感:绘出了黄河流经的中国北部地区人民难耐的贫穷与长久的悲凉,表达出诗人在抗战初期对于民族命运的深沉忧虑和对于农民的一贯同情。创作背景1954年7月,诗人艾青应智利众议院邀请,出访智利并祝贺智利诗坛泰斗聂鲁达五十诞辰。在智利的海滩上,作者看着海边的礁石,写下这首诗。而且,当时值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伊始,百事待兴。但中国面临的困难却难以克服,不说那“帝国主义的重重包围”,单就经济建设来看,困难、打击就没有间断过。中国人民在这样一个的新历史时期,与战争时期一样,需要精神上的鼓舞。《礁石》应时而生。
礁石
一个浪,一个浪
无休止地扑过来
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
被打成碎沫,散开……
第一节的“扑”“打”“散开”,用的虽是动词,但这是写浪,目的是以动映静,侧面烘托出礁石的坚定沉着从容,顽强的抗争性格。采用了比拟的手法,用“扑过来”的浪花,主动对礁石发起攻击,礁石“打碎”浪花,仿佛是人与人的斗争。客观事物本来没有什么意志、目的,但是在作者看来,它们却似乎有了意志、目的,实际是作者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投射”到外物身上,给没有生命的东西赋予了生命。
它的脸上和身上
像刀砍过的一样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第二节用“站”“笑”“看”等动词,正面写礁石的傲然神态。正面写礁石的外貌、神态,刻画出它的百折不回、乐观从容的伟大形象。全诗一静一动,交相辉映,突现了礁石不屈不挠、英姿勃发的雄壮品质;一侧一正,在人们的心目中矗起了一座无比坚定沉着的英雄形象。这首简短的诗歌,通过比拟的手法,注入作者的感情。但是,并没有把事情说尽,而是只简单地勾勒了两个画面(第一个,是无数浪花被礁石打成碎沫;第二个,是礁石屹立,面对浩瀚的海洋。),抓住事物的特点。此诗语言凝练,采取“暗示”的手法,只作形象的勾勒,不作意义的阐发,把其中的意韵留给读者去体会,增加了诗歌的美。
主题思想:此诗所描绘的礁石的形象,正像一个久经斗争考验的人,无论东西南北风,无论多少的伤害打击,都不能让它移动一步,都不会让它失生活的信念和信心。经受刀砍浪打的礁石,依旧微笑着面对海洋、历经磨难的斗士依旧勇敢坚强地活着。诗人通过此诗表达了对这种坚韧顽强的生命存在的由衷赞美。(这种存在,既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正处在种种困扰和挤压中的祖国。)
阅读与探究1.诗中有哪些意象?它们象征什么?①礁石。一是象征智利的独立与发展而终生呼号的聂鲁达;二是象征前仆后继、英勇顽强的中华民族;三是象征“遇到连续的迫害”“要求生存的权利”而不畏强权、不息抗争的全世界被压迫的民族和人民。(考试时学生能够体会到礁石“象征着坚韧不拔、乐观自信的人们”即可)②浪花。象征着所有的困难、磨难。(迫害他人的人)
2.诗中的“含着微笑,看着海洋……”揭示了礁石怎样的品质?(明确)“礁石”具有无比坚定的意志和英勇顽强的抗争精神,任凭“无休止”的狂风恶浪吹打,依然昂首挺胸;尽管“脸上和身上”留下了“像刀砍过”的累累伤痕,却毫无畏惧、决不退缩,照样岿然不动,并且还“含着微笑,看着海洋”带着必胜的信心和无比乐观的精神,笑迎更猛烈的挑战,承受更严峻的冲击,是一个大无畏的英雄形象。
3.创作背景1957年,诗人被无端地打成“右派”,从此便被无情地埋没二十年,不仅不能发表作品,甚至连一个正常人的生存权利都被剥夺了。诗人从社会上消逝了。到1978年,诗人复出之后,不能不对这漫长的痛苦生活作深入的思考。正是在这种深入的思考之下,诗人在鱼化石上找到了流溢之口。鱼化石的形象和诗人心中的思绪相撞击,使诗人产生了灵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艾青诗选》习题精选及答案解析
部编版九上《艾青诗选》知识点梳理
诗歌百练:手推车(艾青)
從民族歷史的重負下發出的尖音
2021备考诗文阅读题型专练:现代诗歌系列
艾青:诗人的浴火(30年代写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