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临证经方论坛记录(15)方证对应是“粗”对,方机对应是“精”对

2017-07-31中医临证经方论坛群聊精华记录

南宁—陈朝经:

12.心包经:
地黄一味补包络;
泻用乌药并枳壳;
温肉桂;凉栀子;
柴芎青皮是引药。

卢氏医案


白某某(女,26岁)
病状:气膛与两胁及腰有气块,昼夜均痛,夜间更甚,剧烈时,痛至不省人事。此病发生于1947年,起初时痛时止,经西医检查,认为十二指肠溃疡,经过几年的医治,毫无效果,延至现在,饮食睡眠均不好。今年在西昌找中医诊治,接连服了80几副药,仍然未愈,今由周庆西 同志介绍,特来此地求诊。
诊断:

此病年久月深,痼结于三焦隔膜之中,上阻胃口,中阻肝脾,下阻胞室,阴阳两气,间膈升降,交通为之不畅,清不能升,浊不能降,痛即难解。

亟应大温气血,化痞消痼,交通阴阳,由外而中而内,次第分明,然后壮气益血,乃为扶正祛邪、内安外攘为佳。

非大壮精髓之鹿茸,大益命门火原之天生黄,大温血液、生精生燐之上蒙桂,再予附子大辛大温,益火原而消阴霾,合筠姜通神明暖火种,更以甘草、于术补脾土,而大气升举,并能伏火养木,强生成之本,通达上下内外,面面俱到,是为正本清源之能事也。 


除方:


制附片三两(先煮二小时),桂枝尖五钱,西砂仁四钱,硃茯神五钱,石菖蒲四钱,炙甘草二钱,葱白七根。


上海—肖春宏:【证候与病机】证,即证候。

证候是病机的外在表现。病机是证候的内在依据。

证与病机即有联系又有区别,因此方证对应与方机对应不同。

方证对应是“粗”对,方机对应是“精”对。


温胆汤治病之法是在胆上立法。小柴胡汤治病之法是在少阳系统上立法。四逆汤治病之法是人的阴阳两极上立法。治病之法的层次高度不同,必须清楚。
学治病之法,逐渐升级,从治一腑一脏到治一个系统,再到治一个人,最后天人合一!


佳明老师今天讲的真好,很赞同讲的观点。有机会时我用麻黄汤去治拔罐见水泡之病,让鬼门畅通,鬼门畅通了,也就不用拔罐袪邪了,有邪是因为鬼门不开,邪不能随汗出。


《历代擅用附子的名家,用附子的配伍经验集》
         ——全记住,当个用附子大师。

人参加附子(参附汤),提高了救逆效用,可治休克虚脱

干姜加附子(姜附汤),增强回阳之功,用治心力衰竭。

黄芪加附子(芪附汤)促进固表之功,治气虚自汗;

白术加附子(术附汤),增强温中之功,治脾虚泄泻;

地黄加附子(地附汤),增强补血之功,治血虚低热;

当归加附子(温经汤),增强温经作用,治妇人月经愆期,血海虚寒;

桂枝加附子,增强通阳作用,治风湿相搏,肢体酸楚;

石膏加附子(千金越婢汤),起到了清热强心作用,用治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有良好效果。亦有取附子之温以抵消主治药之消伐作用者。如:麻黄加附子(麻黄附子细辛汤),虑麻黄发汗惧其亡阳,加附子则汗出而阳不脱,治伤寒失表,心为不振;大黄加附子(大黄附子汤),使下不伤中,可治伤寒心下痞实;

黄连加附子(附子心泻汤),取其黄连泻心,附子护阳,虚人汗出心下痞宜之;龙胆泻肝嫌其寒,加附子成温养强肝之方(柴牡附子龙煎),治慢性肝炎有效.此外蝎附同用,治小儿慢惊,虚风搐弱;

栀附同用,治寒热疝病,小肠疝气;椒附同用,治中寒泛酸,气逆吐清水;苓附同用,治阴水浮肿,少腹胀满;

败附同用(薏仁附子败酱汤),治慢性肠痈,羚附同用,治偏头痛久治不效等,在治疗杂病上亦均起到相得益彰之功.


大寒之石膏与大热之附子配伍,治大病——肺炎合并心衰!


对于用附子,心外无物啦!


附子,在用量上下功夫,不如在配伍上下功夫,既安全又效果显著!


名医徐小圃用附子的指征是:神疲、色晄、肢清、脉软、舌润、小便清长、大便溏泄不化,但见一、二症,便放手应用。

他说:“阳虚症端倪既露,变幻最速,若疑惧附子辛热而举棋不定,必待少阴证悉具而后用,往往贻噬脐莫及之悔。”


南宁—陈朝经: 


基本法加大麦芽,外邪脉紧建中法。
砂仁白叩来助阵,能纳能化中宫振。
头痛防风加天麻,再加白芷升清阳。
鼻炎过敏白辛荑,眼睛干涩蒙花医。
茯苓官桂五灵脂,再加麦芽胃肠清。
桂枝综合法更强,夏砂菖茯全用上。

利城老师:我在病房用经方

我的中医经方故事连载(21)益气扶正化湿,治疗面部慢性湿疹

我的中医经方故事连载(22)小柴胡汤合瓜蒌薤白桂枝汤治疗焦虑症


我的中医经方故事连载(23)清热利湿败毒、祛风养血润燥治疗荨麻疹

我的中医经方故事连载(24)肾着汤治疗寒湿腰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经典医著须“猛火煮”“慢火炖”
“方证相应 承前启后” 教学法
医道仁心—中医方剂学—视频教学大学课程第11讲
刘华为教授谈中医方证理论
论经方的配伍、剂量与时效
第四章 方剂的组成与变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