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巧走“弯路”用素材

河北邯郸第一中学 李哲峰  河北张家口第六中学 常利霞

“弯路”一:陌生化手法

   【佳作示倒】

人生的长与短

李哲峰

   古人有云: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人生而不同,各自有属于自己的长处与短处。我们只有以辩证的眼光、多方的角度去正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合理规划,或扬长避短,或扬长利短,才能顺利地到达成功的彼岸,铸就人生的辉煌!

   认清“长”与“短”,定位人生坐标。

   他是一个生理上天生有残缺的孩子,从小就近视,且左脚比右脚长5厘米——可以说,这注定了他与讲究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武术无缘。但是他却能正确地认识自我:眼睛不好,就先接触适合近身格斗的咏春拳;两脚不一般长,就将它们合理“定位”——左脚专事远踢、高踢,好似狂风扫落叶,右脚专事阻击性和隐蔽性踢法,如同连珠发炮。靠着变被动为主动、化不利为有利(的机智),他成为了一代武学宗师。正如他——李小龙一样,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短板,它可能是生理上的,但更多的时候它则是能力上甚至是潜质上的。我们无法逃避人生的短板,但我们有权选择改变。正视人生短板,合理定位,在不利因素中寻找

自己的与众不同,缺陷也可能变为优势。

   扬长避短,顺应天性,演绎精彩人生。

   有一个少年,调皮顽劣,上小学和初中时常常留级,是老师眼中的“废物”与“饭桶”,但他对课外书却有着浓厚的兴趣,年复一年,少年的文学素养与日俱增。最终,这块老师眼中“不可塑造的料”凭着《康熙大帝》《雍正王朝》红遍大江南北。“当年我没按老师的期待去发展,而是朝着自己兴趣的方向发展,‘无心插柳柳成荫’。”回首往事,二月河平和而淡定。是啊,正是扬长避短、随性发展促进了他的成功!试想,如果当年的二月河选择了数理化,那这块“不可塑造的料”必定难成大器,只会成为一个默默无闻的“等闲之辈”;倘若当年二月河按照老师的期待去发展,那么世间又将失去多少部优秀的历史剧目。看来,有时候只有朝着自己兴趣的方向发展,才能演绎出人生的精彩。

   扬长利短,迎难而上,开辟别样天地。

   叶永烈是上海作家协会的专业作家,但他小时候可不是什么“作文尖子”,相反,上小学时他的作文甚至常常不及格。命运的改变是从他11岁的那一次投稿开始的——一首七十余字的小诗见诸报端。此后,他对文学写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最终成长为当代中国纪实文学的风云人物。发现自己算是一种成功,扬长利短更是一种智慧。正是当年“心血来潮“的写作催生出了叶永烈对文学的兴趣;正是有了叶永烈不屈于作文不及格的这份执著和迎难而上,才奠定了他在纪实文学领域的领军地位!

   相信,只要我们能够认清自己的“长”与“短”,给自己一个合理的人生定位,并孜孜以求,我们也一定能够书写出属于自己的那一份人生的辉煌!

   【素材还原】

   这篇下水文一共用了三则素材,然而,在表述方式上三者却有着明显的区别。细细读来,不难发现,就材料的叙述角度而言,最后一则材料的叙述最平实,前两则材料的叙述较为灵动鲜亮。如果也用一般的表述方式来叙述这两则材料的话,应该是这样的。

   ①“功夫之王”李小龙天生有缺陷。然而,天生近视并没有让他放弃武术,反而促使他练就了一套高超的适合近身格斗的咏春拳;右脚比左脚短5厘米的硬伤也没有使他退缩,反而促使他练成了左脚用于进攻、右脚用于防御的独特踢法。李小龙也由此开创了姿态优美、独具特色的武术流派——截拳道,以一代武学宗师的身份光耀千秋。

   ②二月河中小学时期频频留级,被老师斥责为“废物”“饭桶”,理科成绩一塌糊涂,但他能够认清自身的长处,一步步地发挥自己的写作优势,最终蜚声文坛,火遍大江南北。

   【素材运用揭示】

   事实上,下文中前两则材料运用了陌生化的材料叙述方式。所谓“陌生化”,就是先叙述人物的具体行为,最后点出人物的身份和其行为背后的深层意义。这样巧妙地调整叙述顺序,使得文章波澜起伏、情趣横生,带给读者更大的心理冲击。用一个简洁的“公式”来说明这样的叙述方式,就是:具体行为+人物身份+行为意义。

   比如,同样是李小龙的这则材料,我们还可以按照下面这个思路重新表述。

   他是人们心中完美无缺的“功夫之王”,他是中国武术走向世界的文化符号,他年纪轻轻就成为了千千万万热爱武术之人心中的武学宗师。可是谁又曾知道他有着先天的生理缺陷——他天生近视,左脚比右脚长5厘米。然而,近视让他选择了适合近身格斗的咏春拳,脚的缺陷更让他形成了独特的格斗姿势!他就是李小龙,中国龙!

   文段中,“李小龙”的人物身份直到最后才“暴露”出来,这样处理就极大地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使得他们因想要知道“他”是谁而读下去,而文段最后对人物身份的揭示就像是相声中的“抖包袱”,给人一种豁然开朗的快感。所谓“文似看山不喜平”,这样尺水兴波,无疑可以为读者平添一丝审美的愉悦感与满足感。

   同样,我们也可以运用这个方式,重新整合叶永烈的事例。

   少年时代似乎毫无文学天赋,作文常常不及格,但他不甘于命运,努力弥补人生短板,最终成为了上海作协一级作家,享誉海内外,他就是叶永烈。

   “弯路”二:情景化手法

   【佳作示倒】

人生的长与短

李哲峰

   蜡梅没有鲜艳醉人的娇颜,不与百花争艳,反在隆冬绽放,散发缕缕幽香,尽显铮铮傲骨;蜘蛛没有强壮有力的翅膀,不与飞蛾竞飞,反在高墙织网,练就飞檐走壁之功,静待蚊蝇自投罗网。其实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长”与“短”,唯有扬长避短才能成就自己,也唯有扬长避短才可铸就辉煌。

   扬长避短,改变自己,为生命提供一个转机。

   “功夫之王”李小龙天生有缺陷?这岂不是在开玩笑!然而,天生近视的阻碍并没有让他放弃武术,反而促使他练就了一套高超的咏春拳以用于近身格斗:右脚比左脚短5厘米的硬伤也没有使他退缩,反而促使他练成了左脚用于进攻、右脚用于防御的独特踢法。由此开创了姿态优美、独具特色的武术流派——截拳道,以一代武学宗师的身份光耀千秋。相反,倘若李小龙当年向缺陷屈服,向命运低头,那么中国武坛就不会有那样一个英气勃发的时代宠儿,世界也会因没有那个坚毅刚强的青年而黯然失色!

   扬长避短,发掘优势,为隐藏的天赋指一条明路。

   从一个作文不及格的孩子成长为上海作家协会的专业作家,这其中的巨大转变源于一次写作后的喜悦与成就感,无意中,一首不过七十余字的小诗成了他写作的动力。正是11岁时发表在报纸上的那个“豆腐块”,让叶永烈看到了自己的语言天赋,同时也开启了他的文学性灵。正是因为执著和努力,他才没有因作文不及格而自暴自弃,也正是因为他的不懈追求,他才没有因得不到老师的青睐而放任自我,否则,就不会有报纸上那弥足珍贵的处女作和岁月里沉淀下来的一篇篇精美的文字,更不会有美国纪实研究所的顾问——叶永烈!

   扬长避短,用心感受,为梦想的旅行架一弯彩虹。

   从小调皮顽劣,被老师斥责为“废物”“饭桶”,这个不可救药的“孺子”却凭着对读书的兴趣,一步步成长为知名作家。二月河用自己亲身经历的苦难告诉我们:“老师应该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长处,并创造适当的空间,引导他们按照自己的兴趣向人生的各个方向发展。”因材施教,像园丁一样用明亮的眼睛捕捉每个学生的优势和劣势,帮助他们扬自己所长避自己所短,那么他们每个人都将会开出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花。

   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培养一颗感受美的心灵,找出自身的长处,认真经营,扬长避短,你的人生就一定会绽放出绚丽的光彩!

   【素材还原】

   这篇下水文同样用了李小龙、叶永烈、二月河这三则素材,在表述方式上三者却又有所区别。相对而言,第一则材料是最直白的,第二则和第三则材料采用的是前面提到的“陌生化”表述方式。但若是细细读来,我们又能从这两则材料中咀嚼出一种浓浓的“文学味”来。不信?请对比一下它们与原材料的区别。

   ①叶永烈是上海作家协会的专业作家,可他小时候却不是什么“作文尖子”,相反,上小学时他的作文甚至常常不及格。命运的改变是从ll岁的那一次投稿开始的——一首七十余字的小诗见诸报端,使得他对文学写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最终成长为当代中国纪实文学的风云人物。

   ②二月河中小学时期额频留级,被老师斥责为“废物”“饭桶”,理科成绩一塌糊涂,但他能够认清自身的长处,发挥自己的写作优势,最终蜚声文坛,火遍大江南北。

   【素材运用揭示】

   下水文中,表述叶永烈和二月河的事例时,运用了“情景化”手法。所谓“情景化”手法,是要求我们艺术地描述材料,即在叙述材料时,诗意地阐发材料,通过直击现场的方式,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逼真地描述材料,不但要还原历史的现场感,还要流露诗情,富含哲理,让人读来心旌荡漾,满口余香。用一个简洁的“公式”来表示这样的叙述方式,就是:还原场景+诗文(或)警句+哲理阐发。

   叙述古典文化名人的事例时,最忌平铺直叙,一定要用“情景化”手法使自己的文章脱于平淡乏味:一要还原历史场景,运用适量的细节描写,“目击”现场,以增强事例的感染力;二要学会挖掘文化名人的诗文作品以及与之相关的作品,如写屈原就要对他的《离骚》以及司马迁的《屈原列传》了然于胸,写苏轼就应该熟读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和余秋雨的《东坡突围》等相关作品,当然更要对苏轼的代表性诗文烂熟于心;三要注重议论的深度,尽可能流露诗意、尽显覃思妙理。运用“情景化”的表述方式写作,一个直接而有效的方法就是运用第二人称“你”来写,“你”不但可以增加描写的情景感,而且还可以拉近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让人读起来倍感亲切温馨,比如对于上面提到的李小龙的例子,我们就可以运用“情景化”的方式做这样的改造。

   你是一个有先天生理缺陷的孩子,从小近视,左脚还比右脚长5厘米——可以说,这注定了你与讲究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武术无缘。你却能正确地认识自我:眼睛不好,你就先接触适合近身格斗的咏春拳;两脚不一般长,你就将它们合理“定位”——左脚专事远踢、高强,右脚专事阻击性和隐蔽性踢法。这一“定位”使你变被动为主动、化不利为有利,最终成为一代武学宗师。

   如此,生动的叙述加上诗意的事理阐发使得文章极富感染力,格调清新,文笔空灵,如涓涓细流,润物无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位武术前辈传下来的健身方法
当代著名徒手正骨手郑伟荣
心意六合拳十二大势第八式十字手初级训练
嫉 妒
技击秘术: 乾坤霹雳掌。师傅们从不外传,大师们都不敢轻用!
秧歌舞怎么走,图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